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遺”視域下的晉北道情傳播方式研究

2018-10-20 10:59宮文華
新聞愛好者 2018年7期
關鍵詞:道情傳播方式非遺

【摘要】2006年,晉北道情入選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非遺”視域的觀照下,對晉北道情進行傳承和保護,從此變得重要而迫切。在此背景下,從宗教傳播、民俗傳播、本位傳播、藝人傳播和媒介傳播五個方面對晉北道情的傳播方式展開研究,以此挖掘并發現晉北道情生存、發展的內在機理和生態環境,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非遺;道情;傳播方式

2003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舉行了第32屆大會。大會審議通過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以下簡稱《公約》),從而標志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保護正式有了法律依據和保障?!豆s》指出:從概念的外延來看,“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有“(1)口頭傳統和表現形式,包括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媒介的語言;(2)表演藝術;(3)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4)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5)傳統手工藝”[1]?!暗狼椤睂儆凇氨硌蓊悺狈俏镔|文化遺產,同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形式一樣,“道情”具有傳承性、社會性、無形性、多元性和活態性等特征。[2]2006年,在國家公布的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里,“道情戲”位列其中。

作為“道情”家族的一員,晉北道情是目前流傳最廣泛、影響最深遠、保存最完整的道情戲。運用傳播學的相關理論,對晉北道情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屬性進行梳理,或者說,在“非遺”視域的觀照下,對晉北道情的傳播進行研究,以此挖掘并發現晉北道情生存、發展的內在機理和生態環境,具有重要意義。

東南大學王廷信教授認為,“道情”傳播分為本位傳播和延伸傳播兩個層次。本位傳播是對“道情”藝術最為直接的傳播,是“道情”傳播的第一個層次;延伸傳播是指在“道情”本位傳播基礎之上對各類藝術信息的傳播,是“道情”傳播的第二個層次。[3]它與宗教、民俗等構成的生態環境有著密切的關系。人類社會發展到19世紀末,大眾傳播媒介(廣播、影視、報刊等)的興起,使“道情”的延伸傳播大大擴展,出現了新的局面。鑒于晉北道情的特殊審美品格和生態環境,我們把其傳播方式主要分為宗教傳播、民俗傳播、本位傳播、藝人傳播和媒介傳播。

一、宗教傳播和民俗傳播

“道情”起源于唐代道教經韻,與道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因此,它的傳播也與道教活動有關?!暗狼椤钡男纬煽梢苑譃榉ㄇ狼楹退浊狼閮蓚€階段。法曲道情在唐代宮廷盛行一時,著名的《霓裳羽衣舞》就是用法曲道情伴奏。法曲道情衰落后,廣大道士走出宮廷,走進居士林(道教民間活動場所)。他們選擇了終南山(秦嶺中段),從此終南山成為歷史上道教活動的中心,俗曲道情就在這里形成,并逐步傳播到全國各地,形成西北、北路、中原、湖廣、西南、東南六大“道情”系統。[4]俗曲道情的形成經歷了經、詞和“道情”三個階段,并始終與道教活動相伴隨。[5]這種現象導致全國各地“道情”形成和發展的路徑各不相同。俗曲道情有一個重要特點——順山勢而傳播,因此歷史上一些重要的道教活動圣地就成了“道情”演出的中心,包括晉北的恒山和管岑山。資料顯示,金大定十八年(1178年),金世宗(完顏雍)詔全真教龍門派的創始人丘處機赴燕京傳道。丘自龍門(今山西河津縣)溯黃河北上,途經岢嵐、五寨、神池、寧武、代州、繁峙,過蔚州、宣德后,由居庸關入燕京,沿途講道義,傳道情,受符箓,收徒眾,影響頗著。[6]從此,道教民間活動盛行,晉北一帶始有“道情”。為了論述的方便,我們稱之為“晉北道情”。

