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企共建共享協同育人發展平臺育人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2019-02-10 10:54陳立創
現代職業教育·中職中專 2019年12期
關鍵詞:工程機械協同校企

陳立創

[摘? ? ? ? ? ?要]? 實施以校企雙主體為向導的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模式是高等職業院校一直在探索的重要課題。柳州職業技術學院與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以“柳工—柳職院全球客戶體驗中心”為協同育人平臺,針對行業、企業人才需求,開展多種規格的人才培養,有效地提高了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拓寬了專業人才就業渠道,對現代學徒制背景下的高職工程機械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是一種創新。

[關? ? 鍵? ?詞]? 協同育人;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職業教育改革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35-0068-02

為了適應工程機械產業發展需求,培養更多工程機械銷售及后市場技術服務高技術技能復合型人才,各高職院校正努力探索工程機械運用技術專業育人模式改革。近幾年來,我國推進職業教育體系建設,實施現代學徒制試點,深化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校企協同育人,取得了較好成效,極大地提高了人才培養質量,增強了人才培養的實效性和競爭力。

校企合作是大學內在發展邏輯和社會需求在協同發展中尋求共贏的過程[1],也是職業教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2017年,柳州職業技術學院與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柳工”)以共建共享共管的“柳工—柳職院全球客戶體驗中心”(以下簡稱“體驗中心”)為協同育人創新發展平臺,實施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雙方根據工程機械行業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共同開展專業人才培養,實現了工程機械運用技術專業教育鏈與企業工程機械產業價值鏈的人力資源培養培訓、技術服務環節有效對接,有效地將產業要素轉化為專業人才培養的可持續優勢。

一、協同育人創新發展平臺的共建共享

協同育人平臺是職業院校專業人才培養與地方產業對接,產教融通的一個重要載體。通過加強校企合作,推進產教協同育人,可以持續提高人才培養供給側與產業需求側在結構、質量、水平上的適應性[2],滿足經濟轉型升級和社會快速發展對高素質技術技能復合型人才的需求?;谌瞬排囵B的共同理念與價值觀,柳工將原本設在公司內部的工程機械全球銷售及后市場服務專業人才培養與培訓系統整體遷入我校,整合學校工程機械運用技術專業教育教學資源,在硬件擴充完善和軟件升級更新的基礎上,建成了產學研教培一體的工程機械協同育人創新發展平臺,也就是體驗中心。體驗中心占地約60畝,配備了完整的生產、實訓設備,結構布局和功能配置兼顧企業職業化人才培訓和學校專業人才培養的需求。校企雙方實行基礎設施共建、資源共享、業務共管、文化共融和人才共育的開放治理模式。柳工利用體驗中心主要開展面向全球員工和經銷商的工程機械生產、售后及后市場技術服務的常態化職業培訓,學校利用體驗中心主要開展工程機械運用技術專業人才培養一體化教學。雙方師資交叉融合,互聘共用。

二、實施協同育人創新發展平臺的現實意義

(一)專業人才培養鏈無縫對接企業產業鏈的職業教育環節

專業人才培養要滿足經濟與社會發展需求,就必須搭建起人才培養鏈與產業要素之間的有效通道,將教育鏈與區域創新鏈、人才鏈和產業鏈有機對接[3],挖掘產業資源中的育人要素、育人力量,使之轉化為人才培養模式、課程、師資、實踐等各個育人環節的優勢因子,產生合力,達到最佳育人效果。我校工程機械運用技術專業聚焦服務本地工程機械產業與經濟,為工程機械產業領域培養銷售及后市場技術服務的專業人才。以體驗中心平臺,專業人才培養對接了柳工的工程機械銷售及后市場職業化的人才培養培訓鏈和技術服務供給鏈,有效地將企業最新的產品技術、職業標準和崗位人才需求等信息精準及時地傳承到學校專業人才培養鏈中,實施工學結合、學做一體的教學方式,從而增強了人才培養的有效性和適用性,提高了專業人才培養競爭力。

(二)形成校企雙方協同育人的有效機制

體驗中心采用模擬公司治理模式,成立了專門的職能管理部門,對學校日常教學和企業常態化培訓實行精細化管理,排定教學、工作計劃,統一安排和調配教學資源,使校企雙方開展的工作都能有序銜接,正常運轉。柳工常駐體驗中心的技術人員同時也是學校的兼職教師,參與專業建設和專業課程教學工作,為專業人才培養提供職業化的解決方案。

(三)企業資源有效轉化為專業人才培養優勢力量

產教融合強調育人過程中生產和教學融合[4],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徑。企業資源轉化為職業教育資源,可以提升職業院校辦學能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企業的產業設備走進學校,改善了實訓條件,緩解了學校經費投入不足的窘境,改變了實訓設備短缺的狀態。企業的技術資源走進學校,彌補了學校的專業教學技術資料殘缺,職業標準不全,技術標準落后的局面。企業的優秀人力資源走進學校,帶來了先進的職業化工作理念和更高的實踐技能,進一步補齊了學校教師實踐能力不足的短板,改善了專業教師能力結構,大大增強了實訓教學效果。企業的文化走進學校,帶來了工業文明和工匠精神,有利于引導和塑造學生樹立產業意識,建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念,養成良好的職業操守和工作、學習的自覺性。

