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光中的生命力量

2019-03-12 13:22ArtChina
藝術當代 2019年5期
關鍵詞:微光合唱團藝術家

ArtChina

微光

2019.7.6—2019.8.18

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

繼2018年“超時空影像展”之后,“影像展”已成為了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每年夏天的主打展覽。2019年,“微光展!”在“影像展”的基礎上,對主題題材、立意面向進行了擴展,邀請了六組藝術家,以不同的視角和方式,關注兒童、建筑工人、生命、生態……“微光”在他們的詮釋下宛若黑暗中的一束光,充滿了生命的力量。

一樓展廳的主題為“兒童”,三件作品分別是藝術家李博和張詠的“無聲合唱團”、易雨瀟的動畫紀錄片《我想對你說》和仝妍的動畫短片裝置《對話》,藝術家的靈感初衷均來自特定的兒童群體,并與孩子們一起完成創作?!盁o聲合唱團”成立于2014年,由十四位失聰的孩子和兩位藝術家組成。孩子們來自廣西凌云縣特殊學校,“無聲合唱團”從偏遠山區來到中國各大城市巡回演出,在北京音樂廳完成合唱《無聲三部曲》,樂曲由“啊組成了節拍和節奏,其中還有一段類似“說唱”的互動表演,實現了從聲音的共振傳達到心靈的共振。對于李博和張詠來說,“無聲合唱團”是用藝術的方式來尋找自由和建立平等,雖然和孩子們無法用言語交流,但彼此都在用心去感受對方。藝術家越來越了解孩子們的無聲世界,也能理解他們看待世界的方式,其中充滿了屬于孩童的活潑與熱鬧?;蛟S對于孩子和藝術家雙方來說,合唱團”這樣一種人與人相處的凝聚力才是最強大的精神力量,超越語言、年齡、地區的隔閡,建立心靈的共振和交流。

在同一展廳,易雨瀟和仝妍以“師生檔”的合作方式,關注留守兒童以及孤獨癥兒童群體。她們以實驗性影像創作的方式,探索了動畫對兒童進行藝術心理治療的可能性。易雨瀟的《我想對你說》創作靈感來源于在湘西苗寨對留守兒童的藝術支教,讓孩子們通過繪畫來表達心中的真實情感,結合動畫的方式,讓成年人能關注到孩子們愿望背后的故事。而仝妍的《對話》創作靈感來源于藝術康復中心一位孤獨癥兒童創作的繪畫作品,她嘗試以藝術的方式來探索孤獨癥兒童的情感表達與行為特征,讓公眾來關注和理解這個群體。

二樓展廳呈現的是吳超和夏維倫的兩個跨學科藝術項目《植物人藝術喚醒項目》和《生命力研究共同體》,以及吳超的互動影像、裝置作品。2014年,二人發起了《植物人藝術喚醒項目》,聯合醫學、科學、人工智能、宗教、心理學、藝術治療、音樂治療、中醫等學科,共同探討人類最精微的意識問題。2018年,他們又發起了《生命力研究共同體》,以開放的實驗態度進入各領域,為“文明的整體性”提供了一個實驗樣本。藝術與跨學科領域的合作探討了藝術的邊界性,同時也讓藝術從美術館走向生命個體。此次二人又攜項目檔案、文獻、影像、裝置,以多維的敘述方式,帶著對生命的感悟回歸美術館。

其中吳超的單頻影像《意識像什么》,通過采訪昏迷狀態親歷者,反思人類的意識?;疑貛У囊庾R,難以定義,時隱時現?;佑跋裱b置三部曲《記憶之塵》,是為昏迷與意識障礙人群特別創作的聲音藝術喚醒方案,通過大量的日常聲音采樣,為他們在幽暗的意識狀態中,帶去對生命的豐富感知與積極聯想。這件作品同時邀請觀眾體驗“躺在病床上”的狀態,想象在意識尚存、身體無法支配的情況下的各種感知。我們何嘗不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綜合材料裝置《意識共生》,藝術家征集意識障礙患者、偏癱患者的“不可能繼續的生命軌跡”和“不可能再穿的鞋子”,與患者或其親友一起的手工縫制、故事講述中,遮蔽的現實被看見,創傷被藝術轉化。另一件裝置《你想要一個怎樣的葬禮》是忙碌的日常生活中的一個游戲,低頭撿回一些蟲子尸體,與種子一起埋入土中,經歷時間,化為鮮花。借著它,邀請觀眾思考生命的意義。對于吳超和夏維倫來說,他們所做的努力就是結合眾人的力量去推開一道沉重的門,目前或許這道門只被推開了一條窄窄的縫,有微光透進來,但是正因為這束微光,吸引著他們集合所有的力量更用勁地把這道門推開。他們共同面對的是在醫學上被認為可能無法解決的問題,卻恰恰可以從藝術中受到啟發,成為可能有待被解決的問題。

三樓展廳的兩位藝術家為關注建筑工人的金遠冶和發起“移動的報紙”項目的張文榮。作為在一個建筑設計家庭背景下成長的產品設計師,金遠冶有著更多的機會去接觸并觀察中國建筑工人們的工作與社會狀態?!稗r民工”是大眾對他們的刻板印象,在藝術家看來,專業得體的服裝配件的缺失使他們無形中面臨著兩種巨大的負面影響一日益加劇的生理損害與社會形象的低下。因此,金遠冶通過《筑衣》項目去重新定義這群龐大的勞動群體,以產品設計的方式去幫助他們改善工作狀態與重塑社會形象,致力于最大程度地改變建筑行業生態。

張文榮的“移動的報紙”項目《>|<》,發起于2015年,由文本、攝影、視頻、行為、裝置構成一組組場域信息。在作品中,報紙一開始從水龍頭里流出,鋪散開的報紙宛若流向各地的水,不斷蔓延至房間、街道,穿越草原、沙漠、荒野等廣闊之地,最后又通過下水管道滲入地下水,再次從水龍頭循環流溢出來。藝術家運用水的形態和氣勢來比喻報紙——這個人類社會信息的傳統載體,引導觀眾重新審視媒體與社會、媒體與個人、藝術與媒體、藝術與個人、藝術與社會、人類與自然的多重關系。張文榮在各地招募了幾萬名工人和志愿者幫助項目的實施,“就參與者的數量而言,它本身會產生一個熱烈的話題,人們都會談論、傳播、參與,這些看上去是作品之外的東西,其實也是這個項目的一部分”。藝術家著迷于項目發生時的各種滲透,很多意想不到的結果讓人防不勝防,誰都沒法避開,這便于他對媒介的思考。與此同時,作品本身卻沒有強調,甚至完全弱化“人為性”,體現了人類在自然曠野中的孤獨性,作品中廣闊的空間性、不可重復性和稍縱即逝性也加深了觀眾對孤獨的感知,這是藝術家通過作品與媒介、空間、任一觀眾、參與者之間的對話。

隨著“微光展”拾級而上,觀眾發現了“無聲合唱團”、童年夢想背后的故事、孤獨癥兒童、意識障礙人群、建筑工人、報紙流向了廣闊之地,他們為藝術家們啟迪了創作靈感,藝術家們為他們創作了代表作品,與其說是藝術家在為他們發聲,不如說是他們也在為自己發光發聲。

猜你喜歡
微光合唱團藝術家
微光
追光
青蛙合唱團
微光
小小藝術家
小小藝術家
好戲正上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