晉北道情形成后,繼續隨著游方道士的足跡四處傳播,晉北一些道教宮觀周圍遂成為“道情”活動的中心。像恒山北岳廟、小峪老爺廟、大同朝陽宮、五臺白云觀等,至今尚有“道情”演出。2008年,恒山道樂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晉北地形,恒山、管岑山一縱、一橫貫穿南北、東西,二山蜿蜒曲折,會于神池。因此,神池縣成為傳統“道情”活動中心。以神池為中心,順山勢而形成四條“道情”傳播路線:神池經陽方口,翻過管岑山,沿代縣、繁峙東去,再從沙河出白馬石,進入應縣,沿恒山北麓到渾源元靈宮,此為東去路線;從神池過五寨入河曲,乘船順流南下,或渡黃河進入府谷,到白云山真武廟,此為西進路線;從神池東北大水口,越恒山入朔州,再順管岑山北上,經山陰、懷仁到大同清虛宮,此為北上路線;從神池向西,入五寨,順管岑山南下,經岢嵐、興縣到達臨縣,再渡黃河到陜北佳縣,抵白云山真武廟,此為南下路線。這四條路線,據考證,也正是當年游方道士所走過的。這一事實再次說明晉北道情的傳播與道教活動密切相關。

歷史進入明代,道教的衰落迫使晉北道情暫時與道教活動相隔離。但很快,它又找到了新的安身立命之所——作為“敬神戲”而存在,形成了與晉北民俗水乳交融的局面——“道情里面有民俗,民俗里面有道情”。所敬之神,便是太上老君,民間多為三清道人。但在具體的神廟建筑中,三清道人往往與其他諸如龍王、關公等神靈在一起,形成了三清居正殿,龍王、關公居側殿、配殿的局面。這一方面體現出晉北民眾雜神信仰的傳統,另一方面恐怕也是出于經濟上的考慮。歷史上,晉北地區多風沙,水旱災害頻繁。由特殊的氣候地理環境所決定,在晉北幾乎所有的道觀里,一般都有龍王。唱戲祈雨成為晉北民眾長期以來形成的傳統,一直延續到現在。所唱之戲便是“道情”,在晉北民眾的心靈里,“道情”是神戲,有求必應。此時,晉北道情的傳播主要表現為民俗傳播。凡是祈雨,必有“道情”,晉北道情也就伴隨著民眾祈雨的訴求傳遍晉北大地。

二、本位傳播

晉北道情分為說唱道情和戲曲道情。說唱道情是“道情”的早期形態,它以說唱的形式敷演道教故事,伴奏樂器主要有漁鼓和簡板;在清代乾嘉時期,伴隨著花部戲劇的興起,晉北道情始登戲劇舞臺,稱為戲曲道情。在說唱道情階段,晉北道情主要依賴宗教和民俗進行傳播;在戲曲道情階段,則主要憑借舞臺藝術本體進行傳播,即本位傳播。

本位傳播包括整體傳播和分支傳播。整體傳播是本位傳播中最本真的傳播,體現著“道情”的整體面貌;分支傳播是針對“道情”劇目、唱腔等要素而進行的傳播。[7]以晉北道情傳統劇目《李翠蓮傳》為例,該劇來自道書《舊十渡船》,主要敘述劉全外出經商,唐僧取經路過李翠蓮家,翠蓮出于善心而以金釵齋僧,引起夫婦疑忌,劉全不問是非,大打出手,導致李翠蓮上吊身亡的故事。這本來是個佛教故事,被編成戲曲進入“道情”,體現出晉北民眾的生活信仰和思想觀念,即“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因緣果報思想。通過整體傳播,演員傳達給觀眾的是一個完整的故事和主題。這里的主人公李翠蓮是一個善人,她以金釵齋僧、無辜被打、含冤死去、允準還魂,皆因其“善”。正因其充分契合了晉北民眾的傳統心理,才能成為晉北道情中期的代表劇目,以致有了“韓門道情”和“李門道情”的區分。通過分支傳播,觀眾得以閱讀劇本、欣賞唱腔,從中感受不一樣的美與樂趣,并獲得相關知識。例如李翠蓮臨死前的唱詞就傳達出了她臨死前左右為難的復雜心情。

