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年教師職業道德修養面臨的挑戰與應對策略

2019-01-28 17:53黃夢
成長·讀寫月刊 2019年1期
關鍵詞:應對高等教育職業道德

黃夢

【摘要】教師擔負著教書育人的光榮任務,教師的自身行為和品德修養,對下一代的成長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古人說“唯師道立而善人多”,說明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在教育中有著極其重要的示范作用。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修養,做到為人師表,也是教師職業對教師人格特征和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梢哉f,教師只有自己具備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崇高的職業道德才能在學生心目中成為典范和榜樣。因此,探析如何加強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就顯得非常重要。

【關鍵詞】青年教師;高等教育;職業道德;應對

近年來,隨著高等教育快速發展,高校青年教師群體的規模不斷擴大,每年都有大批青年教師被吸收、充實到教師隊伍中,他們的思想主流是積極、健康、向上的。同時也必須清醒地看到,高校青年教師群體在思想道德方面還存在需要改進的地方。從信息時代的發展來看,高校青年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問題同樣引起國內的廣泛關注。

一、信息時代高校教師職業道德的挑戰

(一)信息時代教師道德觀的沖擊

信息時代信息資源全球化、環境虛擬化,使高等教育的全球化、信息化成為現實。網絡充斥著形形色色的資源,虛假信息真假難辨,對大學生的健康成長造成了危害。因此,信息時代對高校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皩W為人師,行為世范”,身教是育人的唯一正道。目前,有些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受到了巨大的沖擊,表現為:言傳與身教分裂,將商品經濟活動的價值規律用于處理同事關系、師生關系、教學關系。有的缺乏敬業精神,熱衷于第二職業,把大部分時間和精力投入其他行業,對本職工作敷衍了事,任意調、停課,隨意修改教學計劃,置教學質量和學校聲譽于不顧。更有甚者利用手中出題評分的權力,收取學生的錢物等。這最終導致教師威信滑落,對學生思想、道德、世界觀帶來負面影響,造成大學生對理想和信念的麻木。

(二)信息時代職業技能的沖擊

信息時代,知識更新速度飛快,同時互聯網的速度發展,社會處于一個信息來源極為豐富和多樣化的環境中。知識傳播的提速,對教師的職業技能的修養造成了巨大的沖擊。主要表現在創新精神缺乏和缺乏終生學習的觀念兩個方面。教材已不再像從前那樣是學生專業知識來源的主要渠道,教材所要求掌握的知識對學生而言不一定都是未知、全新的知識。很多教師,知識結構單一,所教知識學嚴重滯后時代的發展,無法吸引學生。很多教師缺乏終生學習的觀點,不能及時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不能有效的向學生傳播最新的知識。其次表現為對課堂教學藝術的不重視。不少教師認為,聽課是學生“天職”,教材教師在課堂上傳授的知識都是比較新的知識學生自然就會聽,因為大學生已經是成年人,已經有足夠的自制力與思維力,所以沒有必要過多地考慮教學藝術的問題。

二、信息時代高校教師職業道德的應對

(一)教師道德觀的應對

知識是無國界,但教育是有國界,因為教育是培育人的社會實踐活動,是為一定社會培育建設者,而不同社會的核心價值觀體系是不相同的。因而,對教師而言,在信息時代要特別學校好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種種自然科學及社會科學文化知識,學習中華民族的優良道德傳統,學習英雄人物的先進事跡和革命精神。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是一脈相承的科學體系,這個體系既是我黨和全國人民的偉大旗幟和指導思想,也是我們搞好師德建設的指導思想。教師在學習的基礎上要注重參與各種實踐活動,把道德規范要求轉變為實際行動。

在市場經濟的沖擊下,要學好社會主義師德理論。社會主義師德理論從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根本利益出發,正確指出了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的關系,論證了師德形成與發展的規律,闡明了師德發展的趨勢。因此,認真學好這方面的理論知識也是使教師自覺進行自我職業道德修養提高的內在要求。

(二)信息時代職業技能沖擊的應對

為了改變師生“對立”的現狀,教師應該努力將“學術性”與“師范性”統一起來。首先高校教師必須具有較高的“學術性”,這就是要求教師要有積極進行學術研究,及時掌握本學科發展現狀和發展趨勢,不斷提高自身的學科理論水平,能及時吸收最新成果應用于教學實際。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根據信息時代的特點,使自己適應信息時代的挑戰,具備新的觀點和理念。要不斷學習和掌握信息時代獲取和辨別知識的能力,要積極加強自己創造性思維的鍛煉,要使自己具有終生學習的凈勝。教師必須具“師范性”,即要求教師積極探討教學規律,提高教學能力,努力探索與大學生心理特點相適宜激發學生學習的主體意識和主動參與意識的多樣化教學方式方法,能對其淵博的科學文化知識進行生動有趣的理論說明、論述和解釋,同時還能讓學生理解老師的求學之道。

這就要求教師能夠根據信息時代的特點,使用合適的教學方法,掌握現代教育技術。加強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加強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保證,是提高高校教師隊伍素質的需要,是加強大學精神的需要,它關系到黨的教育方針的全面貫徹,關系大學對人才的培養,對教育和社會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隨著高校各項制度的不斷健全和教師個人認識的不斷提高,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將會有令社會滿意的大改觀。

(三)高校青年教師要培養對教育事業的熱烈情感

教師情感不僅能推動教師積極地工作,而且能直接感染學生,影響教育過程。一個具有深刻的道德感、強烈的理智感和正確的審美感的青年教師,就會在任何場所下,誘發出學生相應的情感。教育也必須從愛出發,熱愛教育這一職業,熱愛所教授的專業,熱愛學生。只有熱愛學生的教師才能贏得學生的熱愛,并帶動學生之間的互愛互助。

參考文獻:

[1]李航.高校教師職業道德教育途徑及問題評析[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5(06).

[2]雷艷平.青年教師職業道德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3(10).

[3]李良華,廖春華.通識教育理念中融入教師職業道德教育探析[J].成都紡織高等??茖W校學報.2015(04).

[4]王楠,邊洪鑫.當代教師職業道德培育的現狀淺析[J].現代交際.2015(02).

猜你喜歡
應對高等教育職業道德
會計職業道德現狀之我見
淺談會計職業道德的重要性
淺談教師如何應對校園霸凌
基于Flash+XML技術的護理技能虛擬教學平臺設計與實現
中國高等教育供給側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內涵、路徑
高等教育教學中的重與輕分析
論高校教師的基本職業道德修養
在弘揚職業道德中爭創“青年文明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