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升高校輔導員傳統文化教育能力的路徑研究

2018-11-07 03:39馬云華李德森
報刊薈萃(上) 2018年9期
關鍵詞:傳統文化教育高校輔導員

馬云華 李德森

摘 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國現階段文化建設的營養源泉,深入挖掘民族歷史文化,融入現代高校教育工作,以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質量,推進高校文化育人工作順利進行。輔導員的傳統文化素質關乎到高等學校傳統文化傳承的狀況與效果。輔導員在傳統文化入高校的進程中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然而,目前高校傳統文化的教育現狀不容樂觀,存在著功利化和形式化的顯性和隱性問題,通過提升輔導員自身文化素養和建立健全輔導員傳統文化考核機制等方式,探索提升高校輔導員傳統文化教育能力的路徑,提高輔導員傳統文化教育工作的親和力,增強大學生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傳統文化教育;路徑

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神圣凈土,是涵養現代文化建設的深厚底蘊。輔導員有著教育者與管理者的雙重身份,是大學生生活中的密切接觸者,是大學生接受教育和日常生活的良師益友,是高校思政工作的直接參與者,是將傳統文化融入當代大學生思政工作的最基層的力量,輔導員的傳統文化素養間接關乎到高校的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效果。

一、輔導員在傳統文化教育中的責任與使命

輔導員在高校思政工作中施展著獨特的優勢影響,是學生培育成才的啟明燈和日常生活中的良師益友,是我國核心價值觀的宣傳者、踐行者和建設者,是高等學校文化育人的堅定維護者。

(一)高校教師力量與管理隊伍的主要構成

輔導員在當代大學生的培育中有著十分必要的作用,是高校師資力量與育人隊伍的主要構成部分,在其日常的生活中,給予引導性教育,開展生活指導;在大學生中逐漸地進行思想引導和實踐指導活動。目前,越來越多的高校將“素質全面發展”作為育人的主要任務,注重提高人才培育質量。在日常生活中,輔導員指導開展文化素養提升主題活動中,做好活動策劃,通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活動涵養大學生讓大學生認知傳統文化,體驗傳統文化魅力,理解傳統文化價值,形成傳統文化認知,從而促進傳統文化自信,是貫穿高校文化育人過程的重要環節,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優秀傳統文化素養,間接的提升其綜合素質,從而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二)準確指引大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與目標

國家下發的傳統文化相關文件指出,要真正增強大學生學習、繼承及創新中國傳統文化的責任意識。大學時期是指引大學生樹立正確“三觀”的重要階段,輔導員的身份和工作內容及對象決定了在這一關鍵階段對大學生的文化素養提升中所起的關鍵作用。高校輔導員應當遵循大學生思想發展的特點及其成長規律,把傳統文化的弘揚與日常的教育工作結合起來,形成日常學習、廣泛參與、長期堅持的高質量傳統文化環境與氛圍,努力做到傳統文化的學習長期性、全方位,使優秀傳統文化更好地、更深層地為大學生傳統文化教育工作服務,積極引導當代大學生建立遠大的目標與信念,用優秀傳統文化和人文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學習和生活實踐,深層次挖掘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效教育資源,創新優秀傳統文化的現實價值,做到古為今用,學以致用,對當代大學生真正發揮有效指導作用,引導大學生志存高遠,與我們國家的偉大夢想緊密相連,從而實現遠大抱負。

(三)穩步提升高等學校思政教育的工作質量

2017年底,教育部發布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要求構建文化育人質量提升體系,注重文化育人,深入開展優秀傳統文化的相關教育,滋養師生心靈、涵育師生品行。而最新修訂的《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提出了其在思政教育中的職能:輔導員是進行思想與認知引導的重要隊伍,是教育與管理工作的踐行者。新規定要求高校輔導員以學生為本,不斷提高其文化素養,從而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與成才。在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中,同樣包含著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一些積極合理成分,應取之精髓,為我所用。在多元文化場域中,高校輔導員應當學會文化選擇,選擇性的吸收和揚棄,將優秀傳統文化與當今先進文化相融合,使其結構性地融入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來,進一步將傳統文化優勢資源轉變為現代先進文化的工作推力,以優秀傳統文化涵養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提升輔導員在這一工作過程中的親和力與吸引力,增近兩者的心理距離,提高學生的內心期望,使其認識到自身的價值與意義所在,促進其健康成長,全面發展?,F實中,高校輔導員積極回應大學生的實際關切和疑慮,消解大學生的現實和心理誤解。

