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中國社會主要矛盾及其破解

2018-10-20 10:01楊章文
關鍵詞:社會主要矛盾新時代

楊章文

摘 要:馬克思社會結構理論為新時代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創新探索和現實轉向提供了理論依據。以此理論為邏輯主線,深入探究新時代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現狀,其主要面臨著以下困境:人與社會之間矛盾導致供給側結構性失衡;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各領域發展失衡;城鄉、區域、貧富引發社會民生和階級階層問題交織疊加;人與自然之間矛盾導致共生發展遭遇瓶頸;經濟社會發展動力不足致使轉化銜接不穩等。為此,必須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以新發展理念推進社會各領域協調發展,以及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在馬克思社會結構理論的指導下逐步破解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難題,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關鍵詞: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馬克思社會結構理論;矛盾破解

中圖分類號:B032;F091.9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131(2018)04-0022-13

一、引言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社會最顯著的變化就是實現了從傳統農業社會到現代工業社會的現實轉向,其中社會矛盾和社會結構的轉變尤為突出。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1]11。實質上,社會的發展就是不斷打破舊有的社會結構、建構新的社會結構的過程,即社會形態更替的過程。更確切地說,正是由于矛盾的存在才使得社會發展成為了可能。馬克思主義作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理論來源,其社會結構理論為破解新時代中國社會主要矛盾提供了科學的方法論指導。盡管馬克思沒有對“社會結構”一詞專門下過定義,但從其思想演進中可以發現豐富而深邃的社會結構思想。正如美國學者喬納森·特納所言:“我們可以在所有的結構理論中都找到了馬克思的概念……其中兩個關鍵概念——系統再生產和系統矛盾,不可或缺地進入那些發展了結構或結構主義理論的思想中?!盵2]近些年來,國內學界對馬克思社會結構理論的研究成果頗豐,而就馬克思社會結構理論的概念內涵和整體性框架而言,學界尚未形成統一定論。

首先,關于馬克思社會結構理論的概念厘定。于真和嚴家明(1991)認為,在馬克思看來,社會結構是指社會整體和局部模塊間較穩定的社會關系,包含了社會人口、地理環境、生產方式等具體要素[3]。鄭杭生和劉少杰(2006)指出,馬克思視閾下的社會結構,即人們在持續的社會發展中凝結而成的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關系之和[4]。杜玉華(2012)提出,馬克思將社會結構理解為人們在持續的社會活動中結成的人與自然以及人們彼此之間的較為穩定的、長期的、固定化的社會關系,是各社會要素關系的總和[5]37。其中,以學者杜玉華的觀點表述更為完整,更具有代表性。

其次,關于馬克思社會結構理論的基本分析框架。學界對馬克思社會結構理論分析框架的認識主要包括“三向度論”“四層面說”等。杜玉華(2012)從馬克思的文本出發,依據社會要素的不同將其社會結構理論劃分為宏觀、中觀、微觀三個向度。宏觀向度主要包括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中觀向度由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及其相互關系構成;微觀向度涵括了人口結構、就業結構、群體結構等具體社會關系結構[5]36。蔡竹青(2016)則根據馬克思社會結構理論的本質、功能和現象三個向度,將它細分為社會基本結構、社會功能結構和社會關系結構[6]。張子禮和鄧曉臻(2012)認為,在馬克思的思想中,社會結構應至少涵括社會分層結構、社會政治結構和社會觀念結構、社會資源構成及其配置四個層面[7]。

從現有研究成果來看,盡管學界對馬克思社會結構理論的內涵和理論框架展開了一定研究,但在整體性建構方面有待進一步深化。馬克思社會結構理論的邏輯進路在整體上表現為研究立場、方法、觀點的統一。這一理論并非從單一視角剖析問題,而是先以社會原生結構為邏輯起點,并依此展開對社會領域結構基本特征及其相互聯系的論證,進而闡釋社會類屬結構在社會發展中的變化歷程,較為全面地闡發了社會結構生成和發展的運動軌跡??疾祚R克思的著述不難發現,社會原生結構、社會領域結構、社會類屬結構三者完整地再現了馬克思社會結構理論的內在意涵盡管馬克思本人并未明確提出社會結構理論,更未將其劃分為社會原生結構、社會領域結構和社會基層結構的分析維度,但細致分析其論著,這種分析框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它們在思維邏輯上并不沖突或矛盾,而是一個內在統一的集合體,是從社會結構的不同維度進行考察,分別為基礎維度、性能維度和實踐維度。因而,“回到”馬克思,立足其社會結構理論,深入剖析和探究我國社會實踐中的主要矛盾,有的放矢制定應對策略,對于不斷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全面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

二、整體架構:馬克思社會結構理論分析框架的完整闡發

社會結構理論是馬克思創立唯物史觀、解開“歷史之謎”的重要構件。馬克思社會結構理論為人們分析社會關系、社會矛盾及社會發展進程提供了理論基礎。深入挖掘馬克思的思想可以發現,他并非從某一特定視角孤立地分析社會結構,而是首先從社會原生結構入手,明確社會結構得以存在和發展的基本要件,進而以此為基點,闡釋社會領域結構的內在特征及其內在關聯,并分析社會類屬結構的發展變化,完整而全面地詮釋了社會結構產生、形成和發展的規律。社會原生結構、社會領域結構與社會類屬結構,三者共同構成了馬克思社會結構理論的分析框架,是邏輯再現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成果和根本方法,同時也為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提供了一個較為獨特的視角。

