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企合作模式下畢業設計指導體系建構

2019-01-06 03:37龔海育曾錕
新課程研究·教師教育 2019年9期
關鍵詞:畢業設計校企合作

龔海育 曾錕

摘? 要:針對校企合作模式的深化以及企業對高素質技術人員需求的增長,加之傳統的畢業設計指導方式存在缺陷,文章提出在校企合作模式下構建畢業設計指導體系,企業與學校共同指導與評價,同時明確各自的職責及評價方式。

關鍵詞:校企合作;畢業設計;指導體系

中圖分類號:G642?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671-0568(2019)27-0054-02

畢業設計既是教師指導在校學生的最后一道教學環節,也是學生進入企業正式工作之前運用所學知識獨立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第一次體現。所以,畢業設計應該將學校、學生與企業充分地銜接起來。本文從傳統的畢業設計指導過程中出現較多的問題入手,分析和探討校企合作模式下的畢業設計指導體系優勢及體系的構建。

一、傳統畢業設計指導過程中產生的問題

1.選題過于籠統,題意相似性較高。由于學生在校期間接觸的大部分知識都是理論研究,而課堂上的理論知識往往千篇一律,導致學生在選題時缺乏新意,選題生搬硬套,題材也是大同小異,加之缺少專業技術人員的引導,針對此類問題校內教師也是無從下手。比如湖南高速鐵路職業技術學院某班在選題階段甚至出現過同一個小組有超半數的學生選擇某段路基翻漿冒泥病害整治方案設計,分析其原因竟是專業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重點講解了翻漿冒泥的病害整治措施,可見學生還是拘泥于課堂,無法與實踐相結合,從而使這種問題時有發生。

2.畢業設計與頂崗實習在時間上存在沖突。高職院校往往將畢業設計與頂崗實習同時安排在第六學期,在頂崗實習過程中,在校指導教師只能通過通信工具與學生取得聯系,信息反饋不及時,甚至得不到反饋,長此以往學生產生了無所謂的心態,指導教師也失去了耐心,最終只能利用頂崗實習結束之后的一個月時間進行畢業設計。

3.企業缺乏對學生畢業設計內容的監督。部分學生將實習單位現成的資料直接用于畢業設計,教師在檢查內容時并不清楚其來源,而學生也認為是第一手資料可以蒙混過關,等到查重階段卻發現重復率過高,再去調整或是更改在時間上已經來不及,導致學生無法在規定時間內上傳資料,最后影響學生畢業。

4.答辯環節存在局限性。畢業設計答辯作為考核畢業設計的重要過程,參與評判的僅僅是校內指導教師,在評判標準上局限于內容的完整性與真實性,而對其創造性及實用性的評判。

二、校企合作模式下畢業設計指導體系的優勢

1.政策導向下,進一步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職業院校開始意識到單純的校內教育模式已經不能滿足企業對人才的要求,特別是在畢業設計的指導環節上,由于缺乏企業的參與更是成了人才綜合能力培養上的弱項。

2.解決傳統畢業設計指導方式中出現的諸多問題。在選題上,更加契合生產實際。以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的實際難題入手,加強理論與實際的結合,傳統的畢業設計指導過程中選題是學生最難以入手的環節,也是校內指導教師較難把控的內容,而在新的指導體系下選題方向將變得更加多樣化、合理化。如上文中提及的道路病害問題,在實際生產中出現的病害遠遠不止翻漿冒泥,但是由于學生沒有實際接觸過,導致選題過于單一。在實際生產中要重視所有病害,也有相應的整治方案,在其實際操作中合理的引入理論知識才能使學生有較好的代入感,同時可以激發學生的設計靈感,產生多樣化、合理化的設計主題,所以在實際生產中可以有效地解決指導過程中選題難的問題;在時間上,合理分配工作與學習時間,在不影響頂崗實習中各項工作的前提下讓學生及時對工作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總結與處理,既能保障進行畢業設計的時間,又能使學生更加高效地完成企業安排的工作任務,最終讓學生養成在工作中學習的良好習慣;在內容上,學生的畢業設計往往是圍繞選題展開,以往的畢業設計過程都是帶著選好的主題去企業實習,也就是帶著問題去現場,在實際工作中尋求解決方案,但是從企業角度出發,不可能給每個學生設置相應的實習內容,從而導致學生在實習過程中由于缺乏對應的實習內容,只能又回到理論研究的領域。而新的指導模式是在現場發現問題并找出解決辦法,由于學生的畢業設計內容來自于工作實踐,這就使學生在實習過程中撰寫內容時更好地貼合實際情況,避免設計內容出現過多空洞的理論,更好地體現畢業設計的創造性和實用性。

