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網絡語言流變與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創新

2018-12-15 05:09王橋
中國綠色畫報 2018年8期
關鍵詞:網絡語言思想政治創新

王橋

摘要:網絡語言以其簡約、幽默、形象等特點,已經形成了具有自身文化特性的一門語言,受到了很多人民群眾的喜愛。但是網絡語言的表達方式、表達內容、表達手段以及傳播和發展速度都對軍隊思想政治教育產生了很大影響,軍隊思想政治教育有待創新。

關鍵詞:網絡語言;思想政治;教育;創新

一、網絡語言流變對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創新的影響

(一)網絡語言流變給思想政治教育帶來機遇

網絡語言形式多樣,很大一部分深受人民大眾所喜愛。網絡語言是在信息背景下,網絡快速發展的時代里,承載人們情感、思想態度、價值觀的重要意識載體,可以直接或間接地引導社會輿論走向。它的流變豐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話語資源,拓寬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表達渠道,讓思想政治教育以互聯網為依托,以網絡為平臺,從現實世界走向虛擬世界,更為廣泛地、全面地影響著廣大官兵的思想導向,為我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穩定增加了一份強大的力量。

(二)網絡原因流變給思想政治教育帶來挑戰

網絡是一把雙刃劍,網絡語言也是一把雙刃劍,網絡語言在流變的過程中對思想政治教育產生了一定的沖擊。網絡語言在某些方面可以給思想政治教育帶來機遇,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對思想政治教育帶來挑戰,它會影響思想政治教育者與廣大官兵的交流,增加主客體之間的交流障礙,并在一定程度上動搖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地位,對我國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大的負面影響。比如網絡語言有時會隱含著某些人群不良的思想動機,在無聊、庸俗、膚淺的網絡語言中誤導人們的價值觀,影響大眾的價值取向,這必然會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負擔與責任。

二、網絡語言流變對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創新的啟示

(一)增強意識形態風險意識

我國當前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核心,同時吸收人類一切先進思想的信仰和價值體系的意識形態。意識形態是為大多是人所認知的,可以引導人們的思想,主導人們認知的產生、轉變和應用的認知框架,對社會文化及其他方面有很大的影響。在信息化時代里,網絡已經成為人們思想、意識形態傳播與形成的重要集散地和思想交流的虛擬世界,一個影響重大的新平臺。由于不同語言和文化之間會存在特定的意識形態和形式特征的表達方式,以及我國馬克思主義思想普及率不高,意識形態話語與網絡語言之間還存在很大的間隙,意識形態話語的表達能力、表達內容、表達方式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網絡語言流變的沖擊,降低了我國意識形態話語的吸引力。因此我們必須創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話語權增強意識形態風險意識,提高我國意識形態的防范意識。創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話語,可以引導我國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沖破束縛,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的目的,提高在信息化時代網絡語言流變對思想政治教育沖擊的防范意識,增強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的吸引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在人們意識形態中的地位。

(二)提高思想政治網絡教育能力

提高思想政治網絡教育能力就要增強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網絡話語權,提高他們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傳播能力,達到穩固我國意識形態地位的作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網絡話語權是思想政治教育網絡教育的重要力量,是維護網絡語言健康發展秩序的重要保障,是參與社會網絡語言管理的重要手段,是提高網絡語言有序運行的重要方式。網絡交流是無中心、虛擬、易變的,導致意識形態思想更加散亂,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想通過網絡提高社會意識形態的穩固地位,首先就必須要及時掌握了解主體網民,特別是意見領袖者的思想和行為,才能有針對性地正確在網絡上引導輿論,加強虛擬網絡交流的社會管理,凈化網絡空間環境,提高網民的政治素養,遏制不良思想的傳播。

(三)創新思想政治教育話語表達方式

在網絡上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領域展開新的教育方式的有益實踐。隨著經濟全球化發展,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都在信息化時代的背景下相互沖擊、相互融合,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思想政治教育話語也隨著這一變化,凸顯了它的社會性、公共性以及多元性。由于網絡語言的多元性,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必須應對網絡語言的變化,對思想政治語言的表達方式作出改變,以適應廣大人民群眾的交流方式,為人民群眾所接受。網絡語言以其獨特、幽默有趣的特點博得廣大官兵的喜愛,那么思想政治話語就必須要改變以往單一、刻板的話語形象,增強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的創新能力,提高它的吸引力和創造力,得到廣大官兵的喜愛。具體來說,創新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的表達方式就需要提高話語的情感渲染力,搭建公開平等的互動平臺,塑造通俗易懂、簡約生動的話語形象。比如,思想政治教育也可以使用形象的表情符號、優秀網絡語言、生活交流熱詞,以拉近思想政治術語與平民百姓的距離,幫助他們理解與記憶,悄無聲息地影響人們的思想導向,提高我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地位,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三、結語

一方面,網絡語言豐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手段,但是另一方滿,網絡語言也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負擔與責任,既給軍隊思想政治教育帶來機遇,又帶來了挑戰,軍隊思想政治教育必須要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提高創新力度,希冀能夠既保留網絡語言流轉中給廣大官兵帶來有利的一面,又可以通過網絡語言創新思想政治教育。

參考文獻:

[1]李曉莉.思想政治教育協同創新研究[D].蘭州大學,2016.

[2]許家燁.網絡語言流變與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創新[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6 (03):120-123.

[3]杜宇.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方式研究[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6.

[4]季海菊.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3.

[5]陳殿林.青年亞文化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機制研究[D].上海大學,2010.

猜你喜歡
網絡語言思想政治創新
網絡語言朝生暮死現象探析
模因論視域下的網絡語言漢英翻譯
模因論視角下的英漢網絡語言對比研究
符號學視域下的網絡語言傳播研究
如何創新文化企業思想政治工作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的問題探析
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與人文教育的結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