1.社會原生結構:馬克思社會結構理論的邏輯基點

社會原生結構,即馬克思用以分析事物的最本初的社會結構理論,內含人與自然以及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這一觀點被人們所普遍接受和認可?!叭藗冊谧约荷畹纳鐣a中發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們的意志為轉移的關系……這些生產關系的總和構成社會的經濟結構,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層建筑豎立其上?!盵8]591這是馬克思關于社會結構最為經典的表述。從中可以發現,馬克思旨在通過對生產力、生產關系、經濟基礎、上層建筑等要件的描述,以達到對社會結構的完整闡發。而在1846年寫成的《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馬克思指出,人們的生產“表現為雙重關系:一方面是自然關系,另一方面是社會關系” [9]532。由此可知,馬克思社會結構理論中最基本、最純粹、最普遍的關系,即為人、自然、社會三者的關系。

首先,關于個人與自然的關系,馬克思認為,“歷史本身是自然史的一個現實部分,即自然界生成為人這一過程的一個現實部分”[9]194。人與自然的關系在其現實性上高度統一。一方面,人是自然界發展到一定歷史時段的產物。馬克思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這是在吸收了費爾巴哈的“人本思想”和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學說基礎上,提出人是按照自然規律長期進化而成。馬克思還言簡意賅地指出:“人靠自然界生活?!盵9]161從這一層面來看,人依賴于自然,自然界為人類提供了最直接的生產資料。另一方面,自然界需要通過人類來感知和識別自己。馬克思認為,有著自然力與生命力的能動個人,是一種自在的“自然存在物”。其中,自然界就是其感覺對象,自然界的豐富性就是其感性生命的前提。而人類實踐活動中導出的物質資料、產品信息、生命能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為自然界所感知,并影響和改變著自然。

其次,關于個人與社會的關系,馬克思曾言:“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盵10]。在其看來,社會與個人協調統一,具有不可分割、相互依存的關系。有鑒于此,馬克思一方面認為,我們應盡量避免重新把“社會”作為“抽象的東西”與個人相對立。從人對社會的能動作用上看,人們在參與不同實踐都將組合成人與人、人與物的特殊序列,形成某種“社會器官”,而社會有機體“生命”的續延就在于這些不同功能的“社會器官”的相互結合。另一方面,馬克思指出,人類社會歷史得以存續的“第一個前提”無疑就是“有生命的個人的存在”[9]519。因為人的出現,人類社會的歷史才得以形成。在馬克思這里,社會并不是憑空想象出來的,而是在個人活動過程中創造的。

2.社會領域結構:馬克思社會結構理論的邏輯支撐

馬克思在剖析社會原生結構的同時,還對社會領域結構展開了充分研究。從社會原生結構的“人與社會”和“人與自然”關系結構中脫胎而來的社會領域結構,其內涵更加具體和豐盈,是一切社會結構進化成有機整體的不可或缺的結構要素。在社會領域結構中,根據馬克思人與社會及其與自然的關系理論,能夠析出經濟結構、政治結構、文化結構、社會結構、生態結構五個方面。這五種關系結構存在于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元關系”及人們在生產活動中形成的“具體關系”之間,既是相對獨立的組成部分,又是相互滲透、相互融合的統一整體。

一是經濟結構。從馬克思的文本來看,他認為經濟領域結構相較于技術形態、生產規模、經營方式,其內涵更廣、更深。他指出,經濟領域結構是“一定的生產決定一定的消費、分配、交換和這些不同要素相互間的一定關系”[11]。申言之,社會生產活動中的一定生產關系之和,即為經濟領域結構。而經濟領域結構的基礎則是所有制關系。馬克思曾反復指出,應當在生產資料的生產者與所有者之間發掘出屬于社會結構的最深層奧秘,而這一“奧秘”就是所有制關系。

二是政治結構??枴げㄆ諣栒J為,馬克思對政治的態度是漠然視之。在他那里,馬克思不僅沒有談論國家、法律和司法制度可能完善之處,也“沒有提出國家、法律制度應具有什么樣的職能要求或方案”[12]。事實上,這種觀點是對馬克思的偏誤。馬克思提出不能對法律體系的改善抱太大希望,緣于其觀點——“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13]。而他所反對的恰恰是這樣的觀點:政治方式可以拯救和消除任何問題。盡管政治的基本屬性是長遠利益與現實利益、整體利益與部分利益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但政治并不是萬能的。

三是文化結構。馬克思的文化觀建基于“現實的人”及其社會實踐,這可從兩個結構維度進行解讀。其一,社會結構視閾中的文化。馬克思社會結構理論認為,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其中文化就屬于意識形態上層建筑的一種。在實際生活中,基礎要素未必可以一直發揮作用,所以在基礎要素失效時首先需在其他要素中找到解決辦法,因而文化的功能亦不可等閑視之。其二,社會生活視閾中的文化。唯物史觀認為,意識在任何時候都只是被人們意識到的存在,“而人們的存在就是他們的現實生活過程”[9]525。因此,文化生產必須依循物質生產這一基礎,以避免把文化發展統歸于觀念發展之中。

四是社會結構此處所講的“社會結構”應與宏觀社會結構和微觀社會結構中的“社會結構”相區別,它是與經濟、政治、文化結構并列的從屬于“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社會結構中的一個組成部分。 。在馬克思的社會結構理論中,其社會結構相較于經濟、政治、文化結構更易被人們忽視。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馬克思在分析當時社會矛盾時,通常以批判的手段實現其目標,革命意味較濃;另一方面,處于“階級斗爭”年代的人們,往往忽略了社會建設及其發展?!罢軐W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造世界?!盵9]502在這里,馬克思認為改造世界的重要性高于解釋世界,而社會建設則容納于改造世界之中。

五是生態結構。雖然馬克思并未在其著述中明確提出“生態”一詞,但其思想中蘊含著豐富的生態觀。馬克思曾指出:“化學……教人們把生產過程和消費過程中的廢料投回到再生產過程的循環中去?!盵14]這一觀點表明了馬克思對于循環經濟的先見認識,希望在最大程度上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盡可能地減少資源浪費。而循環經濟就是一種依照物質循環方式運轉的生態經濟模式,其所強調的是可持續發展原則。由上可知,在經濟結構、政治結構、文化結構、社會結構、生態結構中,后四者的結構狀態在“歸根結底”的意義上決定于經濟結構?!拔鍌€結構”在相互滲透、相互交織中螺旋上升,向前發展。

