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生課堂“失語”的原因及建議

2019-04-01 09:23劉冬巖
新教師 2019年1期
關鍵詞:失語安全感傾聽

劉冬巖

【摘 要】積極的課堂表達有助于增強學生的課堂參與融入意識,也有助于建立對話式的學習關系,促進多元建構式學習。學生話語權的缺失、令人焦慮的課堂氛圍制約著學生的課堂表達欲望,教師問題質量不高以及學生思維能力的偏差,影響學生課堂表達效果。教師應該重視發展學生的課堂表達意識,用心營造寬松溫暖的學習環境來提高學生表達的積極性,以傾聽為基礎超越獨白式言說,不要過分關注“好的發言”,并努力引導學生提高課堂表達的“言值”。

【關鍵詞】課堂表達;傾聽;安全感

語言表達是將思維所得的成果用語言反映出來?!氨磉_能力是觀察、記憶、思維、創造和閱讀的綜合運用能力,是各種學習能力和智力的尖端反映?!盵1]但是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卻存在學生表達不積極、對表達感到過分焦慮、表達“言值”不高等問題。從世界各國課程改革發展情況來看,許多國家和地區都將語言表達納入課程標準,重視培養未來公民必備的語言表達技能和積極語用能力。

提升學生的課堂語言表達能力,旨在引導學生在課堂上能夠有效表達個人的思想或觀念、情感,善于傾聽,并能與他人分享不同的見解。學生的課堂表達不僅將自己的想法傳達出去,使他人接受信息,同時也與他人建立了交流互動,使自己的想法受到激勵,進而獲得進一步的成長?!敖淌抑械膶W習是通過與對象世界的相遇與對話,是通過教室中與教師、與伙伴的相遇和對話,是與自身的相遇和對話來實現的?!盵2]如果學生不敢表達、不擅長表達,就違背了學習的建構特質。

一、學生課堂“失語”的原因

影響學生課堂表達的因素很多,教師只有深入了解和認識學生課堂表達問題的成因,才能正確對待學生的課堂失語,從而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課堂表達。

1. 學生話語權缺失,缺少表達機會。

在中國的文化傳統中,存在“謹言慎行”“多聽少說”的觀念。相對成人而言,兒童的話語權利更是欠缺。在課堂教學中,由于受“師本位”“知識本位”“師道尊嚴”等觀念的影響,教師在課堂中擁有一定的話語霸權。這樣,學生的課堂話語權相對缺失,成為沉默的大多數,他們已經逐漸習慣于充當聽者,不愛舉手發言,不愛質疑提問。在評價學生學業成就時,也更重書面、輕表達,這也使得教師對學生書面的重視勝過言語表達。

教師為了課堂的有序進行,總會對學生的行為進行種種限制,表達行為也不例外,小到學生表達時的音量、說話方式,大到言談的內容和性質都在教師的掌控之中。有些學生似乎領會了教師的教學套路,只會重復書本的內容和大人們的訓誡,只會說書面化的語言,而不會“講自己的話”,沒有了個性化、生活化的表達。

2. 課堂氛圍緊張,缺少表達勇氣。

課堂氛圍是指在課堂教學情境中,各種成員的共同情緒或情感狀態,它“反映了課堂教學情境與學生集體間的關系,也是影響學生課堂語言表達的關鍵”。[3]雷夫老師在《第56號教室的奇跡》指出:“大多數的教室都被一種東西控制著,那就是‘害怕”,“第56號教室之所以特別,不是因為它擁有什么,而是因為它缺乏了害怕”。[4]在這種“害怕”的課堂里,學生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因為怕被老師批評、怕被同學嘲笑。這種表達焦慮源主要是對失敗的恐懼,以及由此導致的自尊的喪失。

有些教師面對不盡如人意的回答,很容易給出消極的評價:“答非所問”“你根本沒有理解我提的問題”“說了半天也不明白你說了什么”“回答不完整,誰來補充”等等。這些評價語言給學生傳遞的信息是自己被老師否定、批評,使學生對發言產生焦慮、恐懼。有些老師制訂比較嚴厲的課堂常規,這種課堂規則在保持課堂秩序的同時,也給學生帶來無形的禁錮和心理壓力,使學生不愿意參與課堂討論。有些教師過于期待學生說出自己心中的標準答案,因而急于“修剪”學生的回答。這樣也容易造成學生不敢自由表達自己的想法,習慣揣測老師的正確答案,從而對表達產生“怕錯”,或“戰戰兢兢”的緊張感。

同伴的反應也會給學生的課堂表達帶來一定的壓力。有些學生不愿或不敢回答或提問,是害怕自己的表達因淺顯、幼稚而招來同學的譏笑。每一個人都渴望被尊重,這是基本的心理渴求。有些同學缺乏尊重的品質,在其他同學表達不好時,表現出嘲笑;也有的同學急于表達自己的想法,不會聆聽他人的回答,不會對同學的表達予以真誠的回應,這也使發言的同學缺乏認同感,難以形成深層的互動。

