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小學語文教學的策略

2019-01-06 03:39朱玉潔李佳林
新課程研究·中旬 2019年9期
關鍵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學策略小學語文

朱玉潔 李佳林

摘? ?要:小學語文是一門兼具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學科,與道德教育和文化教育存在天然的密切關聯,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可以促進語文教學效果的提升,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道德素養和人文素養。文章在分析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滲透的重要性的基礎上,闡明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應遵循的原則,提出教師應轉變教學觀念、豐富教學內容、精選教學方法、利用輔助教學工具等方法,以期優化小學語文教學中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滲透教育。

關鍵詞:小學語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學策略

作者簡介:朱玉潔、李佳林,甘肅省古浪縣雙廟完全小學教師,研究方向為小學語文教學。(甘肅? 武威? 733100)

中圖分類號:G623.5?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671-0568(2019)26-0037-02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促進其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教師要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通過語文學習感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意義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僅能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還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提升其道德素養。小學階段的學生活潑好動,對外界事物接受能力較強,但身心發展尚不成熟,需要教師對其進行正確引導。在語文課堂上,教師要努力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讓學生積極接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促使他們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提升自己的人文素養。小學語文學科教學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具有密切的關系,在語文教學中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符合素質教育理念,對于學生的成長與發展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然而,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仍存在部分教師不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問題,如過于注重語文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德育和人文教育;教學方式過于死板,導致教學效率低下、教學效果不佳,這些不利于學生語文綜合能力和人文素養、道德素養的培養。

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應遵循的原則

1. 考查學情,精選符合學生認知水平的素材。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要求語文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需要、學習情況與教學目標精選素材,然后將符合學生認知水平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語文教學中,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2. 研讀教材,圍繞教學目標篩選教育內容。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根據語文教學目標選擇合適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元素,融合與滲透進小學語文教學,真正實現語文教學與傳統文化教育的互相促進,提高教學效率。以“部編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識字課為例,教師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主題,引導學生通過童謠、傳統民謠、漢字文化與中國美食等來了解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豐富的內容中識字寫字。在教學中,教師要緊密聯系學生生活,如組織學生開展介紹菜譜、學寫毛筆字、收集春聯等活動,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培養他們的自主識字的良好習慣。

3. 結合教學實際,選擇合適教學方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需要注意“潤物細無聲”,應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選擇合適的滲透方式。小學階段的學生自制力較弱,因此,教師在選擇教學方法時要注意選擇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方式。如可利用繪本開展教學,或利用多媒體等手段,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地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三、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效策略

1. 轉變教學觀念,強化傳統教育意識。要提高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效性,教師要轉變教學理念,充分尊重學生的課堂學習主體地位,有效發揮自身的課堂教學指導作用,以切實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2. 創新教學方法,聯系生活實際。小學語文教師要在教學中創新教學方式,結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從生活實際出發開展教學。生活化的教學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活躍課堂教學氛圍,增強教學效果。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來源于生活,生活化的教學方式更能拉近學生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間的距離,增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的有效性。例如,在教學《姓氏歌》時,教師可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貫穿于教學全過程。教學初始,教師進行自我介紹:“我姓朱,我爸爸姓朱,我爺爺姓朱,我太爺爺姓朱……”引導學生發現中國姓氏的特點,理解姓氏代表了家族血緣的傳承。授課將要結束時,教師可展示《百家姓》,請學生從中找到自己的姓氏,激發他們對自己姓氏的自豪感,讓學生感受到自己身邊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3. 注重古詩詞教學,深入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古詩詞是小學語文教材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體現了作者的精神思想,還蘊含了深厚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于學生的成長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為引導學生更好地體會古詩詞中蘊含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師可以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要求學生反復朗讀、識記,在朗讀中感受詩歌精神。此外,在進行古詩詞教學之前,教師要研讀古詩詞,挖掘其中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引導學生對其進行深入理解,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和道德素養。以《贈汪倫》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從詩歌體裁方面入手進行講解,讓學生了解古詩蘊含的表現形式;再通過朗誦引導學生了解古詩蘊含的思想情感,讓學生感受到詩人對朋友的不舍之情,引導學生珍惜友誼,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交友觀念。

4. 營造良好教學氛圍,陶冶學生心靈。為提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滲透的有效性,教師要注重在教學中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利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陶冶學生心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并非具體化的知識,而是需要學生自己深入感悟的一種抽象化精神。因此,為了更好地開展教學,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營造良好課堂氛圍。以《憫農》一詩的教學為例,講授式教學法無法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農民的辛苦,教師可以通過網絡搜集相關圖片、視頻,讓學生通過觀看圖片、視頻的形式了解糧食的來之不易,使學生養成節約糧食的良好習慣。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能夠促使學生人文素養和道德素養的提升,增強語文課堂教學效果。為促進小學語文教學的長遠發展,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教師要注重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認識到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礎上轉變教學觀念、提高自身專業素養,開展實踐性語文教學活動,提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滲透的有效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楠.讓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綻放光彩[J].學周刊,2019,(18).

[2] 林玉蘭.關于小學語文教學中傳承傳統文化的途徑與方法探析[J].學周刊,2019,(15).

[3] 趙艷.芻議小學語文教學中優秀傳統文化的滲透[J].華夏教師,2019,(8).

責任編輯 錢 娜

猜你喜歡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學策略小學語文
高中化學反應原理學習難點及教學策略研究
統編本初中文言文選文變化及教學策略
初中數學絕對值概念教學策略
關于提高小學生識字實效的教學策略
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思考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政教育機制研究
關于大學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思考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