三、校企合作模式下畢業設計指導體系的構建思路

1.校內教師走進現場,企業技術人員走進校園。校企合作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優秀人才,同時也是企業與學校提升自身綜合能力的契機。校企合作應加強企業與學校的人才交流,提升教師的業務能力以及專業技術人員的理論水平。校企合作模式規定企業技術人員在合作院校每年所要獲得的學分以及校內教師在企業的實踐時間,一般企業技術人員應滿足每年度達到80學分,校內教師在崗實踐培訓每年度不少于1個月。提升兩者的能力才能在畢業設計指導過程中相互產生良好的促進作用。

2.明確校內指導與企業指導的重心。在選題上,強調選題出自現場實踐的重要性,選題應該是學生進入企業頂崗實習之后的一個月之內確定,先由學生根據自身的實習體驗選出最初的主題,再由企業嚴格把關,對不符合其工作內容的主題及時進行調整;校內輔以引導,在初步確定選題之后,校內教師在對其選題方向進行分析,若出現超出學生所學范圍以及難以展開的選題時,應該及時對企業提出反饋意見,再由企業重新確定,如此循環,最終在規定的時間內形成三方共識,敲定最終選題;對于畢業設計內容,企業對于已形成的現場資料只能供學生參考不可照抄,保證內容的獨特性及可行性,校內應重點把控其內容的規范性及與專業知識的相關性。與此同時,學校和企業形成各自的評價記錄,以作為評定成績的過程資料。

3.評價體系的構建。評價主體包括企業技術人員、校內指導教師及同組學生;三方評價按其綜合評價總分的50%、40%、10%的比例確定最終成績。評價指標劃分為三個部分,即選題、內容及答辯;教師和技術人員應各自確定其考核標準,考核依據應該在各個環節中形成,并要有書面記錄的過程資料,可將三個指標占總成績的比例分配為選題部分占40%,內容占30%,答辯占30%。此標準可以更加合理地評價學生畢業設計的綜合成績,同時加入同組學生的互評,使該評價體系的公正性得到更好的體現。

4.其他規定。校企在指導過程中難免出現意見不同的情況,在多次協商未達成共識的前提下,為不影響各個環節的進度,不同的情況下應以其中一方的意見為準,如選題應以企業技術人員意見為準,設計內容應以校內指導教師意見為準,評價過程中若出現較大分歧,應做到互不干涉。在畢業設計指導過程中,指導教師應該定期到現場對學生的實習工作及畢業設計完成情況進行檢查與監督,同時協調好各方的關系,保障學生在畢業設計的時間安排上能夠更加合理。在答辯地點的選擇上,考慮到現場技術人員工作繁忙以及單位對頂崗實習學生的工作需要,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也可以將答辯地點設置在企業。

通過對校企合作模式下畢業設計指導體系的構建,可以形成學生、企業、學?!叭A”的局面。既可以使學生高效地完成畢業設計,順利地完成大學的學業,又可以使學生在此過程中加深對企業的聯系,為以后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實現了企業在職員工的繼續教育,提升企業員工的知識儲備;增強了學校教師的業務能力,保證了教學質量。由此可見在畢業設計中融入校企合作模式能提高畢業設計質量,提升應屆畢業生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 朱艷妍.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職畢業設計改革探析[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5,(2):107-108.

[2] 苑萍,張煒麗,張澤,等.加強畢業設計(論文)過程管理 提高畢業設計質量[J].西部素質教育,2017,3(10):98-99.

[3] 劉靜.校企合作模式的實踐與創新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8,5(15):34-35.

責任編輯? 陳? 佩

猜你喜歡
畢業設計校企合作
基于土木工程專業認證畢業設計團隊指導模式的實踐研究
現代學徒制下高職路橋類畢業設計改革探索
高職“四層三環節二抽查”畢業設計質量監控體系的構建與實踐①
城市軌道交通控制專業畢業設計的開發與研究
電子商務專業畢業設計實施與探索
茶學專業校企合作實踐教學探索
韓國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發展
芻議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業視域下卓越工程師校企合作培養模式探析
民辦高職院校軟件技術專業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