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州市民間融資現狀及法律規制探究

2019-02-01 02:29孫金坤陳默
合作經濟與科技 2019年3期
關鍵詞:風險防控

孫金坤 陳默

關鍵詞:民間融資;風險防控;法律規避

中圖分類號:F83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8年11月13日

一、引言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確立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給鄭州市經濟發展帶來大量機會,小微企業大量涌現。而由于本應成為小微企業融資主力軍的正規金融機構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民間融資成為小微企業的主要融資來源,民間融資市場規模不斷擴大,但是相關配套法律措施沒有及時更新,問題不斷涌現,急需解決。

二、鄭州市民間融資規模及整體形勢

(一)鄭州市民間融資規模。從理論上講,居民家庭總收入扣除各項支出后等于當年的儲蓄存款新增額。

即:S=I-E

但如果居民家庭總支出與當年儲蓄存款增加額之和,與居民家庭總收入之間存在差額,那么則視為當年居民家庭流入到民間借貸市場的凈增量。

即:C=I-E-S

其中,I為當年居民家庭總收入,E為當年居民家庭總支出,S為當年區域儲蓄存款增加額,C為當年居民家庭流入到民間融資市場的凈增量。(圖1~圖4)

根據測算,截至2017年末,鄭州市形成的民間融資規模達到1,277.1億元,占到當年全市各項貸款總量的11.84%,綜合2011年以來歷年的數據分析可以看出,民間融資規模受整個融資市場和經濟市場的大環境影響極大。同時也可看出,每年流入民間融資市場的資金量規模波動很大,充分體現了民間融資的靈活性和逐利性。

(二)民間融資市場需求巨大。當前,我國企業融資主要有以下幾個渠道:一是發行債券,但我國為了減少金融領域風險,對企業發行債券有著很嚴格的規定,只有很少企業具備發行債券的資格;二是發行股票,雖然隨著股票市場的日益完善,股票市場有著大量資金,且國家專門設置了中小企業板,但我國證券交易所對于企業上市有著嚴格的核準制度,而且上市所需時間是中小企業很難承受的,同時中小企業很難滿足中小企業板的準入門檻;三是以銀行為主的金融機構,以銀行為主的金融機構對于大企業可能是最主要、最直接的融資渠道,但是對于中小企業,銀行基于資金風險的考慮,特別是考慮到中小企業自身的脆弱性和還債能力,設置大量的限制條件。這時,企業對資金需求的現實急迫性和民間融資的方便、快捷、手續簡單不謀而合,我們必須承認,民間融資在解決小型企業的資金流動方面有著巨大的優勢。

(三)民間融資利息不斷攀高。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改善,居民可支配收入也在不斷攀升,由于缺少優質的投資渠道,于是相較于儲蓄更多的居民愿意通過親戚、朋友、熟人等途徑將閑散資金放在收益較高的民間信貸領域,這也現實地解決了很多中小企業的資金需求。但是,由于資本的趨利性、投機性和盲目性等特點,滋生了高利貸市場的膨脹,造成民間融資利息不斷上漲。高利息的民間融資介入中小企業,形似高利貸的融資,一方面增加了中小企業的生產成本,另一方面也影響了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

(四)屢禁不止的非法融資行為。民間融資為一些中小企業發展解了燃眉之急,但不規范的民間融資也滋生了非法融資等違法行為的市場,擾亂了正常的市場秩序。此外,不規范的民間融資也給一些犯罪分子提供了違法犯罪的空間。例如,有些犯罪分子打著民間融資的幌子實施集資詐騙,通常以高利息回報為誘餌,騙取他人財物,嚴重影響到社會安定團結。

三、鄭州市民間融資風險形成機制

(一)經濟風險。由于民間融資資金運作的不專業,導致民間融資對宏觀經濟形勢尤其是房地產和證券市場行情的依賴性很強。民間融資市場的活躍會使市面大量的流動資金進入流動期,大量現金從銀行中取出并進入市場,但看似繁榮的資金流動,由于監管的失位,導致金融市場統計數據不準確,對市場經濟的判斷和經濟發展狀況的判斷造成一定的偏差,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政府進行宏觀調控市場經濟的發展,使市場導向出現偏差。同時,民間融資的盲從性與趨利性,會誘使大量市民閑散資金的流入,不利于經濟結構調整,對市場經濟的平穩運行造成了一定的障礙。

(二)企業經營風險。民間融資最顯著的特點即是自發性、無序性以及隨機性,從而導致結果的難以預算,資金供應的不穩定使企業無法做出精確的預算與核算,很容易陷入以借養借的惡性循環,為企業的財務安全埋下了巨大的隱患,給企業帶來巨大的財務壓力,更有甚者,會通過假賬錯賬掩蓋自身的問題,給當地的金融秩序帶來了很大沖擊。

