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課內外整合

2018-10-20 13:38胡蓉
家庭教育報·創新教育 2018年7期
關鍵詞:課內外閱讀課程整合小學語文

胡蓉

摘 要:閱讀教學是文化、生活與學生心靈之間的橋梁。閱讀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占據重要地位,是學生文明成長、傳承文化的有力手段。小學語文閱讀的課內外整合,能夠解決現階段的閱讀教學學生缺乏閱讀興趣、缺少閱讀時間、缺乏有效指導的問題。提高學生閱讀興趣、建立圖書角、建立自主學習策略等手段,多角度地進行閱讀訓練,可以激發學生廣泛閱讀的興趣,慢慢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整合課內外閱讀資源,營造和諧的閱讀教學環境,拓展課外閱讀的學習平臺,可以促進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技能,為學生未來的學習打下扎實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內外閱讀;課程整合

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環節,課內閱讀雖然能夠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但遠遠不能達到學生所需的閱讀量。語文新課程標準也明確規定: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而且還在總目標中對課外閱讀量提出了明確要求:小學階段的課外閱讀量不能少于一百五十萬字。課外閱讀對課堂教學有補充和延伸作用,是語文實踐活動的重要形式,是訓練閱讀能力的重要手段,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階段培養的閱讀習慣和興趣使學生終身受益。由此可見,小學語文閱讀的課內外整合勢在必行。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

(一)缺乏閱讀興趣

小學階段的學生很少主動翻開一本讀物,并認真地將它讀完。小學階段的學生潛意識里把讀書當作是一項需要完成的任務,對課外讀物更是不愿碰觸。課間或是假期時間,這個階段的學生更愿意做一些其他的消遣活動,而不是閱讀。所以,小學階段的學生只是把課外閱讀當作一種隨便翻閱的消遣方式,普遍存在有書不想讀、缺乏閱讀興趣的現象。

(二)缺少閱讀時間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在這種想法影響下,家長為孩子安排了許多學習班,學校教師給學生布置了許多作業,導致學生的時間安排得過于緊張,無暇關注身邊的書籍。這是學生有書不能讀的原因之一。再者,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語文教師也不太重視課外閱讀,反而更傾向于課下多做練習題,把學生的閱讀量僅限于語文課本?!皾M堂灌”的教學方式和“題海戰術”的課外作業,也導致了學生沒有充足的時間進行課外閱讀。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課內外整合

(一)學好課本知識,激發閱讀興趣

課內閱讀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而且巧用課本知識,還可以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課堂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讀一些與課本上的文章相似的讀物。例如四年級上冊的課文《頤和園》,課堂上教師如果發現學生有明顯的興趣,可以多介紹一些課外的歷史讀物,普及一些歷史事件,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從而讓學生主動去了解歷史,閱讀課外讀物。比如,學習了《三顧茅廬》,可以推薦學生閱讀《三國演義》,借以引導學生深刻體會名著的韻味,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由課本閱讀延伸到課外閱讀,不僅可以讓學生學習到主人公的優良品質,而且還可以提高學生課外主動閱讀的意識。根據學生實際情況,由課堂教學層面延伸到課外閱讀,不僅讓學生更容易接受,更有閱讀興趣,而且可以讓學生采取不同的形式獲取其中有益的信息,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形成積累知識和文化常識的過程。

(二)創建圖書角,營造閱讀氣氛

良好的閱讀氣氛是培養閱讀能力必不可少的要素。閱讀氣氛通過促進教師和學生的情感交流,影響教師的教學質量,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閱讀積極性,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最終實現預期目標。課間,教師可以通過鼓勵學生在圖書角挑選自己心儀的書籍,并與旁邊同學的書籍相比較、談談讀后感,營造一種閱讀的氣氛帶動閱讀習慣的養成。教師還可以利用自習課時間,定期組織“讀后感”主題班會,請每位學生談談近期自己讀的一本書,說說推薦理由等。一些不愛讀書的學生被這種讀書的氣氛包圍,久而久之也會被熏陶。此外,教師和家長應該選擇一些內容豐富多彩、門類多樣的書籍供學生閱讀。如中外兒童文學類的《兒童大獎小說系列》《凡爾納四大科學幻想名著》,科普類的《森林報》《神奇校車》,歷史類的《林漢達中國歷史故事集》,還有一些益智類和數學類等。

(三)構建學生自主閱讀策略

1.制作“閱讀摘錄卡”閱讀過程的摘錄、做筆記能更好地理解文章含義,有益于知識積累和深層把握書中的精髓。做好“閱讀摘錄”,并定期進行檢查,形成監督機制,保證課外閱讀的質量,養成良好習慣。2.定時定量閱讀教師要為學生留有足夠的時間進行課外閱讀,讓其在實踐中感受閱讀的快樂。在學校期間,每天規定晨讀及課外閱讀時間,每星期開設一節課外閱讀的語文課。學生睡前、節假日、雙休日進行休閑讀,完成量化的摘錄卡,規定保底量。3.提倡親子讀家庭是教育的搖籃,家庭教育是做好教育事業的基礎,家長的言傳身教使孩子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大力提倡親子共讀,營造一個家庭閱讀氛圍,尤其對那些還不是很積極閱讀課外讀物的學生,更需要家長耐心領導。提倡家長訂閱報刊,豐富家庭書架,成立家庭圖書室。4.師生共讀在小學階段,學生還沒有養成讀書興趣和習慣之前,教師應該抓住學生對教師崇敬的心理,充分發揮教師以身作則的作用,帶領學生拿起課外讀物。教師與學生共讀一本書,一起探討讀書后的感悟,共同營造書香氣氛,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而且有利于增進師生感情。

總而言之,堅持讀書,使閱讀豐富學生的生活和成長的過程。閱讀教學是文化、生活與學生心靈之間的橋梁。教師引導學生閱讀的過程中,從課內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課外受益,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多角度地進行閱讀訓練,可以激發學生廣泛閱讀的興趣,慢慢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整合課內外閱讀資源,營造和諧的閱讀教學環境,拓展課外閱讀的學習平臺,可以促進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技能,為學生未來的學習打下扎實基礎。

參考文獻:

[1]李本友.文本與理解———語文閱讀教學的哲學詮釋學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2.

[2]代順麗,王榮生.語文閱讀教學有效問題的本質特征[J].課程·教材·教法,2014(8).

[3]邵德昶.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踐探索[J].教育觀察,2017(6).

猜你喜歡
課內外閱讀課程整合小學語文
淺談農村小學課內外結合促進學生的閱讀興趣
《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指導》課程整合的探索
信息技術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運用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撥動情感之弦,讓語文課堂綻放精彩
小學語文課內外閱讀的銜接
書海無涯“讀”作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