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例骨關節結核的治療體會

2019-03-15 08:43太自剛
醫師在線 2019年1期
關鍵詞:腕關節抗結核橈骨

王 俊 瞿 聰 太自剛

富源陽光醫院 云南曲靖 655500

一、病例資料

1、患者:楊某某,男,42歲,因“右髖關節疼痛1月余,加重伴活動受限4天”于2015-07-30入院。

現病史:患者訴1月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右髖關節疼痛,疼痛由臀部放射至右大腿內側,嚴重時放射致足根部,近4日來感疼痛加重,右下肢活動受限,今日到我院就診,經CT檢查,以“1、右髖關節結核;2、右側髂腰肌膿腫”收住我科,病程中患者一般情況尚可,精神可,體重減輕1kg,二便正常。

??魄闆r:右髖關節屈曲內收內旋畸形、髖關節強直體位,被動活動時疼痛加劇,右下肢短縮約3cm,4字征(+),右髖關節過伸試驗(+),Thomas征(+),右下肢感覺正常,趾端活動、血循環正常。

輔助資料:2015年7月28日六盤水中醫正骨醫院CT檢查示:右髖關節結核?右股骨頭缺血壞死?右髖關節積液。7月29日貴州水城礦業總醫院行MRI檢查示:(1)右髖關節結核;(2)右側髂腰肌膿腫形成;(3)右側臀肌周圍軟組織炎癥性改變;(4)左側髖臼少量積液。曲靖市第一人民醫院2015年07月30日C-反應蛋白18.9mg/L,紅細胞沉降率22mm/H,2015年10月04日C-反應蛋白19.8mg/L,紅細胞沉降率18mm/H;病理檢查結果:(右髖關節病灶)慢性肉芽腫性炎伴大片凝固性壞死,高疑結核。

入院后完善相關檢查診斷:1、右髖關節結核;2、股骨頭壞死;3、右側髂腰肌膿腫;4、右側慢性中耳乳突炎。

治療方法:行“1.右側髂腰肌膿腫切開引流術,2.右髖關節膿腫引流術”,兩切口局部使用硫酸鏈霉素100萬單位(1g),充分引流,術后切口引流72小時,拔出引流;術后連續3天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鈉針6250單位(1ml)預防深靜脈血栓形成;術后連續7天使用廣譜抗生素防感染;術后第1天開始進行右股四頭肌、膝、踝關節功能鍛煉;繼續抗結核治療[2]。

兩個月后行“右髖關節病灶清除,全髖關節置換術”,術中見股骨頭關節軟骨脫落,骨質破壞嚴重,關節囊廣泛增生增厚,關節腔內中等量干酪樣膿液,均徹底清除。手術順利,歷時2小時,術后第3天扶拐行走,術后半個月拆線,切口愈合良好。復查X片,效果滿意(如片)。繼續抗結核治療1年,隨訪3年零4個月,療效滿意,結核未復發,假體未松動,髖關節功能良好。

術前X線片

術前CT

術前MRI

術后X線片

術后一年零八月

2、患者:楊某某,男,65歲,因“左腕關節疼痛、腫脹10年余”于2015年11月20日入院。

現病史:患者及家屬訴患者10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左腕關節疼痛,發熱、盜汗,腕關節逐漸腫脹,活動受限,曾到曲靖市第一人民醫院就診,行相關檢查,診斷:左腕關節結核,給予抗結核藥物治療,患者出現多種副作用,服藥不久自行停藥;到多家醫院診治,服用中藥治療,10年來疼痛反復發作,逐漸加重,左腕關節僵硬,活動障礙,每日靠服用止痛藥物止痛,1年前在富源中醫院行左腕關節膿腫切開引流,傷口遷延不愈,因腫脹疼痛加重到我院就診,以“左腕關節腫痛原因待查,腕關節結核可能”收住我科。既往有塵肺病史30年,糖尿病病史18年余。

查體:左腕關節僵硬,腫脹,畸形,活動受限,左腕關節壓痛,可見多個囊性腫物,有波動感,尺側可見陳舊性疤痕,有直徑約0.3mm瘺道,有少許膿性分泌物流出,左手指及遠端血供、感覺、皮溫正常,手指活動可。

輔助資料:2015年11月21日X線檢查示:左尺橈骨下端、諸腕骨及第2.3.4.5掌骨基底部骨質破壞,關節面消失,可見多個點狀游離“死骨”,左腕關節結核考慮。C-反應蛋白17.1mg/L,紅細胞沉降率21mm/H。

入院診斷:1、左腕關節結核;2、Ⅱ型糖尿??;3、塵肺。

治療方法:行“左腕關節結核病灶清除和腕關節融合術”,取背側2個縱形切口,咬除橈骨遠端1cm,尺骨遠端2.5cm,清除壞死的舟骨、頭狀骨、鉤骨,刮除2-5掌骨基底部病灶,徹底切除竇道。注意保護血管、肌腱,大量生理鹽水沖洗,取自體髂骨全厚2*2.5cm于橈側植骨,1枚克氏針固定,局部使用硫酸鏈霉素100萬單位(1g),充分引流;石膏托固定腕關節;術后繼續抗結核治療;連續使用廣譜抗生素1周防感染;注意觀察手末梢血循環;早期行手指功能鍛煉;術后傷口Ⅰ期愈合,8周后X線復查提示腕關節融合良好,拆除克氏針及石膏托[4]。隨訪3年,腕關節融合良好,腫痛消失,手指功能正常。