3.社會類屬結構:馬克思社會結構理論的邏輯線索

社會類屬結構是馬克思社會結構理論中最微觀的社會存在,其派生于社會領域結構中的五個構成要素。馬克思認為,個人無法孤存于世間,其必與他人發生各式各樣的聯系,形成樣態繁多的社會關系。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是社會結構變化發展的要素呈現,也是解析社會結構的重要邏輯線索。這一具體社會關系,可以劃分為城鄉結構、階級階層結構、區域結構等要素結構,同時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五個領域要素蘊含其中。對于這些類屬結構要素,馬克思都在不同程度上給予了闡發,而城鄉結構、階級階層結構、區域結構等則是其重點著墨之處。

在城鄉結構發展方面,馬克思通過批判城鄉分離與對立指出,社會協調發展的一個基本條件在于城鄉之間的對立的消除。在他看來,人類社會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社會分工當屬于“城市和鄉村的分離”[9]556,但這也是社會從低向高發展的必經之路。這一結論來源于他對城市發展基本特點和過程的考察,進而將人類社會的整個經濟史簡括為城鄉分離與對立的運動史。在這一意義層面上,馬克思指出,城市的出現和城鄉的分離與對立,實質上都是生產力“有所發展但又發展不足”而產生的必然結果。其中,“有所發展”指的是農業上的全部勞動能夠滿足整個社會對于食物的需求,而“發展不足”則指工農業的發展水平不足以規避由城鄉發展不均衡所引發的一系列問題?;诖?,馬克思認為消除城鄉二元對立及差距是社會發展的重要途徑,因為“城鄉關系一改變,整個社會也跟著改變” [9]618。

在階級階層結構方面,馬克思基于階級結構的劃分,進而把階級同階層串聯起來進行分析研究。他認為,社會由眾多不同階級建構而成,且階級關系是社會關系中最本原的關系,而階級內部又涵蓋著諸多不同層級的階層,基于階級基礎上的階層劃分顯得更為細致,更為具體。其實,早在《共產黨宣言》中,他就明確提出,此時到處可見社會被完整地劃分為不同等級,社會地位亦被切割成樣式各異的層級?!霸诠帕_馬,有貴族、騎士、平民、奴隸,在中世紀,有封建主、臣仆、幫工、農奴,而且幾乎在每一個階級內部又有一些特殊的階層?!盵8]31-32透過對社會階級階層結構的科學分析和判斷,馬克思得出了“整個社會日益分為兩大敵對的陣營……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盵8]32而無產階級終將通過革命成為資產階級的“掘墓人”,并在生產力高度發達的情況下消滅一切階級進入共產主義社會。

在區域結構方面,馬克思在構設社會主義區域發展模式時,其理想模式就是把生產力均分于各區域之間?!皵[脫了資本主義生產的局限性的社會可以更大踏步地前進。這個社會造就全面發展的一代生產者,他們懂得整個工業生產的科學基礎……這種生產力會綽綽有余地抵償從比較遠的地方運輸原料或燃料所花費的勞動?!盵15]馬克思這里所說的“這個社會”即為社會主義社會,并認為社會主義社會的國家能夠克服空間間距的梗阻,使得生產力均衡分布,區域差距逐步消除。在馬克思的文本中,可以看到許多有關于區域平衡發展的思想理論,尤見于《資本論》之中,并以這段論述為人們所熟知——“如果由于原料價格的提高一方面引起了原料需求的減少,另一方面既引起了當地原料生產的擴大,又使人民從遙遠的一向很少利用或者根本不利用的生產地區去取得原料供給,而這兩方面加在一起又使原料的供給超過需求,以致這種高價現在突然跌落下來?!盵16]由此可見,一方面,生產部門不平衡地分布于不同區域,必將引發不同產品在各不同區域的供需失衡;另一方面,供需變化又將引起原料和產品價格波動,進而對整個大區域中各種產品的生產狀況產生影響。這就要求工廠的建立要盡可能靠近原料產地和交通樞紐,有利于減少成本,加速資金回籠,也有利于生產規模的擴大化。

三、社會結構性矛盾:新時代中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的現實依據

新時代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不是憑空臆想而來,而是源于對中國社會發展實踐中各種問題的回顧、省思和超越。從歷史層面來看,馬克思社會結構理論向來主張在實踐發展中帶著問題意識思考問題。誠如習近平所指出:“要有強烈的問題意識,著力推動解決我國發展面臨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問題?!盵17]74

新時代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其主要矛盾的關鍵在于當前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日趨增長,其中不僅包括“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這些“硬需求”,更包含了追求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以及權利、尊嚴等“軟需求”。人們既要更好的工作、收入、教育、醫療,也要更優美的環境和更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從矛盾理論來看,社會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即為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其中包括供需、領域、城鄉、區域、社會階層、人與自然、發展動力等方方面面。這些矛盾既是主要矛盾轉化的現實依據,又是促進馬克思社會結構理論創新發展的實踐動力。因此,從馬克思社會結構理論的基礎、性能和實踐出發,對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現狀進行解剖和分析,將更有益于全面理解和準確把握其問題實質。

1.不平衡:人與社會之間矛盾導致供給側結構性失衡

供給側結構性失衡,其根源于人與社會之間的結構性矛盾。因為隨著時代變遷,人們不再滿足于社會生產中的物質文化需要,而表現出對更高層次的精神生活的追求。

其一,表現為社會供需結構失衡。人民日益增長的高級個性化消費需求與低級普遍化供給之間的矛盾,不僅造成部分產業產能過剩,而且使得消費需求大量外流,對我國經濟增長未能形成良好的拉力。盡管自2014年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以來,我國不僅在市場上供應的商品數量和品種不斷增加,而且商品質量也有了較大幅度的提升,但是消費品市場上供需錯位、有效供給不足的矛盾依然存在。這一現象突出表現在實體經濟領域。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實體經濟結構性供需失衡的問題,既反映為傳統制造業比重過高,又表現為消費品的供需錯位。

