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外“高校體育共同體”建構探析

2019-01-31 09:14李麗念紅麗
棗莊學院學報 2019年2期
關鍵詞:共同體建構體育教師

李麗,念紅麗

(1.棗莊學院體育學院,山東棗莊 277160;2.河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河北石家莊 050024)

1 前言

2015年9月2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出席第七十屆聯合國大會發表題為《攜手構建合作共贏新伙伴同心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1]的重要講話.在這次講話中,習近平主席就國際關系問題提出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為全球氣候、環境、戰爭等問題上提供一種整體意識、全球思維、人類觀念.在十九大會議上,習總書記再一次提到人類命運共同體:“我們呼吁,各國人民同心協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中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堅持打開國門搞建設,積極促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打造國際合作新平臺,增添共同發展新動力.”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習近平總書記對當今世界性質和時代主題的重要思考,是從人類文明發展戰略高度對當今時代特征作出的創新性思考,是站在全人類命運角度的關于未來世界秩序的一種構想.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等全球合作理念與實踐的不斷豐富,人類命運共同思想逐漸為國際社會所認同,成為構建新型國際關系和國際新秩序的共同價值規范.

教育作為培養人的基本手段,在人類命運共同體建構中應該而且也能夠發揮根本性作用.因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旨在促進全人類社會發展為最終目的,因此作為培養人的基本手段的教育,必須適應時代對教育的新訴求,教育共同體的概念應運而生.體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體育課程是高校體育教育的中心工作,在“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下素質教育不斷推進,我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在教學內容、教學形式、教學評價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目前二十一世紀全球化發展浪潮,使高等教育國際間的合作日趨深入,我國高等體育教育與其他國家的交流合作也在不斷加強,為此,本研究基于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理論并將其精髓引入高校體育領域,對中外“高校體育共同體”建構進行思考,探討高校體育教育國際化發展的新模式.

縱觀近年來我國高校體育科研成果,雖然有部分學者對中外高校體育進行了相關研究,但較多停留在中外高校體育人才交流的培養上,有關學科層面的國際交流卻幾近空白.因此,體育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學科層面出發,構建中外“高校體育共同體”,探尋歸納出其建構的框架,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高校體育共同體”作為一個新生概念,其建構是在中外高校體育交流與合作的相關基本理論相對“匱乏”的現狀下的“大膽”嘗試,其對于“體育共同體”建構的條件、意義及內容的洽釋,有助于“高校體育共同體”理論的初步形成,從而豐富該領域的理論研究,同時為新階段下我國高校體育教育國際發展提供新的路徑選擇.

2 研究對象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

中外“高校體育共同體”建構

2.2 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本研究通過文獻資料法對該領域相關研究成果進行收集、整理、分析,初步掌握了國內外該領域的研究現狀,為本研究奠定了理論基礎,參考文獻包括相關政策、期刊論文、相關書籍三個方面.

(2)訪談法

采用半結構化訪談法(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通過對部分高校體育工作的主管領導、體育師生進行訪談,為本文的研究提供思路和借鑒.

(3)問卷調查法

根據研究需要,分別設計了高校體育主管領導、教師問卷及學生問卷兩份問卷,根據查閱的資料、專家及教師訪談意見設計問卷內容.用重測法對問卷信度進行檢測,邀請相關專家對兩份問卷進行了效度檢驗.

(4)數理統計法

采用Excel軟件進行基本數據的整理,運用Spss20.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分析,為本文的研究提供數據依據.

3 研究結果

3.1 中外“高校體育共同體”建構的動力機制分析

3.1.1 中外“高校體育共同體”建構的條件

有共同的目標、身份認同和歸屬感,才可能凝聚到一起形成共同體[5],建構中外“高校體育共同體”必須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1)共同教育愿景:吸引高校積極構建教育共同體的內在推動力

所謂“共同愿景”,即共同的愿望、理想、價值觀、目的與任務,是共同體高校發自內心的對教育活動產生的一種情感狀況,是精神層面的訴求.中外高校體育共同體的共同教育愿景指的是共同體高?;谙嗤慕逃砟钕碌慕逃非?構建教育共同體的目的就是要通過中外高校與高校的學校體育工作的聯合工作來獲得共同發展,在共同教育愿景下相互促進與提升.

(2)教育承認:使共同體高校獲得尊重和認同

從教育倫理的視角來看,教育承認避免了普遍意義對教育同一性的要求,是個體自我實現的基礎和前提,也只有教育承認才能使個體實現自我發展.中外教育共同體是對中外高校彼此之間的教育承認,從功能上來看不僅可以消除教育排斥對中外高校造成的不平等待遇,還可以制止教育制度正義性的破壞以及教育倫理秩序的失范,保證了教育共同體高校獲得同樣教育地位的基本資格,是每個共同體高校都享有的教育權利.