“道情”本位傳播中的整體傳播和分支傳播相互影響、相互促進。整體傳播是“道情”藝術信息的整體性發布[8],它引導觀眾進入劇場,接受“儀式性”的洗禮,演員和觀眾可以在其中進行忘我的創作和欣賞。但由于這種活動的大規模和集體性,舞臺藝術給予每個觀眾的視聽效果并不相同。一些觀眾在演出結束后,可能還有進一步熟悉劇本、傾聽唱詞的需要。當人們閱讀了劇本、收聽了唱片之后,也會對該劇本的舞臺演出效果產生興趣,進而走進劇場。

三、藝人傳播

藝人傳播,是通過藝人對廣大民眾傳授戲曲知識,進行傳統文化教育,培養新一代演員和觀眾的一種戲曲傳播方式。[9]非物質性傳承主要通過藝人傳播來實現。晉北道情自清道光以來藝人傳播情況如下。第一代有:李有潤、李艾圪塔、張興旺;第二代有:胡俊、鄔圣祥、崔二疤、石六十八、王丑娃、王明元、王青亮、黃武成、田存富、胡掛印、鄭之祿、陳才仁、楊富、老聞潤;第三代有:鮑佐、李生才、老潘師、樊掌才、張芝榮、馬武、石鎖仁、詹八十、康??;第四代有:楊仁成、鄭國英、郭丙同、米輔、張裕、洪全茂、王銀柱、楊白、傅貴子、王月清、郭丙禮、燕忠善、王堂;第五代有:周四、王占邦、段興旺、陳廷杰、孟占明、曹培富、李成;第六代有:高成忠、閻光祿、小娥娥、郝俊、高增、高成素、高登。這里既有家族內部的傳播,如李有潤和李艾圪塔、郭丙同和郭丙禮、高成忠和高成素系兄弟,高成忠、高成泰和高登系叔侄;也有師徒之間的傳播,如李有潤與胡俊、鄔圣祥、黃武成系師徒關系,王占邦與李成、高成忠、郝俊、高增系師徒關系。這些藝人口口相傳、代代相承,共同促進了晉北道情的繁榮發展。其中貢獻較大的有李有潤,藝名“十六紅”“蓋河東”,曾任“五云堂”道情班班主。石鎖仁,神池縣大磨溝村人,工花旦,藝名“響馬旦”,大磨溝道情班成員。米輔,應縣米寨村人,小旦,藝名“米三旦”,曾參加“武為周班”和“侯二林班”,右玉道情劇團首任班主。王占邦,神池縣大磨溝村人,工花臉,藝名“周倉黑”,“昌盛班”班主,大磨溝道情班主要成員。他們既登臺演出,又收徒傳藝,為晉北道情的傳承發展作出了杰出的貢獻。

藝人傳播還有一種重要形式就是職業或半職業戲班。這類戲班多以班主名字命名,成員通常以一個家族、一個村莊為主,再吸收其他外來演職人員組成,如“陰來財班”“武為周班”“項桂山班”等。資料記載:較早的職業或半職業戲班,是河曲縣“五云堂”道情班,班主李有潤,主攻須生。它主要活躍于清代咸豐年間,活動地域集中在河曲縣以及黃河對岸的陜西省神木、府谷等縣。至光緒年間,這個戲班依然存在。除此之外,此時期的道情職業戲班還有20余個,如繁峙縣的“陰來財班”、代縣的“老潘師班”等。藝人和職業戲班是一種戲曲、一個劇種生存發展的重要支撐。晉北道情擁有如此眾多的演藝人員和職業戲班,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這一劇種的繁榮興盛。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在黨的文藝政策的指引下,晉北道情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為順應這種發展,專業性的“道情”藝術團體神池道情劇團和右玉道情劇團相繼建立,進一步推動了晉北道情的傳播和發展。

