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新時代黨的建設研究的學術自信與學科自覺

2019-01-18 23:18柳寶軍
探索 2019年3期
關鍵詞:學術研究政黨學術

柳寶軍

(中國人民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北京 100872)

黨的建設歷來是一項具有較強政治性、實踐性的研究領域,黨建理論研究的宗旨就是要緊緊服務于黨的自身建設實踐發展的需要,因而,在部分人的印象中,黨建研究更像是一種政策研究、實務探討和對策供給,誤認為黨的建設學理性不足,學術視野的寬度、思想推演的深度、研究范式的規范度都較為欠缺,缺乏一定的理論深度和學術含量。這既反映出黨的建設學術研究面臨的現實挑戰,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黨建研究理論界的學術自信未能真正建立。那么,新時代黨的建設學術研究何以自信?黨的建設學術自信何以可能以及如何通過建立黨的建設學科自覺進一步支撐和堅定黨的建設學術自信,本文將對這些問題嘗試進行思考。

1 新時代黨的建設研究學術自信的生成邏輯

加強黨的建設學術研究和學科建設無疑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在學術研究層面,這一重要意義凸顯了黨的建設研究不可忽視的學術價值,開展黨的建設學術研究應該具有強大底氣和充分自信。

1.1 理論基礎:馬克思主義關于無產階級先進政黨領導國家治理的基本原理

要取得無產階級革命的最終勝利,就必須成立由無產階級先進分子組成的完全布爾什維克化的無產階級政黨,“無產階級只有建立一個能夠代表本階級利益、體現本階級意志的政黨組織,才能使自己強大起來,從而使無產階級獲得徹底解放”[1]327,這是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總結無產階級革命運動得出的重要歷史結論。社會主義國家是由無產階級先鋒隊政黨領導下的政黨國家,社會主義國家的國家治理堅持共產黨是唯一的領導主體,共產黨既是執政黨又是領導黨,能否長期保持自身先進性和純潔性而獲得民眾擁護支持,能否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強大戰斗力而順利完成特定歷史時期所肩負的執政使命,能否符合歷史發展規律、順應時代發展潮流以引領國家建設朝著正確方向不斷前進,則取決于無產階級先進政黨自身的肌體狀況如何、精神風范和執政本領如何,即政黨自身的治理與建設顯得尤為關鍵。

然而,由于種種原因,黨的建設學術研究一度處于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相對邊緣地帶,呈現出一種“不自信”的學術傾向,正如林尚立所講:“人們常常習慣性地將黨建問題置于思考和回答中國政治建設問題之外,沒有將其視為中國政治研究的基本問題。所以,黨建研究一直沒有進入中國政治研究的主流,長期局限在黨史研究的范疇之中?!盵2]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不少人沒有從中國的政治邏輯去把握中國共產黨、把握黨建,因而也就無法真正認識到黨建在中國發展中的重要政治作用”[2]。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黨的自身建設與治理對于整個國家的強盛和民族的復興都具有決定性的重要作用,與國家治理成效之間存在著高度正相關的關系,“從一定意義上說,中國能否真正崛起,系于政黨的興衰;而政黨的興衰,則取決于政黨本身”[3]27-28。同時,黨的建設關乎中國特色社會政治制度和政黨制度的優越性和競爭力,“共產黨在中國政治體制中的核心地位和關鍵作用充分說明,它從根本上決定了中國政治體制的優勢強弱和競爭力水平的高低”[4]。黨的建設是觀察和解讀當代中國的一把鑰匙,離開黨的建設,當代中國很多社會政治現象就得不到合理有效的解釋。當代中國國家治理和社會發展方興未艾,當今世界政黨政治實踐風起云涌,黨的建設實踐發展卓著成效又面臨多重挑戰,這為黨的建設學術研究提供源源不斷的研究課題和理論富礦,有待于黨建理論工作者在學理層面進行深入系統的歸納和研究。

