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高考試題分析的地理微專題教學復習實踐

2018-11-13 05:43
福建基礎教育研究 2018年10期
關鍵詞:水循環考查建構

謝 強

(福清第一中學,福建 福清 350300)

一、地理高考命題要求和試題的變化

通過分析2016-2018這三年高考地理試題,不難看出命題者的意圖注重考查學生的核心素養,特別是區域認知及綜合思維。從試題的呈現來看,常通過提供現實情境,考查學生對重要的知識原理的把握和理解程度,以及結合具體情境進行靈活運用和遷移的能力,這點在綜合題方面,表現得尤為明顯。綜合題常以某個社會熱點為契機,以某個區域為依托,圍繞一個主題層層設問,逐步推進形成一條問題鏈。從2016年的茉莉花種植、勘察加半島考查,到2017年的坦桑尼亞的劍麻種植、山地苔原帶的干擾,再到2018年的中俄亞馬爾天然氣項目建設、烏裕爾河的變遷。試題對知識點的考查既強調綜合聯系,又青睞其微觀和細致的一面;對思維的考查注重過程和深度。這種變化對學生的綜合、演繹以及推理的能力要求提高了。因而必須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只有對地理高考復習進行必要的調整創新,才能讓學生更有效應對新高考。

大多情況下的復習,常常依據教材的章節順序推進。這種復習方式,知識體系完整,不易造成知識點的遺漏,但也容易變成對過去學過知識的簡單重現,知識點廣度有余而深度不足,如果只用上層知識進行大框架分析問題,學生可以較好地應對,但要是對一個問題從縱向進行深度分析,學生可能束手無策。針對這種復習方法的不足,可以考慮引入微專題進行輔助復習。例如2016年全國文綜Ⅱ卷第36題以羅納河為背景材料綜合考查河流水文特征,流域整治,生態恢復等內容,考查內容橫向廣、縱向深,若能在復習時打破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環境保護的界限,建立若干個以河流為核心的聯系密切的微專題,對此塊內容就能從容應對。

二、微專題教學復習的實踐方法

1.微專題的優勢

微專題具有很高的靈活度和自由度,它圍繞某一個小主題,打破原有的知識框架體系,對不同章節的知識進行深入剖析,把與主題聯系密切的知識點按照一定的邏輯關系進行拓展重組,形成一個新的小的知識體系。[1]它既是一種創新,同時又帶來挑戰,能有效激發學生的興趣。在微專題分析和建構過程中,學生既增加了對知識原理的理解和把握,又提升了演繹推理、綜合歸納的能力,培養了思維的廣度和深度。因此能很好順應高考的變化趨勢,使考生應考能力得到提升。

2.系統復習中的微專題應用

例如,在專題《地球上的水》復習過程中,可以考慮把它拆分成四個小專題:《水循環》《河流的補給》《主要洋流及其影響》和《合理利用水資源》。然后把四個小專題繼續分成若干個微專題。以第一個小專題《水循環》為例,繼續將它分解成三個微專題:《水循環主要類型及環節》《水循環的意義》《人類活動對水循環的影響》。筆者試以“人類活動對水循環的影響”作為案例闡述微專題知識體系的構建。

(1)舉例哪些人類活動會影響水循環?

(2)這些行為影響的是水循環的哪個環節?

(3)這些受影響了的環節,又將影響到哪些其它環節?

(4)嘗試用思維鏈的方式表達受人類影響的水循環發生變化的邏輯關系。

通過逐層遞進設問引導學生思考,學生亮出分析結論,闡釋自己的想法,學生間相互評價補充,教師給予點評引導,師生共同完善并歸納總結形成如下知識體系:(見圖1)

圖1

通過這種建構微專題的方式進行復習,改變了復習只是知識的簡單重現,學生只是以記憶為主的弊端。建構過程中進行深度思考,理解知識間的內在聯系,既盤活了知識點,也能善用知識點進行分析解決問題。

3.解題過程中的微專題應用

以河岸、湖岸上的沙丘堆積地貌和風沙活動為例。

例1 2013年文綜Ⅱ卷的36(1),分析M處附近沙源較豐富的原因。

例2 2014年文綜I卷的36(1),分析錯那湖東北部沿岸地區冬春季風沙活動的沙源。

這兩道題考查區域認知及綜合思維,題中的沙丘堆積或風沙活動區域附近并沒有顯性的沙源,那么這些區域為何有沙丘堆積或風沙活動,沙源在哪里?

這兩題中的情境屬于局部地區的特殊現象,題目都提供了局部區域圖和文字材料,仔細讀題審題,會發現圖中都有河流、湖泊或水庫的存在,其中2013年課標Ⅱ卷的36題的文字材料還提供“風口”“河流發源于黃土高原”等。據圖文材料并調動已有的儲備知識——外力作用,引導學生逆向思維、由果探因,學生還是可以找到問題的答案,并且歸納總結、構建該問題的微專題知識體系:(圖2)

圖2

經過這樣推理和構建,既突破了學生的思維定勢,又提升了學生的逆向思維和演繹推理能力,能夠很好地應對那些意料外的情境題目,實現了從一般情境到特殊情境分析能力的提升。在此基礎上,還可以把該微專題稍做改造而運用到其他情境中去,如分析內陸三角洲發育的問題,進一步提升解題能力,達到舉一反三的復習效果。

三、微專題復習的誤區及應對方法

1.有機結合綜合運用

微專題像放大鏡聚焦于某一處,從細微處入手,微觀看問題、分析問題,但如果過于強調微專題的應用,則容易造成知識點過細,數量龐大,系統性不足,耗時多、學習量大,學生疲于奔命,反而使復習效果打折扣。[2]更合理有的法應該是把微專題與大專題有機結合起來,教師在細研《課程標準》和《考試大綱》的基礎上,以大專題為經緯搭建總體的知識框架體系,然后研究近幾年高考試卷,以一些??键c、易錯點為依據構建微專題知識體系,[3]對大專題進行細化和補充,達到綱舉目張,既見森林又見樹木。

2.建構得法

地理微專題的不同構建方式,其效果大不相同,這就要看學生能不能發揮其主體作用。因為在有限的高考復習時間中,師生無法面面俱到地對每個專題進行深入分析,這時學生自我構建能力的培養顯得更為重要。從課堂培養過程看,訓練學生掌握微專題的建構方法可以分成三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教師搭臺唱戲,引領示范微專題的建構,學生進行觀察、揣摩,適度參與;第二階段過渡為學生演主角,教師演配角,師生合作構建微專題;第三階段學生自導自演,自主選擇一些??键c、社會熱點等,生生合作構建微專題,教師及時給予點評補充,從而使學生學會微專題的構建方法。從實際操作看,可以圍繞重要知識點、易錯點和熱點等,提供多種資料:如文字材料、地理圖表及景觀圖等創設情境,或選擇某些典型例題進行改造,引導學生進行演繹推理、綜合歸納,用導圖方式構建微專題。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的興趣、還激活了課堂,避免陷入常態復習的枯燥無味、簡單重復、效果不佳的困境。

猜你喜歡
水循環考查建構
消解、建構以及新的可能——阿來文學創作論
創新視角下高考中關于統計的考查
創新視角下高考中關于統計的考查
硫酸法鈦白粉水洗及水循環膜處理工藝
殘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構和救贖
翠鳥博士的科學指南:水循環
例談氯及其化合物的學習與考查
建構游戲玩不夠
釩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緊抓十進制 建構數的認知體系——以《億以內數的認識》例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