其二,表現為社會產業結構失衡。供需結構不平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產業結構失衡所導致。有數據表明,我國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已提高到了51.6%,但服務業占比與同等發展中國家相比大約低10個百分點以上,在制造業中傳統制造業占比高達80%[18]。這一數據與當前我國產能過剩的境況不謀而合,而且產能過剩的主要發生地是制造業。長期以來,我國經濟增長有賴于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的大規模投入,產出效率較低。同時,進入新時代,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產能遲遲未能去除,技術低端、創新不足、效能不高等現存問題仍然窒礙著我國產業的發展壯大。

其三,表現為社會需求結構失衡。一段時間以來,我國消費需求不足而投資需求旺盛,經濟增長忽視內需而依賴出口需求,以及低端產品內銷而高端產品外流,等等。凡此種種現象,與新時代消費需求多樣化、定制化、個性化的特點極不吻合,是造成“需求外溢”的主因。當前我國人民的基本需求已得到滿足,取而代之的是對安全、尊重、社交、民主、法治、自由等更高層次的需求。在這種情況下,獲得物質需求滿足的人們必將憧憬優于物質需求的更立體、更美好的新生活。

2.不平衡: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各領域發展失衡

社會領域結構中的社會結構要素涵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等,其劃分依據緣于人類活動性質的不同。一方面,這五個不同的領域相互獨立,是社會結構總體框架下的子元素;另一方面,它們相互滲透、相互依存,其中經濟結構在此結構層面起主導作用。目前,經濟發展問題、政治生態失調、西方思潮多元、社會建設滯后、生態環境惡化等社會矛盾是必須著力破解的主要難題。

其一,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依舊是社會矛盾的“聚居地”。雖然經濟發展解放了社會生產力、推動了社會進步,但卻是以人的高代價、社會的高成本、自然的高消耗置換而來。例如,經濟增長的低收益與高耗能、低技術與高污染、低產出與高投入、GDP指數的增長與社會成本的增加、對外出口推動與國際需求低迷等。

其二,政治建設的問題俯拾即是,政治生態失調尤為突出。社會利益格局的多元化,滋生了一些黨內自由主義、投機主義、不作為、亂作為、逆淘汰等不正之風,漸趨腐蝕著經過長期艱苦奮斗所筑構起來的物質和精神堡壘。

其三,作為軟實力的文化建設,面臨著諸多現實挑戰。尤其是西方多元社會思潮的涌入,加劇了我國文化建設的困難程度,如新自由主義、歷史虛無主義、“普世價值論”等。

其四,社會民生建設領域問題冗多且最受人們關注,社會建設滯后的現實表征主要體現在老百姓看病難、上學難、住房難、養老難等方面。誠然,一個現代化的國家本不該如此,而應該讓人民越來越富裕,生活越來越方便[19]。

其五,生態環境惡化,直接威脅到人類的生存。以水污染為例,2017年安徽東至縣的香隅鎮有一條河流因當地無良企業將致癌物超標136倍的劇毒污水直排入長江,造成了該河流重度污染,這不僅導致農田無法灌溉,就連牲畜飲用該水源都會患病甚至死亡,最終致使曾經沃野千里的地方變成了荒地遍布的慘象,并殃及牲畜和植物[20]。馬克思社會結構理論認為,如果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彼此孤立,失去平衡,就必然會影響人們對社會結構整體性和準確性的判斷,進而影響社會系統的正常運行。

3.不平衡:城鄉、區域、貧富引發社會民生和階級階層問題交織疊加

城鄉、區域、貧富的不平衡,直接引發社會類屬結構中社會民生、階級階層等問題的相互交錯,矛盾叢生。當前,我國社會結構由于各要素分配不均而誘發的問題,不僅包括區域發展不平衡、城鄉二元差別、底線民生薄弱、勞動關系緊張、利益分化加劇等宏觀問題,而且包括教育、就業、房產、醫療、社會保障等微觀方面的不平衡。

其一,教育資源和受教育機會不平衡。在我國,北上廣深等東部沿海發達地區是優秀教育資源的主要集合地區,而人口數量多的省份以及西部偏遠鄉村地區的教育資源貧乏。與此同時,城鎮與鄉村地區學生受教育的機會表現出不均等。對城市學生而言,上學相對便捷,且擁有良好的教育條件如師資力量、教育設施、教學環境等,而農村學生因受教育條件的限制,從啟蒙教育開始便未能接受良好的教育。伴隨城鄉學生教育層次的提升,其教育差距只會逐漸擴大。

其二,就業機會不平衡。2016年,全國就業人員77 640萬人,其中城鎮就業人員42 462萬人,鄉村就業人員則為35 178萬人[21]??梢钥闯?,城鄉就業不平衡的現象仍然存在,同時地區、性別、學歷等因素也影響著就業的平衡。

其三,醫療水平和條件不平衡。在東、中部經濟較發達地區,醫療水平和醫療條件相對而言更好,群眾看不上病、看不起病的現象逐步緩解,而在西部欠發達地區和部分偏遠的鄉村地區,醫務人員少、醫療設備簡陋、專業水平不高、看病能力較低等就醫困難問題依然嚴峻。

其四,社會保障制度不平衡。社會保障制度重城市、輕農村,重職工、輕社會一般成員的特征較為明顯,使得城鄉、區域、行業及社會成員之間在社會保障水平層面存在較大差距。從我國目前所建立的社會保障制度來看,并未實現完全覆蓋,部分鄉村欠發達地區的群眾尚未享受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不健全的社會保障制度,在戶籍制度的作用和影響下,勾連成難以化解的困局,阻礙了人口在區域、城鄉之間的流動。