1.2 歷史依據:黨的建設在中國革命、建設與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

近代以來,中國社會面臨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兩大歷史任務,一個又一個階級、政黨輪番登臺亮相,由于其自身存在的局限性都難以完成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歷史任務,歷史重任最終落在了中國共產黨肩上。由科學理論武裝起來的中國共產黨不僅承擔著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任務,而且肩負著建設新政權、成立新國家的歷史使命。黨的建設成為中國革命取得最終勝利的根本保證,在《〈共產黨人〉發刊詞》一文中,毛澤東把黨的建設視作一項偉大的工程,他總結中國革命18年的歷史經驗,將黨的建設視為黨在中國革命中戰勝敵人的“三個法寶”之一[5]606,正是因為建設了一個全國范圍的、廣大群眾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完全鞏固的布爾什維克化的中國共產黨,新民主主義革命才有了堅強領導核心,黨才成功領導全體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社會主義新中國,“沒有一個革命的黨,沒有一個按照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革命理論和革命風格建立起來的革命黨,就不可能領導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戰勝帝國主義及其走狗”[6]1357。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黨實現了由革命黨到執政黨的歷史轉變,開啟了執政黨建設的新征程,為了領導全體人民建立和鞏固社會主義新政權,完成社會主義改造的歷史任務,黨強調密切聯系群眾、保持清正廉潔的優良作風,著力反對和糾正黨自身存在的消極腐敗現象,保持自身肌體的健康純潔,成功完成了“三大改造”,使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大地上建立起來。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以改革創新精神全方位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黨的建設,成功開創了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鄧小平指出:“中國由共產黨領導,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由共產黨領導,這個原則是不能動搖的?!盵7]2671992年,他在南方談話中講到,“中國要出問題,還是出在共產黨內部”[8]380,“關鍵是我們共產黨內部要搞好,不出事,就可以放心睡大覺”[8]381。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部署全面從嚴治黨戰略布局,使黨的建設由“寬松軟”轉變為“嚴緊硬”,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和社會號召力大大增強,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向前發展提供了堅強政治保證。自信源于黨的建設的重要地位和關鍵作用,伴隨著中國由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無論是在革命時期、建設時期還是改革開放新時期,黨的建設都作為一條紅線貫穿始終。歷史充分證明,黨的建設偉大工程都是各個歷史時期黨能夠順利完成特定歷史任務的重要保障和獨特優勢,90多年的黨的建設史蘊藏著管黨治黨的先進理念、獨特智慧和寶貴經驗,樹立黨的建設研究學術自信具有深厚的歷史積淀。

1.3 實踐支撐:全面從嚴治黨取得的顯著成效

自黨成立之日起,黨的建設就作為一項持久性的自身建設行為貫穿于黨領導的偉大事業之中,“黨和人民事業發展到什么階段,黨的建設就要推進到什么階段”[9]43。偉大事業不斷向前發展,黨的建設就永不停歇持續推進。90多年以來黨的建設豐富的理論成果、制度成果和實踐成果,尤其是自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全面、系統、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戰略部署,以高度的使命擔當、除惡務盡的堅定決心、堅決有力的制度舉措、勇于自我革命的強大勇氣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偉大實踐,管黨治黨取得了卓著成效。從中央八項規定出臺到各項黨內法規制度體系的密集出臺和不斷健全,從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到“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再到“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扎實開展和穩步推進,從黨內巡視行動的有序推進到黨的政治生活、組織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從思想建黨與制度治黨相統一到依規治黨與以德治黨相結合的戰略謀劃,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成功化解了黨內存在的政治風險和突出矛盾,黨的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和自我提高能力顯著提高,使黨內風氣大大改善,黨的面貌為之一新,黨內政治生活實現了純潔化和正?;?黨內政治生態得到了整體凈化和系統優化,實現了從“重構政治生態的工作艱巨繁重”到“黨內政治生態明顯好轉”的轉變,反腐敗斗爭實現了從“壓倒性態勢正在形成”到“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并鞏固發展”再到“取得壓倒性勝利”的飛躍。實踐成效催生學術擔當和學術自信,這些實踐成效既開辟了中國特色管黨治黨新境界,為加強黨的自身建設和優化內部治理積累了豐富經驗,又為黨的建設學術研究提供了鮮活樣本和生動素材,對黨建學術研究提出了諸多富有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的課題,有待于黨建理論工作者進行系統研究和深入挖掘。