四、媒介傳播

媒介傳播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地講,一切使戲曲得以傳播的物質和非物質性的東西都可以稱作媒介。戲曲傳播本質上就是一種媒介傳播。狹義的媒介傳播是指通過戲曲廣告、演出通知、戲單、戲畫、戲曲文物以及廣播、影視、光碟、網絡等新興媒體而進行的戲曲傳播。我們這里的媒介傳播概指狹義。

戲曲傳播按照傳播媒介的不同,以19世紀末為節點,可以分為前后兩期。19世紀末之前為前期,這一時期的傳播媒介相對較少,具有傳播速度慢、傳播范圍小等特點。

據著名道情藝人石鎖仁先生回憶:他曾在崞縣城(今山西原平崞陽鎮)的戲臺上看到一條題記,上書“峕大清乾隆元年正月十五,經堂會”。大清乾隆元年為1736年,距今已有將近300年歷史。武藝民就此斷定,至遲在清代乾隆年間,晉北道情已經登上戲曲舞臺。[10]《經堂會》敷演“韓湘子經堂會母故事”,是晉北道情的早期劇目。這則信息亦反映出此時的晉北戲曲道情尚處于發展的初始階段。

河曲縣唐家會村有一“三官廟”,現存石碑兩通。其中一通記載:元代仁宗皇慶元年(1312年),此村就有“三官社”組織?!叭偕纭崩镉幸还夤魈?,當時是一個“道情”坐唱班。社首組織活動,演唱“道情”,祈求風調雨順。此時距丘處機北上傳播“道情”僅有134年。由此可見,“道情”傳播到晉北地區不久,即被用于民間祭祀活動,民俗傳播與宗教傳播相伴隨。

乾隆元年,該村村民李迄出任“三官社”會首;出于對戲曲藝術的熱愛,曾出資置辦戲箱行頭一副;從此以后,“三官社”道情坐唱班便開始登上戲曲舞臺。李迄的孫子,即我們前面提到的李有潤,他繼承祖業,進一步把“道情戲”發揚光大,最終成為“三官社”出色的須生和班主。與他同期的另一位“三官社”成員張興旺,藝名“喜面生”,是道光時期出色的“道情”演員。其四世孫張仝兔,為保護和傳承“道情”藝術作出了巨大貢獻。1984年,他曾獻出一批“道情”演出抄本;內有“傳家李有潤,謄抄鄔圣祥”“五云堂玩意班戲文”的字樣,足見這批劇本流傳之久遠。

河曲五花城鄉上捻墕村,亦有“五云堂”活動的記載。該村建有龍王廟,現存正殿、配殿、山門和戲臺。在戲臺后墻一側,至今留有一條“五云堂”演戲題記:“同治八年七月二十三日,廟會大吉,陽歌盛事風攪雪。日唱《小寡婦上墳》,夜唱《打經堂》。五云堂玩意班敬演”[11]。相關文獻資料記載,《小寡婦上墳》系二人臺劇目,《打經堂》是“道情”劇目。由此推斷,此時的“五云堂”戲班尚處于“風攪雪”“兩下鍋”階段?!洞蚪浱谩废登笆觥独畲渖弬鳌返囊徊糠?,屬于晉北道情的中期劇目。從這里也可知道,此時的晉北道情所演劇目已經從剛開始的《湘子傳》向《李翠蓮傳》過渡。

后期,伴隨著新的媒體的出現,晉北道情的傳播媒介也變得多了起來,主要有報紙、廣播、影視、光碟、網絡等。這一時期的媒介傳播具有傳播速度快、傳播范圍廣等特點。以神池道情劇團為例:1956年,受山西省文化局委派,“道情”專家武藝民來神池道情劇團收集、整理“道情”音樂,劇團內部也開始發掘、整理“道情”劇目和音樂。其間,眾多老藝人和新文藝工作者一起,整理、改編了如《翠紅下書》《玉鳳配》《湘子罵門》等優秀劇目。