(3)教育互惠:教育共同體的凝聚力

教育互惠在教育共同體中會產生一股強大的聚合力,教育互惠是根據法國人類學家阿蘭·里比雄(Alain LePichon)對“知識互惠”的看法引申過來的,“知識互惠”是指不同學術思想之間發生碰撞進而產生新的思想[2].該說法應用在本研究的教育實踐中,即教育互惠是指具有不同教育資源的共同體高校在教育共同體的教育實踐中,其具備的教育資源之間互惠交換,擴大教育資源的利用率,獲得最大的教育資源效能.

3.1.2 中外“高校體育共同體”建構的意義

(1)構建中外“高校體育共同體”是推進我國高校體育教育國際化的重要舉措

以中外“高校體育共同體”建構為視角,歸納出高校體育共同體的建構模式,為我國高校體育的國際發展提供路徑選擇.現今,我國高校體育是整個教育領域發展的“短板”,中外“高校體育共同體”的構建,在學科層面上為我們了解和借鑒他國先進的教育經驗打開了渠道,有利于我國高校體育國際化的迅速發展.

(2)促進高校體育改革發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過中外“高校體育共同體”的建構,了解中外高校體育工作在教育觀念、教育體制、教育結構、體育課程內容和方法、人才培養模式及課外體育等方面存在的異同之處及優缺點,有利于實現學校體育事業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協同發展,以期為我國高校體育事業改革和發展提供借鑒.

(3)促進中外體育文化交流

在聚焦國家國際發展戰略框架下,明確學校定位和發展思路已成為很多高校的共識.因此,中外高校體育共同體的形成,將打開中外文化交流的新通道,有利于助推世界各國體育文化交流與融合,對促進中外貿易、增強人類社會文化溝通和交流具有重大意義.

3.2 中外“高校體育共同體”建構的內容

3.2.1 建構中外高校體育共同體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構建教育共同體的基礎,好的教育理念是共同體中的精神支柱.因此,在進行中外高校體育共同體的構建時,首先要在中外高校之間建立形成一個共同的教育理念,這是高校體育共同體構建中的大前提,將有利于共同體高校及其教育行動者充分發揮應有的教育激情,以共同利益的實現為最終目標,在共同體規則和制度的維系下共享、開放、自治,共同構建一個充滿活力和靈魂的全體成員共同參與的體育教育過程.

3.2.2 合理配置高校體育資源

知識經濟是全球一體化的經濟,世界高等教育國際化發展要求教育資源的開放和共享,因此,中外高校體育資源的合理配置和共建共享是每個共同體成員必須解決的問題,是中外高校體育共同體建構的重要保障.

(1)人力資源的管理

即通過組織、協調、監督等方式,謀求教育實踐活動中的人與人、人與事之間的互相關系并使之達到最佳狀態,使高校體育人力資源之間協作達到最優化的一種管理實踐活動,通過各種方式和手段影響體育人力資源的心理、行為和績效,并通過科學合理的考核激勵手段對體育教育人力資源進行有效的管理.

(2)體育課程資源管理

不同民族區域、地埋特征必然各有特點,每個國家的高校體育課程都是本國優秀體育文化的體現.中外共同體高校通過學習和引進體育課程中的運動項目,利用空氣、陽光、水、氣候、地理條件等開發不同區域民族間優秀的體育項目,如當下一些流行的深受大學生喜愛的運動項目攀巖、登山、定向越野、體育舞蹈、健身操、現代舞等都可以有選擇地納入進共同體高校體育課程中,這不僅可以擴展高校體育課程資源,還可以繼承和發展優秀的民族體育文化.

(3)高校體育設施資源的管理

中外高校體育共同體的構建無疑給高校體育資源的使用提供了另一條發展路徑,即充分利用和開發現有的高校體育設施,充分利用高校間具有不同功能的體育資源,最大限度地滿足學校體育工作的資源需求.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要建立體育設施共享體制機制;二是遵循管理體制,合理配置和使用場地器材.

(4)高校體育經費管理

高校體育經費是學校體育工作的基本組成部分,它直接關系到高校體育事業能否正常進行.高校體育共同體工作的開展和實施,勢必會涉及到共同體成員的經費問題,因此要建立健全體育經費管理制度,堅持財務審計監督監察制度,加強學校財務部門的相互協調與管理,合理分配體育經費,提高體育資金的使用效率.

