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閱讀教學中語文思維能力的培養

2019-02-19 12:03姚康民
新課程·中學 2019年12期
關鍵詞:重要作用閱讀能力小學語文

姚康民

摘 要:以閱讀教學中語文思維能力的培養為重點,結合當下閱讀教學水平,從語文思維能力的培養、營造優良的教學環境,調動學生閱讀熱情、加強學生閱讀指導,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開展課外閱讀活動,提升學生閱讀水平等方面進行深入探索與研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能力;重要作用;策略

語文思維能力的高低決定著一個學生成績的高低,因此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顯得尤為重要。培養學生語文思維最好的辦法就是開展閱讀教學,這就需要語文教師給予閱讀高度的重視,指導學生主動開展閱讀活動,并在閱讀教學中充分運用多元化教學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著重闡述如何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

一、閱讀教學的意義

1.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要大力提升學生的閱讀的能力,需要對學生所閱讀的文本進行規劃。教師要引導學生在這一過程中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以便更好地幫助學生深入理解一篇文章的內涵,推動學生閱讀水平的提升。良好的閱讀習慣能夠讓學生在閱讀中進行全面的分析,能夠不斷培養學生的閱讀思維,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2.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

在語文學習中,閱讀是必不可少的,其不但能夠拓寬學生的眼界,還能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讓他們形成屬于自己的觀念,進而提升自身的表達能力。通過語文閱讀學生能夠累積更多的表達技巧與表達方式,掌握更多環境與人物的描寫方法,進而讓學生的表達能力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教師應盡可能多地要求學生應用已學知識展開描述,有效地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的表達水平。

3.有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現實生活中學生學習語文的時間有限,能夠接觸外界的時間更是少之又少,而閱讀可以說是學生了解外界的主要途徑。學生可以通過閱讀了解一些日常生活中不會涉及的事物,進一步認識并理解實際生活。通過閱讀,學生可以從書本中探索更多的秘密,感受到各種文化的差異,從而幫助學生進一步思索人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養。

二、閱讀教學中語文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

1.構建良好教學環境,充分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

激發學生閱讀的主要動力便是興趣。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若想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與思維能力,教師要采用多元化教學方法,大力調動學生閱讀的主動性。只有學生對閱讀有了興趣,才會自主參與到閱讀活動之中。學生通過對各種有用信息的探索,進而實現預期閱讀目標,提高閱讀能力。

比如,在教授“黃山奇石”這一課時,教師若是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式,無法激發學生對閱讀的興趣,而且可能使學生越來越抗拒閱讀。而教師通過制作教學課件,在上課的時候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黃山的風景,能讓學生更好地參與到閱讀活動中,提高教學效果。

2.加大對學生閱讀的指導,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

教師在初中閱讀教學過程中,應重視對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幫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教師要幫助學生在不斷的閱讀練習之中建立一套屬于自己的閱讀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當前的閱讀情況一一進行分析,找出學生存在的問題并一一進行指導,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比如,在教授《難忘的潑水節》時,教師需結合學生對文章的認識及分析,引導他們閱讀,讓學生結合自身的閱讀記筆記,并標注出優美的語句。如此不但能夠幫助學生累積更多詞匯和優美的語句,還能豐富學生的知識,對其以后的寫作非常有好處。

3.拓展課外閱讀活動,提升閱讀水準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除了要在課堂內開展閱讀方面的指導,還需要安排學生進行課外閱讀,促使學生不斷汲取一些新的知識,提高閱讀技巧,加強思維能力,拓展學生眼界,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

例如,《魯濱遜漂流記》《格林童話》等,通過這些閱讀內容可以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幫助他們累積更多的知識,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當前,初中語文教師可以通過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充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增加閱讀指導,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積極為學生開展課外閱讀活動等方面來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進而增強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蔣美容.會閱讀深意 得語文要領:淺談小學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與訓練[J].亞太教育,2019(8):81-82.

[2]夏興勇.基于核心素養的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9(9):142-143.

編輯 杜元元

猜你喜歡
重要作用閱讀能力小學語文
試析提高二外日語閱讀能力之對策
分層導學有效提高小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研究
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增強學生應用題解答水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