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文課前預習培養學生質疑問題能力的策略研究

2019-02-19 12:03孫麗娜
新課程·中學 2019年12期
關鍵詞:質疑能力獨立思考課前預習

孫麗娜

摘 要:“閱讀是學生的個性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蓖ㄟ^培養學生在預習時獨立思考、質疑問題的能力和習慣,讓學生懂得“學貴有疑”,提高學生的質疑積極性和主動性,教給學生質疑的方法,對學生質疑因勢利導解疑,以此培養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課前預習;獨立思考;質疑能力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辟|疑是思維的導火索,是學生學習的內驅力,是探索和創新的源頭。課前預習的學習方法提倡學生自主探究,培養自學能力。而重視能力培養,尤其是自學能力的培養,是義務教育教材與舊教材最大的區別。

預習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開端。預習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學生對課文的預習除了課文編者已經設計好的預習提示外,有時教師也會補充一些。學生只需要按照這些提示要求思考完成即可。這樣的預習是被動的。在課堂上,多數情況老師也會提出問題,學生思考并回答。此時的學生是沒有時間充分思考質疑的,即使在課堂上學到了一些質疑方法,如果不及時加以應用和鞏固,學生也不會形成質疑的能力和習慣。

因此,培養學生在課前預習的質疑能力,是強化學生問題意識、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起點。

一、教給質疑方法,讓學生“善問”

讓學生質疑,目的是讓學生的內因發揮作用,產生思維的興奮點和認知矛盾沖突,培養主動探索精神和獨立思考習慣。

古人稱學習為“學問”,要學必要問,不無道理?!皢枴笔情_山斧,“問”是深耕犁,打開知識大門的鑰匙都是問號。把問的權利交給學生,學生自主質疑。宋代哲學家張載說:“于不疑處有疑,方是進矣?!薄耙蛇M”不能僅靠情境直覺,還要憑借理性分析。學生如果盲目質疑,不但會影響邏輯思維水平的提高,而且會使提問失去價值?!笆谌艘贼~,只供一餐之食,而授人以漁,終身受用不盡?!币虼?,要使學生真正問到“點子”上,就應適當教給學生一些質疑的方法和技巧。

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是一個循序漸進、逐步提高的過程。教師提出的問題應該是“梯子”,是“路”。起始階段,教師首先應注意通過示范提問,向學生展示發現問題的思維過程,使學生受到啟迪,在預習時有法可循。應在“問什么”和“如何問”上下功夫,具體來說,可分為三步進行。

第一步,讓學生掌握提問的形式?!笆鞘裁础薄盀槭裁础薄霸趺礃印笔翘釂柕娜N形式,為了讓學生掌握這幾種形式,我在教《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時設計了這樣一個教學程序:先讓學生看題目,課文主要寫了幾個地方?這是一篇回憶性散文,回憶了兒童時“我”的樂園——百草園,你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百草園是“我”的樂園的?寫三味書屋時,提到的老師,給“我”的印象是什么?作者用了什么描寫方法來塑造他的形象的?這篇文章主要運用了什么寫法?我把幾個主要問題板書出來,再引導學生理清每個問句的疑問詞,然后告訴學生:“讀書就是要像今天這樣多動腦筋,多從不同的角度提出問題。課前如果從這些方面來提問,就能掌握基本的閱讀方法。同時,自主探究自己的問題,會給學習帶來很大的樂趣。當學生踴躍地說出自己的問題時,教師與學生一起認真傾聽,給予學生贊許的目光,鼓勵學生把課堂上學到的質疑方法運用到預習中。

第二步,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有不懂或質疑的地方,教師應該加強引導,以及在教學中對教材中出現的“畫出不理解的句子、詞語”“理解自己不懂的地方”這一類內容加強訓練。所謂一千個讀者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因此不同的學生就會有不同的問題,對教材的理解也會千差萬別。但是如何幫助學生解決問題以及如何讓學生掌握在教材中不理解的地方,這就需要教師應用自己的教學能力來幫助學生。我在引導學生“畫出自己不理解的詞語”時是這樣做的:先讓學生自己預習,學習生字新詞,把不明白不懂的地方摘抄出來,對于可以自己學習掌握的詞語,就要自己試著說說詞語的意思以及詞語的應用方法。再要求學生自己學習掌握課后的詞語,查資料查詞典都可以,檢測自己的掌握能力,對于不明白的可以和同學探討或者在課上認真聽老師的講解。最后,要求學生預習全課的內容,先通讀后精讀,找出課文的中心思想以及文中的重難點,讓學生在自己學習之后,考慮去做課后的習題,以此來檢測自己的學習能力,對于可以解答的可以再考慮是否有第二種解答方法,對于難點沒有掌握的,可以向老師提問。然后再讓學生細讀課文,提出與書上不同的問題。

第三步,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教會學生知識,還要讓學生學會提出問題,要讓學生有質疑的能力,而提出質疑的途徑很多,比如可以通過讀文章內容從中提出問題,還可以通過文中的關鍵詞句來設立問題,也可以通過設問、反問、過渡、照應、關鍵標點等提出質疑。很多時候單單通過讀一下標題我們就可以了解文章的內容指向以及文章的要點,這時我們就可以教會學生從審題入手,提出質疑。如果文章的脈絡清晰,段落結構相同,我們就可抓住例段引路,揭示學法,讓學生抓住要害,自讀質疑。

二、質疑能力的形成

英國心理學家通過實驗發現,大約經過66天堅持之后,會做到“習慣成自然”,把好習慣轉化成生活的一部分,不再需要刻意堅持。

學習習慣是在學習過程中經過反復練習形成并發展,成為一種個體需要的自動化學習行為方式。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于形成學習策略,提高學習效率;有利于培養自主學習能力;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使學生終身受益。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要讓學生真正學會質疑,需要有一個較長時期的訓練和培養過程。要讓學生對預習的課文提出幾個有價值的問題,每堂課都要積極參與,爭取提出自己感到疑惑不解的問題,同時還要注意傾聽別人的問題。因為每篇課文都要預習,每天都要上語文課,這樣每天都要根據課文質疑,久而久之就會養成良好的質疑習慣,最終形成能力。

教給學生質疑的方法,培養學生預習時的質疑習慣,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懷疑精神和創新意識,讓每個學生都能創造性地學習,讓每一個學生真正學會自主學習,從而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教學目的。

編輯 郭小琴

猜你喜歡
質疑能力獨立思考課前預習
教育的目的是獨立思考的培養
小學數學課前預習式微課的應用策略
談獨立思考
用好導學案將課前預習進行到底
小學數學課堂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
談獨立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