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廣東的紅色村建設

2019-02-14 13:38
中國老區建設 2019年12期
關鍵詞:村村革命紅色

□本刊記者綜合報道

南粵大地紅色資源燦若繁星。

紅色文化才是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最好的營養劑,是廣東全省上上下下的共識。

2017 年12 月,一場紅色風暴刮過南粵大地。60 個既有突出的革命歷史貢獻、又在經濟上相對貧困的村莊,成為了廣東啟動“紅色村”黨建示范工程首批試點村。

紅旗飄揚、紅色標語、紅色墻繪、紅色文化廣場、紅色文化長廊、紅色旅游互動體驗區……星羅棋布的“紅色風景”,讓人眼前一亮。

紅色村的“顏值”正在變得亮麗,這是很多到過廣東紅色村的人的共同感受。巨變的背后,不僅僅是物質的投入,更是紅色文化力量的強勁支撐。

在農村建設中,涉及到土地的糾紛是最讓人頭疼的。但在廣東黨建示范工程示范村的建設中,卻出現了“只要建設需要,我無償讓出這里的5 分田地”的共產黨員;出現了捐獻自家宅基地建設紅色廣場、主動拆除自家圍墻為紅色景點讓道的普通村民。

這個變化的背后,是紅色記憶的喚醒,是紅色村紅色文化力量的導入。

我們完全可以說,因為有了紅色文化的浸潤,紅色村“氣質”得以升華。廣東紅色村黨建示范工程,紅色文化力量的厚植,不僅為村莊塑了形,更鑄了魂。

紅色基因“醒”了

云浮市源城區埔前鎮上村村,是革命先烈羅煥榮和戰斗英雄羅華盛的故鄉。該村是省定貧困村,在過去幾十年是遠近聞名的“養豬村”,臭氣延綿幾公里,令人“聞而卻步”。2017 年,上村村被省委組織部定為全省第一批紅色村黨建示范工程試點村。

上村村的紅色村建設,不僅為該村迎來了嶄新的發展機遇,而且讓黨員干部和當地群眾接受了紅色文化的洗禮,在推進紅色村黨建示范工程中涌現出了許多黨民同心的故事。

“最讓我們感動的是,在籌建紅色廣場時,村民主動提出無償獻出土地建設紅色廣場,真的很難得?!鄙洗宕妩h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羅日康感慨地說。

上上村現在的紅色廣場,之前是村里羅氏家族遺留的一塊閑置土地,占地面積約2 萬平方米,由于長年閑置無人打理,地面雜草叢生、雜物垃圾亂堆亂放,嚴重影響村容村貌,影響周邊居民的生活。村黨支部決定將該閑置土地建設成紅色廣場。

讓羅日康有些意外的是,當了解到村里籌建紅色廣場資金緊張的情況后,村民主動提出愿意無償獻出土地建設廣場,這大大鼓舞了村黨支部建設“紅色村”的信心和決心。

在上村村,還有很多類似這樣黨民同心的感人故事。

“這面墻原來是在外面的,后來我自己要求推進去,車輛來往、人員來往都更方便?!敝鲃影炎约覈鷫Σ鹆?,為村道讓路的村民羅光榮說。

化州市柑村村紅色村建設項目剛啟動時,老黨員葉增育就表態:“只要建設需要,我無償讓出自己的5 分田地”,成為項目建設捐地第一人,起到很好的示范帶頭作用。

紅色村建設,激發了黨員群眾參與的熱情,黨員帶頭讓地、捐地,僅用20 天,就解決項目建設用地50 多畝。

紅色村之所以紅,是因為村莊的血脈是紅色的。它們有可能暫時被忽視,暫時被擱置,但永遠不會消失。老區群眾的紅色基因一旦被喚醒,那份血脈里的自豪與驕傲,會讓所有生計壓力帶來的個人盤算,都煙消云散。

“農會遺址的修繕讓村民收獲了滿滿的自豪感和紅色正能量?!?陸豐市城東鎮炎蒼埔村黨支部書記莊國安感慨道。炎蒼埔村祠堂曾是農會舊址。2018 年,炎蒼埔村村自發多方籌措1300 多萬元修繕紅色遺址。

