?

在職能優化基礎上加強協同

2018-10-16 03:45陳仰東
中國社會保障 2018年7期
關鍵詞:經辦職能協同

文/陳仰東

陳仰東曾任大連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負責人、大連市社會保險學會會長,現任大連理工大學兼職教授、東北財經大學客座教授、人社部社會保障研究所客座研究員、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特聘資深研究員。

優化協同高效是本輪機構改革的著力點。優化是指職能科學合理、權責一致,協同是指有統有分、有主有次,部門互相協調配合,高效是指履職到位、流程通暢。優化協同才能高效,高效是目的。

將人社、衛計、發改、民政四部委的相關醫保管理職能歸并入新組建的國家醫療保障局,無疑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大大優化,體現了一件事一個部門管,但能不能真正實現高效,還要看部門職能協同的程度。如果在新的部門關系形成之后,互相協調配合的改革合力沒有出現,那么,效果照樣不會如人所愿。因此,必須在職能優化基礎上重視協同,加強協同。

經驗表明,協同比優化更不易。職能優化取決于科學的政治決斷,一旦作出決策,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應該并不困難。而職能協同的難度不僅在于過程持續,還在于常常缺少機制激勵和制度約束,這是部門協同難以堅持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說,優化可以通過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來保障,協同卻少有相應的制度保障措施。當然,從理論上講,職能協同首先是部門管理者的主觀認識,要有全局觀,認清本部門職能的履行與政府全局工作的關系,與其他部門工作的關系,從而增強協同的自覺性。但要讓協同可持續,僅憑部門領導人的認識還遠遠不夠,還必須有促使協同的制度規定,從而產生自覺協同的動力機制。在實踐中這種協同機制通常來自兩個側面,一是行政推動力,通過協調機構和協調會議推動跨部門協同;二是職能約束力,通過部門職能配置設計,把協同機制嵌入于職能配置之中。比如,在三定方案中規定,哪些規劃、政策須經政府同意,哪些須征得相關部門同意。如果缺乏制度化的職能配置,“帶病”的部門職能分工不僅不能促使協同,還會成為協同的障礙。因此,在職能配置時必須兼顧,既要有助于優化,又要有助于協同。此外,還要強化履職監督。

職能優化的醫保局同樣需要其他部門協同,有些部門還至關重要。當然,原有不利協同的障礙通過改革大多或部分不復存在,但新的需要協同部門、內容隨之產生。如與財政稅務、銀行保險、藥品監管,特別是與衛生健康、社會保障部門,在政策協調、制度銜接、管理配合等方面關系更為緊密。

政策需要協同,經辦也需要協同。處理好部門公共服務事權的協同,是對改革者智慧的考驗。醫療保障具有通過購買醫療服務來實現功能的特殊性,因此治理能力十分關鍵,也素有“三分政策七分管理”之說。謀求醫保治理機制創新是社會的熱切期待,籠統的強化管理說法容易陷入不分主次的“求全”“包辦”困境;“萬事不求人”,寧懇求市場也不走部門協同之路,是落后的傳統思維和門戶之見。其實,政府主導的社會保障事務,哪些由政府辦、哪些由社會和市場辦、哪些由部門協同辦,各地已有不少成功的探索。醫保經辦的核心是支付,要在購買、簽約、付費、管理、監督上下功夫,提升治理能力和專業水準,創新符合業務特點的經辦模式,不必追求經辦體系的“大”和“全”,非核心業務可以通過委托購買方式解決。如,大病保險交給商保處理,參保登記、申報核定、關系轉接等一般性經辦業務可與社保部門協同經辦。協同是雙向的,涉及諸多醫療服務管理的工傷保險可研究由醫保協同管理,等等。信息系統的協同使用應該借鑒銀行,共建共享以社??闃酥镜慕y一的社保公共服務平臺,須知,“多平臺”和“多門”“多窗”一樣反而不便民??傊?,加強部門協同對改革發展和人民群眾都有好處:對內,管理不停,充分利用現有資源,集中精力研究核心業務,直面新挑戰,解決新問題,做出新作為;對外,服務不變,改在“于無聲處”,可以避免機構分合對老百姓造成不便。

猜你喜歡
經辦職能協同
家校社協同育人 共贏美好未來
推進社保經辦服務標準化建設的實踐探索
蜀道難:車與路的協同進化
職能與功能
“四化”協同才有出路
互聯網+社保經辦:用便捷提升幸福感
價格認定:職能轉變在路上
三醫聯動 協同創新
醫保經辦管理期待創新
淺談會計職能是否應該進行拓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