1.4 比較優勢:中外政黨治理成效的顯著對比

學術自信源于比較優勢。由于各國在社會政治制度、政黨制度、意識形態、歷史文化等方面存在較大差別,不同國家政黨治理的成效和水平也不同。中國共產黨在自身治理實踐中,成功應對和化解了一次又一次的黨內治理危機和風險挑戰,如今依然保持著旺盛生命力和強大凝聚力、戰斗力?!拔覀凕h要搞好自身建設,真正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一個政黨?!盵10]177“大就要有大的樣子”,經過革命性鍛造的中國共產黨正在全面強起來,全面從嚴治黨堪稱當代世界政黨政治譜系與政黨治理活動中的典范。而近年來,在西方歐美國家,隨著逆全球化浪潮的擴散、歐美政黨民粹主義傾向和保護主義抬頭,西方政黨政治亂象頻出,陷入了重重治理困境,昭示著政黨危機時代的來臨,“政黨作為國家與社會的聯系橋梁功能正在衰落,作為政府運作的重要制度性主體正在飽受詬病,作為社會中的政治團體組織正在渙散”[11]。社會分化劇烈,中產階級日益變小,政黨政治陷入了極左極右的怪圈,“政黨變成了福山所說的Voteparty(否決黨),互相否決,不是互相支持和提建設性意見,就是為了反對而反對”[12]。政黨競選中各派系之間的相互傾軋、惡性競爭加劇了政黨治理的嚴重內耗和分化,“西方一些政黨挾持民意,對抗傳統精英政治,政黨理念主張和活動方式日益民粹化”[13],反權威、反傳統受到民眾歡迎,政黨組織反而越來越成為撕裂社會的政治力量,嚴重惡化了西方國家的政黨政治生態。

在全球范圍內政黨危機和政黨衰敗背景下,中國之治與世界之亂形成鮮明對照?!爸袊伯a黨立志于中華民族千秋偉業,百年恰是風華正茂?!盵14]這充分彰顯了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政黨自信、昂揚風貌和強大底氣。全面從嚴治黨不僅為中國共產黨自身治理提供了治理方案,也為世界范圍內的政黨建設與政黨善治貢獻了中國智慧、提供了中國方案,對于世界政黨治理具有積極借鑒價值和引領示范意義。在這鮮明對照中,凸顯出從事黨的建設學術研究應具有的充足底氣和堅定信心。在新時代如何以學術研究講好中國共產黨的故事、講好中國政黨治理的故事,闡釋好中國特色政黨治理的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進而為當代政黨政治背景下的世界政黨治理貢獻中國智慧、提供中國方案,無疑是新時代黨建理論工作者不可推卸的重要職責。

2 新時代黨的建設研究學術自信的基本要素

黨的建設研究學術自信的基本要素即解釋黨的建設學術自信何以可能,學術自信要由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共同支撐才能得到真正意義上的確立,這些因素包括作為研究主體的黨建理論工作者的研究水平、學緣結構、學科背景等,作為研究環境的黨的建設理論界的學術氛圍、研究導向、學術生態等,作為研究條件的學術陣地、科研平臺、成果轉化等多方面建設的共同發力。從基本的方面來看,黨的建設研究學術自信的真正樹立需要具備豐富的黨建基本范疇和概念體系,具備不斷成熟的知識體系,具備科學性與規范性的研究方法,具備學術研究對黨建實踐發展所發揮的推動作用。

2.1 黨的建設學術研究的概念體系

新概念的形成是新認識、新思想形成的起點,具備一整套豐富的概念體系是開展科學理論研究的基本前提。具備一整套概念體系是理論研究和增進知識的基本載體,概念供給的短缺必然導致理論的干癟,黨的建設理論創新、體系構建、知識供給都離不開豐富概念體系的支撐。

