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類高職院校職業技能型人才培養有效路徑探究

2019-03-19 12:10陳淑武
產業與科技論壇 2019年17期
關鍵詞:金融類技能型校企

□陳淑武

現階段配合我國的國情和教學實際情況,積極創新金融類高職院校職業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按照市場需求設置專業和培養目標,研究和探索職業技能型人才培養的有效路徑意義重大。本文的研究不僅可以豐富金融類高職教育的研究成果,還可以加快金融類高職院校職業教育發展步伐,培養出更多高素質的金融類職業技能型人才,滿足金融機構的迫切需求,促進現代金融服務業的快速發展。

一、金融類高職院校職業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現狀

國內一些金融類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目標相對單一,側重點不一樣。以服務金融領域為特色的長春金融高等??茖W校為例,在人才培養模式上,首先是建立金融管理、保險、財務管理、市場營銷等“3+2”專本銜接模式,設置特色專業,如“金融創新實驗班”和“會計創新實驗班”,以及訂單班和現代學徒制試點班,與光大銀行、吉林銀行、歐亞集團、保險公司、證券公司、知名物流企業、國家知名品牌連鎖機構等企業合作,建立了校外實習基地,建設了模擬銀行、會計職業能力訓練中心、電子商務、銳捷網絡等專業實驗室,形成了銀行、證券、保險、電子商務等專業全覆蓋的校內實訓基地,全面推進了“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為適應區域經濟發展要求,加強實踐能力,設置了“雙證融通”模式,即為畢業證書+職業資格證書。但是由于高職教育中“校企”合作很多還處于自發狀態,缺乏法律規范。企業、行業是高職院校學生就業的主要接納者,他們對職業教育發展至關重要。目前,由于“校企合作”機制建設存在的問題,導致很多高校在實際的實踐基地建設中,遇到很多困難,并且企業的積極性不高,缺乏動力,使得學校要繳費,才能保證學生到企業中進行短時間的學習。即便是有的學生進入到企業實習,也常常在實踐工作中,無法直接和公司的核心業務接觸,這個現象在金融行業中更為明顯。

二、國外職業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啟示

加大校企合作和產教融合力度,學習國外的校企合作,以英國的“合作職業教育”方式為例,在校企合作方式下,企業不是被動地進行合作,而是主動進行合作,對于每一項合作都是以將實現學校和企業之間的“雙贏”作為目標的。在國外企業中,都是企業的積極性更高,而我國則相反,我國企業參與校企合作積極性不高,只有當企業對于高校的投資會得到更高的回報時,企業才會自發參與到教學中來。因此學校以市場需求開設課程,以社會雇主要求及行業標準設定教學目標,為社會輸送更多具有實踐能力的人才,將極大地激發企業參與實踐教學的熱情,共同培育適應市場需求的勞動力資源。英國的許多院校都會根據地方產業的發展,及時開設分校,西蘇格蘭大學就根據不同產業發展特點,結合學校學科優勢和科研優勢,設置了分校。為推進國際化戰略,在倫敦設置新校區,重點開展國際教育、高端培訓教育項目。

三、金融類高職職業技能型人才培養的有效路徑

(一)完善專業與通用能力協調發展的人才培養目標,積極組織參加各級技能大賽。在高等職業院校中,必須以提高職業技能和技術技能為目的,不斷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還要加強對他們專業能力的提高,并且關注學生的方法能力,提高他們的社會能力。在實際工作中,充分借鑒國外的人才培養觀念,促進協調和綜合發展。在吉林省發展職業教育必須要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作為目標,在進行專業能力培養的過程中,關注通用能力培養,從而使學生能夠提高兼具能力,提高學生的技能,實現對態度的多方面培養,不斷增強人才的綜合能力。由政府指定專門的機構或選擇第三方對核心技能培養進行系統的設計,這一設計應著眼于工作過程和崗位能力要求的系統化,并可以不斷進行學習和培訓,開展演練,從而轉化成自己的技能。加強和行業協會的合作,與行業主管部門共同分析和研究,從而構建專業標準,不斷完善課程標準,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加強管理體系的構建,這樣才能保障人才培養的效果,實現人才培養的目標,從而給我國的經濟發展提供必需的人才。教育部全國金融行指委正在會同“一行三會”研究起草金融類專業標準,吉林省應積極參與。各高職院校應積極組織參加各類金融、會計技能大賽,賽事以現代企業為背景,以典型業務為核心,結合現代金融的發展,運用大數據、智能設備和物聯網等技術設計的金融技能競賽項目。通過比賽科學培養學生搜集與整理數據的能力、實際動手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對同學們提高自身的綜合技能水平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對培養學生職業技能和職業精神,提高金融專業的人才培養質量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