其五,居民收入和分配不平衡。從城鄉居民收入及其分配來看,除城鄉之間居民收入差距擴大外,城市內部、鄉村內部的分配差距則以更快的速度在擴大。在過去十幾年內,房地產業呈現出高速分化和極速擴張的趨勢。調查數據顯示,中國家庭總資產中房產占比在2013年和2015年分別為62.3%和65.3%,2016年中國家庭房產占比進一步上升至近七成 [22]。除此之外,社會階層同樣面臨著因區域、城鄉等因素引發的階層固化問題。發達地區能夠為人們提供廣闊的發展平臺、公正平等的競爭機制、開放包容的城市文化等,進而形成人才聚集、精英涌入的良性循環,并進一步推動經濟發展。而欠發達地區的人們因收入方面的巨大差距,難以獲得發達地區人們那樣的生活水平,同時昂貴的房價、高漲的物價等新問題又成為他們流向發達地區謀求更好發展的階層屏障。

4.不充分:人與自然之間矛盾導致共生發展遭遇瓶頸

人與自然的關系是人類生存與發展最基本的關系,同時也是構成社會原生結構的主體元素。人類對自然不斷增強的控制欲,在加速人化自然的速度的同時,也使得人走向了自然及自身的對立面。近年來,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生態治理,并取得斐然成效,但日益加劇的生態危機同樣不容小覷,其對于激發社會主要矛盾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習近平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唯有“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1]23,才能確保到2035年“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1]28-29。

毋庸置疑,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必然需要消耗一定的資源能源。但是,目前中國經濟的增長與資源的消耗出現了嚴重的二律背反現象,并且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呈現出惡化的趨勢。據統計,2016年,2 591個縣域中環境質量為“優”“良”“一般”“較差”和“差”的縣域分別有548個、1 057個、702個、267個和17個,其中,“一般”“較差”和“差”的縣域占38.1%,主要分布在我國西部地區 [23]。又如,2016年水資源總量為30 150億立方米,全國監測的614座大型水庫蓄水總量3 409億立方米,比上一年蓄水量有所減少。在監測的338個城市中,有24.9%的城市空氣質量達標,還有75.1%的城市空氣質量未達標[24]。盡管與往年相比,如今的環境質量有所好轉,但仍未達到現行標準。加之城市化的快速推進,大量農耕用地被占用,使得中國的耕地保有量已經逼近安全“紅線”。環境破壞所帶來的“苦果”,如水體污染、大氣污染、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等,是人類自身行為所造成,并已對當代人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傷害[25]。由此可見,傳統經濟發展模式已難以為繼,破解生態危機勢在必行且任重道遠。

5.不充分:經濟社會發展動力不足致使轉化銜接不穩

社會發展動力,一方面存在于人與社會的普遍關系之中,另一方面也是社會領域結構中經濟結構的一個重要構成要素。社會發展動力不足,即生產力發展水平受到制約,致使其與當前經濟改革和轉化未能實現平穩銜接。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所構設的發展動力機制主要有三種——消費帶動、生產推動和創新驅動。過往的幾十年中,消費帶動和生產推動在助推實現中國社會高速發展上作用巨大,但進入新時代之后,產能過剩、消費疲軟成為了經濟發展中難啃的“硬骨頭”?,F如今,人口、資源、環境等發展紅利已然消失殆盡,若不改變生產方式,就將陷入“產能越去越多”的怪圈。至于如何打破這一“怪圈”,轉換發展動力機制是關鍵,必須尋找新要素,打造新引擎,竭力提高自主研發和獨立創新能力。

事實上,在過去的一段時間內,我國創新驅動功能并未真正發揮其效用,即便是已經發揮效用的區域,也呈現出不充分的特點。其原因在于,一方面,由于歷史原因,“打開國門”的時間較晚,相較于發達國家,經濟發展相對滯后;另一方面,因現階段經濟主要以人口、資源作為發展支撐,忽視了科技水平和創新能力的提升,使得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動能尚處在培育階段,從而形成我國經濟發展動力在新時代下尚不能平穩銜接的尷尬局面。同時不可否認的是,在歷史和現實不同方面的作用下,我國在由制造業大國向制造業強國轉變的過程中,這些不充分的現象不但存在而且日漸凸顯。從社會歷史發展周期來看,我國經濟發展已進入到重工業發展的后期,各種社會生產要素愈來愈稀缺,生產成本直線上升,促使經濟發展尋求新的轉型。而從世界經濟發展與產業調整的普遍規律來看,服務業需要在整個產業中占據較高比例[26]。因此,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快發展第三產業是破解社會發展動力不足的可行之道。

四、馬克思社會結構理論:破解新時代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理論指南

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是關系全局的歷史性變化,點明了主要矛盾轉化的核心要義,關系到基本方針、工作重心的變化調整。面對當今中國社會的重重矛盾,亟需科學方法論的指引。這就要求我們不僅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行動指南,而且還要以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為理論基點,深入挖掘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智慧,依照不同層次結構要素的不同特征來探尋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解決辦法。盡管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實體,但不得不承認,我國社會結構與經濟發展仍然存在著不協調的問題?;氐今R克思社會結構理論,在社會原生結構中,應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在社會領域結構中,應堅持以新發展理念推進社會各領域協調發展;在社會類屬結構中,應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

