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班級“小組任務型晨會”的實踐與思考

2018-12-01 05:49江蘇蘇州市吳江區盛澤實驗小學王麗平
小學教學研究 2018年30期
關鍵詞:晨會道德德育

江蘇蘇州市吳江區盛澤實驗小學 王麗平

晨會課,是德育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德育工作不可或缺的陣地。而在傳統的晨會課上,更多的是教師對學生的教育,學生往往是被動的接受者,很多時候這樣的教育很難對學生產生德育影響,起到教育作用。而“小組任務型晨會”以學生的發現、觀察所得提煉、確定每次的晨會主題,并以此“任務”為驅動,以小組合作方式承擔具體的 “任務”,以豐富的呈現方式,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學生在活動中建立伙伴關系,在伙伴關系中學會共同生活、學會平等合作、學會奉獻分享,獲得道德成長?!靶〗M任務型晨會”是對德育晨會課的一次全新挑戰,也是一種全新轉型。

一、在晨會活動中實現角色的轉型

馬克思指出: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每個人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于這個世界,每個人在社會中都有自己特定的地位,扮演著特定的角色,德育教師也不例外。在傳統的晨會課中,教師更多的是教育者,而學生則成為被動接受者。當教師常常因德育低效而感到困惑,殫精竭慮于提高德育的實效性時,殊不知正是因為我們對于教師與學生在晨會課中的角色認識出現了嚴重的偏差而造成的,學生才是德育晨會課的主角?!靶〗M任務型晨會”是對傳統德育晨會課的不斷突破、挑戰,它在活動中實現了教師與學生的角色轉型,帶來的是德育晨會課的全新挑戰和改變。

(一)教師從“道德代言人”到“道德學習者”

在傳統的德育晨會課中,教師一直以來更多的是以道德代言人的身份自居,在晨會課上更多以說教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德育批評或教育,而學生更多的是被教育者。而在“小組任務型晨會”中,教師的角色由道德代言人轉變為道德學習者,教師既是教育者,也是受教育者。教師的智慧表現在引導,即為學生提供各種鍛煉的機會,給予學生必要的幫助……從而教師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同時促進自身發展,實現師生共同成長。

(二)學生從“道德配角”到“道德主角”

在傳統的晨會課上,學生的角色更多的是“道德配角”,處于教育的被動狀態,這樣就很難引起學生的共鳴,并對其產生真正的道德影響。而“小組任務型晨會”中,學生是德育晨會課的“主角”,晨會的主題是由每一組的學生根據觀察、了解、發現、提煉而確定的,來自學生的生活實際;活動面向班級全體學生;晨會任務承擔者是班級中的每一個學生。如“課間十分鐘”晨會課,小組內每人都有自己的不同任務、擔任不同角色,發揮價值,使學生成為“道德主角”。

“小組任務型晨會”這一教育載體,是以學生自我教育為真正的教育軸心,讓學生成為晨會課的主角,給予學生的德育教育影響是從其自身需要出發的,是真正觸動學生內心的。

(三)師生從“教師學生”到“大小伙伴”

在教師與學生原本的角色中,教師的角色更多的是威嚴長者,高高在上,而學生更多的是被動的接受者。而在“小組任務型晨會”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角色關系也發生了轉換,教師與學生成為彼此的伙伴,一起共同成長。如在“今日事 今日畢”的晨會活動中,學生們一開始無從下手,這時候教師的角色是學生的伙伴,引導學生一起討論、策劃本次晨會課,在小組出現問題需要幫助的時候,教師則作為大伙伴給予引領。而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提出自己的想法、見解等,教師與學生彼此尊重,相互交流討論。所以,在“小組任務型晨會”中,教師會成為學生的大伙伴,一路陪伴著小伙伴,彼此相互尊重,在活動中共同成長。

二、在合作中轉變活動方式

德育方法是為達成德育目標、完成德育任務,師生雙方共同的活動方式(程序、策略等)的總和。德育活動效果與德育活動方式密切相關。傳統的晨會課,往往更多是采用教師給予學生口頭教育的活動方式。而“小組任務型晨會”,它的活動方式卻發生了巨大的改變,改變了以往單一、單向的活動方式。

(一)主題內容豐富多彩

傳統德育晨會課,主題一般都是教師來定,具有隨意性、隨機性、局限性等。而“小組任務型晨會”每一個活動主題都來自于學生的生活實際,是由教師、學生一起搜集素材,以微視角觀察、發現,研究確定小組的晨會課主題。如“課間十分鐘”主題,就來自于學生的觀察、提煉,是學生需要的;再如開學以來,筆者發現學生們做事拖拉,當天的課堂作業不能及時完成,訂正本要一催再催……于是,第三小組決定開展“今日事 今日畢”的主題晨會……教師帶著學生一起研究發現有價值的德育主題,改變了以往傳統德育晨會主題的單一性、隨意性、局限性等,讓德育晨會主題內容來自學生的現實需要,并使晨會課變得豐富多彩起來。

