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硅(100)晶面各向異性腐蝕的凸角補償方法

2019-03-05 08:05郭玉剛吳佐飛
傳感器與微系統 2019年3期
關鍵詞:腐蝕深度凸角正方形

郭玉剛, 吳佐飛, 田 雷

(1.中國航發控制系統研究所,江蘇 無錫 214063; 2.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四十九研究所,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1)

0 引 言

在硅壓阻式壓力傳感器芯片研制過程中,根據敏感膜是否帶有背島結構將其分為C型膜和E型膜。在常規的應用條件下,C型膜結構即可滿足大部分要求,但當有高過載、高線性度等特殊要求時,需要在敏感膜上增加背島形成E型結構,起到過載保護以及提高線性度的作用[1,2]。

通常壓阻式壓力芯片以(100)單晶硅為材料,采用表面或體硅微機械加工工藝進行加工,而在體硅微機械工藝中,濕法腐蝕是較早被用于硅基傳感器加工的方法,根據腐蝕液的不同,可分為各向異性腐蝕和各向同性腐蝕。經過多年的驗證與優化,目前仍然廣泛采用的是基于氫氧化鉀(KOH),四甲基氫氧化銨(TMAH)等堿性腐蝕液的各向異性濕法腐蝕[3,4]。各向異性腐蝕利用單晶硅(100)與(111)晶面上原子排列密度不同,因而在特定腐蝕液中的腐蝕速度不同的特點,在襯底片掩蔽層上開窗口,即可在襯底硅片上加工出硅杯、質量塊、V型槽等結構。在各向異性腐蝕工藝中,具有凸直角結構的質量塊無法通過直角掩模直接獲得,需要考慮削角腐蝕問題。本文針對削角腐蝕問題進行了凸角補償試驗,為研制具有過載保護結構的壓阻式壓力傳感器芯片做技術儲備。

1 凸角補償方法

在(100)硅片KOH各向異性腐蝕中,當有凹角結構時,腐蝕會在(100)晶面與(111)晶面的相交處停止;當有凸角結構時,凸直角掩模下方的硅表面被鉆蝕,形成由〈410〉線段構成的,夾角約為152°的鈍角,出現削角腐蝕現象[5,6],如圖1所示。實際腐蝕圖形與設計圖形會有較大差異,因此要進行凸角結構的補償。

圖1 硅〈100〉晶面凸角與凹角腐蝕

針對單晶硅各向異性腐蝕的凸角補償問題已有很多研究成果,通常在凸角位置增加三角形、條形或方形等補償結構[7~9],使得腐蝕液優先腐蝕補償圖形。針對不同配比的腐蝕液采用適當尺寸的補償圖形,可以獲得近乎理想的凸直角結構。以方形補償結構為例,在需要補償的凸角兩側增加疊加的兩個正方形,正方形的邊長a約為腐蝕深度H的2倍[10],如圖2所示。

圖2 正方形補償結構

正方形補償結構具有補償圖形簡單、尺寸計算簡便等優點,但補償圖形需占據凸角附近較大的區域,比較適合相對孤立的凸角補償。而在凸臺加工時,需要同時針對相鄰的4個凸角進行補償,大大增加了芯片的尺寸。采用正方形補償結構進行凸角補償的實例如圖3所示,圖中所示為凸角補償腐蝕掩模板以及實際補償加工樣件。

圖3 正方形補償結構示例

2 凸角補償方案設計

在一種具有過載保護結構的E型壓阻式壓力傳感器芯片研制過程中,擬采用長方形結構的凸臺保護結構,芯片結構設計如圖4所示。

圖4 E型壓力傳感器芯片結構

由于長方形臺面短邊上的兩個凸角過于接近,不適合采用上述正方形補償方案,因此本文參考長條形補償結構方案[6]進行凸角補償方案設計,方案設計前提條件如下:

1)壓力芯片襯底硅的厚度為525 μm,敏感膜的設計厚度為30 μm,則目標腐蝕深度H為495 μm;

2)KOH腐蝕液濃度為40 %,〈410〉晶向前沿的腐蝕速率與〈100〉晶向的腐蝕速率之比采用典型值2.7,則所需有效補償圖形長度約為1 337 μm;

