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破三立”創新集體晨會

2019-04-01 09:23蔡曉蘭
新教師 2019年1期
關鍵詞:晨會集體師生

蔡曉蘭

集體晨會,顧名思義就是全校師生共同參與的晨會。通過集體晨會這個窗口,師生能及時了解學校的德育工作動態,明白學校在每個時期內提倡什么,反對什么,對提倡的行為予以表彰鼓勵,對反對的行為堅決予以懲處;每位德育工作者能清楚自身的責任,相互配合,互相支持,構建一個全員育人的良好局面。而要想最大限度地發揮集體晨會的育人作用,提升育人效果,必須要摒棄傳統晨會內容簡單、形式單一、方法單調的低效模式,在思想上樹立與時俱進的觀念,在形式、內容、方法上推陳出新,多元融合,創建出趣味盎然、內容豐富、深受師生喜愛的新晨會。

一、晨會的形式要破“舊”立“新”

一直以來,集體晨會基本都采用一人說眾人聽的形式。這種形式雖然能節省時間,利于組織,但它最大的弊病在于:說者有意,聽者無心。如何才能破除這種低效又常規陳舊的形式,創建出獨特、高效的新晨會呢?

1. 刷新晨會觀念。集體晨會是學校直接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晨會的主持者要充分認識集體晨會的意義和作用,切不可想說什么就說什么,想怎么說就怎么說。這種隨心所欲、漫無目的的集體晨會慢慢就會墮化為批評會、說教會。長此以往,就會削弱集體晨會的育人效果,淡化集體晨會的嚴肅性,甚至激起學生的逆反心理。而參與晨會的教師,對于集體晨會一以貫之的長篇大論也會產生輕慢的態度,進而忽視集體晨會的作用,影響自身班級晨會的開展。要提升集體晨會的育人效果,創新集體晨會的形式,主持者首先要轉變思想,樹立“集體晨會也是一門德育課程”的觀念,認真備課,做足功課,對每次集體晨會的目標都有清楚的認識,明確要把學生的思想引向哪里。

2. 更新組織方式。由于集體晨會是由全校師生共同參加的集會,人數眾多,組織起來有一定的困難,尤其是現場紀律比較難以控制,這就使得主持者慣常使用簡單粗暴的組織方式——當眾訓斥。這種方式容易破壞師生情緒,造成壓抑的氣氛,教育效果會顯著降低。集體晨會作為育人的手段,要注意組織方式,多采用學生喜歡的形式,讓學生在輕松、愉快、平等的氛圍中自覺悅納,快樂接受。開學初的第一次晨會,可專門進行快速保持安靜的訓練,可以采用“數數法”,師生一起從一數到五,或者采用“對詩法”,主持者說一句,大家對出下一句。選擇詩句時,要注意選擇耳熟能詳的,最好是五言絕句型的。當大家注意力分散時,共同做一件事情,能很快將學生渙散的注意力重新聚攏起來。

3. 創新晨會儀式。儀式,指的是典禮的秩序形式。充滿儀式感的集體晨會能使學生感受到這一天與眾不同,這一時刻神圣光榮,產生敬畏心和敬重感。儀式最好要相對固定,便于形成習慣。例如,固定每周一早晨舉行集體晨會,規定每位同學必須穿統一的服裝(沒有校服的要求穿得干凈整潔),佩戴干凈的紅領巾。晨會開始前,由主持者先帶領大家整齊響亮地喊些簡短、有力、有節奏感的口號,如“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或者是“快樂學習,健康成長”等。喊口號的目的是讓學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士氣。接著有條不紊地舉行每一項活動:升旗儀式、主題教育、活動安排、總結評價。整個過程既要按部就班,又要不失活潑創新,讓全體學生在充滿儀式感的晨會中有所受益,有所啟發。

二、晨會的內容要破“空”立“實”