1.問題導向: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

黨的十八大以來,“問題導向”一詞逐漸成為了高頻詞匯。就近而言,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堅持問題導向,保持戰略定力”[1]61,并在論及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時指出,“中國先進分子從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科學真理中看到了解決中國問題的出路”[1]13。而今,我們同樣應該“回到”馬克思,從馬克思主義的經典文本出發,了解并剖析馬克思的社會結構理論,深入挖掘其思想蘊含的理論價值和實踐價值。通過對馬克思社會結構理論的梳理,不難發現,社會建設和發展在馬克思的視閾中具有兩層關系,即人與社會的關系和人與自然的共生關系。以問題為導向,破解新時代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發展仍舊是重中之重。并且,需要在繼續推動發展的基礎之上,把重點傾向于大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上。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轉換發展動力,培育新經濟增長點,大力發展實體經濟,去除過剩產能,補齊生態短板,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第一,轉換發展動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當今中國社會正處在向消費和服務驅動經濟增長的轉型期,由于經濟主體發展不平衡、行業發展不平衡、區域發展不平衡、城鄉發展不平衡而制約了消費需求,這是經濟增長新的突破口。從經濟主體來看,發展民營經濟是新的增長點。目前,我國國有企業日趨飽和,增長空間十分有限,而民營企業數量和質量均存在相當大的發展空間。為發展民營企業,中國應進一步開放民營企業建設和投資領域,為其提供政策和信息支持,創造與國際接軌的優越、高效、積極的發展平臺。從行業發展來看,公用型、公益型的文化產業是新的增長點。由于城鄉居民的消費需求升級、消費領域拓寬、消費方式轉變,大大增加了對于公用型、公益型文化產業的發展需求。政府應借此機會發展相關文化產業,推動發展動力轉換升級。從區域發展來看,西部地區是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盡管西部地區發展相對落后,但是正是這一狀態促使西部地區經濟可以維持高速增長的態勢,并有力地支撐著中國經濟總體上的中高速增長。實際上,發展西部地區經濟,亦是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實踐,有利于實現經濟轉型發展,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格局。從城鄉發展來看,農村地區是新的經濟增長點。由于農村人口基數大、人口占比高、新增人口多等特點,因而農村地區對于拉動經濟增長至關重要。因此,以“鄉村振興戰略”為依托,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一方面可以促進農村產業興旺、農民生活富足,提高農業供給側結構性優化質量;另一方面也可以生產更多的農業生態產品,這不僅能提高農業供給品質,而且使農民的經濟收入和消費水平都得到提升。

第二,大力發展實體經濟,去除過剩產能,提高產業供給質量。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顯著增強我國經濟質量優勢?!盵1]30發展實體經濟的關鍵在于制造業領域,建設制造業強國,進而推進制造業轉型升級迫在眉睫??梢哉f,制造業的轉型升級是供給側結構性升級的重要抓手,其必須在國內需求變動的基礎上,準確把握市場需求變動帶來的新機遇。同時,必須洞察到國內消費結構升級后,消費者對于高質量、高品質生活的追求。毋庸諱言,淘汰低端供給、去除過剩產能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任務之一。建基于落后技術和設備的過剩產能以及需求錯位的過剩產能,應在資源配置過程中發揮好市場的決定性作用,同時政府應當完成好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保障和托底的重要任務。值得一提的是,發展實體經濟還應尊重經營主體。其中,要尊重企業家,激發和傳承企業家精神,引導和激勵企業形成獨特的比較優勢,用品質引領消費需求。

第三,補齊生態短板,創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良好氛圍。習近平指出,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而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是建立在更多優質生態產品的基礎之上[1]50。隨著經濟社會迅猛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安全的食品、清新的空氣、純凈的水、美麗的環境等優質生態產品和生態環境的呼聲日益高漲,并且這些對群眾生活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人們從過去的“求生存”到現在的“求生態”,從過去的“要溫飽”到現在的“要環?!?。換言之,建設生態文明、保護生態環境,就是在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滿足人們在更加美麗、更高質量的生態環境方面的需求。因此,一方面,政府應通過經濟、法律、教育、行政等多種手段的充分運用,約束不同經濟主體的失范行為,加強政策引導和宣傳,完善并嚴格執行能耗和環保標準;另一方面,需繼續增強生態產品生產能力,政府在提供清新空氣、清潔水源、宜人氣候等生態產品的同時,還要充分調動市場經濟主體的積極性,鼓勵并引導其提供高質量的生態產品[27]。

2.同頻共振:堅持以新發展理念推進社會各領域協調發展

中國共產黨自新中國成立以來的60多年特別是改革開放40年來的理論與實踐,歷史性地回答了“怎樣進行社會主義建設”這一重大歷史課題。黨和國家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并找到了一條既不同于西方模式,又符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并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建設中取得豐碩成果。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牢牢牽住“發展”這個解決中國面臨的各種問題的“牛鼻子”,提出了“創新、協調、開放、綠色、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的科學論斷,以此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歷史性成就。而新發展理念作為新時代的偉大創新成果,必將服務于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可以為解決新時代中國社會改革中所面臨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建設方面的問題提供解題思路。值得注意的是,在解決中國發展問題的社會實踐中,新發展理念與“五位一體”建設并非一一對應,而是貫穿于“五位一體”建設的方方面面??陀^而言,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相對落后的生產力水平,決定了對物的依賴性的實存事實[28]。而從新時代中國社會主義矛盾來看,“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對應的是“物的依賴性”,“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所對應的是“新發展理念”,二者具有內在的統一性。

第一,以創新發展釋義“物”的生成,其與人的能力全面發展不可分離。馬克思從生產力根本性變革的意義上,將生產力要素創新視為社會發展的動力和源泉。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創新型國家建設步伐。創新,即是以新產業、新業態增加“物質”創造。創新發展不僅是為了人民,而且更需要依靠人民,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有賴于激發人的全面的能力體系。具體而言,一是不斷推進“五位一體”建設各領域創新,化解創新能力不足這一“阿喀琉斯之踵”;二是建構產業創新體系,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循序推進“中國制造2025”規劃;三是國家宏觀調控方式的創新,需要有意識地增加定向調控力度;四是轉變政府職能與提高政府效能共同驅動,創新發展體制機制,激發社會創造力。

