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下高校思政教師正能量傳播的有效途徑

2018-10-21 08:38劉亞心
當代旅游(下旬) 2018年5期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

摘要:我國改革開放40多年以來,各個領域發展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特別在信息技術方面的發展效果有目共睹。而新媒體作為信息技術發展的一種表現形式,非常具有時代特征。新媒體的發展豐富了人們的閑暇時光,同時也存在一定的隱患。新媒體作為一種意識形態,其安全性是不可忽視的“軟實力”并且已經達到能夠與“硬實力”相提并論的存在。通過新媒體網絡的輿論導向已經變成意識形態斗爭的主要表現形式,各種思潮在其中交流、交融、交鋒。而思政教師作為宣揚馬克思主義思想的主力軍,應該發揮其教師的本職工作,維護意識形態的積極面。本文主要從新媒體下高校思政教師正能量傳播的有效途徑的角度,進行簡要的分析與概述,還望能夠起到有效的參考作用。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思政課老師;傳播正能量

新媒體時代下,網絡成為了發表言論的主要途徑。在新媒體平臺上,各種思想相互交流、交融、交鋒。其傳播的速度非常之迅速,而且傳播的信息量越來越大,但卻難以保證信息的準確性。在傳播過程中負面信息不利于道德教育內容,不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所以,高校思政老師應當通過宣揚馬克思主義思想,向學生傳播正能量的思想觀念。

一、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師傳播正能量的必要性

(一)價值的多元化

現代生活中,大學生對于世界的認知都有自己的想法,而且了解世界的途徑呈現多樣化。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每個人的價值觀差異明顯,這促使新媒體發展呈現出多元化和復雜的特點。一些正面的精神和消極的觀念混合在一起,構成不同的價值觀體系,促使學生們容易在此類環境中迷失方向,不能作出正確的選擇,這些不好的現象會對大學生的思想觀念與道德認知形成影響,并讓高校的思政教育面臨挑戰。

(二)行為和交際方式的變化

新媒體的出現能夠讓人們在第一時間了解到世界各地的最新消息。但是這些消息中我們不排除有一些不良的消息,甚至有些消息會讓學生的三觀受到沖擊,而且大學生本就容易在思想上受到外界的影響。而且現在好多的學生比較依賴于新媒體,長久以往形成了人際之間的交流模式會使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感降低。

二、新媒體下高校思政老師要明確自己的態度和立場

(一)高校思政老師應該正視學生的社會圈和網絡圈

以目前的網絡傳播情況來看,一些學術界的專家和學者,有很高的威望,但圈外幾乎沒人知道,這種情況造成原因有四種。(1)教師覺得網上的言論不值得參考。(2)教師雖然想把學術成果發表出去,但由于專業性比較強,看懂的人寥寥無幾,在一定程度會減少發表的次數。(3)教師全身心的投入在學術世界,對于網絡上的輿論不屑了解。(4)教師認為教學是要在校內完成教學的,與校外無關。但是新媒體時代下的學生已經成為網絡主要的活躍人員。所以高校思政老師要改變傳播途徑,將方向轉移到學生的社會圈和網絡圈中,把握新媒體下平臺的優勢,通過網絡傳播正能量的思政教育。

(二)關注網絡實時熱點,結合新聞強調思政教育

高校課程要求能反映中國特色的教材。教師教學的過程中,要以書本教學為基礎,結合科研成果。但在以課本為基礎的教學中,出現了很多問題,比如:教師只照著課本教學會造成課程的枯燥性;教學內容陳舊,沒有結合實時熱點,學生的積極性不高等多項問題。而學生作為網絡的大軍,時刻關注著網絡熱點大事,學生在網絡中隨波逐流,很容易受到不良言論的引導;會對一些國家大事理解不夠透徹,這時候需要思政老師加以引導。網絡大平臺謠言散播廣,謠言充斥在學生的身邊,學生容易混淆對錯,判斷力不強,只有思政老師及時了解了社會上的熱點,并加以正確的分析和指導,給學生傳播正確新聞觀念,才能有效改善學生的網絡環境,促進正能量的傳播途徑。[2]

三、思政老師應該加入到網絡大軍中

(一)教師要成為網評員,積極引導網絡輿論

在當前的網絡評論中,網絡評論良莠不齊,網民的素質令人擔憂。有時非理性的評論還多于理性評論。這種現象如若不給予高度重視,必將造成“破窗效應”,網絡輿論難以得到好轉。因此,樹立正確的輿論導向不僅僅是黨和政府的事,更應是思政老師的職責。思政老師也要發揮其專業優勢,引導正確的方向,理性評論網上言論,促進網絡輿論的良性發展。

(二)成為宣講家,促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

作為思政老師宣傳馬克思主義是本職工作,新媒體時代下要在網絡中宣傳馬克思主義,將思政教師職業效用最大化。在傳統媒體上,不能夠與讀者互動,傳播的實效性不強。而在新媒體傳播下,思政老師發表的觀點可以和網民一起探討,更能起到傳播的效果。發揮新媒體優勢,在網頁、微博、微信、QQ等多個平臺打造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網絡系統工程。將思想政治教育延伸到網絡,采用人們喜聞樂見的傳播方式,適當的宣傳馬克思主義,最終起到思政教育正能量的傳播。[3]

(三)成為貼心人士,為網民解答疑惑

新媒體的來臨,增加了信息傳播的途徑。思政老師要運用好新媒體這個平臺,大力弘揚正能量思政教育。在平常的網絡評論中,認真地、理性地、熱情地回答網友的困惑和疑問,傳播正能量思想。雖然有學者會發表專業性的回答,但大多都是長篇大論的,網民不愿意看大段大段的文字。而此時,思政老師要做很多的工作,如:推薦好的評論;或者思政老師直接以通俗易懂的語言為網民提供有價值的回答;或者直接說出自己的觀點和思考,來引導網民理性互動和交流。正確的觀點和正能量的回答,有助于幫助廣大網民和青年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從而鞏固思想傳播,促進正能量傳播的有效途徑。

四、結語

由于信息科技日益完善和發展,加快了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給高校學生帶來的影響有好有壞。網絡上的信息可行度不高,學生又缺少辨別是非的能力;這時思政老師就要發揮其作用,深入了解新媒體時代對學生的影響,熟知學生所面臨的新媒體網絡世界,再結合實際情況給學生以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弘揚正能量,倡導網絡上的真理,讓學生成為一個有積極向上正能量的人。

(作者單位:華東交通大學理工學院)

作者簡介:劉亞心,1971年生,男,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黨史黨建。

[課題項目]江西省教育廳黨建課題《青年大學生對黨史認知現狀調查研究——以江西高校大學生為例》

參考文獻

[1]邢大海.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師傳播正能量的措施分析[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7(12):195.

[2]劉運喜.高校思政課正能量灌輸的有效性[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18(3):65-69.

猜你喜歡
新媒體時代
新媒體時代下電視節目主持人面臨的挑戰及對策探析
新媒體時代的高校音樂教學改革
新媒體時代新聞編輯應具備的媒介素養之研究
新媒體時代微寫作特征及對策研究
新媒體時代交互式動畫在儺戲藝術中的應用
探析新媒體時代下高校共青團工作的網絡化轉型
新媒體時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現狀調查和對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