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思想指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養大學生文化自信路徑探討

2018-11-07 03:39呂志強鄒演枚
報刊薈萃(上) 2018年9期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呂志強 鄒演枚

摘 要:在習近平新時期思想指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點發生了變化,探索新時期大學生文化自信路徑成為現階段高校的重要任務。高校作為培養人才的主要陣地,擔負著培養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的使命。習近平新時期思想對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啟示意義,意在從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幫助大學生加強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將大學生的文化自信和中華民族的復興夢緊緊聯系在一起,以此推動社會的進步。

關鍵詞:習近平新時期思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學生文化自信;路徑

文化自信是新時期在文化建設中反復被提及的詞匯,主要從當下中國的歷史、時代和現實多重因素延伸出來的。中華民族有著早醒的文化自覺和驕傲的文化自視,在長久人類文明發展歷程中,中華文化呈現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堅定的民族自信[1]。習近平新時期思想提倡高校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在全國范圍內引起關注,是指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導方向,為增強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培養力度打下堅實的基礎,是廣大師生學習和奮斗的終身目標。

一、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

新時期,探索大學生文化自信路徑是高校在習近平思想指導下達成的共識,也是解決當前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培養存在問題的重要方法,從現階段的情況來看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社會上存在的消極思想文化對大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造成沖擊,使得部分大學生的人生信仰逐漸被摧毀,產生了無理想、無信仰的觀念,西方資本主義思想文化的傳播,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難以有效開展,在實際中發揮出來的價值不夠。

第二,教師是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在制定教學計劃和教學目標時,沒有詳盡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應用性,導致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不當,直接削弱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沒有結合習近平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做出明確指導,因此導致教學重點有所偏移。

第三,大學生本身對思想政治教育不夠重視,包括在大學期間學校所安排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也僅僅是為了考試獲得學分臨時抱佛腳,學習效果不佳,忘性快。這些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還是習近平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還沒有完全深入到政治教育課程理念中。大學生的文化自信需要個人、高校和社會的共同努力來樹立,這對于未來中國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二、探討新時期大學生文化自信路徑

(一)以“中國夢”為導向,深入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在十九大報告會議上確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成為引領中國發展的最新指導思想,同時也是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導方針,這一思想是建立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全局高度上提出的,提出一系列富有創見性的新觀點和新要求,因此大學生文化自信的建立也要以“中國夢”為導向,將大學生的思想文化建設提升到一定的高度。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上曾指出:“謀劃和推進黨和國家各項工作,必須深入分析和準確判斷當前世情、國情和黨情。我們強調重視分析形勢,對形勢做出科學判斷,是為制定方針、描繪藍圖提供依據,也是為了使全黨同志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知危圖安[2]?!蔽幕孕?,是全球范圍內國家綜合實力之間競爭的大勢元素,但是站在客觀角度,我國的競爭實力還不夠強,掌握的話語權還不充分,文化魅力還有待增強,因此樹立大學生文化自信具有現實意義,從建設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入手,贏得時代發展的優勢,將習近平新時期思想作為指導前提,展現出大學生的文化魅力風采,最終符合新時期高校思想文化教育現狀。

(二)以新媒體為手段,營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環境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以互聯網為代表的電子信息技術的崛起,讓大學生的文化自信路徑變得多種多樣。利用這些新媒體在的物質載體,宣揚習近平新時期的思想,能夠有效豐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手段[3]。大學生文化自信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長久的環境潛移默化中逐漸增強精神意識,我們這里所建立的文化自信,是大學生對于自我文化理想、價值、活力和前景的確信,對自己未來人生發展有自信,對中華民族未來的發展有自信,堅定自己的文化信仰,堅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能夠建設富強偉大的國家,這種底氣的樹立就是高校培養學生文化自信的重要目標,鼓勵學生對我國優秀的文化遺產進行文化自信實踐,展示出大學生具有的文化自信,踐行中華民族發展。

(三)深刻理解習近平新時期思想內涵

習近平總書記將文化自信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并稱,反復強調,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僅進一步突顯了增進文化自信的重要意義、“四個自信”的內在關聯,也進一步點明了,實現民族復興,是增進“四個自信”的總目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四個自信”的總定語;增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自信,是“四個自信”建設的總指向[4]。這對于樹立大學生文化自信具有指導意義,要求大學生文化自信是立足中國、面向世界的文化自信,強調堅守中國文化的主體性,強調大學生的文化開拓精神。因此習近平新時期思想是建立大學生文化自信的堅實后盾,高校要聚焦這一教育資源,不斷將學生的文化自信建設和中國現代化建設事業相結合。

三、結語

綜上所述,習近平新時期思想客觀理性說明現階段文化自信對我國發展的重要意義,對于大學生樹立文化自信具有指導價值。高校應該積極踐行習近平新時代思想,挖掘思想文化內涵,做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斷探索出更多培養大學生文化自信路徑。

參考文獻:

[1]劉紅偉.新時期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6,22(3):67-69.

[2]鄭雨,王璐嬋.創新和加強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教育界,2016,(9):38-38.

[3]趙新然.新媒體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索——評《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戰與創新》[J].中國教育學刊,2016(12):141.

[4]范靈芝.時代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評《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微》[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36(24):2.

作者簡介:呂志強(1985—),男,漢族,河北唐山人,碩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影視。

鄒演枚(1990—),女,漢族,廣東河源人,碩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漢語國際教育。

猜你喜歡
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優化國有企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徑研究
高職學院大學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對策
加強思想政治課在大學慕課開放課程的地位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眾平臺傳播效果的幾點思考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試論高校黨建工作中的黨史教育
學研產模式下的醫藥英語人才培養研究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制度的建設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