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小學安全管理現狀及對策

2019-01-28 17:53朱一優
成長·讀寫月刊 2019年1期
關鍵詞:現狀與對策安全管理小學

朱一優

【摘要】學校安全管理問題始終是牽動社會的重要問題,學校作為新生代兒童接受教育的場所,承擔著學生身心全面發展的重要職責。安全管理問題是學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由于小學階段學生的身心發展水平帶來的限制,在自我保護與安全意識上學生存在一定的欠缺,尤其在農村地區小學生安全問題十分突出,伴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面臨越來越多新的情況與新的矛盾,面對著來自各方面綜合因素的沖擊,農村小學安全管理所面臨的形勢越發嚴峻。本人一直從事小學安全管理工作,身在其位,必謀其事。本文將圍繞著當前農村小學安全管理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討論,并為如何做好農村地區小學安全管理工作提出合理的意見與建議。

【關鍵詞】農村;小學;安全管理;現狀與對策

一、做好小學校園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校園安全管理首先要做好的就是保護好學生在校的人身健康與安全,并在此基礎上為學生開展生命安全教育,幫助小學生掌握基本的自我保護知識。生命的健康與安全是學生其他各方面成長的前提條件與物質基礎。由于農村小學地區的相對偏僻,在自然地理條件上可能會造成一定的安全隱患問題,例如,山區的學校在夏季時很容易出現泥石流、洪水等安全問題,除此之外,某些學校地理位置偏僻,學生在上學與放學的路上,也可能面臨著交通安全問題。其次,農村地區留守兒童問題已經見怪不怪,很多留守兒童由于沒有父母的陪伴,很有可能在學校遭到其他同齡兒童的孤立與冷落,甚至出現校園欺凌現象。以上校園安全管理問題一旦出現,都將會對學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有的將對學生的身體和健康造成威脅,而校園欺凌問題則會在學生幼小的心靈上劃下一道傷口,如果沒有及時發現并加以正確的處理,長此以往,甚至造成學生心理的扭曲。

二、農村小學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難點和障礙

(一)安全管理工作存在復雜性

在開展農村小學安全管理工作的過程中任務艱巨而復雜,這首先是由于教育和管理主體的復雜性所決定的,學校所教育和管理的主體是一個個具有身心發展差異的主體,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學生的想法與行動都是由自己自由支配,加之小學階段學生身心發展尚未成熟,好奇心較強,以及好奇好動等一系列身心發展的特點,都為小學安全管理工作帶來了較大的難度。其次,農村小學安全管理具有一定復雜性,是由于農村地區社會發展狀況所決定的,農村地區的安全管理與安全教育工作始終沒有被放在重要的位置,在城市中,為了保證小學生在放學時間能夠安全順利回家,減少交通事故發生概率,在小學放學時間段前后,都有交通警察在學校路口進行交通指揮,為小學生的安全出行提供一臂之力??捎捎诮洕l展與社會條件的限制,在農村地區小學生放學之后鮮有交警前來指揮交通保駕護航,尤其可能部分農村地區由于地處山區,上學放學路況復雜,更加需要專人的護送。再次,安全事故類型的多樣性與突發性是造成學校安全管理工作復雜的又一原因。在農村小學中,面臨的安全問題類型多樣,例如,擁擠踩踏事件、溺水、火災、交通事故、觸電、食品中毒、學校暴力欺凌等等,可能出現的安全事故類型復雜多樣,為安全管理工作帶來了大量的提防工作,與此同時,這些安全問題的發生是不確定的,大多數都為突發性事故,在校學生缺乏自我保護意識的背景之下,學校也難以及時預見并阻止事故的發生。

(二)安全管理工作資金投入不足

雖然學校安全管理問題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重視,并且教育部也針對安全管理問題提出了嚴格的要求,但是對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仍然僅僅停留在表面工作,卻沒有真正落實到實際的協助行動之中。安全管理工作的開展必然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與物力,如果沒有經費作為開支,那么安全管理工作必然無法順利開展。例如,農村地區由于經濟條件的限制,很多校舍的建筑存在老化現象,在建筑方面尚不達標,校舍安全隱患成為威脅學生安全的一項因素,但是由于經費的不足,學校經費除了為教師發放工資、購置教學用具等軟件設備之外,不會有盈余的錢用來校舍的重建上。除此之外,“門衛”是學校安全的一個重要保護屏障,是學校安全的守衛士,但是在農村小學校園中,門衛年紀較大、無證上崗現象普遍存在,從年齡上就可以基本判斷,這些門衛的年齡根本在發生安全事件時作出靈活迅速的反應。由于“門衛”不在學校體制編制體系內,工資水平偏低,不會有年輕力壯的人愿意從事門衛工作。以上問題都是由于學校安全管理工作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持所導致的。