(四)增強教師教育實踐能力和職業化教學水平

實踐技能薄弱是專業教師的一個短板。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目標主要是讓學生掌握專業技能。學生技能的形成雖然是學習、傳承與訓練的結果,但在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擔負起講解、示范和指導作用。教師的實踐能力結構和技能水平會影響教學效果和質量。我們實施以體驗中心為載體,采取校企專、兼職教師混編,共同承擔教學任務,一方面通過企業技術工程師、技能大師示范引領,帶動學校專任教師實踐技能的提高;另一方面,采用專兼教師組合,優化了教師團隊的專業知識和職業能力結構,從而大大提高了職業教育實踐教學能力。

三、專業人才育人模式的創新與實踐

學校與柳工緊密合作,充分利用產業資源,積極推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建構通用人才、專門人才、拔尖人才和國際化人才共4個層次的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一)形成校企協同育人、工學交替的“4+4”通用人才培養模式

柳州職業技術學院是國家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學校以體驗中心為平臺,與柳工開展協同育人、工學交替模式的人才培養。校企雙方根據職業標準和企業崗位群的人才需求,共同確定人才培養目標與要求,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構建以職業能力結構為導向的人才培養體系,按照人才成長和職業化發展的規律,推行“4+4”的人才培養方式,將學生的學習周期分為4個階段,培養4類職業能力。第一階段為“基礎專業課程+職業素養實習”,培養學生掌握專業基礎知識,初步建構職業素養和崗位工作能力;第二階段為“核心專業課程+單一工作崗位實習”,訓練學生掌握專項技術技能;第三階段為“拓展專業課程+復合工作崗位實習”,培養學生掌握綜合技術技能;第四階段為學生到企業進行適應性工作,培養學生實際工作能力。教學過程實施以行動導向任務驅動,讓學生學習與工作交替進行。學生在一、二、三階段常規的學習與工作安排在體驗中心,在此過程中長時間的職業能力鍛煉安排在企業。學生在每個學習階段結束后,參加由學校統一組織的職業能力測試,全部合格后才能取得畢業證書。學生在參加學校安排的能力測試之后,可以根據個人專長和職業發展需要,必須至少考取兩項由第三方組織開展的職業教育能力等級證書。

(二)采用訂單班形式的高層次專門人才培養模式

柳工根據行業發展及自身崗位人才需求,每年從二年級的學生中遴選20~30名學生組成訂單班,按照企業職業人才成長目標與要求,在體驗中心進行為時3個月或更長時間的專門培養,深層次系統性地修補學生的專業知識與職業能力,進一步深化專項技能培訓,強化綜合技能培養,快速提高學生職業工作的適應性。校企雙方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教學以企業教師為主,學校教師為輔的方式。學習結束后,根據過程考核和最終考核的評定情況,由企業將學生流轉到不同部門、不同崗位上進行工作,以此作為高級技能人才儲備進行鍛煉與培養。

(三)推行大師工作室導師帶徒的拔尖人才培養模式

柳工在體驗中心設立了技能大師工作室,成立了由高技能人才組成的團隊。大師工作室通過選拔一些技能基礎好、學習能力強的學生與技能大師結成對子,以高深技藝技能傳承為根本,開展針對關鍵技能、復雜技能的專門訓練,為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供給側培養高水平、創新型的拔尖技能人才,滿足社會、企業對緊缺人才、關鍵人才的需求。

(四)搭建具備開展業務能力的國際化人才培養模式

伴隨中國“一帶一路”倡議深入推進,國內工程機械制造企業走出去,對專業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多。為此,我校與柳工共同制定了國際化人才培養方案,實施校企雙師混編、雙語教學的規劃目標,以體驗中心為創新平臺,一方面通過對教師開展外語培訓和涉外交流,持續提升專業教師的外語教學能力;另一方面要求教師采用雙語教學,加強學生專業英語的訓練,不斷提高學生專業外語應用水平和涉外業務工作能力,為企業培養高規格的國際化人才。2016年以來已為工程機械行業培養了幾十名“海外專員”,有的已被派駐海外工作。

四、結語

校企雙主體的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模式可以發揮企業在職業教育人才培養中的重要作用,有效地將企業產業要素轉化為職業教育的育人力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根據經濟、產業發展需求,培養不同規格的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劉國瑞,林杰.關于高等教育發展方式轉變的幾個問題[J].現代教育管理,2013(2):12-17.

[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17〕95號,2017-12-05.

[3]韓寶平.以產教融合工程為契機推進地方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建設[J].中國高等教育,2018(Z2):16-18.

[4]陳維霞.應用型大學協同育人管理機制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7(32):42-47.

◎編輯 馮永霞

猜你喜歡
工程機械協同校企
高職院校工程機械運用技術專業現代學徒制實踐探索
家校社協同育人 共贏美好未來
融合創新 協同發展
智慧課堂混合式教學模式在校企合作訂單課程中的實施與探索
對民辦本科院校應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養研究
中學生生涯規劃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以晉江市紫峰中學為例
中學生生涯規劃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以晉江市紫峰中學為例
京津冀協同發展
工程機械液壓控制技術的研究
淺談自動化技術的應用與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