第二,以協調發展釋義“物”的架構,其源自人的多種需求。以現實為參照,我國在“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中,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各方面高矮不一;不同地區的不同領域在生產力水平和鋪陳上很不勻稱;等等。馬克思曾指出,人類社會是一個活的發展機體。這一有機體是以生產力為基礎的各種社會要素有機聯系、相互協調、相互制約的結果。因此,一是要從整體上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總布局,協調處理好各領域發展中的重要關系,實現“五位一體”的整體、辯證發展,促進平衡發展結構盡快形成;二是重點協調區域和城鄉、經濟和社會、物質與精神、硬實力與軟實力之間的平衡發展,增強我國發展的持續性和整體性,促進不平衡問題的解決。

第三,以綠色發展釋義“物”的可持續,其建基于合理調節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盡管在馬克思所處的時代暫未出現全球性的生態問題,但是綠色發展思想已形成并設置于其對未來社會的勾畫之中。他指出,“社會化的人,聯合起來的生產者,將合理地調配他們和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不讓它作為盲目的力量來統治自己”[29]。因而,面對今天的生態環境問題,一是要繼續堅持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基本國策,堅持生態可持續發展與文明發展;二是加快發展綠色產業及綠色低碳經濟,實現發展模式由粗放型向綠色創新型的轉變;三是制定綠色惠民政策,優化生態環境質量,打造生態命運共同體,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第四,以開放發展釋義“物”的配置,其有賴于普遍的“社會物質交換”。馬克思認為,人類社會歷史從民族歷史到世界歷史的轉向是一個偉大的飛躍。從此,人們可以在世界市場中實現普遍的“社會物質交換”,也就是資源在全球的配置。在我國,實行改革開放,便是參與全球資源配置的成功實踐。而在未來,為了強化開放格局,還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一是以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理念,推動建設公平正義、互利共贏的國際合作關系;二是敢于發出“中國聲音”,繼續提高我國在國際規則、制度制定上的話語權;三是積極促進“一帶一路”建設,打造國際合作新型平臺,注入共同發展新動能;四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規避“修昔底德陷阱”,以人類共同美好未來作為新時代的奮斗目標。

第五,以共享發展釋義“物”的分配,其目的在于實現“人的全面發展”。馬克思曾言:“一個人的發展取決于和他直接和間接地進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發展?!盵30]質言之,人的發展離不開與他人的交往。因此,共享發展作為新時代中國社會發展的內在本質,必須通過努力解決社會民生建設中公平、正義等問題,使發展成果均衡惠及全體人民,促進人的全面自由發展[31]。具體來說,一是要把共享當做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起點和歸宿,堅持共同富裕原則,倡導社會公平正義,推進區域、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平均化;二是要著重破解發展中的收入差距、分配不均等問題,完善社會保障體制機制,增強人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三是要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比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過程中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目標。

3.不忘初心: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

社會類屬結構中所蘊含的城鄉結構、區域結構、階級階層結構等,在其最終意義上皆以人民的利益為旨歸。盧梭曾指出,一個好政府的標志就是“對其成員的保護和使之繁榮興旺”[32]。這與我黨的初心不謀而合。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領導這樣一個泱泱大國一路披荊斬棘,正是因為其始終把“人民”牢記于心。目前,化解人與人之間矛盾即是“以人民為中心”的前提,如縮小貧富差距、保障和改善社會民生等。因此,要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保護大多數人利益,在共建共享中協調不同利益主體之間的利益關系。

在今天中國的話語中,“人民”是最常用的概念之一?!安煌跣?,牢記使命”是黨的十九大報告的主題詞,而“不忘初心”即貫徹落實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為民多辦事,辦實事,辦好事,讓老百姓生活越來越好。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人民”一詞被提及203次之多,充分彰顯了黨和國家為民謀幸福的堅強意志和決心。中國共產黨人深知,“為人民謀幸?!辈皇且痪淇陬^承諾,這誠如習近平所說,“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1]15。歷史和現實充分證明,要想獲得改造世界的現實力量,必定要將理論付諸于實踐。

第一,“以人民為中心”要將保障和改善民生視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人民群眾所享有的參與權、發展權、生存權需要社會民生事業提供保障。因此,一是要優先發展教育事業,推動城鄉地區人人平等享受教育權和人人享受平等教育資源,讓每一個孩子都擁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二是要提高就業質量,尤其注重不同區域、不同領域的就業水平均衡化,實現更充分、更高質量就業;三是要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水平,健全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堅持勞動報酬和勞動生產率同步提升、人民收入與國家經濟等比例增長,規避“中等收入陷阱”;四是要完善醫療保障體系,健全城鄉居民醫保政策,為城鄉居民醫療減負,避免因病致貧、因貧致死的現象發生,實現醫療資源平均分布;五是要增強住房保障,加大對非市場力量引起價格波動的控制,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原則,避免惡性炒房,努力滿足不同層次人民的住房需要;六是要以“平安中國”建設為支撐,為社會和公眾注入安全力量,實現共治共建共享,提高人民安全感。

第二,“以人民為中心”還需統籌協調區域之間發展格局。一是要“補齊短板”,按各區域發展現狀制定差異化政策。譬如對民族地區、貧困地區、革命老區,要通過不同的振興和扶持政策提升其“造血功能”;對東北、西北、西南等老工業基地,要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推動下實現經濟體制、社會制度改革;對東部發達地區,要憑借區位優勢實現“創新引領發展”的轉軌。二是要牢牢抓住發展這個第一要務。破解新時代中國社會主要矛盾,關鍵在于發展,這體現在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我們應充分考量區域發展的具體情況,通過協調各區域之間關系,實現區域之間的平衡發展。