(二)呈現形式靈活多樣

在以往的晨會課上,更多的是教師的說教,而在“小組任務型晨會”中,學生可以根據主題的需要選擇不同的呈現形式。如在“課間十分鐘”的晨會活動中,學生們就采用了視頻、照片、情景再現等呈現形式,很好地達到活動效果;再如,在“告別不文明”晨會課中小組討論決定用微視頻、小品表演呈現形式,成功引起了學生共鳴,并達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靶〗M任務型晨會”可以根據主題選擇各種靈活多樣的呈現形式,這改變了以往的德育晨會課單一說教的呈現形式,使學生經常處在交往、合作的狀態,學生成為活動的主體,可以體現個人能力和價值,并在參與、體驗、感悟中,形成了道德判斷和道德選擇的能力,從而獲得了道德成長。

(三)活動評價的精彩紛呈

以往傳統的晨會課,對于學生的評價更多的是教師的主觀評價,這樣的評價不能很好地促進、反饋晨會課的德育教育效果,而且有時候帶有隨意性,可有可無。而“小組任務型晨會”,在每一次的主題晨會活動后,小組會進行不同方式的跟蹤評價,如“課間十分鐘”的“課間文明”小標兵評比、“今日事 今日畢”的自我評價表……對于每次主題晨會效果選擇不同的評價方式,精彩紛呈的評價方式更好地鞏固了晨會效果。

三、在互動中改變相互關系

在傳統德育晨會活動中,師生關系、生生關系都比較單一,教師、學生更多的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關系,而學生與學生之間更多的可能是批評與被批評,表揚與被表揚的關系,在晨會課上相互之間的交集并沒有那么多。而“小組任務型晨會”,在互動中改變彼此的關系,建立的是一種全新的師生、生生關系。

(一)互惠關系

“小組任務型晨會”中,每個小組成員以“任務”為驅動,通過喜聞樂見的方式,以晨會課作為載體、平臺,給予學生德育影響?!靶〗M任務型晨會”讓每一個學生做最好的自己。在互動的過程中,教師常常會被學生之間彼此成就、互惠關系所感動,而且很多時候,這種感動不是學生之間的強強聯手,而是弱弱相幫。如在“今日事 今日畢”的晨會課中,張×平時特別靦腆,不善言辭,而王×比較膽小,還有些小自卑,這一次,他們一起合作,對班級同學進行關于“今日事 今日畢”的調查問卷。于是,他們相互鼓勵,張×之所以鼓起勇氣,是因為他期待能夠以自己的力量幫助有膽小、自卑弱點的王×;王×之所以回應張同學,勇敢地去做,是想回報張×對自己的一番好意。

(二)互學關系

在活動中,學生是一個團隊,學生之間的行為會給彼此帶來很大的影響。如通過“課間十分鐘”的主題晨會活動,學生們發現了班級里的那些下課吵鬧、追逐打鬧的同學,會主動向其他的榜樣學生學習;而下課有秩序、合理安排好自己的十分鐘下課時間的同學,也會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帶動、影響其他同學。

(三)對話關系

每一次“小組任務型晨會”活動,都是對學生的一種潛移默化的德育影響。在這個過程中,盡管沒有我們傳統意義上的固定教材,但是,它是學生同他人(學生與教師)的相遇與對話,也是學生自己的相遇與對話。學生通過與他人的合作互動,與不同的道德思想進行碰撞,從而不斷地完善自我。如在第八小組的“感恩父母”主題晨會中,通過視頻、情景表演等形式,讓每一個學生與他人、與自己內心相遇與對話,在學生的內心深處產生觸動,讓他們能夠體會、理解父母的愛。此時此刻,對學生來說在與他人的對話中實現了最好的德育。

綜上所述,我們的“小組任務型晨會”是一種十分鐘的超越,是對于傳統德育晨會課程的一種巨大挑戰與變革,是德育課程鮮活的實踐載體,引領學生形成正確的道德認識以及“道德共識”,從而獲得道德成長。?

猜你喜歡
晨會道德德育
德育要在“善”處留白
《中國德育》
頭上的星空與心中的道德律
上好小學晨會課的有效性策略研究
跟蹤導練(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對道德虛無主義的思考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三破三立”創新集體晨會
道德認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德育測評:質性與量化的平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