上村村、柑村村、炎蒼埔村只是黨員群眾積極投身紅色村建設的幾個代表。據統計,截至2018 年底,紅色村建設收到黨員群眾捐讓革命遺址產權36 處,捐贈革命遺物352 件,捐助建設資金超過630 萬元。

“紅色村”靚了

“坡平村紅色革命底蘊深厚,被民政部評為革命烈士的有35名,其中亞前彭自然村有22 名?!闭勂鸺t色歷史,海豐縣聯安鎮坡平村黨支部書記黃小希頗為自豪。

但由于過去缺乏對紅色資源的重視、保護,坡平村的一些紅色遺址雜草叢生、損毀坍塌,年青一代對紅色歷史的認知也大多只依靠老一輩的口述和回憶。

“以紅色村建設為契機,坡平村大力喚醒這些紅色記憶?!秉S小希介紹,一年來,全村干部群眾主動、積極開展紅色史料和遺址普查,不漏一處、不遺一址,挖掘出了農會館、亞前村黨支部等革命遺址4 處,革命烈士舊居24 處;挖掘整理出彭湃贈白馬、彭桂“一門八英烈”、血染后底溪等革命故事等歷史資料。一年多來,坡平村新建了革命英烈紀念館、紅色故事雕塑、火炬廣場,高標準、高要求復建了農會館,修繕了彭桂等12 間烈士舊居,啟動了紅色文化長廊建設工程,紅色歷史和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得到全方位展現。

村莊還是那個村莊,主打綠色、古色的鄉村,在增加了紅色以后,讓人們更多了一分親近和敬重,引起了更多人的注目。

今年春節期間,海豐縣附城鎮新山村火了。

春節期間近15 萬人次的游客,穿梭在古色古香的巷道和革命遺址里,不時拍照留念,停駐腳步。村里新建成的紅色紀念館、紅色廣場、紅色文化街、農會館,是游客們了解新山村革命歷史、緬懷革命先烈的好去處。村莊也由原來的“空心村”變成了“網紅村”,很多村民開始返回村莊創業、就業。

梅州市梅縣區是葉劍英元帥的故鄉,梅南鎮水美村是“東江工農紅軍總指揮部”所在地。梅南鎮黨委副書記古蓋立介紹說,水美村通過打造“紅色村”,今年6 月以來,村里共接待游客2萬多人,是去年同期的5 倍,最多的時候一天有600 多名游客來這里參觀。

仁化市安崗村,一個曾經破破爛爛的小村莊隨著紅色村的建設,與世界自然遺產地丹霞山、紅軍長征粵北紀念館、城口紅色小鎮、石塘古村等串點成線,成為了重要紅色景點,吸引了各地黨員干部及市民游客前來瞻仰革命遺址、重溫紅色記憶、休閑體驗。2019 年國慶期間,日接待游客近千人。

兩年的時間,不少紅色村從默默無聞變得蜚聲內外,鄉村旅游呈噴薄之勢發展。而一些村莊通過挖掘紅色文化,讓鄉村旅游更上了一個臺階。

2016 年仁化縣石塘村成為南粵古驛道大賽定向大賽的承辦地。為把體育賽事辦得更新穎、更有影響力,結合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旅游休閑首選地,在成為紅色村黨建示范工程示范村以后,以紅色為基調,以堆花米酒為產業,形成了石塘村“看古建筑、聽紅色故事、品堆花米酒、賞月姐歌”紅色文化游品牌,帶旺了當地堆花米酒、農家樂、民宿客棧。近兩年來,石塘村游客量呈幾何倍數增長,石塘堆花米酒供不應求,全村35 戶釀酒戶年均釀酒收入10萬元以上。

依托中洞村等紅色旅游資源,惠東縣高潭鎮形成了集紅色旅游、自然觀光、休閑度假和特色產業為一體的旅游風景點,2018 年前三季度共接待40 余萬名游客參觀學習。以高潭鎮中洞村、甘溪村等“紅色村”黨建示范工程為抓手,高潭鎮、安墩鎮、多祝鎮等革命老區連片開發已經納入惠東縣下一步考慮之中。