3)補償圖形的條寬設計為100 μm,滿足0.2~0.4H的要求;

4)確保補償圖形之間以及補償圖形與邊框之間不出現V型尖底。

在上述條件的約束下,設計了有效補償長度為1 233~1 437 μm的九種補償圖形,理論上可滿足腐蝕深度為455~532 μm的凸角補償,設計方案如圖5所示。在壓阻式壓力傳感器芯片應用中,凸臺主要用于過載保護以及提供應力集中區,因此未特別考慮削角比問題。

圖5 凸角補償版

3 實 驗

為驗證設計方案的補償效果,選用厚度為402 μm的N型(100)單晶硅試驗陪片,按下述工藝步驟進行試驗:

1)熱氧化生長二氧化硅(SiO2);

2)低壓化學氣相沉積(low pressure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LPCVD)淀積氮化硅(Si3N4);

3)采用凸角補償掩模板進行光刻,并刻蝕Si3N4和SiO2;

4)采用濃度為40 %的KOH溶液進行腐蝕,溫度為80 ℃,腐蝕深度為370 μm,腐蝕完成后測量補償圖形的剩余尺寸,計算〈410〉與〈100〉晶向的腐蝕速率比并觀察補償效果。

腐蝕后的補償結構如圖6所示。

圖6 腐蝕后的補償結構

對腐蝕后的補償圖形進行尺寸測量與分析,得到如下信息:

1)在補償方案1中,〈110〉晶向補償條的設計長度為1 150 μm,經過370 μm深度的腐蝕后,剩余補償條的長度約為137 μm,因此,當KOH腐蝕液濃度為40 %,腐蝕溫度為80 ℃時,〈110〉晶向補償條的橫向腐蝕速率與〈100〉晶向的縱向腐蝕速率比約為2.74,與文獻[6]中采用的數值相當;

2)通過方案2與方案3的對比,可知在〈110〉補償條端頭處附加短的彎頭可以控制補償條腐蝕前沿的形狀;

3)方案4~方案6的有效補償長度分別為1 233,1 333,1 433 μm,方案7~方案9的有效補償長度分別為1 237,1 337,1 437 μm,兩組方案的補償長度基本相同,只是在形狀結構上有差異。經過測量,方案5、方案8剩余的有效補償長度約330 μm,方案6、方案9剩余的有效補償長度約430 μm,可滿足總腐蝕深度為495 μm的腐蝕要求;

4)通過不同晶向間的夾角計算公式[11]可知〈410〉晶向與〈100〉晶向的夾角約為31°,實際測量值約為32°,二者基本吻合。

4 結 論

本文針對單晶硅(100)晶面在KOH腐蝕中的凸角補償問題進行了試驗研究。通過試驗驗證了〈110〉晶向補償條的凸角補償效果,計算得到KOH腐蝕液濃度為40 %,腐蝕溫度為80 ℃時,〈110〉晶向補償條的橫向腐蝕速率與〈100〉晶向的縱向腐蝕速率比約為2.74,并獲得了可以進行495 μm以上腐蝕深度的補償結構方案。相比于雙正方形補償方案,采用〈110〉晶向條形補償結構可以獲得更大的有效補償長度,不僅可以對腐蝕深度較大的凸臺進行補償,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小芯片的尺寸;另外通過不同方向〈110〉補償條的組合,可對腐蝕前沿的形狀進行控制,得到更接近直角的凸臺結構,適用于E型結構壓力傳感器芯片、加速度計等MEMS器件的研發設計。

猜你喜歡
腐蝕深度凸角正方形
多節段頸椎前路術后頸椎前凸角丟失的危險因素分析
青年下腰痛患者腰椎前凸角與腰椎間盤退變的關系研究
剪正方形
剪拼正方形
拼正方形
拼正方形
凸角型滾刀的加工過程模擬研究
脊柱測量尺和Spinal Mouse脊柱測量儀測量胸椎后凸角、腰椎前凸角的信度和效度
不同粗細骨料組合下的混凝土耐硫酸腐蝕研究
有限元分析不同形狀腐蝕坑水冷壁管的剩余強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