黨的建設學術自信的樹立首先要加大概念供給的力度,加快術語創新的進度,善于從立黨、建黨、強黨的偉大歷程和實踐中概括提煉出反映客觀事實、契合客觀規律、易于傳播的概念體系,用豐富的概念體系深刻揭示黨從弱小到強大的內在規律、開展黨的自身治理的內在機理、治黨與治國的內在邏輯。十八大以來黨的建設話語實現了極大豐富和創新,既有諸如黨的全面領導、“四個意識”、政治紀律與政治規矩等集成創新,也有黨內政治生態、黨內政治文化、黨的建設質量、精神之鈣、制度治黨等原創創新,如何在進一步運用理論思維和學術語言深入闡釋這些重要概念的豐富內涵和實踐指向,成為黨建理論界的提升研究學理性的重要任務。在黨建概念體系的運用上,要注重話語策略的靈活運用。黨的建設理論研究承擔著政治宣傳與學理研究的雙重使命,不同功能定位決定了話語的不同屬性、風格與要素。黨建理論研究界存在的一個突出現象是經常將關于黨的建設的文件報告、工作部署與學術研究相互混淆。要在學術研究中要區別對待、靈活運用不同的話語體系,提高黨建話語運用策略,比如以學術話語與政策話語為例,政策話語的功能主要在于動員整合、宣傳鼓動、渲染烘托、論戰批駁,而學術話語的功能主要在于理論創新、邏輯論證、研究闡釋,這就決定著政策話語必須具有鼓動性、感召力、傳播力,而學術話語必須具備科學性、邏輯性、一定的獨立性,其功能在于創造體系化、穩定化的知識體系,“宣傳行為的本質雖然只是信息傳遞,但卻帶有即時性、多樣性、包容性和靈活性,是一種能夠發揮溝通、協調和整合作用的社會行為”[15],兩者之間話語要素不同、風格功能迥異,如果將政策話語混同于學術話語,就會造成學術研究的庸俗化,導致產生“黨建研究無學問”的認識誤區,影響黨建學術研究的良性發展,而如果將學術話語運用到政策話語中,就會影響到黨的政策普及與理論宣傳效果。要在理論宣傳領域講究深入淺出、通俗易懂,而在學術研究意義上,要善于將文件語言轉化為學術語言,處理好學術研究與理論宣傳不同話語風格與話語使用之間的辯證關系,積極倡導思想的高度、學理的深度以及論證的嚴謹度。

2.2 黨的建設學術研究的知識增量

黨的建設理論研究的過程就是黨建理論不斷創新、知識不斷創造的過程,黨的建設研究學理性不足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黨的建設知識生產力度不夠,可以說,“理論供給不足是黨建工作面臨的最大問題”[16]。有學者指出:“黨的自身建設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理論、思想、智慧、方案、舉措,即以思想創新和實踐創新來解決新問題?!盵17]提升學理性要善于從馬克思主義理論寶庫中深入挖掘整理、概括提煉、系統總結馬克思主義政黨學說、黨的建設學說及政黨建設原理,以馬克思主義政黨學說重要文獻為基礎,立足中國共產黨自身建設的實踐歷程與現實狀況,發展具有規律性、原理性、思想性的中國特色政黨學說體系和黨的建設原理,由現象描述上升到規律探析,由經驗總結深入到本質概括,正如習近平所說的,“要深入基層、深入實際,深入研究管黨治黨實踐,通過縱向和橫向的比較,進行去偽存真、由表及里的分析,正確把握掩蓋在紛繁表面現象后面的事實本質,深化對從嚴治黨規律的認識”[18]102。要強化黨的建設基礎理論研究,在提煉挖掘黨的建設元理論上下氣力,在研究規范上體現科學性,在價值導向上彰顯主體性,在理論體系上凸顯原創性,提升黨的建設的知識供給和理論增量。中國共產黨是世界政黨政治文明史上的一顆璀璨明星,應深入研究這一新型政治文明形態何以實現如此科學高效的進行自我管理、自我修復、自我完善、自我建設的成功密碼,從黨的自身建設歷史與實踐中“挖掘新材料、發現新問題、提出新觀點、構建新理論”[9]344,系統總結這一政治組織不斷取得成功與勝利的顯著優勢、獨特基因和優良傳統,在黨建理論上不斷拓展新視野、作出新概括,積極構建尊重客觀事實、體現客觀規律性、具有強大解釋力、科學預見性與指導性的中國化馬克思主義黨建理論體系。

