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SWOT分析對本科師范類大學生就業培養機制的研究

2018-11-07 03:39金宜洛
報刊薈萃(上) 2018年9期
關鍵詞:培養機制SWOT分析就業

摘 要:近年來,大學生就業的形勢越來越嚴峻,如何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受到了普遍的關注。本文運用“SWOT分析方法”,從競爭優勢、競爭劣勢、機會和威脅四個角度,對當前大學生自身具有的優缺點、大學生就業環境的利弊因素等作出綜合分析比較,明確本科師范類大學生就業的優勢與劣勢及其所面臨的就業機會和挑戰,針對本科師范類大學生提出了相應的就業培養機制。

關鍵詞:本科師范類大學生;就業;SWOT分析;培養機制

近年來,隨著我國以師范院校為主體、其他高等學校共同參與、培養與培訓相銜接的開放式的教師教育體系的建立以及大學生就業市場化的不斷深入,免費師范生教育政策開始實行,教師資格認證機制也發生變革,使得教師行業準入的專業限制被打破,再加之我國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向大眾化教育轉變,畢業生數量劇增,地方師范類畢業生就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嚴峻形勢和壓力,緩解師范類大學生就業現狀刻不容緩。本文采用SWOT分析對地方高校本科師范類大學生的就業現狀展開了討論,并提出了針對性的就業培養機制,對于促進本科師范類大學生的就業有著實踐性和指導性的意義。

一、本科師范類大學生就業能力的SWOT分析

(一)本科師范類大學生就業的優勢(strengths)分析

第一,整體素質高,組織適應能力強。師范院校的大學生具備良好的道德修養和健康的思想情操,再加上師范院校注重對師范專業學生的教師綜合技能訓練,他們在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的基礎上,還掌握了教育學、心理學等相關知識,具備了非師院校學生所不具備的素質,這使得他們在人際交往能力、溝通協作能力和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等方面有其自身優勢,從而具備較強的組織協調能力和適應能力,因此他們能夠更快地融入和適應新的工作環境。

第二,就業行動的先發優勢?,F在的用人單位更多的關注實踐經驗與能力,目前師范類高校在人才培養方面也在根據市場實際需要逐步向培養應用型人才路線發展。本科生與研究生相比更易管理,成本更低,可塑性更強[1]。

(二)本科師范類大學生就業的劣勢(weaknesses)分析

第一,就業方向較局限。從培養目標和社會認同角度來看,師范專業畢業生首選的職業應該是教師,但隨著我國開放式教師教育體系的實施,再加上教師待遇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非師范類畢業生涌入教師行業,使得師范類畢業生的就業優勢越來越不明顯,從而不得不轉向其他行業,而很多用人單位認為師范類專業學生不具備勝任非教育類的崗位的能力,這種觀念對師范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方向也是一種限制。

第二,核心競爭力不突出。就業競爭要取勝就要具備一定的核心競爭力。目前,很多師范院校辦學歷史較短,缺乏重點師范院校雄厚的師資,在專業學科上盲目效仿重點師范院校,畢業生缺乏系統的職前培訓和專業化的指導,導致畢業生缺乏就業市場所必需的一些專業技能,也就是說還未準備完善就輸出市場,使得本科師范類大學生畢業生在多元化的教育人才市場中缺乏核心競爭力。除了客觀原因之外,其自身能力的欠缺也是重要原因。部分師范畢業生缺乏職業規劃,就業觀念滯后,缺乏除教師職業以外其他職業應具備的能力,在職場的競爭優勢不明顯。

(三)本科師范類大學生就業的機遇(opportunity)分析

第一,就業市場化帶來的機遇。師范生就業市場化的改革使得師范專業畢業生的就業面擴大,傳統師范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只面向單一的教育系統,就業市場化之后可面向教育系統和非教育系統的任何單位。另外,民辦和私立教育機構的興起與發展,為地方師范院校畢業生就業提供了新的空間。

第二,國家政策的支持。2009年3月,教育部頒布了《國家促進普通高校畢業就業政策公告》,提出了一系列促進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的政策,包括倡導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到中西部地區就業;鼓勵高校畢業生應征入伍服義務兵役;聘用優秀高校畢業生參與國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項目;支持高校畢業生到中小企業和自主創業;強化對困難家庭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援助。同時,在師范院校畢業生的就業方向上進行了更寬泛的界定,政府部門對用人單位接收或聘用畢業生的管理由具體的人頭管理轉變為宏觀調控,拓寬了師范院校畢業生的就業選擇[2],緩解了本科師范類大學生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

(四)本科師范類大學生就業的挑戰(threats)分析

第一,教師職業社會化,加劇了師范生就業困難?!秶鴦赵宏P于基礎教育對改革與發展的決定》指出:“完善以現有師范院校為主體、其他高等學校共同參與、培養與培訓相銜接的開放的教師教育體系。加強師范院校的學科建設,鼓勵綜合性大學和其它非師范類高等學校舉辦教育院系或開設獲得教師資格所需課程?!盵3]教師職業社會化,使原來師范院校學生獨占的市場轉向各類具有師資條件人員共同參與的市場,師范與非師范專業的界限被打破,用人單位選拔人才的視角更趨合理化,導致非師范專業畢業生分割了師范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市場份額。在當前大學生就業難的大背景下,越來越多的非師范專業畢業生通過考取教師資格證擠入教師隊伍,欲與師范畢業生共享教育就業市場的“一杯羹”,使原本就業困難的師范畢業生面臨著更加激烈的競爭。再加上一些貧困地區受財政收入制約,寧愿聘用待遇較低的代課教師,也不愿接收安排師范類畢業生,影響了畢業生充分就業。

