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教師教案管理的反思與對策

2019-03-18 11:48張潤連
教育·學習 2019年2期
關鍵詞:專業發展

張潤連

[內容摘要]為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走出教案管理的誤區,本人深入小學進行了專題問卷、訪談和查閱部分教師教案,了解到目前村小學教師的備課寫教案存在有誤區。并根據這些情況進行了分析,提出了改革對策。

[關鍵詞] 教師備課 教案管理 專業發展 教案改革

為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切實提高備課的實效性,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我們應努力走出教案管理的誤區,突破備課環節這一瓶頸,實現備課教案的“要我備”到“我要備”的轉變。

一、進行人性化管理,變“形式”管理為“實效”管理。

目前,教師在這種超負荷的狀態下工作,負擔重,心理壓力大。如果得不到理解、幫助、解決,在這種高壓、無助和無耐的狀態下工作,長此以往,就會形成一種挫敗感、無力感,進而喪失前進的動力,教學效果可想而知。因而,作為管理者,應多從教師的角度去考慮,努力減輕教師的工作負擔和思想負擔,營造寬松的發展空間,使教師輕松、積極地投身教學。這就要求管理要人性化,重實效,無須規定教案篇幅,無須統一教案格式,讓教師自己選擇適當的書寫形式;要求而不提出統一的備課超周量;查備課教案要重實用輕形式,不以字跡的工整與否、篇幅的多少等作為評比優劣的標準,而應把備課、上課有機結合起來,從而激發教師的創造性,增強質量意識,淡化教案的應檢性,將無效勞動降到最低限度。

教案,說到底是“備忘錄”,是鉆研教材、教法、學法的記錄,是留給自己看的。教案的詳、略可因人而異,新教師因缺少經驗可寫詳細些,公開課教案為便于交流可寫詳細些,同一教材教過多年的教師可對原教案進行調整、補充、修改或加工,教師也可選取現教案本在書上進行勾劃、圈點、修改,無須耗費大量時間重抄。教案的書寫,也可因人而異,亦可使用電腦備課。不同學科,可根據學科的特點進行備課。教案格式,也無須強求統一,要尊重每個教師的習慣,為教師的創造性勞動提供自由發揮的空間。

二、提高教師認識,促成其專業發展。

要糾正教師原來那種應付備課態度,我們不能忽視教師專業發展中的自我需要與意識。作為管理者應通過多種途徑,喚醒教師的專業發展需要與意識,使其能夠明確自己到底需要什么,今后朝什么方向發展以及如何發展。

通過引導,使教師明確寫教案不等于備課,寫教案只是備課的一部分,是備課過程中的最后一個環節,教師要把主要精力用于備課過程之中,投入到鉆研教材、了解學生、收集信息的過程中去,重教法更重學法,圍繞教學目標理清思路框架。從而從繁重的機械抄寫中解脫出來,變應檢型為實用型教案。同時,引導和激勵教師養成寫教學后記的習慣,及時記錄教學心得,分析教學的成敗,采取適當的補學措施,不斷地積累教學經驗,努力提高自身的課堂教學水平。

三、教案改革制度保障

1、加強聽課、評課,優化教學過程。對于個性化備課學校領導要把好關,給以指導、幫助和檢查,要經常走進課堂聽課隨堂(對每位教師至少聽一至二次),即先不打招呼,按課程表安排進班聽課,課后,結合課堂實際情況,對備課質量給予評價;同時,根據新課改的《課堂教學評價標準》評價任課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以及對學生的作業質量與測驗的效果進行評價。

2、加強對教師的備課檢查。備課教案可采取精備和簡備相結合:①精備。任課教師選擇單元教材中的某一典型課例,精心研究,認真備課,寫出詳實的教學方案,該教案應包括課題,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教具準備,教學過程,作業練習,板書設計等。②簡備(包含舊案新用、他案我用及在課件上備課)。教師備課可采用“書頭備課”,即在課本的空白處進行適當地圈寫批注。簡備方式體現出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①教學目標;②教學重點與難點的分析;③教學過程的大體思路。在此環節中,要能夠體現出老師的教,學生學的思路,體現出對教材重點、難點的處理方式、方法(如教師的引導、問題的設計)等;④習題的設計、作業的布置、板書的安排等(按進度在課本上簽字)。連續兩年以上任同年級同學科的教師可舊案新用,教師也可他案我用,在原教案本上進行調整、補充、修改或加工。精備是否符合要求,簡備要看其改動、批注、圈點、補充的多少,是否切合學情、切合實際,實效性如何。

3、教案檢查的重心“后移”,從檢查書寫轉到教后小結的交流、反思上,讓教師審視自己的教學行為,記錄閃光點和不足,進行問題分析,反思教學設計和教學行為,修正錯誤,調整思路。

4、變檢查為自評、展評。淡化過去領導與教師單一的對話;變為領導與教師、教師與教師、組長與教師,以及自己與自己的多角度的對話。期末全校教師進行備課展示、評比交流。

5、學校和面上小學管理組對教師的備課情況進行抽樣測試(如筆試、限時說課、限時備課)。管理組抽查學校的常規管理措施、方案和記錄,檢查學校領導的聽課本等,以保障該制度的落實。

因此,只有備課輕松,壓力減輕,教師的思想和觀念從根本上轉變,教學才能增強實效性,課堂效果才能提高,學生才能更愿學習;教師的個性和才華才能夠真正張揚和施展,其事業才能得到發展。

參考文獻:

1、吳志宏,《學校管理理論與實踐》,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年5月。

2、陳孝彬、程鳳春,《學校管理專題》,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年10月。

3、傅廷奎,《對小學教師參加繼續教育培訓態度的調查分析》,《教學與管理》雜志,2005年1月。

4、周俊,《學校管理中教師反影響力的調查與分析》,《中小學學校管理》雜志,2003年第一期。

5、張文興、張良元,《對農村小學教師“寫備”現象的反思》,教學與管理雜志社編輯出版,2005年第5期。

6、李建平、周玲玲,《管理:如何為新課程實施提供保障》,中國教育報出版,2004年5月13日。

7、莫榮光,《“教學后記”:教師提高教學水平的重要法寶》,貿易教育雜志出版,2004年第1期。

猜你喜歡
專業發展
小學數學教師專業發展之我見
立足校本 構建教師專業發展學習共同體*
網絡教研與教師專業發展的對策研究
“教學做合一”思想在職校教師專業發展中的實踐研究
農村中學語文教師專業發展的困惑與思考
分析如何完善高校酒店管理專業教育教學
新時期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發展與人才培養探究
教育生態學視野下高職院校學生管理隊伍專業發展的幾點思考
論學習共同體下的教師專業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