集體晨會是面向全校師生的德育活動,在選擇教育內容時要立足校情,著眼發展,切不可脫離實際,追求華而不實的假大空,把集體晨會演變成形式主義。

1. 落實行為規范。要培養學生的良好品德,營造優良校風,必須規范他們的日常行為,及時捕捉他們的思想動態,及早將不良現象扼殺在萌芽狀態,避免造成“破窗效應”。因此,集體晨會的教育主題應從在學生中發現的問題里選取。這樣有針對性的主題教育,源于學生的日常行為,切合學校存在的現象,真實可信。用身邊的事教育身邊的人,更能引起師生的重視,易于學生自主教育,落實行動。

2. 扎實養成教育。養成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長期的堅持,具體細致地跟蹤落實,全體教師齊心協力才能有所成就。這就需要集體晨會發揮導向功能,每周擬定一個小目標,提出一個小要求,讓全體學生學有目標,行有方向。值得注意的是,小目標要易于落實,便于管理。例如,一進教室就讀書做作業、進入校園要輕聲慢步、遇到老師主動問好等。一周一個目標,多了不利于學生的專注養成。

3. 充實情感體驗。要想在校園里營造積極上進的良好氛圍,集體晨會是一個有效的途徑。通過集體晨會,每周樹立一個好榜樣,表揚一批好少年,會吸引更多的學生朝著共同的目標努力。據調查統計,在全校同學面前被表揚時,80%的學生會感到更光榮,更有成就感,而這種成就感會催生出更大的動力驅使他們更加努力。因此,集體晨會要有固定的表揚類評價內容,讓學生對每周的集體晨會產生期待。

三、晨會的方法要破“簡”立“活”

教育界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告訴我,我會忘記;給我看,我會記得;讓我參與,我會理解?!边@句話揭示了深刻的教育哲理:說教,是最低效的方法。要提高集體晨會的育人效果,應充分融合信息技術,引進先進的多媒體手段,讓學生在可視、可聽、可感的多樣體驗中,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1. 媒體融合。在日常的校園生活中,教師可及時用手機捕捉下富有教育意義的鏡頭,將這些素材制作成課件,在晨會上邊播邊講,學生邊聽邊看,效果自然更加顯著。此外,一些優秀的宣傳短片、公益廣告等也可以成為晨會的教育內容。學生自行從這些視頻中領悟到的做人的道理,也許比教師說的更加深刻。

2. 師生互動。集體晨會的主題教育,比較常用的方法是演講,教師代表或學生代表用演說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觀點,以達到教化人心的目的。然而,在實際的集體晨會中,這種方式往往變成演講者拿著稿子照本宣科,缺乏表現力,更無感染力。要提高集體晨會的教育效果,就要摒棄這種無病呻吟式的假演講,實實在在地直面問題,表達心聲。例如,可以采用師生聯動的方式,讓不同年段的學生代表、教師代表針對同一個問題,輪流表達自己的觀點。不背稿子,不說客套話,只說自己真實的想法,讓大家多角度地聽到不同的聲音,以豐富道德認知,深化情感體驗。

3. 微課助力。微課,是近年來比較常用的教學方式,在集體晨會中運用微課,教育效果也能顯著增強。微課融合了圖像、動畫、音樂等元素,能強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很容易把他們帶入預設的教育情境中,觸動他們的心靈,引發他們的思考。

“教育之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種人格心靈的‘喚醒?!奔w晨會正是開啟學生心靈的一把鑰匙,能帶領學生在真善美的情感世界里自由翱翔!

(作者單位:福建省尤溪縣西城中心小學 責任編輯:莊嚴 黃曉夏)

猜你喜歡
晨會集體師生
我為集體獻一計
班主任反思的背景研究之“晨會有效性”探究
上好小學晨會課的有效性策略研究
小學班級“小組任務型晨會”的實踐與思考
警犬集體過生日
動物集體賣萌搞笑秀
麻辣師生
重視“五老”作用 關愛青年師生
QQ群在線集體備課的探討
感人故事不容錯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