(二)創建與職業能力培養相適應的課程體系,推進專業設置配套改革。課程是教學改革的落腳點,課程建設直接影響到教育的質量和水平。當前,在很多高職院校中,依然沒有形成完善的課程標準,在傳統的課程中,還是學科本位為主,過度關注知識結構,注重理論性知識,強調學科獨立性。建議在以后,在課程內容上更加靈活,并且突破學科的限制,實現多學科的相互融合。在課程開發中,體現崗位群技能要求,不僅要參考課程專家的意見,更要參考企業、行業的意見;在課程內容設計上向職業資格標準靠攏,使學生在獲取學歷證書的同時也能獲取職業資格證書,從而使得在課程內容設計上,能夠和考核充分結合,和實際的工作充分結合,并且關注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不斷提高他們的專業技能,增強教學的效果。一是應按大類設置專業。國內院校還是按金融學、國際金融、保險業、投資理財、信用管理等這樣細分的專業。國內金融雖然早已經是混業經營,但國內院校還是按照金融業分業經營體制設置專業,已不適應金融業創新發展的新形勢,而應改革,按照西方大學模式只設有金融專業大類。二是應促進相近專業的融合。仿照西方高校設置會計金融或金融會計專業,這樣的融合有利于培養復合型人才,也更有利于學生就業。三是根據市場需求新設專業。例如設立數字營銷專業,把傳統的市場營銷專業和大數據、云計算有機結合在一起。除了專業設置方面,高校的學制也可以靈活些。按照學生3年完成學業后即可獲得本科學位,可根據雇主要求,學校會為有需求的學生再追加一年學制。建議開展“四年”制高職學生培養試點,更好地滿足企業和用人單位的需求,彌補一些專業3年制培養相關能力不足的短板。

(三)加大職業培訓和繼續教育的力度,提高院校服務地方區域的能力。高校應重視面向企業和社會開展職業培訓和繼續教育。例如每個地區由一所高校承擔政府委托的年輕勞動力(工作力)培訓項目,政府要求和督促企業參與培訓,所有學員必須到企業和工廠實習或配合企業完成項目,企業也有熱情配合參與高校組織的培訓。就全國金融行業從業人員眾多,銀行、證券、保險和新興企業機構從業人員對在職知識更新培訓和業務能力拓展培訓需求很大,這是很大一塊市場,有關財經院校應借鑒外國高校做法,滿足這部分市場需求,全力提高已從業人員綜合素質,也使財經院校更好地了解金融市場的需求,使職業教育更“接地氣”。也在校企合作和產教融合中不斷提高院校的教學質量和水平。

(四)完善教學考核評價體系,實施課證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在金融類職業教育教學中,有著豐富的考核形式。其中,對學生的職業和核心能力的考察,是學生評價的重要依據。強化課程的過程評價。課程考核改革實行全過程質量管理,創新考核方法,實施“以證代考”、“以賽代考”等多元化考核評價機制。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重視過程性評價,改變傳統的側重“終期評價”模式,采取“過程持續評價”與“終期評價”相結合方法,合理確定過程性考核評價和終結考核評價的比例,做到客觀公正的全程對學生進行考查。在教學實踐中,不斷豐富考核形式,例如項目調查報告、PPT匯報資料、圖片、表格等多種考核形式,一切都應該以教學實際為出發點進行考核。優化考核評價系統,對我國職業教育的發展具有一定的借鑒作用。在人才培養模式上,將考試課程融入常規的教學過程,既可以拓寬學生視野,又能強化人才培養國際化標準,賦予學生更多的選擇余地,提高就業競爭力并提升未來職業發展空間。例如將英國特許公認會計師(簡稱ACCA)的課程及教學理念引入金融類職業院校,會對職業教育發展起到一定的助推作用。ACCA的考試共有14個模塊,在授課時,采取英漢同時進行的對策,并進行全球統考,這樣可以促使學生學習到更新的國際會計慣例,不斷提高英文應用能力,提高學習和分析的能力,有利于滿足“一帶一路”倡議下的國際間發展所需的人才需求,是國內學歷教育、國際財會執業資質與國際學歷教育相結合的一種新模式。

猜你喜歡
金融類技能型校企
高職院校技能型人才培養體系研究
應用技能型人才培養框架下《PLC與變頻器應用技術》課程改革與實踐
中美CFA認證高校金融本科人才培養模式分析
深化校企合作促進應用型人才培養實現校企生三方共贏
金融類微信公眾號內容生產及運營策略之談——以“行長男朋友”為例
基于金融類專業的高職英語特色考核機制的構建
高等衛生職業教育應用技能型規劃教材
校企合作運行機制初探
機械制造專業校企聯合培養機制的探討
農村技能型供水管理人才培養淺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