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有效性提升策略探究

2019-01-06 03:37熊偉華
新課程研究·教師教育 2019年9期
關鍵詞:小學階段道德與法治策略

熊偉華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在小學教育中更加重視學生全面性發展,尤其在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上。在小學階段開設道德與法治課堂的主要目的是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注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地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思想以及辨別是非的能力,基于此文章中重點分析了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階段;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2?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671-0568(2019)27-0128-02

小學階段是學生思想和身體發展的關鍵時期,同時也是學生接受道德與法治教育的重要時期。在小學課堂教學中安排“道德與法治”課程,可以有助于學生在校期間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進步。隨著新課改的頒布,在小學道德和法治課程中,需要教師創新教學手段,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設計符合學生心理活動特點和學習能力的道德與法治教學活動,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提升教學質量。

一、小學階段道德與法制課堂教學的現狀

1.教學方式單一,教學目標不科學。道德與法制課程主要的教學目標是能夠讓學生在學習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提高道德素質和品質,進一步促進小學階段學生心理上的健康和素質教育上的全面性的發展。目前,在小學道德與法制課堂中,部分教師在教學活動設計中,教學方式比較單一,教學質量和水平不高,以及對待這門課程的重視程度較低,教師的專業能力不強等問題,尤其是在農村地區,“道德與法制”課程的教師身擔多職,教授整個年級的班級。這種現象嚴重阻礙了學生在獲取道德與法治知識的科學性和合理性,不利于學生品質的提高和對法治知識的掌握。此外,由于部分教師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比較深,再加上對“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重視程度不夠,因此在教學中刻板的按照教案教學,忽略學生的理解能力,學生失去了學習的興趣,課堂參與度不高,導致教學質量較低。

2.教學評價簡單化。學生評價機制是檢驗學生知識掌握能力的重要標準,也是檢驗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標桿。然而,部分教師為了達到教學考核目標,在教學中,更加注重學生對道德和法治知識的記憶,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嚴重偏離了教學目標,不利于學生對道德與法治知識的正確理解和掌握?!暗赖屡c法治”的教學不是為了讓學生在考試的時候取得高成績,而是讓學生真正理解教師在課堂中所講解的內容,并且可以運用在實際的生活中,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小學生處于身心健康發展和素質養成的關鍵時期,“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學習是新時代背景下經濟和社會文明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新課改要求的重要體現,因此,需要教師正確對待該課程,更新教學觀念,設置科學的教學評價體系。

二、提升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1.以教材為基礎,更新教學模式。任何學科在教學中離不開教材為支撐,是課堂活動設計和教學安排的唯一基礎,是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的體現。因此,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一切教學活動的安排都要圍繞著教材的內容,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有效地把所學的知識和實際應用練習起來,提高學生知識應用以及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目前,在教學中基本上已經普及了多媒體的教學設備,為教學質量的提高提供進一步的支撐。小學階段的“道德與法治”教材,在內容上十分豐富,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再加上在設計的過程中有許多有趣的案例,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些案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有助于學生對其中所蘊含道理的理解。教師要創新教學的方式,結合教材內容,借助教學資源,如多媒體等方式,豐富教學的方式。例如,在學習“畫畫我們的學?!币徽n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我是繪畫小能手”繪畫比賽這樣的集體性活動,根據課堂的主題,借助多媒體資源,教師事先把學校區域的特點總結好,放在課件中,讓學生進行猜測并繪畫,這樣能夠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2.以生活為源泉,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處在小學階段的學生,學習能力和知識接受能力比較弱,因此,在“道德和法治”的教學中,教師要使學生可以在學習中養成良好的習慣。啟蒙式的教育可以讓學生進一步的理解生活中所包含的哲理。因此,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聯系學生的生活的實際,目前,在我國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用書中,大部分的教學內容,都是來自于學生日常生活中可以接觸到的事物,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使教學的內容生活化,結合課本中的案例,延伸到學生的生活中,增強學生對道德和法治知識的應用能力。例如,在三年級“我愛我們班”的教學中,根據三年級學生活潑好動的心理特點,在行規、紀律、學習上都需要進一步的常規化,因此,需要教師利用科學的指導方法,教會學生學會學習、生活,并且可以為班集體做貢獻。同時,也可以教會學生把課堂中所學到的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在課余可以主動的學習,身心健康可以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和成長。

3.以學生為中心,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在新課改的要求中,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更加重視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課堂教學活動中的參與度。因此,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準確把握學生的心理活動的特點,以及學習能力的高低,對學生在道德和法治知識的掌握和理解上,展開有效教學。首先,教師在課堂中要察覺到學生心理變化和學習上的要求,在設計活動時給予學生更多機會表達自己的想法,也有助于教師及時掌握學生素質情況,引導學生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例如,在“生活中不能沒有他們”教學中,主要是讓學生懂得感激他人,培養學生的愛心,讓他們學會感恩生活。因此,教師在進行課堂設計時要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多多分享他們平時見到的為公眾服務的工作人員,比如,給城市帶來整潔的清潔工,或者是餐館里為人們服務的服務員;其次,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開展合作式的教學,加強學生之間的溝通,以及教師和學生之間互動。合作式的教學方法主要是為了進一步的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學習上更加主動,而不是被動地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因此,教師可以在設計教學活動時,多組織一些校園實踐性的活動,例如,了解校園的衛生情況、活動規則等,讓學生進一步的了解校園的生活,享受樂趣。

綜上所述,在小學階段,“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還能夠促使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新課改背景下,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加注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調動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可以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為此,教師要以教材為基礎,更新教學模式,以生活為源泉,以學生為中心,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夏廷.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初探[J].華夏教師,2018,(36):31.

[2] 張春娟.初探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方案[J].課程教育研究,2018,(31):65.

[3] 孫錦慧.提升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學周刊,2018,(25):61-62.

[4] 孫曉礪.提升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基礎教育研究,2017,(6):49,51.

責任編輯? 胡江華

猜你喜歡
小學階段道德與法治策略
蘇教·中圖版《道德與法治》小學低年級教材解讀
試論小學階段開展課外閱讀的指導策略
讓伏羲教育的陽光沐浴著孩子們健康成長
中小學推出《道德與法治》課程
Passage Four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