隨著紅色村的建設,一個個主打紅色文化特色小鎮在廣東逐漸形成。

黨組織強了

打造紅色村,不是只著眼于建館、復舊,更重要的是筑堡壘、強基礎、凝心聚力。

江門市蓬江區杜阮鎮松嶺村有深厚的紅色文化底蘊。1939 年,中共委派地下黨員來到松嶺開展地下工作,開辦了“婦女識字班”。

“復舊‘識字班’是我們今年的一大重要工作?!R字班’承載的紅色革命精神,能夠加深我們對于黨的認識,提高我們的思想覺悟?!R字班’還搭建起過去和現在精神溝通的橋梁,為后代闡釋了深刻的革命奮斗意蘊?!秉S東寧說,“識字班”修繕完成后,場地主要作三種用途:語言培訓班、文藝基地以及基層黨校。以“識字班”作基層黨校,也是對早期黨校模式的還原和紀念,有利于提高黨員的歷史認識和思想覺悟。

在紅色村黨建示范工作中,松嶺村推出“老黨員講黨史”活動,將紅色文化與基層黨建深度結合。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黃東寧說:“講黨史上黨課模式并不新鮮。此次我們創新模式,特地邀請老黨員,特別是經歷過革命時期的老黨員來講述過去的故事。通過他們講述的鮮活故事,將革命精神傳遞下去。我們通過不斷講述紅色歷史故事,影響新一代的松嶺村民,信任黨、支持黨,向黨靠攏,提升黨組織的凝聚力?!?/p>

紅色故事的傳播推動著紅色文化發展進程,基層黨建在紅色文化傳承中更加穩固。

“目前,田金烈士紀念廣場已成為各市區開展黨組織生活的主要場所之一。通過參觀紀念碑,聆聽烈士們的英雄事跡,黨員群眾能夠更加理解革命精神?!苯T市新會區大澤鎮田金村黨支部書記周瓊花感觸頗深。

村民干勁更足了

紅色村通過紅色文化的洗禮,基層黨組織的堡壘先鋒作用得到大大加強,組織動員能力進一步提高,成為推動這60 個經濟相對落后村莊發展的引領力量。

一個黨員,一面旗幟;一個支部,一座堡壘。紅色文化的傳承,凝聚起了發展的合力。

大埔縣三河鎮是著名的三河壩戰役發生地。戰役中,三河鎮舊寨村村民曾幫助起義軍渡河轉移,這段故事,村里的很多老人都記得。

舊寨村是一個省定貧困村,病殘是導致該村大部分困難戶貧困的主要原因,如何帶領貧困戶脫貧致富,是舊寨村黨組織面臨的一個重要考驗。

舊寨村黨組織發動村民試種有機靈芝,取得了良好成效。于是,2018 年,舊寨村黨組織牽頭組建大埔縣天子岌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社,打造占地約1500 平方米的有機靈芝種植基地,并在舊寨村黨總支部下設靈芝產業支部,發揮黨員示范作用,通過引導有一技之長的農村黨員帶頭發展種植。有機靈芝種植產業實現了產值50 多萬元,帶動了89 名村民就業。

梅州市梅江區委書記朱國城介紹,北聯村原來是省定貧困村,通過“紅色村”的打造,集體經濟從不到三萬元到現在的十幾萬,村民的收入大部分脫離了貧困,達到全市的平均水平。

“很多紅色村建設示范村,通過建立黨組織和黨員主導的農民合作社、創業基地,挖掘紅色教育、生態體驗、農村電商等增值服務,變短平快為常態長效,推動農村經濟結構從第一產業為主向第二、三產業拓展,推動鄉村發展由‘外部輸血’向‘自主造血’轉化?!睆V東省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

在紅色文化的引領下,廣東60 個紅色村,村莊特色產業發展起來了,集體經濟得到壯大。截至2018 年底,全省紅色村黨建示范工程促成集體經濟和扶貧經濟項目36 個。

猜你喜歡
村村革命紅色
紅色是什么
村村播工程解密鄉村振興制勝“密碼”
稷山縣蔡村村千畝櫻桃迎來豐收季
張家塬村村歌
紅色在哪里?
王村村:我在無聊這個領域有天賦
中國的出行革命
追憶紅色浪漫
粉紅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