第二,用人單位招聘門檻提高。近年來,教師職業包括中小學教師的招聘門檻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高學歷人才涌向教育行業。許多學校用人單位特別是經濟發達地區,新進教師人才選聘條件為高學歷出身和重點院校畢業,甚至提出了“小學教師學士化,中學教師碩士化”的口號。許多地市、縣(區)直屬中小學或沿海經濟發達的城鎮學校招聘教師采用了先錄用研究生,后錄用重點和老本科院校畢業生,再加上教育職業的社會化,本科師范類院校學生往往被邊緣化,就業難度更大。

二、培養機制

在明確了本科師范類大學生自身的優勢與劣勢,把握了環境提供的機會及可能存在的風險與威脅的情況下,我們可以提出以下三個綜合性的培養機制。

(一)構建本科院校招生——培養——就業聯動長效機制

招生、培養和就業是高校人才培養的三部曲。招生生源的優劣直接影響學校人才培養的質量,人才培養質量的高低會反映到學生的就業率中,就業率的高低則反過來影響高校招生生源質量的好差。因此,高校要想提高畢業生就業率及就業質量,必須全面考慮招生、培養和就業三者關系,建立起良性互動機制,達到最佳的融合,形成良性循環。

首先,依據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適時調控高校招生培養計劃。為從源頭抓好就業工作,加大調整優化專業結構的力度,把辦學資源、招生計劃、專業設置與畢業生就業狀況掛鉤,使其具有市場適應性和競爭性;其次調整人才培養模式,改進教學形式和方法。教師必須有現代教育的觀念和意識,在課堂教學中必須體現素質教育理念、開放教育理念、能力本位理念等。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把就業、創業理念引入教學環節,大力加強實踐教學,培養學生職業意識、就業意識、創業意識,提高學生的實踐和創新能力;最后,完善就業指導體系,師范生就業指導工作是貫穿于整個大學生活乃至畢業后一兩年的全程性工作,學院要制定周密的計劃并貫徹實施,職業咨詢貫穿于大學生活的始終,以就業實習為主體,職業咨詢、擇業指導為兩翼構建起一個完整的就業指導體系。

(二)構建本科院?!彝ァ鐣Y合的大學生就業服務協同長效機制

近年來,大學畢業生逐年遞增,社會發展過程中新增的就業崗位大大遠不能滿足畢業生就業崗位所需。如何解決就業問題,關系社會和諧穩定。社會各界、相關院校和家庭都有責任為大學畢業生提供更好的就業保障措施。首先,政府相關部門應積極采取措施,制定相對應的畢業生就業政策措施,例如取消戶籍對單位招考的限制,取消畢業生就業過程中的各種不合理收費,每年拿出更多的進入指標用于教育系統尤其是基層及經濟欠發達地區的教師引進,并且要積極做好協調保障工作,減少就業體制障礙,做好各勞動力市場及教育單位的溝通聯系工作,使各地區信息、資源共享,勞動力市場不處于割裂狀態,為畢業生創造更多的便利[4];地方政府和職能部門更要做好師范類畢業生的分流工作,拓寬就業渠道,例如鼓勵師范類畢業生繼續深造、或參加公務員考試、應征入伍、自主創業等。其次,把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延伸到家庭。在實際工作中,很多學生家長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就業,所以家長們應當及時與孩子溝通并給予指導;最后,社會各界包括福利保險機構和廣大媒體,要履行自己的責任,加強對教師正面形象的宣傳力度,進一步提升教師的社會地位。

(三)構建本科師范類大學生自身就業能力培養長效機制

將就業能力培養與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相結合,強化特色,強化與社會對接的力度,將就業能力的培養融入專業教學培養體系中,增強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加強畢業生綜合素質的訓練,提高畢業生就業能力。大學生自身就業能力培養體系應做到以下兩點:一方面,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較強的教育教學技能和完備的知識結構,根據教師職業的具體要求,做好教學實踐環節的鍛煉,努力將自己的理論知識與教學實踐相結合,并充分利用實踐活動拓展自己的視野,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另一方面,要認識到當前就業形勢的嚴峻性,及時更新就業觀念,盡早設計職業生涯,明確自己的職業價值觀,制定一個相對明確的求職方向和目標,主動適應市場需求變化形勢,縮短個人期望與就業環境之間的差距[5]。

三、結語

大學生是國家最寶貴的人力資源,師范類大學生的就業問題更關系到我國教育的發展。面對當前的經濟社會發展形勢,本科師范類大學生就業須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正視自己的優勢與劣勢,提早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充分利用學校資源,冷靜面對社會大環境的變革,提高自身就業率和就業質量,為我國教育事業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羅偉.地方師范院校師范專業畢業生就業SWOT分析[J].曲靖師范學院學報,2012,10(4):16-18.

[2]王品飛,孫俠.師范院校大學生就業競爭力分析[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09,13(11):61-63.

[3]胡建新.高師院校轉型期畢業生就業問題及其對策研究[J].浙江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10(2):93.

[4]劉金科.創新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思路的探索與實踐[J].工作研究,2007,23(6):77-78.

[5]肖紹俊.地方本科院校師范類畢業生的就業現狀及路徑選擇[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13,10(4):176-177.

作者簡介:金宜洛(1989—),女,河南洛陽人,碩士研究生,助教,主要研究方向:高校思政、就業創業。

猜你喜歡
培養機制SWOT分析就業
思想政治教育視域下大學生創新精神培養機制研究
探索具有吉利特色的產教融合之路
校企協同應用型軟件人才培養機制
海南發展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SWOT分析
P2P促進中小企業融資研究
企業運營管理與財務戰略分析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某公司人力資源發展戰略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業為導向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的思考
淺談高校輔導員的就業指導力
如何指導大學生提高面試技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