1961年,新老藝人先后收集記錄了大量神池道情音樂和表演資料;出版了由武藝民、楊建華和傅勛瑞收集整理的《晉北道情音樂》;中國唱片社灌制了《草場》《四勸》《訪妻》《打經堂》《劉權進瓜》等資料性密文唱片兩張和公開發行的《晉北道情曲牌聯奏》唱片兩張;山西人民廣播電臺灌制舞臺藝術唱片《四勸》《玉鳳配》。

1978年,武兆鵬編曲,黃鳳蘭、藺鳳鳴、王青花、萬靈枝等演唱的《香羅淚》《審誥命》《卷席筒》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錄制播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985年,山西人民廣播電臺錄制并播放了由武兆鵬編曲,黃鳳蘭、蔡淑珍演唱的《木蘭之死》。

新時期以來,在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的大趨勢下,古老的晉北道情又煥發出新的生機。1997年,武藝民《中國道情藝術概論》出版,列專章論述晉北道情;20世紀六七十年代出版的《晉北道情音樂》、武兆鵬的《晉北道情音樂研究》得以再版;楊俊峰《神池道情研究》系列書目于2016年出版,標志著晉北道情研究的新高峰。晉北道情的傳統優秀劇目像《湘子傳》《李翠蓮傳》《玉鳳配》等都已出版了光碟;經典曲目都已灌制了唱片,有了錄音帶。2006年,“道情戲”入選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黨和政府的大力推動下,晉北道情的傳播呈現出嶄新的局面。

綜上所述,晉北道情的傳播方式主要有宗教傳播、民俗傳播、本位傳播、藝人傳播和媒介傳播。這幾種傳播方式并不是彼此分開、割裂進行的,而是相互影響、相互交叉的。在說唱道情階段,以宗教傳播為主;登上戲曲舞臺之后,以本位傳播為主;而民俗傳播、藝人傳播和媒介傳播則貫穿始終。它們共同推動著晉北道情的傳承保護和傳播發展。

(本文為2013年度山西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項目“‘非遺視域下的晉北道情研究”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2013242)

參考文獻:

[1]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中文版)[EB/OL].http://www.unesco.org.

[2]宋俊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特征芻議[J].江西社會科學,2006(1).

[3]王廷信.戲曲傳播的兩個層次[J].藝術百家,2006(4).

[4]武藝民.中國道情藝術概論[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7:127-163.

[5]宮文華.晉北道情歷史淵源、藝術特點及生存現狀的考察[J].戲曲研究,2013(87).

[6]宮文華.晉北道情發展流變考[J].山西大同大學學報,2011(5).

[7]王廷信.戲曲傳播的兩個層次[J].藝術百家,2006(4).

[8]王廷信.戲曲傳播的兩個層次[J].藝術百家,2006(4).

[9]康保成.觀念、視野、方法與中國戲劇史研究[M].北京:學苑出版社,2017:176.

[10]武藝民.中國道情藝術概論[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7:127-163.

[11]宮文華.晉北道情發展流變考[J].山西大同大學學報,2011(5).

(作者為山西大同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山西師范大學戲劇與影視學院博士)

編校:趙 亮

猜你喜歡
道情傳播方式非遺
義烏道情文化傳承與發展探究
左維澤:肝炎的分類、傳播方式及預防
節日宣傳,讓傳統傳播方式換“新顏”
歷史回音壁
——藍田上許村道情演唱
“自媒體”與“把關人”——微博作為一種傳播方式的法律問題
“道情窩”里的演唱家
——陜北道情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白明理訪談錄
“非遺”走進高校
官渡古鎮“非遺”聯展
堅質浩氣 妙道情真——傅山的美學思想及其書藝試析
論有中國特色的新聞傳播方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