(三)道德風險。對人際關系的依賴性是民間融資的另一特點,血緣、親緣、地緣等社會關系是溝通借貸雙方的主要渠道,大多數民間融資都是基于熟人之間的信任,借貸雙方關系密切,隨著民間融資規模的擴大,雖然民間融資開始有專業化、理性化的趨勢,但還是以熟人間的口口相傳為主導。民間融資對人際關系的高度依賴,勢必會導致民間融資的參與主體之間信息不對稱,一旦市場利好趨勢減弱或出現可能導致投資受損的情形出現,掌握信息的融資市場參與主體必定利用其信息優勢首先保證自己的利益不受損失,從而做出不利于他人的活動。

(四)政策風險。在市場經濟大環境下,資金勢必會向高回報高收益領域流動,一些企業為了獲取高額的利益,甚至不惜違反國家相關政策,而國家權威保障著國家政策對企業行為具有強制約束力,這就意味著企業的不法行為隨時會因違反國家政策而付出代價。另外,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國家對經濟的宏觀調控政策會隨著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的改變而改變,而民間融資資金的流向又以對國家政策高度依賴的行業和中小企業為主,國家政策的變動極易導致上述行業企業的經營困難。另外,國家的宏觀調控政策以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平穩高效運行為目的,以維護國家和人民利益為己任,而企業作為以營利為目的的市場參與主體,獲取高額回報是其參與經濟活動的主要目的,政策風險由此產生。

(五)法律風險。民間融資中合同的不規范和投資者的不理性極易導致法律風險的產生。以人際關系為主要維系紐帶的民間融資,很多沒有規范的借貸合同,一旦借貸雙方產生利益沖突,由于沒有規范的借貸合同作為證據,民間融資的參與主體的合法利益很難受到法律保護。再者,民間融資的合同中大多有不受法律保護的內容,超過國家規定的利率已經成為常態,這就意味著民間融資的參與主體不僅面臨著預期利益不能收回的民事法律風險,而且可能面臨著刑事法律風險。

四、民間融資風險防控措施

(一)應急措施。解決民間融資的監管失位問題,可以從探索建立針對實體經營性企業的債權債務登記制度入手,有關部門應該著手研究在我國建立針對實體經營性企業設立債權債務登記制度的可行性,通過對實體經營性企業的債權債務登記,切斷不規范的民間融資對金融領域產生危害的傳導鏈條,避免正規金融機構因不了解企業實際債權債務現狀而產生的貸款資金風險。

另外,可以借鑒20世紀90年代初期化解“三角債”的經驗,通過建立“清算中心”沖銷部分債權債務,利用債權債務的沖抵釋放一部分因陷入不規范民間融資惡性循環的資金,解決一部分債務問題。研究盤活企業生產性資產的便捷化措施,把債權轉為股權或通過兼并出讓整體資產方式償還部分債務,不僅可以解決企業現實的民間融資償還問題,還可以引入新的資金,激發企業活力。要進行民間融資市場改革,建立正常的懲罰制度,逐步將人際關系為主要維系紐帶的民間融資轉化為以商業信用作為保證的正常模式。

(二)擴寬民間資金投資渠道。進一步放寬民間資本準入領域的限制,是解決民間閑散資金投資渠道缺乏問題的有效途徑。充分認識到民間資金在我國社會固定投資的主體作用,要積極的研究放寬民間資本在金融、通訊、能源、交通、教育、醫療等領域投資限制的可行性方案,為民間資本創造與國企同等的投資經營環境,以發展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出發點,在條件允許情況下,取消各種政策壁壘的審批限制,進一步激活民間資本的投資熱情,充分挖掘民間資本潛力,讓民間資本更好地為我國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三)嚴格劃分合法民間融資與非法集資的界限。民間融資是指行政機關依法設立的金融機構的融資,即未登記,在銀行控制之外的金融形式均可稱為民間融資。其主要內容是:以資本為價值客體的非金融機構的自然人與法人之間轉移價值和支付本息的法律行為。民間融資者通常會選擇、證券融資、企業內部融資等方式。對于非法集資而言,主要特征有:未經有關機構部門依法批準以多種方式吸收資金、通過多種渠道面向全社會公開宣傳、從公眾那里吸收資金,即未指明的社會對象;以貌似正當的形式遮蓋不法集資的本質內容。兩者從融資者主體資格、投資者資格以及宣傳手段來看都有明顯的區別。

五、民間融資相關法律規定現狀

(一)民間融資相關法律規定尚不健全。計劃經濟時代的影響仍然存在,直接導致了我國民間融資的相關法律規定的不健全,融資能夠得到保證的條件往往是民間融資雙方的交易習慣和自我約定,國家對于保護融資雙方融資過程中的資金安全問題并沒有相關的法律,不能夠對融資雙方形成有效的制約。例如,我國的刑法、經濟法沒有對民間融資具體的法律法規規定,導致一旦融資出現問題在進行判罰時不能夠完全按照法律程序進行判罰。我國現行法律缺乏強有力的有關民間融資的法律規定,相關規定散見于多個法律文件,并沒有單獨的有關民間融資的法律,即便是現有的法律法規在執行與監督、威懾上也存在一定的問題。主要存在法律法規滯后和系統性不完善的問題。