術前X線片

術后X線片

術后一年零三月

3、患者:尹某某,女,50歲,因“左肘關節反復疼痛、流膿2年余”于2017年1月1日入院。

病史:患者自訴2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左肘關節疼痛,時輕時重,后關節處反復出現皮膚破潰流膿,換藥治療后好轉,無畏寒發熱,于2016年06月到云南省某三甲醫院就診,診斷為:左肘關節結核。行左肘關節結核病灶清除術及外固定支架固定術,手術順利,術后對癥及抗結核治療,患者病情好轉出院,出院后規律服用抗結核藥物治療,于2016年10月行外固定架拆除術,術后左肘部術口遷延不愈,仍反復流膿,痛苦不堪。今日到我院就診,以“左肘關節結核”收住我科。

??魄闆r:左上肢廣泛腫痛,左肘關節活動受限,關節周圍見多處陳舊性手術切口疤痕,關節后方手術切口處可有少許淡黃色膿性分泌物滲出,左手感覺運動正常,血供良好。

輔助資料:2016年12月22日云南省第一人民醫院X片檢查示:左肘關節炎性病變。2015年11月21日C-反應蛋白5.3mg/L。紅細胞沉降率11mm/H。入院后CT檢查提示:左肘關節結核。

治療方法:取后側切口術中見關節腔內中等量淡黃色含乳白色液體,清理變性軟組織,仔細探查發現,橈骨小頭呈黑褐色,判斷應是病灶中心,抑或原發病灶,用咬骨鉗將橈骨小頭咬除2cm,髓腔內帶除約2ml粘性膿液,更加明確為病灶中心,依次將肱骨遠端關節面、尺骨鷹嘴關節面用骨刀清除,取左側髂骨塊4*3*2cm植骨,用3枚螺釘和2枚克氏針固定,將肘關節融合。局部使用硫酸鏈霉素100萬單位(1g),充分引流;術后石膏托固定12周;早期行手指功能鍛煉;繼續抗結核治療;廣譜抗生素防感染;嚴密觀察血循環變化,防止血腫或水腫壓迫肘窩血管;術后1年,X線檢查肘關節骨性融合拆除內固定。隨訪1年零10個月,肘關節融合良好,傷口愈合良好,無疼痛,右手功能良好。

術前X線片

術后X線片

術后2月余

術后1年零3月,肘關節融合好,拆除內固定

二、結果

3例骨關節結核均獲得滿意療效,其中1例病灶清除,全髖關節置換,關節功能恢復正常,另外2例病灶清除,關節植骨融合,關節融合良好。

三、討論

1.由于多年來骨關節結核病例不多,大多數的醫生并無診療經驗,所以一旦確診,都為晚期病例,都衍變為全關節結核。

2.骨與關節結核的最初病理變化是單純性滑膜結核或單純性骨結核,以后者多見。在發病最初階段,關節軟骨面是完好的。如果在早期階段,結核病便被很好地控制住,則關節功能不受影響。如果病變進一步發展,結核病灶便會侵犯關節腔,使關節軟骨面受到不同程度損害,稱為全關節結核。全關節結核不能被控制,便會出現繼發感染,甚至產生瘺管或竇道,此時關節已完全毀損[1]。

骨與關節結核的好發部位是脊柱,約占50%,其次是膝關節、髖關節與肘關節。好發部位都是一些負重大、活動多、易于發生創傷的部位。

3.術中徹底清除病灶,尤其是病灶中心是手術成功的關鍵,術中心須仔細清除關節囊、滑膜、關節軟骨、死骨、竇道、肉芽組織等,尤其是病例3在清理肘關節后,簡單的切開引流是遠遠不夠的,必然導致病情復發。我們仔細暴露橈骨小頭,終于發現橈骨小頭呈黑褐色,應是原發病灶抑或病灶中心,遂將橈骨小頭咬除,達到了顯著療效。2、3病例在外院多次手術后病情無根本好轉,應為此故。

4.植骨、融合有效適當固定,是控制感染,恢復關節功能的重要措施,本文2、3病例均行自體髂骨取骨植骨,進行關節融合,均取得理想效果。

5.術畢局部使用鏈霉素,并置負壓引流為醫生增加了信心。

6.規范抗結核治療是手術效果的保障,3例患者術后均實施規范四聯抗結核治療1年。具體抗結核藥:異煙肼片0.3頓服,利福平膠囊0.45頓服,吡嗪酰胺片2片3次每日口服,乙胺丁醇片0.75頓服。用藥產生的不良反應,均對癥處理。同時對內科疾病的治療,請內科醫生協助診療。

7.讓患者了解到關節結核是可以治愈的,結核病是現代最高發的疾病之一,治療時間長,并發癥多,讓病人樹立信心,配合治療。

猜你喜歡
腕關節抗結核橈骨
橈骨遠端骨折掌與背側鋼板固定的生物力學分析
帶血管蒂橈骨瓣逆行轉位治療舟骨骨不連12例
免疫功能和SAA、MMP-9、MMP-14在抗結核藥物性肝損傷中的臨床評估
慣量主軸在橈骨粗隆精確定位中的應用研究
抗結核藥物不良反應376例分析
莫西沙星聯合常規抗結核方案對初治肺結核患者病灶吸收情況的影響
研究多層螺旋CT聯合核磁共振成像應用于腕關節損傷的影像診斷價值
1.5T與3.0T核磁共振對腕關節軟組織損傷影像診斷探討
橈骨頭骨折治療要點
腕部外傷別只看骨折不看脫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