二、高校傳統文化教育工作現狀

(一)高校日常傳統文化工作功利化色彩濃重

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國歷史演變的精髓,它對國民性格與國民精神的塑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增強大學生的歷史文化素養,是高校以文化育人的教育歸旨。近年來,高校逐漸重視文化育人的價值與意義,把課堂教學作為弘揚優秀文化的主要傳播途徑,而忽視或弱化了作為第二課堂的日常教育和監管,從而消解了課堂教學的優秀文化的傳承效果。部分高校及輔導員在開展傳統文化弘揚和教育活動中,對其工作的理解,過于片面,不甚系統,搞讀經典、穿漢服等一陣風式活動,對這些活動冠之傳統文化之名。對此,學生們對于傳統文化及其精神內涵只能有模糊的、抽象的、籠統的理解,但究其深層含義,則了解甚少;部分高校對傳統文化的教育工作也往往僅表現在傳統文化的宣傳與提倡上;我國現階段高校的傳統文化相關教育,除了小部分具體的相關專業學習傳統文化,其他大部分專業不容樂觀,甚至部分理工類專業的學生,對傳統文化及其精神都存在著較大程度上的盲知;即便是在出現“傳統文化熱”和“國學熱”的今天,我國高校的日常傳統文化教育缺失現象現仍較為嚴重。

(二)高校日常傳統文化教育形式化現象泛濫

特別是十八大以來,高校中傳統文化的相關教育活動的“弘揚”熱度不斷升溫。在當前的傳統教育中,高校輔導員指導開展的誦讀經典是較為流行的方式。誦讀傳統經典固然不可或缺,但如果片面追求傳統文化的外在形式,追求奪人眼球的“肢體表演”,很容易走入文化“絕對主義”的誤區,會致使極端化的文化虛無主義與文化復古主義現象的浮現。更值得注意的是,當前的傳統文化教育出現了應試化與形式化的現象,其以應試教育為導向,側重對大學生開展中國傳統文化知識的簡單傳輸,僅僅使學生抽象地記憶一部分傳統知識,經由考試等方式加以落實和鞏固,從而阻礙了學生對優秀傳統文化內涵的深層理解,面對多元文化的干擾,會造成其在文化選擇方面的困惑,從而產生了對我國民族歷史文化的質疑,甚至將其推向了我國傳統文化的對立面,難以實現對其的價值認同,從而也不會達到自身的文化自覺與自信。

三、高等學校傳統文化工作現狀原因分析

(一)輔導員自身傳統文化素養良莠不齊

1.輔導員隊伍管理制度體系不完善

國家頒發《加強和促進輔導員隊伍培養建設的意見》指出,要逐步地健全高等院校教育工作隊伍的人員任用、人才鍛煉和考核測評機制。高等學校輔導員是育人工作的主要人事構成力量,要切實提輔導員隊伍的優秀傳統文化素質培養,提高高校育人工作的質量。部分高校的輔導員具體職責不明確、考核機制不完善,導致大學生的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工作難以高質量進行。國家所頒發的傳統文化教育等相關文件,各高等院校執行狀況不一,輔導員在其中肩負著高校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工作的首要職責與使命,但是由于輔導員隊伍的管理機制等制度層面的不完善,帶來了傳統文化教育工作的不作為、亂作為等一系列問題,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我國高校的文化教育的順利深入進行。

2.輔導員的傳統文化認同感較差

各高校輔導員的專業背景復雜,自身素養狀況不一,對傳統文化的認知情況也各不相同。大部分高校輔導員能夠充分認識到傳統文化的價值與意義所在,但是仍有一部分輔導員不能充分認識到。他們對歷史文化的認知程度決定著傳統文化教育開展狀況?!拔幕摕o主義”等思潮在輔導員隊伍里也有所存在,使得輔導員隊伍內的傳統文化素養狀況不一?,F代大學的傳統文化的教育工作體系構建,需要增強他們自身對我國傳統文化的認同感,輔導員隊伍不只是大學中傳統文化教育的參加者,而且是高校優秀傳統文化的建設者。大學生能否感受到優秀傳統文化魅力,需要高校輔導員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文化自覺,如果輔導員自身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存在偏差,那么將會一定程度地影響高校文化工作質量的提高。

(二)多元文化的碰撞與沖擊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求取信息的途徑逐步增加,范圍逐漸拓寬。大學生通過網絡等各種信息途徑,瀏覽和接收各類文化形態,碎片化的信息會時刻在干擾涉世不深的大學生傳統價值觀。社會上的各種思潮相互碰撞、交流和作用,對傳統文化的順利發展產生了巨大沖擊。隨著中國不斷融入進全球化的潮流中,我們國家在思想領域逐漸產生了各種人文思潮,這些思想合理成分與落后成分共存,這些繁雜的思潮相互碰撞、相互交流、相互影響,并且發展到中國社會的各個領域中,使得當今的大學校園不再是曾經的一塊神圣凈土。

當前高校內較為流行部分西方節日,這便是當代西方對大學生思想西化的明顯反映。我國的傳統文化包羅萬象,博大精深,對于當代大學生來說,要領悟其中的內涵與精華并非易事,要用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去積極引導大學生的生活規劃,進行自我提升,更是一件頗具挑戰性工作。

四、提升高等學校輔導員傳統文化工作質量的路徑

(一)增強輔導員體系構建,提升自身傳統文化素養

“打鐵還需自身硬”。高校輔導員做好傳統文化工作的首要前提,是輔導員自身對傳統文化有著強烈的認同感,并且擁有較高的傳統文化素養。高校輔導員應該增加傳統文化相關知識的研修,提升自身在這一方面的專業素養,學習、理解和掌握基本理論,及時歸納和總結傳統文化教育工作中的基本規律與實踐方法,切實掌握高校優秀傳統文化建設的務實性技能與技巧,使自身努力成為高校傳統文化工作的骨干力量。

