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養成教育:豐滿人格的養成

2019-01-28 17:53儲少琨
成長·讀寫月刊 2019年1期
關鍵詞:剛毅西南聯大世俗

儲少琨

教育,這個與人類社會相伴而生的認知導向活動,千百年來一直是人們思考并熱議的話題。古往今來,無數教育家們都在窮極一生探索并追問同一個課題——什么樣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其實早在《禮記》中便對此有所解答,“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德也”,我以為,教育不應僅是傳授知識,而更應提升到對學生人格塑造的層面上去。正如《師說》所云:“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而解其惑者也?!苯逃赜谂囵B出德才兼備的人,人格品德是第一位的,養成教育則恰恰符合這一要求。

“養”,即滋養,教育首先要滋養學生的品格,心性。所謂“修身養性”,就是順應天意,讓人在滋養中逐漸發展自己。但滋養不是一味的放縱,而是一定約束下的自由。師者給予學生一定自由的發展空間,讓他們能夠自我發覺,自我進步,這便是一種很好的“養”。北京大學要求學生自己進行宿舍管理,實現“小家出大家”,讓宿舍變成了學生自我教育,管理,服務的載體,可謂用意頗深。此法不僅提升了學生的自理能力,同時也增進了同學情誼,促進了其責任擔當精神的養成,正可謂一種學生實現自我的“養”。

“成”,即完成,成就,教育應最終成就學生豐滿的人格?!俺扇恕?、“成君子”意亦如此。南開中學始終堅持對學生行為規范的嚴格要求,“頭正、肩平、胸寬、背直”的要求看似只是對形體的規范要求,但卻能使學生在日復一日的訓練中,將正直的態度內化于心,讓學生在無形中成為端正之人,嚴肅認真地對待每一日的學習生活。這樣的“成”也不禁讓人想起從西南聯大中走出的諸位大師,當別人問起他們的成功時,“剛毅堅卓”四字總會出現在他們的謙辭中。作為西南聯大校訓的“剛毅堅卓”,是抗戰時期聯大學子獲得的最好的教育,這樣的精神造就了一大批熱愛國家、勇于奉獻、堅守執著的大師名家。

養成教育就是這樣一種能使學生經過時間的打磨錘煉,內省自己,發展自己的教育。反觀今之社會,“速成教育”大行其道,不少學校,家長叫囂著“唯分數論”?!梆B”中充滿了成長激素的味道,“成”也僅僅局限于世俗利益化的成功。想當年蔡元培先生痛斥學生們“只讀教材”,“只為文憑”,殊不知如今教育已成他最不愿意看到的樣子。當“養成教育”比不上“速成教育”,人格教育比不過功利世俗,實乃教育最大的變質?!梆B成”是需要時間才能看到效果的,倘若為了應試與就業,一味追求“速成”以抓住成績與機會,最終只會丟掉了學生最根本的人格塑造,讓人成為了千篇一律的考試機器。

誠然,在當今大時代的背景下,“速成教育”也是順應時代的無奈之舉,但我們同時要意識到“養成教育”才是教育的根本,擁有豐滿人格的人生才是最精彩的。我們仍然希望,有更多不會隨波逐流的學校,秉持育人育德的教育理念,則中國教育之興盛,民之大成,可計日而待也。

猜你喜歡
剛毅西南聯大世俗
西南聯大
山水布依
由西南聯大想到的
不愿向世俗投降
盤古傳下的家園
一件新出于闐語世俗文書
New auto color correction algorithm for microscopic imaging system①
世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