3. 問題設計質量不高,學生表達欲望不強。

提問是教師在教學中經常使用的方法。一項研究結果表明:“15分鐘內教師提問的平均數量是43個(每分鐘2~3個)?!盵5]這些問題中,有些問題是經過精心設計的,但大多數問題是為調節氣氛隨意而問的。許多教師日漸意識到問題質量的重要性,但實際教學中還是存在提問隨意、提問質量不高的問題。

有些老師提出的問題過于封閉,難以激發學生的深層思考。比如有的老師喜歡提問“是不是”“好不好”“對不對”之類的問題,只是讓學生簡單地表達“贊成”或“反對”,學生很難表達出個性化的觀點。有的老師提出的問題囿于書本內容,學生都是從教材中找答案,缺乏發散性的思考。表面來看,課堂氣氛熱烈,實際上這樣以書本為主的問答沒有探究的價值,學生也沒有多少思考的空間,因而感到無話可說。老師是否注重培養學生的提問意識,也影響學生的課堂表達。如果教師很少鼓勵學生在課堂里提出高水平的問題,就難以產生創造性的表達與對話;還有一些老師不能很好地掌握提問的時機,不注意候答、理答的緩解,久而久之抑制了學生的表達欲望。

4. 學生思維水平有限,表達能力不強。

一方面,學生的課堂表達受思維能力的影響,有些學生不善于表達的根本原因在于對問題的思考不夠。比如有些同學缺乏主動思考的意識,沒有掌握思考的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不相信自己思考的結果等問題。另一方面,課堂表達與對話有助于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因為表達促使學生把他們的想法轉化為語言,讓學生的思維更具“可見性”。教師不能單純鼓勵學生的表達,更需要運用策略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提升學生課堂語言表達能力的策略

提高學生的課堂表達能力,不僅會使學生大膽表達自己的思維過程和結果,而且也能將教學引向多種觀點的分享、溝通和理解。為了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促進學生在有效表達與交流中學習,教師應注意給學生平等的表達機會與權利,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還要注意提升問題設計的質量、提高學生的表達效果。

1. 改革教學形式,增強學生的表達機會。

傳統課堂以講述為主,偶爾穿插問答,上課時學生多以聽講、抄寫筆記為主,學生參與課堂程度低,學生的表達權利和空間相對較少。教學并不是教師單向傳遞知識的過程,而應將以學生為主體的精神貫穿教學,追求多向的課堂建構。近年來,國內外的課堂教學改革,都體現了以學習者為中心的理念,學生在課堂中的表達機會大大增強。

日本學者佐藤學先生倡導構建“學習共同體”,提倡活動性、協同性、反思性的學習,在課堂中追求“探究、合作、表達”的學習共同體。臺灣地區高中語文教師張輝誠,從自己的教學改革經驗中總結出“學思達”教學法?!皩W思達”的核心強調以學生為主的教學,將課堂與學習權還給學生,建構學思達翻轉教學理念。以上這些教學改革主張的共同點是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師生在探究的共同體中表達他們的想法,創造他們自己的對話問題,教學方式的變革增進了學生的課堂表達機會。

2. 營造寬松的學習環境,提高學生課堂表達的積極性。

為了不再讓學生對課堂表達感到“害怕”,老師要努力營造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首先,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地表達見解。學生表達完畢后,教師的評價應以鼓勵為主,及時回饋,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自我觀。同時營造寬松的表達氛圍,幫助學生克服回答問題的緊張感。對于表達較好的同學表揚優點,指出不足,對說得不好的同學也應肯定他們敢于發言的勇氣。教師在運用激勵性語言評價時,應避免評價語言單一乏味,不要機械重復“你真行”“你真棒”“好”“很好”,而要具體指明學生回答好在何處。教師要仔細聆聽每一個學生的回答,珍視學生回答的價值,用真誠的鼓舞去激發學生的課堂語言表達欲望。

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越來越重視同學對自己回答問題的反應,教師要引導同學之間學會寬容和接納。學生處于一個富有安全感的積極討論、樂于表達的氛圍中,他們的口頭表達欲望會不斷增強,也能養成大膽發言的好習慣,思維能力才會不斷提高。

3. 尊重每一個孩子的表達權利,不要過于關注“好的發言”。

多數教師追求好的教學,他們希望學生活躍而明確地闡述自己的想法,然后通過串聯學生“好的發言”來組織教學。如果將學生的思考、表達區分為“好的”和“不好的”,對不盡如人意的發言忽略不計,覺得這些發言不過是課堂的小插曲,學生就會出現“優等生”和“待進生”的差異,造成個別學生成為課堂發言的主角。有些同學由于擔心自己的發言不符合老師的要求,不敢將自己的想法輕易說出口,就會逐漸減少思考和表達?!敖處煹呢熑尾皇沁M行好的教學,而是要實現所有兒童的學習權利,盡可能地提高兒童學習的質量?!盵6]老師應該意識到每個學生的思考都是了不起的,認真傾聽每個兒童的低語或是沉默,這也是教學的立足點。因為教學是具有創造性的,而創造性的立足點可能就是某些學生的低語或沉默。學生意識到自己的低語或沉默同樣受到老師的尊重,而不是被排斥,會增強自信心。