3.2.3 教育共同體中的高校體育教師隊伍建設

全球性的教育改革對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高、更為嚴格的要求,這就需要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只有具有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綜合發展的新世紀人才.高素質的形成需要教師不斷的學習,從而不斷地提高其專業素養,而繼續教育是高校教師學習與深造的主要方式。中外高校體育共同體的構建與實施,給高校體育教師的繼續教育提供了國際化路徑.

(1)繼續教育目標定位

中外高校體育共同體中的體育教師繼續教育必須具有前瞻性和多樣性.所謂前瞻性是指超前性與發展性.前瞻性是教育的本質屬性,任何一種形式的教育都是面向未來的事業,高校體育教師職后教育更要具有超前意識,須及時關注中外高校體育事業新動向、體育教育教學中涌現出的新知識、新技術技能,在體育教育教學實踐中發揮超前指導作用.此外,還應注意高校體育教師職后教育目標的多樣性.因跨域跨界差異和民俗風情不同,在繼續教育與學習內容上勢必會產生不同的需求,另外,高校體育教師的繼續教育還要考慮不同的職業發展階段不同的受教育需求,針對不同的教育培訓目標和教育需求,繼續教育的內容和方法上也應有所不同,體現在本土文化下的學校體育和社會體育的結合,實現各種體育教育形式的綜合統一.正如《教育—財富蘊藏其中》中所說:“我們的教育環境更加多樣化,而且教育已超出正規系統的范圍,以受益于其他社會參與者的貢獻.”[3]

(2)繼續教育方式

根據我國高校體育教師隊伍建設的相關政策以及高校體育教師在聘任期間是否離崗為主要依據,我國高校體育教師職后教育的方式主要分為在職在崗教育、在職離崗教育兩種形式.在職在崗教育,是指高校體育教師在被高校聘任期間內不離開職業崗位,利用課余時間、周末、國家法定節假日或者占用部分工作時間參加的職后教育培訓活動,如①體育教學學習、學術交流研討會、體育科研;②體育實踐活動;③進修學位(非全日制);④遠程網絡學習和多媒體學習.在職離崗教育,是高校體育教師脫離工作崗位在完全沒有工作壓力的情況下進行出訪深造和進修學習,能夠保證高校體育教師集中精力,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活動中,如①訪問學者;②出國留學或體育科研合作;③進修學位(全日制)等形式.中外高校體育共同體的構建使教師繼續教育的教育資源更為豐富,選擇性更多,這勢必會提高教師職后教育質量,從而提高教師隊伍素質.

3.3 完善保障中外高校體育共同體的體制機制

(1)發揮政府宏觀調控下的導向作用,形成教育共同體有力支持

政府部門是社會系統中具有宏觀調控職能的行政執法機關,在中外高校體育共同體的建構中,政府部門必須充分發揮政府導向作用,做好頂層設計,首先要建立健全相應保障機制,為中外教育共同體提供提高高等教育對外交流的制度化和法制化保障;其次增加教育投入,保障財政建設;此外政府應轉變角色,落實與擴大高校教育自主權.

(2)從學校層面出發,積極促進教育共同體的建構與實施

首先,學校更新思維,提升學校體育工作理念,突破因循守舊的傳統教育思想觀點,以新的發展思維、發展眼光審視學校體育教育問題,接受新事物,樹立創新意識,更新教育理念;其次建立協同發展機制,優化制度保障,“進行教育創新,關鍵是通過深化改革不斷健全和完善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求相適應的教育體制[4]”;三是鼓勵特色辦學,打造特色校園體育文化,加強校園體育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建設;四是加強對話,積極創建和完善對話交流;最后,樹立多元發展觀,構建多元評價體系,建立科學合理的考核機制.這將完善和發展教育共同體,對于落實共同體教育實踐工作、完善共同體體系政策等方面具有積極的意義.

4 結論

中外高校體育共同體是一個協作系統,既是精神共同體也是合作實踐共同體,在共同教育愿景下,不同教育資源的共同體高校在體育教育實踐中,合理配置教育資源,完善保障中外高校體育共同體的機制,共享教育資源,擴大教育資源的利用率,獲得最大的教育資源效能,從而促進中外高校體育教育的長足發展,加快我國高校體育的國際化發展步伐.

猜你喜歡
共同體建構體育教師
《覺醒》與《大地》中的共同體觀照
愛的共同體
情境—建構—深化—反思
殘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構和救贖
構建和諧共同體 齊抓共管成合力
中華共同體與人類命運共同體
建構基于校本的聽評課新文化
建構游戲玩不夠
體育教師如何上好室內課
體育教師要重視“聽、說、讀、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