第三,“以人民為中心”要著力提升城市化品質,壯大中間階層力量?!俺鞘谢焙汀爸虚g階層”是近年來出現頻率較高的語詞,是人們普遍關注的熱點話題。因此,加強和改善二者的現有狀況是當前的迫切任務。一是提升城市化質量,加強生態城市建設,進而提升生活質量。這一舉措可參照新型城市化道路的“三步走”戰略:第一步是破解城鄉二元結構,促進城鄉發展一體化;第二步即突破城市內部二元結構,增進城市內部一體化;第三步則是實現人的全面城市化,使文明成果惠及生活在城市中的每一個人。同時,依托城市群,從整體上搭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化格局,確保農村轉移人口真正融入城市,提升城市化質量。二是發展壯大中間階層隊伍力量,實現社會結構由“金字塔”型向“橄欖球”型轉變。一般而言,中間階層是一個國家數量最多且心態最穩定的階層。所以,要不斷加深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力度,實現城鄉居民收入倍增;提高就業質量,使中間階層在競爭中獲得公平的收入和平等的機會;建立并優化覆蓋常住人口的社會保障體系和公共服務體系,解決中間階層的后顧之憂。

第四,“以人民為中心”要將“鄉村振興戰略”落到實地。黨的十九大所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是當前一段時期內妥善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所在。一是資源要素配置更多傾斜于“三農”,使農民真正意義上得到實惠,共享發展成果。這就需要進一步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繼續深化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實現現代農業的規?;?、標準化、專業化、集約化轉向,土地流轉形成規?;洜I。二是要在政府的協調推進下,堅定信心、勇于擔當,打好扶貧攻堅戰,實現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以“精準發力”和“量力而行”為前提,既要保證現行標準下的脫貧質量,又要瞄準特點貧困群體精準幫扶,向特別貧困地區的“硬骨頭”蓄力而發。三是在扶貧的同時也要注重扶志和扶智,注重從“輸血”到“造血”的轉變。一味地發放扶貧款,并不是真正的扶貧,只有讓其掌握生存技能或擁有可持續發展的事業,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脫貧。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一個都不能少”,才能更好地讓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17]40。

五、結語

總的來說,堅持和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以馬克思主義發展觀為基礎,順應了通過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來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的客觀規律。實際上,解決新時代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價值旨歸在于增進人民福祉,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因而,牢牢把握新時代中國社會主要矛盾,需要以馬克思社會結構理論為抓手,在發展中解決好當前社會中存在的領域發展失衡、創新能力不足、環境約束趨緊、轉換銜接不穩等結構性矛盾,這就需要我們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以新發展理念推進社會各領域協調發展,以及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在就業、教育、醫療、養老等方面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 喬納森·特納.社會學理論的結構:下[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1:146.

[3] 于真,嚴家明.社會主義社會學原理[M].北京:知識出版社,1991:55.

[4] 鄭杭生,劉少杰.馬克思主義社會學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89.

[5] 杜玉華.馬克思社會結構理論與當代中國社會建設[M].上海:學林出版社,2012.

[6] 蔡青竹.馬克思社會結構理論的整體性[J].重慶社會科學,2016(3):113-120.

[7] 張子禮,鄧曉臻.馬克思的社會結構思想及其當代價值[J].齊魯學刊,2012(3):65-69.

[8]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0]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9.

[11]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3.

[12]卡爾·波普爾.開放社會及其敵人(第2卷)[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190.

[13]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18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235.

[14]馬克思.資本論: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698-699.

[15]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84.

[16]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35.

[17]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18]黃泰巖.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規律及其政策取向[N].光明日報,2017-11-21.

[19]陸學藝.別讓社會結構成為現代化的“瓶頸”[J].人民論壇,2012(1):58-59.

[20]朱琳.立法目的要明確保障公眾健康[N].法制日報,2017-04-25.

[2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中華人民共和國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1)[N].人民日報,2018-03-01.

[22]杜鑫.房產占中國家庭總資產六成多[N].工人日報,2016-11-02.

[23]張蕾.我國整體生態環境質量向好[N].光明日報,2016-06-06.

[24]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中華人民共和國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1)[N].人民日報,2017-03-01.

[25]杜玉華.新發展理念: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的新成果——以社會結構為分析視角[J].教學與研究,2017(9):5-14.

[26]胡祖鳳,謝嘉梁.中國共產黨執政理念若干理論問題再探討——謹以此文隆重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五周年[J].黨政干部學刊,2016(3):33-36.

[27]李繁榮,胡家勇.《資本論》及其手稿中的國家生態職能研究[J].經濟問題,2017(12):13-19.

[28]易淼,趙磊.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變內在動因探析——基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利益分析方法[J].西部論壇,2018(1):1-6.

[29]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28-929.

[30]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15.

[31]顧世春.從共享的目標追求到共享的發展理念[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17,(1):113-119.

[32]盧梭.社會契約論[M].武漢:武漢出版社,2012:79.

Abstract: Marx's social structure theory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innovation exploration and reality shift of the main contradictions of Chinese society in the new era. This theory is a logical clue to probe into the main contradictions of Chinese society in the new era, which is mainly faced with the following dilemma: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man and society" leads to supply-side structural imbalance; economic and political cultural and social ecological development imbalance; the urban and rural areas, regions and the rich and the poor have caused the social livelihood and the problems of the class strata to be interwoven;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and nature encounters the bottleneck;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momentum is not enough to make the transition unsteady. So we must insist on supply side structural reform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development, with a new concept of development promoting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in various fields, and always adhere to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people centered”, under the guidance of Marxist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we should gradually break the inadequate and unbalanced development problem, and satisfy the people yearning for a better life with maximum scope.

Key words: new era; major contradictions in society; Marx social structure theory; solution to contradiction

CLC number:B032;F091.91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674-8131(2018)04-0022-13

(編輯:易 淼)

猜你喜歡
社會主要矛盾新時代
聚焦著力點 學懂弄通十九大精神
我國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體現在何處
正確認識中國新時代的社會主要矛盾
“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三重價值
認識新時代 創造新輝煌
新時代下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研究
新時代特點下的大學生安全管理工作淺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