高校輔導員只有自身對我國傳統文化的內涵真正加以理解,才能更加有效地開展教育和指導工作,才能結合大學生的成長規律進行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與理論的認知教育,并輔之以具體的有針對性的優秀傳統文化活動,使大學生在親身感受中求取傳統文化的真知,做到知行合一。

(二)健全高??己藱C制,增強其傳統文化工作能力

聯系實際,獎罰分明,加大傳統文化工作的權重,逐步健全輔導員傳統文化教育工作的績效考核體系。鼓勵輔導員申報傳統文化通識教育課,以教學促學習;經由名師示范、培訓觀察、互動學習等方式提升輔導員傳統文化素養;也可以通過申報課題、創設名師、名品工作室等手段督促輔導員探究傳統文化教育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機制,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創新性的思政路徑或途徑;也可通過將文化育人實效作為單位年度述職考核、課堂教學和上職稱掛勾等方式,激勵輔導員進一步重視傳統文化教育工作,促進高校中輔導員積極進行相關具體工作,使傳統文化教育工作的相關責任落到實處。

(三)將傳統文化融入當代思政工作,發揮合力

當前,將優秀文化融合現代高校教育工作的力度顯然不夠。高校思政教育因缺少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而明顯空洞、蒼白無力,且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接受力度明顯不夠。在國家高度重視優秀傳統文化的大背景之下,高等院校通過不斷踐行國家關于傳承和發展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將其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傳統教育的相關工作將會持續展開,高校大學生的傳統文化素養也將會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提升。同時,傳統文化的教育工作也將在華夏地域上廣泛相傳、爭奇斗艷。

推進高等院校增設傳統文化公共必修與選修課,增添其相關內涵;推進優秀傳統文化相主要學科的建設與研究,培養具有重要精神價值和意義的相關學科與專業;加強高校傳統文化傳承與創新示范區的建設,豐富和拓展校園傳統文化,推進戲曲、書法、高雅藝術等傳統文化活動進駐校園,努力做好相關優秀教育成果展示工作。

營造良好的校園傳統文化氛圍。環境氛圍對當代學生起著熏陶的效果與意義。渲染出濃厚的文化氛圍,是高等院校繼承和弘揚我國文化的一條基本路徑。高等院校作為傳統文化知識傳播的重要陣地,可適當增設文化講堂等傳統文化課程,定期舉辦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講座等系列活動。

(四)傳統方式與現代技術交融,顯現共同優勢

提升輔導員傳統文化工作能力,可以借助傳統方式,比如閱讀傳統文化書籍、舉辦傳統文化活動等,從其中尋找和體驗傳統文化的精華與內涵。對于提升輔導員優秀傳統文化工作能力,部分傳統方式不可或缺,更應借助現代科技方式,建設高校輔導員傳統文化工作交流平臺,使高校輔導員可以在其中相互交流、相互學習,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的傳統文化素養。更重要的是憑借現代互聯網技術,構建輔導員與大學生之間的交流平臺,我們可以借助微信公眾號、QQ、微博等交流工具與平臺,間歇性地向輔導員與大學生傳輸傳統文化的優秀知識與理論,向各界宣傳優秀文化,使其在現代網絡領域中奪得有利之地。

馮夢龍曾寫道:“欲人勿疑,必先自信”。大學生若有堅定的文化自覺與自信,才能夠從容不迫,激揚奮發向上的意氣,煥發出文化建設與文化創新的內在活力,用自身實力講話,展現中華文化的優秀風采!

參考文獻:

[1]劉偉.提升高校輔導員宣傳思想工作能力的路徑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3).

[2]劉宏達,潘開艷.現代大學制度推進中,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的實施策略[J].思想理論教育,2016,(6).

[3]韓磊.萬科含.以傳統文化涵養思政教育[J].人民論壇,2017,(24).

[4]李國娟.中華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研究[J].思想理論教育,2014,(7).

[5]李秀蘭 陳俊.我國高校輔導員傳統文化素質提升路徑研究[J].科教文匯,2017,(2).

[6]劉良業.張建功.如何開展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工作[J].河北教育,2014,(1).

作者簡介:馬云華(1976—),男,研究生,副教授,團委書記,主要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李德森(1998—),男,本科。

課題項目:課題來源:山東省社科規劃研究項目,項目編號:17CSZJ21;齊魯工業大學人文社科校級規劃項目,項目編號:SKXMY1607;齊魯工業大學思想政治工作理論研究課題。經費來源:齊魯工業大學思想政治工作理論研究課題。

猜你喜歡
傳統文化教育高校輔導員
關于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教育的探討
試分析提高高中歷史教學中傳統文化史教育的必要性
淺談小學傳統文化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關于高中語文古詩文教學中的傳統文化教育研究
發展視域下高校輔導員的職業化、專業化探析
心理學在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應用分析
新常態視閾下高校輔導員做好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我國高校輔導員隊伍的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
淺析儒家思想對高校輔導員專業化的作用
論中國傳統文化教育與高職學生成長成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