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將黨的聲音傳遍邊疆

2018-11-23 02:31
今日民族 2018年10期
關鍵詞:電臺頻率廣播

·上世紀70年代,云南人民廣播電臺民族組部分播音員在一起留影·

·傈僳語主播王春·

幼年的王春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纏著外公讓“盒子里的人”說話。她知道,每天到了固定的時間,外公只要輕輕來回撥動盒子上的旋鈕,盒里的人就會開始說話和唱歌。那些話語和歌曲,她能聽懂大部分;如果外公再撥一撥旋鈕,盒子里就像換了一個人似的,說的和唱的她就完全聽不懂了。

那是上世紀70年代,電視機遠未走進千家萬戶,再加上少數民族群眾的漢語水平普遍不高,于是,原云南人民廣播電臺民族組(民族頻率前身)每天播出的傈僳語節目,就成了王春的家鄉——麗江市玉龍縣黎明鄉——傈僳族群眾獲取各類信息最重要的渠道。和外公在一起收聽傈僳語廣播,也成了王春童年最幸福的回憶之一。

讓她印象至深的是,當年廣播里播放的各類節目,尤其是那些美妙動聽的民族音樂,總能激起大家的無限興致。長輩們常念叨說,沒有傈僳語廣播之前,村民長期與世隔絕,不曉得大山之外發生了什么。傈僳語廣播來到村寨之后,為勞作了一整天的村民卸去了疲憊,為百姓的生活增添了歡樂,傈僳族的生活開始亮起來了。

其實,開辦傈僳語廣播,只是黨和政府心系邊疆少數民族群眾的一個縮影。

云南是一個邊疆民族大省,少數民族人口約占全省總人口的1/3。25個世居少數民族中,跨境民族有16個之多,不論是世居少數民族還是跨境民族的個體數量,均屬全國之冠。在云南,民族團結是關系到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社會和諧、邊疆穩定、祖國富強的頭等大事。

受歷代統治階級所推行的民族壓迫、民族歧視和分而治之等一系列政策影響,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云南各民族之間、尤其是少數民族與漢族之間隔閡較為嚴重,少數民族地區社會各方面發展也較為落后。

于是,使少數民族群眾及時了解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和社會主義建設所取得的新成就,為消除民族隔閡、建立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大家庭奠定基礎,便成為解放之初云南民族工作的當務之急。開辦民語廣播也因此被云南省委、省政府提上了議事日程。

為此,原云南人民廣播電臺(以下簡稱省電臺)曾做了大量的前期鋪墊工作。不僅于1950年和1952年兩次抽調人員隨中央訪問團、省民族工作隊到邊疆地區調研參觀,為民語廣播的籌辦做準備;而且于1953年成立了民族組,舉辦不固定民語廣播。蒼茫遼闊的三迤大地上空,從此開始有了少數民族群眾自己的聲音。

受辦公環境和資金等因素限制,省電臺民族組成立伊始只有兩名工作人員,條件差、責任大、擔子重,但他們卻以積極飽滿的熱情,投入到了民語廣播道路的探索之中。

曾參與其間的省電臺新聞部原主任水忠民生前撰文回憶稱,民語廣播開辦初期,除了大力宣傳黨的民族政策之外,還利用少數民族上層人士和基層干部到內地開會、參觀學習的機會,邀請他們到電臺用本民族語言錄音,介紹新中國成立后內地情況和家鄉變化,再通過廣播向邊疆少數民族群眾傳播。

如傣族的召存信、刀有良、刀京版、龔綬,哈尼族的李和才,傈僳族的裴阿欠、祝發清,佤族的魏崖景、胡忠華,景頗族的雷春國、司拉山,藏族的松謀等,都是在各族人民心中具有較高威望的人物。他們的現身說法,不但直接體現了新中國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民族政策,而且還提升了各族人民對國家的自豪感與認同感,祖國大家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得到進一步增強。

然而,不定期的廣播節目,遠遠不能滿足廣大少數民族同胞的需求,民語廣播急需向節目固定化、內容專業化、語種豐富化的道路邁進。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1955年,省電臺、省邊委(原云南省邊疆工作委員會)、省民委(原云南省民族事務委員會)三家開始研究聯合開辦我省歷史上第一個固定的民語廣播。

·第十屆康巴藝術節開幕式在香格里拉舉行·

·民族廣播總監楊在彭(右)在景邁山古茶園采訪時與茶農合影·

·傣族章哈演唱錄制·

·成功舉辦“漫梨花開幸福來——中國拉祜族歌曲演唱大賽”·

·直播合影·

·傣歷1380年(2018年)勐臘縣潑水節直播活動的女主播們·

此時,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擺在了省電臺、省邊委和省民委的面前:云南25個世居少數民族當中,有22個擁有本民族語言,究竟應該采用哪些民族語種進行廣播?

民族頻率原正處級業務指導、高級記者趙有義曾回憶說,三家經過探討一致認為,民語廣播語種應具備“擁有本民族文字”“民族內部語言比較統一”“人口較多且跨境而居,對國外有較大影響”三個條件。于是,同年6月18日,省電臺、省邊委、省民委三家首先合作開播了西雙版納傣語和德宏傣語節目。每次廣播稿件由省電臺民族組負責編寫,經省邊委審定,再由省民委指定人員翻譯成少數民族文字后到省電臺錄播,每周播出一次,每次30分鐘。

與報刊雜志等媒體相比,電波有效克服了深山峽谷等天險的阻隔,將民語廣播送進了邊疆的村村寨寨,解決了少數民族中大多數人既看不懂漢語報紙也聽不懂漢語廣播的難題,引起熱烈反響。

奮進的號角一旦吹響,民語廣播人前進的步伐便再也沒有停下來。在上級有關部門的關心支持下,省電臺民族組隊伍不斷壯大,從最初時屈指可數的兩人,增加到了最多時的50人。隨著從各州市抽調而來的民族干部和民語專業人才的加入,省電臺民族組已能獨立承擔節目的采編、翻譯、錄播等日常工作,民語廣播由三家合辦逐步過渡到省電臺一家獨辦。此后,省電臺民語廣播節目內容不斷豐富、語言種類逐漸增加、覆蓋范圍進一步擴大,同時還積極推行頻率專業化改革,于2002年在省電臺民族部的基礎上新成立了民族頻率。

“經過63年的不斷探索,如今,民族頻率辦有德宏傣語、西雙版納傣語、傈僳語、景頗語、拉祜語5種民語廣播和漢語普通話節目。5個少數民族語種每天分別播出135分鐘,漢語普通話節目播出45分鐘”。民族頻率現任總監楊在彭介紹說,民族頻率下設德宏傣語部、西雙版納傣語部、傈僳語部、景頗語部、拉祜語部和漢語采編部,與國內其他兄弟單位相比,民族頻率目前是全國開辦少數民族語言種類最多的省級廣播電視臺。

長期以來,民族頻率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充分發揮民語廣播優勢,用5種民族語言把黨的聲音送進邊疆地區的千家萬戶,其信號范圍覆蓋德宏、西雙版納、普洱、怒江、保山、臨滄、麗江、迪慶等州市,以及緬甸、泰國、老撾等周邊國家,在極大豐富邊疆少數民族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時,還增加了各民族之間的相互了解,成為了少數民族群眾與黨和政府之間的連心橋。

猜你喜歡
電臺頻率廣播
親戚
處理器頻率天梯
振動與頻率
周二廣播電視
周三廣播電視
周二廣播電視
周四廣播電視
一類非線性離散動力系統的頻率收斂性
臺灣地下電臺為何屢禁不絕
荔枝FM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