4. 引導學生養成傾聽習慣,促進課堂對話的生成。

課堂表達的目的是為了建構對話式的學習關系。課堂教學改革過程中,有些教師意識到要給學生充分的課堂表達機會,課堂比以往熱鬧了,但是有些學生卻只是獨白式的言說。學生的課堂表達沒有建立在傾聽的基礎上,也沒有將同學的課堂表達形成串聯,進而展開對話式的學習。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養成認真傾聽的習慣:引導學生努力聽清楚發言者說了什么,想表達什么;對于是否聽懂,應給以一定的回應;學會在傾聽的同時,不斷比較、分析。例如,某小學進行學習共同體的教學改革,老師追求串聯、對話的課堂表達。因此,老師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樹立傾聽的意識,并總結出一些課堂語言表達的“金句子”:“聽了某某同學的意見后,我想到……”,“我不贊同某同學的看法……”這樣學生的“討論”是從前面同學發言延伸開的。這是以他人的想法為基礎的關聯式表達,每個發言人都是通過他人的對話而形成深入的思考。這樣課堂表達就從獨白的語言表達轉變成對話的語言表達。

佐藤學先生非常強調教室中的互相傾聽。教師要傾聽學生的發言,具體意味著在以下三種關系中接納學生發言:“一是認識該發言是課文中的哪些話語所觸發的;二是認識該發言是其他學生的哪些發言所觸發的;三是認識該發言同該同學自己先前的發言有著怎樣的關聯?!盵7]在教室中,不論哪個孩子的發言或喃語,都需要被仔細聆聽,對于他人的思考、情感,其他同學應該給予關注。在課堂對話中,不要強求觀點的一致性,要注重觀點的多樣性和差異性,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表達的過程中引入更多的對話,也使得課堂對話更具有創造性。

5. 精心設計問題,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提高“言值”。

學生的表達情況受問題本身質量的影響。因此,教師應該精心設計問題,以此啟發學生的思考。具體來說,教師要做好提問的引導,借助一定的情境展開提問,也可以運用開放式提問啟發學生的發散思考。教師還可以運用遞進式提問搭建階梯,引導學生解決困難的問題。教師在提出問題后,不要立刻找學生回答,不妨給學生明確的思考時間;學生回答后,不要急于發表意見,還可以再給一定的等待時間,期待他回答得更完整。

在學生形成積極課堂表達欲望之后,教師應引導學生提高表達的“言值”。課堂語言表達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口語表達,也不同于個人演講。日??谡Z或演講尤其突出表達技巧,課堂語言表達更強調表達內容的有效性和創造性。學生在表達時,教師要善于聆聽,并對學生的表達予以一定的指導。教師的指導包括學科內容層面的,也包括表達形式方面。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有組織、有邏輯地闡述自己的想法,引導學生提出更加深入的問題;還可以借助經驗分享、案例呈現的形式提高表達的形象性。

教師不要認為發展學生的課堂表達能力僅僅是語言類課程的教學目標。實際上每一門學科的教師都要重視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美國于1973年首次將數學表達能力寫入課程標準,即指運用數學語言表示思考數學對象和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闡明自己的觀點、意見,包括口頭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數學表達能力40多年來一直作為美國學生數學能力的核心目標之一。隨著我國課程改革的推進,課程教材設計上,為學生的語言表達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學習方式上倡導學生自主發現和探究,為學生的語言表達增加了機會。提升學生的課堂語言表達,應該受到各門任課教師的重視。

(責任編輯:朱蘊茝?搖?搖?搖劉貞輝)

參考文獻

[1]施冬梅.中學生語文口頭表達能力的養成[J].蘇州大學,2008:9.

[2][日]佐藤學著,鐘啟泉、陳靜靜譯,教師的挑戰[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124.

[3]陳可慶.問得好,才教得好[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187.

[4][美]雷夫著,卞娜娜譯,第56號教室的奇跡[M].中國城市出版社,2009:4-5.

[5]郭應曾.問題推進教與學[M].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3.

[6][日]佐藤學著,鐘啟泉、陳靜靜譯,教師的挑戰[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125.

[7]陳靜靜.跟隨佐藤學做教育——學習共同體的愿景與行動[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41.

猜你喜歡
失語安全感傾聽
讓產權“安全感”來得更實在
學會傾聽,追求課堂實效
小學數學教學中傾聽能力的培養
公共外交主場也要學會“傾聽”
官員“失語”無異于“失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