2.3 黨的建設學術研究的科學方法

學術研究的科學性建立在研究方法的規范性基礎之上,科學方法論基礎和具體方法準則是開展學術研究的基本方式和指導原則,是學科知識的生產方式和保證學術研究規范性的基本要件之一,黨的建設理論研究的規范化、科學化發展有賴于對研究方法的突破與引入。首先,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是開展科學理論研究的根本方法,黨建理論研究首先要堅持這一基本原則和重要前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蘊含著豐富的科學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比如注重調查研究、樹立戰略思維、歷史思維、辯證思維、創新思維和底線思維等,這一系列科學思維方法和工作方法對開展黨建理論研究有著積極的借鑒意義。其次,要建立和形成具有中國特色和中國風格的黨建學術研究的理論工具與分析范式。不同學科之間的差別不僅僅在于知識體系的差異,更重要的是在于知識背后所蘊藏的分析方法和研究范式的差別。長期以來,學界常常囿于傳統的分門別類式的研究,一提到黨的建設,人們通常會將自己的研究理解為屬于“五大建設”中的哪一類而加以簡單機械的對照,這對于深化黨建理論研究是必要的,但又是不充分的。如果將黨的建設機械地理解為“5+2”總體布局的簡單相加,或者在研究中就思想建設談思想建設、就作風建設談作風建設、就組織建設談組織建設、就制度建設談制度建設,這就割裂了黨的各項建設之間的內在關聯和作用機制,致使黨的建設理論研究呈現碎片化、隨意化、膚淺化傾向,難以真正把握黨的建設偉大工程的實踐要義和理論精髓;再如,在黨建理論研究中,理論界在提倡樹立問題意識、問題導向的同時,時常將作為學術問題和實踐問題的研究界限和內在特質相混淆,致使黨建研究常常陷入“理論—挑戰—對策”的思維之中,在學理論證研究上顯得淺顯,在實踐對策供給上顯得蒼白無力。凡此種種分析方法顯然不能滿足黨建理論科學研究的需要,要理論與實踐之間要保持某種適度的張力,致力于建立理論周延、邏輯嚴密、富有解釋力的黨建學術研究的理論工具和分析范式,是黨建理論工作者要突破的重要課題。第三,大力倡導借鑒其他學科較為成熟的研究方法和現代新型科學技術手段為我所用?!耙钥茖W方法推進黨的建設,最根本的是既要繼承和發展黨在長期實踐中積累的黨的建設成功方法,又要積極探索運用現代科技方法,包括探索運用信息網絡技術,探索運用現代管理學、組織學、心理學等現代科學方法?!盵19]46要積極借鑒系統分析、組織分析、心理分析、大數據分析、現代傳媒技術等傳統分析手段與新興研究方法,開拓黨的建設研究的學術視野,豐富黨建理論研究的方法手段,使理論工作者對黨建課題的認識更加全面、更加深刻、更加科學。

2.4 黨的建設學術研究的實踐運用

學術研究的價值最終要體現到為黨的建設實踐提供決策建議上來,黨建研究成果最終要落實到怎么用上來,以黨的建設研究學術自信增強黨的建設工作的實踐理性。第一,以黨建學術研究助推黨建高端智庫建設。整合黨校、高校、社科院以及社會研究機構的研究力量,加強交流溝通與協作共建,推動實現黨的建設學術研究協同創新,建立黨的建設學術研究成果轉化機制,聚焦黨的建設基礎性、戰略性、前瞻性重大現實問題,發揮黨的建設學術研究對智庫建設的價值引領和思想引領功能,為提高黨的建設政策制定出臺提供優質資政服務。第二,以黨建學術研究強化話語權建設。打造共識性學術語言,提高學術對話水平和國際交流水平,在國際學術界的認同度和影響力。話語權的建設也要借助一定的平臺和陣地,有實力的研究機構應積極創辦專門針對黨建領域的學術期刊,為學界開展學術探討和學術爭鳴創造有利條件。第三,以黨建學術研究推動黨的建設理論宣傳普及。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關于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與全面從嚴治黨、加強黨的組織工作一系列重要論述,學會以學術講政治,推動馬克思主義黨建理論最新成果通俗化、大眾化。第四,以黨建學術研究服務黨建實踐工作。以積極回應和探索解決黨的全面領導和全面從嚴治黨面臨的現實問題為著眼點,不斷進行理論探索和理論創新,以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為目標,為系統推進新時代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制度建設以及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提供科學理論支撐和決策依據。

