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臭氧濃度的變化規律及相關影響因素

2018-10-21 04:47范子賢
當代旅游(下旬) 2018年5期
關鍵詞:氣象要素臭氧相關性

范子賢

摘要:利用2016-2017年固原市環境空氣監測點位臭氧監測數據,分析固原臭氧濃度變化特征,結合氣象資料分析了其對臭氧濃度的影響。結果表明,固原市臭氧濃度變化具有明顯的季節特征,夏季臭氧濃度最高,春秋次之,冬季最低;臭氧濃度受CO、NO2、溫度、風速、濕度影響,臭氧濃度變化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關鍵詞:臭氧;氣象要素;相關性

一、臭氧的來源及研究方向

對流層大氣中的03主要有兩個來源,一是平流層03向下輸送,二是一次污染物的局地光化學反應。不同于近地面大氣中其他重要污染物質,03主要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3-5]:

(1)03是二次污染物,其生成依賴于一次污染物(NO、NO2、CO、VOCs等)的濃度和化學反應。(2)對流層大氣中的03化學非常復雜,已知的相關化學反應有上千個。(3)由于許多相關反應為光化學作用,其過程受氣象條件控制,03濃度呈現出明顯的空間變化、日變化和季節變化。(4)03對農作物等的損害具有非直線的C一R(eoneentration一response)作用,所以其造成的損害不是簡單的逐年累計效果。

由于03是光化學反應產生的二次污染物,其產生條件復雜,濃度變化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本論文主要基于固原市內兩個代表性監測點(監測站、新區站)一個背景站點(馬園),24小時監測PM10、PM2.5、SO2、NO2、O3和CO六個指標,同步氣象條件的連續觀測,建立了實用的數據處理分析方法,并對各觀測點的03污染特征及其影響因素進行了研究.主要側重于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①利用在固原市對近地面03濃度進行的連續2年的監測數據,探討03濃度的分布特征和時間變化規律,并分析其原因,主要包括年際變化規律,季節變化規律,一日當中的變化等方面。②對夏季高濃度03的分布特征及時間變化規律進行研究,分析03與NO2和CO等污染物及氣溫、濕度等氣象條件的相關性。

二、實驗內容和數據處理

(一)觀測地點簡介

本文選取固原市內兩個代表性觀測點——監測站、新區和一個背景站點——馬園進行大氣03及相關影響因素研究。

(二)空氣自動站設備

本研究主要建立在NO2、O3和CO等微量氣體污染物連續觀測數據的基礎上,觀測使用的儀器主要為全部采用美國熱電子公司(Thermoelectroncorporation)產品,儀器的基本原理列于下:O3紫外光度法、NO2化學發光法、CO氣體過濾相關法。

(三)質量控制

對三個點監測儀器的運維及質量控制按照日監視、周巡檢要求進行。流量校準、校零、校標均符合質控要求。

(四)監測數據及統計方法

選取2016至2017年固原市臭氧監測數據及氣象局提供的相關氣象數據,按《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中二級標準的濃度限值160ug/m3進行臭氧監測數據的超標判定,即當日最大滑動8h平均值大于160ug/m3,則當日超標;采用excel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和作圖。

三、結果與分析

(一)監測結果概述

固原市2016年8h平均值為87ug/m3,2017年8h平均值為96ug/m3,相比增長了10.3%。

(二)臭氧變化趨勢分析

1.臭氧季節變化特征

固原市臭氧濃度月際變化情況:1-3月臭氧月均值逐漸上升;6-7月臭氧月均值濃度上升至最大,8-12月臭氧月均值濃度逐漸下降。整體為夏季臭氧濃度較高,冬季最低,春季大于秋季。

2.臭氧濃度日變化特征

從固原市2016年1月一2017年12月期間監測的03濃度小時均值的日變化統計可以看出,一日當中的03濃度變化與近地面大氣光化學過程密切相關,呈明顯的單峰型變化規律,隨著太陽輻射強度的變化而變化,白天表現出較高濃度,夜間濃度處于較低水平。由于夜間大氣化學反應對03的消耗和近地面03的沉積作用,03濃度在日出時分出現最低值。日出后,光化學反應增強,03濃度開始升高,一般在午后(14:00左右)達到最高值,然后逐漸降低,到2:000以后變化趨于平緩,并維持較低濃度直至第二天日出。

另外,白天03濃度小時均值的中間值與平均值較夜間更為接近,說明白天高03濃度占的比例大于夜間。

四、結語

(1)固原市區03濃度較高,大氣光化學污染比較嚴重,尤其是在夏季,03濃度以一年為周期呈明顯的波動變化,光化學污染總體上有加重的跡象。

(2)一日當中的03濃度變化受太陽輻射強度的影響,呈明顯的單峰型變化規律,白天表現出較高濃度,夜間濃度處于較低水平。一般在午后達到最高值,日出時分出現最低值。

(3)夏季03濃度分布比較分散,冬季分布比較集中,有03濃度的春季高峰現象。春季和夏季03濃度在一日當中的各時刻均高于秋季和冬季,而夏季和秋季的03濃度變化幅度明顯高于春季和冬季。

(4)03濃度變化與NO2和CO關系密切,與NO2和CO成正反相關。

(作者單位:固原市環境監測站)

參考文獻

[1]王貴勤等,編譯.大氣臭氧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5.

[2]陳丹青,師建中,王娟等7潮汕地區地面臭氧濃度的變化特征[J].仲愷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12,25(2):17-21.

[3]張靜,蔣洪強,盧亞靈.一種新的城市群大氣環境承載力評價方法及應用[J].中國環境監測,2013,29(5):15-19.

[4]單文坡,殷永泉,杜世勇等.7夏季城市大氣臭氧濃度影響因素及其相關關系[J].環境科學,2006,27(7):1276-1281.

[5]安俊琳,王躍思,李昕等.北京大氣中NO、NO2和O3濃度變化的相關性分析[J].環境科學,2007,28(4):706-711.

猜你喜歡
氣象要素臭氧相關性
茶葉生產氣象要素和氣象保障服務
雙面臭氧
“保護傘”變成污染物了?臭氧污染是怎么回事?
探測環境變化對臨沭站氣象要素的影響
不同水分條件下冬小麥農田蒸散研究
基于Kronecker信道的MIMO系統通信性能分析
小兒支氣管哮喘與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相關性分析
腦梗死與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關性研究(2)
腦梗死與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關性研究
臭氧分子如是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