三、當前農村小學安全管理現狀

(一)安全管理機制不夠健全

學校安全管理工作機制的不健全,不只是指農村小學地區的現狀,更是代表了全國教育工作對安全管理問題的疏忽,如今對于小學校園安全管理工作還缺乏健全的法律法規,已經建立起的法律法規也缺少相應的監督體系,由于監督體制的缺少,很容易造成安全管理工作效果的大打折扣。對于農村地區小學校園安全管理工作的相關規定則又少之又少,導致當前農村地區的小學安全管理工作缺乏相應的規章制度作為工作依據,導致安全管理工作的開展收效甚微。

(二)家校之間缺少溝通

留守兒童這一問題幾乎存在于大部分城鄉或農村地區,村落中的年輕人都外出到城市打工,僅留下年邁的父母照看孩子,以本區的竹洲小學、燈籠小學學區為例,村里年輕人的身影少之以少,這種現象在一些邊遠農村地區已經更加突出。爺孫兩代人之間存在觀念上的差異,加之由于身體的年邁,在各方面無法給予孩子及時妥當的照顧。留守兒童面臨的安全問題日漸顯露,很多新聞報道關于校園欺凌事件,直接原因就是由于父母的缺失,兒童受到同學的歧視,因此要與同伴的欺凌,學校的教育無法完全替代父母的陪伴,在2009年,扶風縣某一小學有五名兒童相約自殺,其中有四名就是留守兒童。良好學校安全教育工作的開展必然離不開來自家庭的支持,但是很多父母外出打工,沒有意識到自己作為監護人應該承擔起的責任,家庭與學校雙方的安全工作開展不暢,留守兒童安全問題突出。筆者曾經看過一部深具教育意義的電影,名字叫做《橘子的天空》,大體內容講的就是,一個村落里的年輕人都選擇到大城市里去打工,將正在讀小學的孩子托付給年邁的父母照看,在父母離開的時間里,留守兒童因為沒有父母在家經常受到其他兒童的嘲笑,長此以往留守兒童出現了厭學情緒,甚至連夜出逃走路去城市尋找父母。這一部電影深刻的反映了一個正處于生長發育期間的兒童,群山父母陪伴后的失落與難過。在這部電影中,學校意識到了孩子們對父母的想念,于是在學校安裝了電腦,當孩子們想念父母的時候可以和父母開視頻,打電話,以此安撫孩子的情緒。這一做法體現了學校安全教育工作意識到了,學校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離不開父母的支持,而真正在現實生活中,有多少鄉村學校意識到了這一問題,有多少學校將留守兒童的問題納入安全管理工作范圍之中,真正做到與兒童面對面的溝通并且去爭取留守兒童父母對學校工作的支持呢?

(三)安全教育課堂不夠重視

學校要做好學生的安全管理工作,一方面出了要提供學生良好的環境與有力保護這些一系列的被動措施之外,學校更需要重視對兒童安全教育知識的傳授,組織專門的安全教育課堂,讓兒童了解在學校與生活中可能面臨的危險有哪些,在面對危險時應該怎么辦,讓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我保護常識,在面臨危險的時候,能夠主動的采取自我保護措施,而不是束手無策。因此安全教育課堂是學校所必須開設的一門課,但是在農村小學地區很少有學校將安全教育課堂納入課程中,忽視對學生安全知識的講授。以安全教育課作為保證小學生安全教育活動的最低保障,將學校安全管理工作由被動轉變為主動,能夠大大提高學校安全管理工作的效果。