3 新時代黨的建設研究學術自信呼喚黨的建設學科自覺

新時代黨的建設學術研究需要具備一大批專業人才隊伍和一整套專業知識體系,這就有賴于黨的建設學科發揮應有的功能作用,以黨的建設學科建設為學術自信提供堅實基礎和重要支撐。黨建學科建設問題得到了黨建理論者的持續關注和研究,尤其是自“黨的建設”二級學科設立以來,關于黨的建設的學科建設研討、師資培訓、理論研討等學術活動陸續展開,黨建理論界諸多專家學者長期關注學科建設與發展,為黨建學科健康發展提供了豐厚理論支撐和決策依據,彰顯出理論界對黨建學科建設的學術關懷和理論擔當。黨的建設學科自覺指黨的建設各個方面自覺堅持黨的建設學科性和自覺推進黨的建設學科化,積極構建具有黨建學科特色、學科風格和學科氣派的學科體系,為黨的建設學科的系統化、規范化、科學化發展提供切實可行的學理支撐和對策建議。黨的建設學術自信與學科自覺之間存在密切邏輯關聯,黨的建設學術自信有賴于學科自覺的支撐與保障,黨的建設學科自覺需要黨的建設學術自信的引領和推動,最終實現兩者的良性互動、協同創新。

3.1 提升黨的建設的學科地位

黨的建設是一門研究無產階級政黨特別是中國共產黨內部建設的理論與實踐的科學,亦指研究和探討中國共產黨產生、發展、建設和領導規律的學問,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任何學科的健康快速發展都以取得獨立的學科地位作為重要起點,擁有獨立的學科地位意味著該學科的重要性和科學性得到學術界和教育主管部門的共同認可,有助于形成該學科教育教學、人才培養、學術研究、社會服務的規范體系,擴大學科的知名度和影響力。2016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了《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并指出,“支持有條件的高校在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下設置黨的建設二級學科”,這就為黨的建設賦予了獨立的哲學社會科學學科地位。2018年,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武漢大學、山東大學、蘭州大學等數10所高校開始招收“黨的建設”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使黨的建設在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中的學科地位得到了初步鞏固和提升。需要指出的是,黨的建設學科區別于一般意義上的政黨政治學,也不是別的政黨組織推進自身建設的學科,它是屬于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內的以“中國共產黨”推進自身建設的理論與實踐作為研究對象的學科,特指“中共黨建學”。應將黨的建設二級學科置于與馬克思主義理論其他二級學科同等重要的地位,對照馬克思主義理論其他二級學科建設規范建立黨的建設二級學科的學科標準,構建包括“黨的領導、黨內治理、黨的執政”三位一體的大黨建研究格局,重視并快速推動黨的建設學科化進程。