(二)民間融資缺乏必要的法律監管。法律監管的主體模糊、內容不明和監管技術落后是現階段民間融資最突出的問題。融資監管法律制度的缺失主要表現在法律監管制度的缺失和審判標準不一致這兩個方面。民間融資是目前較大的融資方法,但在法律規定上沒有一定的規范措施,只有最高院出具的意見,監管制度的缺失使得在民間融資的市場上出現混亂,使得民間融資不能夠進入正常的法律規范運行軌道,嚴重制約了民間融資的健康發展;由于監管法律制度的缺失,使得監管人員在對民間融資案件處理時往往依據自己的實際工作經驗,根據判例法就行判例,很多情況下會產生對同一類型的案件的處理采用不同的判罰方式。無論處罰過輕或過重都會給民間融資體系的健全造成阻礙,因此要加大對法律監管的執法力度,營造一個公平、公正、公開的民間融資環境。

六、民間融資相關法律規制措施

(一)長期措施:設置專門的管理機構,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政府要完善相應政策,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切實落實現有法律的實施,完善相關立法,為企業融資營造一個良好的法律環境。同時,構建相關融資環境,形成完善的保障與監督體系,加強對民間融資的監督,規范經濟主體行為,減少違法亂紀行為的發生,凈化良好的市場環境,服務經濟市場。

相關社會部門也應加大對社會大眾的法律制度宣傳,培養一定的法律意識。民間融資的大規模興起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閑散資金的增多,高利率的民間融資使得人們更愿意將閑散資金投入進去,但由于大部分人缺乏相關法律知識,很容易被一些不法分子所蠱惑,被非法集資的騙子所利用,最后血本無歸。缺乏風險知識以及判斷意識是現階段人們進行民間融資存在的最大問題。加大民間融資法律制度的宣傳力度就能夠幫助人們在投資的過程中更加理性、遵守法律規定,規避不法分子設下的非法集資圈套。

(二)法律措施:如何維護自身合理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1、行為風險與防控。根據最高法院發布的規定中,私募集資行為是無效的、違法的。簡單來說,就是用于非法行為的集資是無效的,這就需要廣大投資者在進行“民間集資”時,需要具備一定金融知識與規避風險能力、鑒別是非能力與法律常識,在了解借貸行為人的背景之后,如以往的集資背景、本身經濟實力與經營管理能力以及在外人眼中的信用、口碑、人品等,總而言之,謹慎投資。

2、借據風險與防控。民間融資相比于正規金融機構具有行為簡便、主體較少、直接交易以及證據較少等特點,主要的融資憑證是相關的合同。根據有關法規,行為人之間的借貸合同,只有在貸款人提供貸款時生效。因此,從契約角度而言,行為人之間的借款合同也可以算是一種契約形式——實踐契約。

3、目的風險與防范。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五條之規定,違反相關法律規制的借貸行為屬于無效的,其行為不受到法律的保護,也就不存在法律的約束力;借貸行為不得損害普通大眾的權益以及國家的總體利益,否則,其行為無效;票據憑證不具有法律約束力。以正當的形式行為掩人耳目,企圖以不法融資為目標的融資行為無效。

4、利率危害與防控。利率是所有合同中都不可或缺又讓人無比重視的一部分。根據相關規定:出借人與借款人既約定了逾期利率,又約定了違約金或者其他費用,出借人可以選擇主張逾期利息、違約金或者其他費用,也可以一并主張,但總計超過年利率24%的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在擬定相關利率時,要注意相關利率的限度。

5、借貸人的違約行為風險與防控。當借貸人拒不還款,借款人在民事貸款合同期滿未履行還款義務的,違約構成違約。應及時提起訴訟,如果訴訟時效已超過,則無法提起訴訟,其債權行為自動消失,他們的權益不再受法律保護。保存財產是保存資料的,如有丟失、遺留、損壞的可能性存在,就應當責令申請人提供擔保。財產保全的方式與行為應當根據被保全財產的物權性質采取相對應的方法,盡量減少對現實生產和生活的影響,以避免造成無關的財產損失。

七、結語

綜上,不可否認的是,目前民間融資在我國的經濟發展中起到了推動力的作用,但也有著很多問題。我們在肯定其積極意義的同時也要正視風險的存在,更要積極構筑防護防備措施,政府部門及相關社會團體要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共同構建保障體系,完善服務平臺,創新形式,構建良好的民間融資新機制。

主要參考文獻:

[1]高小雪.河南省民間融資現狀分析[J].財經界(學術版),2014(16).

[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Z].第二十六條.

猜你喜歡
風險防控
互聯網消費金融服務的法律風險分析
規范高校內控體系加強防范經濟風險
電子商務的發展及風險防控
層次分析法下對成都市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風險評價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