(四)安全教育活動忽略操作訓練

在深入農村地區的小學經營調查的時候發現,幾乎大多數小學都不重視安全演練工作的開展,按照教育部要求,學校需要定期開展火災、地震事件演練,讓學生掌握突發事件前的基本求生技能。除此之外帶領學生參觀消防隊,請消防警官來學校開展安全教育主題演講等等,都在潛移默化的在學生心中種下一棵自我保護意識的種子。由于受到經濟條件等方面的限制,農村地區的小學鮮有條件為學生提供應急事件的操作演練與主題教育演講。目前大多數農村小學的安全演練工作仍然流于形式,并沒有形成嚴格的訓練系統。偶爾有部分小學曾開展過地震演習,在觀看學生演習的過程中,大多數學生表現懶散,甚至不愿意配合,松松散散的走去操場,沒有絲毫認真面對演練的姿態。不僅讓筆者想起了在2012年四川發生地震時,北川中學全校師生全部安全轉移的事件,這一事件當時震驚全國,在采訪北川中學時究其原因才知道,北川中學的校長十分重視平時對學生的安全演練,讓學生心中警鐘長鳴,在真正面對危險發生時,也能夠從容面對,最終成功脫險。在與北川中學的對比中,是否應該引人深思,下一步應該怎樣徹底解決安全演練流于形式的問題。

四、實現農村小學安全管理的途徑

(一)提高社會關注度,建立健全安全教育機制

社會對學校安全管理工作起著有限的監督與促進作用,因此在開展學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過程中,需要建立學校主動承擔、社會共同監督安全管理機制,邀請社會公益團體、社會組織參與到學校安全管理工作過程之中,在這個過程中監督管理工作全程,并為工作的開展提供合理的意見與建議,以積極良好的輿論引領學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開展。同時,教育行政部門需要重視農村地區小學校園安全管理工作的開展與落實,可以通過對地方學校校長開展安全教育培訓工作,采取遠程教育與集中教育的工作形式做好校長安全教育工作。其次要落實學校校長負責制,做好安全管理工作,首先需要解決的就是某些學校在面對安全事故時往往采取回避、不愿負責的態度,學校對事故處理采取消極態度。通過對學校校長負責制的明確規定,以法律制度加以規范,為學校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外部監控。

(二)建立家校聯系,提高父母安全監護意識

父母教育理念的缺失造成當前留守兒童意外事故嚴重的問題,學校除了做好校園內本職的安全管理工作之外,還需要做好的就是家校的配合工作。除此之外,一般而言家長對學生的關注更多的是放在學習成績上,對學生的安全教育缺失嚴重,學校需要做好安全知識的宣傳教育工作,讓家長時刻謹記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在家中電器的擺放,煤氣的使用都要注重安全性,避免學生由于疏忽而發生觸電等意外事故。家長還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向學生傳授基本的自我保護知識,不吃陌生人給的食物,放學時不跟陌生人走,在夏季不和朋友去河里游泳,自己在家時有陌生人敲門應該怎么辦,這種生活中經常遇見的安全常識問題的應對方法都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傳輸給學生,讓他們逐漸掌握自我保護的策略。

(三)重視課堂教育,加強安全知識的傳授

開設安全知識教育課堂,將被動的保護轉變為學生自己主動的防御,是提高學校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徑。將安全知識教育課堂納入農村課程安排之中,向小學生普及生活中經常發生的意外事故,以及面臨危險時應該怎么做。除此之外,面對社會上經常發生的學生安全事故問題,要有意識的將實際事例引入課堂,敲醒學生心中的警鐘,引起學生自身的重視,并讓學生集思廣益去反省這一個個安全事故事例產生的原因是什么,怎樣做就不會發生危險。

(四)重視實踐操練,提高學生的應急能力

光說不做假把式,在知識傳授的同時,學校要重視安全事故演習,例如火災演練、地震演練等,在隨機的演練當中,既培養小學生的應急意識,又提高了自我保護能力,在真正面對危險時可以有效的自我保護。前不久在新聞報道中,在浙江某一農民工三層居民樓中,晚上起大火,在大家慌亂時刻,一個十二歲的小姑娘發號指揮,帶領其他居民成功脫險,在采訪小姑娘的過程中,她表示由于學校經常組織消防演練,所以自己懂得如何在火災中逃生。這就是學校教育價值的力量。

五、總結

小學安全管理工作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深刻認識當前小學學校在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與反思,認真改進工作,做好農村小學的安全管理工作,為孩子健康快樂成長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國外教師的“課間策略”[J].何禾.基礎教育論壇.2015(02).

[2]淺析家庭安全教育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楊新亞.教育導刊(下半月).2014(01).

[3]農村小學課間文化存在的問題及優化對策[J].李醒東,宋琳結.教學與管理.2012(29).

猜你喜歡
現狀與對策安全管理小學
新疆農村成人教育的現狀及對策
關于汽車客運站財務管理的現狀與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