3.2 強化黨的建設的學科意識

學科意識是對本學科的學科性質、學科地位、學科邊界、學科歸屬、學科依循、學科功能等方面的整體性認知,這種認知應該貫穿、規約并且指導黨的建設學科建設的整個理論譜系和全部實踐活動。學科意識是判斷學科建設狀況及學科狀況的基本標準與核心要素,獲得獨立學科地位,明確學科歸屬,方可強化學科意識,相比于馬克思主義理論其他二級學科,黨的建設學科更是一門圍繞黨的自身建設、領導和執政的理論和實踐而展開的現實性較強的顯學。長期以來,黨的建設研究一直籠統包含在中共黨史(含黨的學說和黨的建設)二級學科內,在高校未能獲得獨立的學科地位,過分強調黨史與黨建的關聯,使得黨建研究存在邊緣化現象,在某種程度上弱化了黨的建設學術研究的學科主體性。黨史研究和黨建研究雖然同根同源、密不可分,但是作為一個科學命題,兩者具有截然不同的學理內涵與研究理路,一般而言,前者注重考證還原,后者注重抽象建構,前者注重史實描述,后者注重理論演繹,前者注重歷史經驗總結,后者注重現實對策供給。一直以來,部分黨史工作者認為黨的建設研究“沒有學問”“過于務虛”。要從根本上厘清對這一問題的種種認識偏見,應當強化黨的建設的學科意識,準確廓清黨的建設的學科定位和學科性質。在黨建學科建設過程中,學科意識不僅包含而且還體現為對黨的建設學科的歸屬意識、認同意識、責任意識、使命意識、規范意識,黨的建設學科隊伍的全體人員,都應該將黨的建設學科視為共同家園和學術共同體,增強學科自信和學科自尊,維護學科立場和學科形象,遵守學術道德和學科規范,并以此提升黨的建設學科研究水平和整體實力。

3.3 拓展黨的建設的學科基礎

黨的建設學科建設一方面迫切需要從學科基礎、研究方法、課程體系、教材體系、師資隊伍、研究方向等方面綜合施策、協同推進,構建具有系統性、專業性的學科主體性,建立適應本學科理論研究的具有高度主體性的概念體系、研究方法、分析范式、理論工具、學科話語、學科思想史;另一方面,在突出和建立主體性的前提下還應積極借鑒不同學科的學科特點和學科優勢,拓寬黨的建設理論研究的跨學科視野,借用不同學科學理優勢為黨的建設理論研究拓展研究視野、開拓理論增量,構建以馬克思主義黨的建設理論及其中國化成果為主軸,建立健全由黨建學概論、黨的建設原理、黨的建設史和黨的學說史、黨的建設思想史、習近平新時代黨建思想等為主要內容的課程體系,以組織學、管理學、歷史學、哲學、社會學、文化學為輔助的大黨建學科體系,打破學科壁壘,推動交叉學科融合發展,夯實黨的建設的學科支撐和學理依循。

3.4 發揮黨的建設的學科功能

當前,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全面推向深入,全面從嚴治黨成效卓著、縱深推進,黨建學科建設可謂恰逢其時、大有可為,要通過學科功能的充分發揮進一步樹立黨建學科自覺。其一,教育教學功能。完善黨的建設專業的學科體系、教材體系與課程體系,將黨的建設專題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引導學生充分認識到黨的建設近百年的光輝歷程、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對于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大戰略意義。其二,人才培養功能。無論是在學術研究、學科建設方面,還是智庫建設、決策咨詢方面,人才資源始終是最重要的因素,黨的建設學科要在專業人才隊伍建設上下氣力,提高黨的建設人才培養質量,培養組建一支高水平、專業化的黨建研究隊伍,才能對黨的建設理論科學化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支撐和基本保障。其三,科學研究功能??茖W理論與具體實踐之間總是存在一定的張力,突出科學研究功能就是要在研究類別明晰是基礎性研究還是應用性研究、是學理性研究還是對策性研究,樹立學術自信和學科自覺要更加注重黨的建設基礎研究和學理研究,應在課題項目、研究經費、研究平臺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讓黨建理論工作者安心沉潛科研,發揮應有作用。其四,社會服務功能。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在學科建設上增加社會實踐環節,凝練學科研究方向和重大選題,深入研究黨的建設學科建設基礎理論問題以及需要解決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對接黨委部分、政府部門、國有企業、高等院校加強黨的建設的實際需要,廣泛開展針對特定黨建問題的專項調研,提高建言獻策的能力和水平。

猜你喜歡
學術研究政黨學術
論研究生的學術批判素養
巴西主要政黨黨的標志概觀
世界政黨與國家治理叢書
學術是公器,不是公地
遼寧興城覺華島歷史學術研究綜述
學術動態
學術史是學術研究的第一道門檻——以《紅樓夢》新近失范研究為例
對學術造假重拳出擊
俄羅斯政黨的最新變動
創新需要學術爭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