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體時代下小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現狀及問題分析

2019-04-18 07:44宮云潔
智富時代 2019年2期
關鍵詞:全媒體時代養成教育行為習慣

宮云潔

【摘 要】習慣是言行舉止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經過不斷重復之后形成的一種生活方式,對于人的性格發展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在身心快速發展階段,具有較強的可塑性。在對小學生進行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學生行為習慣的培養,使學生養成健康的性格,得到德智體全面發展。然而,就目前整體情況來看,小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還存在諸多問題,本文基于這些問題就相應的改善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全媒體時代;小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現狀;問題

人生幸福在于良好習慣的養成,這是哲學家羅索的著名觀點之一[1]。小學階段是學生各個方面能力和素質形成的重要時期,在這個階段,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行為指導,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為學生今后更快更好的發展打好基礎[2]。在當前這個全媒體時代,小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暴露出來的問題越來越多。本文通過對這些問題的分析和探討,就如何改善這一現象進行論述。

一、全媒體時代下小學生行為習慣現狀分析

全媒體時代的到來讓小學生綜合素質的差距在不斷加大。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小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條件都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改善,電視,手機,電腦等幾乎一應俱全。這種情況下,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也得到拓寬[3]。部分學生有著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勤奮踏實,認真努力,能夠主動學習。在全媒體時代下,這部分學生能夠利用網絡資源查閱自己所需要的資料,課下的時候看各種課外書以及有益的動漫和電影等。部分學生習慣表現一般,具體特征就是教師管理到位,學生就會表現的比較好,如果教師沒有管理到位,這部分學生就會表現的比較差,比如課下不認真完成作業,課上不專心聽講。這部分學生的行為習慣需要外力的束縛。在家里的時候,家長嚴加管教,學生就會主動學習,利用網絡看一些教學視頻,如果家長疏于管教,學生往往就會沉迷游戲,或者瀏覽其他與學習無關的網頁信息。除此之外,還有一小部分學生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較差,對待學習漫不經心,學習成績一直在下游,即使教師和家長管教也難以取得效果。

二、全媒體時代下小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存在的問題

1.學校給予的重視程度不夠

受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學校通常將關注點放在升學率等硬性指標上[4]。這種情況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大多數的時間和精力主要放在學生成績提升方面,而很少關注學生的行為習慣。正是因為學校給予的重視程度不夠,導致小學生的很多不良行為習慣沒有得到及時糾正,而且很多良好的行為習慣沒有得到及時培養,這是導致小學生行為習慣不容樂觀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重視程度不夠,所以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內容等也沒有得到及時更新和優化。這種情況下,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所取得的實效性整體偏低。

2.家庭教育配合程度不夠

習慣的養成需要漫長的時間,這需要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互配合。只有當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才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5]。然而,就目前實際情況來看,很多家庭在這方面做得遠遠不夠。例如,教師在學校里指導學生自己事情自己做,養成勤動手,愛勞動的良好行為習慣。然而,由于父母溺愛自己的孩子,所以孩子在家的時候父母幾乎替他包攬一切,不讓孩子做任何的家務事,甚至替孩子穿衣,打掃。這樣,學校和家庭對學生造成的影響不一致,教育力量也有所削弱[6]。又如,學校要求家長監督孩子,讓孩子不要沉迷游戲,專注學習。然而,部分家長自己的自控能力都比較差,甚至當著孩子的面玩游戲或者直接帶著孩子玩游戲。這種情況下,小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所取得的效果可想而知。

3.社會環境的負面影響

當前社會正處在轉型時期,社會風氣也比較浮躁,信息技術的發展加速了各種不良風氣和思潮的蔓延。打開如今的網絡,鋪天蓋地的都是各種負面信息,這些信息對小學生價值觀的形成造成一定的不利影響。很多小學生通過網絡獲取不良信息,從而養成不良的行為習慣。例如,有些小學生喜歡玩游戲,而游戲中的角色比較暴力。很多小學生沒有處理好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的關系,在現實生活中也十分暴力,和同學經常發生矛盾,行為習慣十分惡劣。由于小學生是非辨別能力有限,所以很多虛假新聞對小學生的影響比較深,導致行為習慣養成教育難以取得實效性。

三、全媒體時代下小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改善策略

1.利用信息技術創新教育模式

在傳統的行為習慣養成教育中,教師通常采取灌輸式教學方式進行教學。換言之,教師通常直接告訴學生哪些應該做,哪些不應該做。這種教育方式難以引起學生注意力,也難以讓學生聽進去,所以取得的效果往往不盡如人意。全媒體時代下,教師可以與時俱進,積極應用信息技術,利用信息技術對養成教育的教育方式進行創新。例如,教師要想培養學生愛護環境的良好行為習慣,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制作一個卡通視頻,比如一只美麗的小鳥在森林里和小伙伴們一起玩耍,后來因為人類的亂砍亂伐,森林不見了,只留下一個個樹樁,這只小鳥沒有了小伙伴,也找不到家人,停落在一個樹樁上默默地流淚。這種可視化教學情境相對于口述式教學能夠讓小學生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也更容易讓小學生養成愛護環境,保護環境的良好行為習慣。

2.爭取家庭教育的全力支持

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需要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相互配合。全媒體時代下,家長與教師之間由于時間和空間所造成的阻礙得以消除,教師可以通過QQ、微博、微信等社交軟件與家長隨時保持聯系,針對學生的行為習慣養成教育達成一致。例如,教師在學校里教育學生要自己事情自己動手做,應當鼓勵父母在家里也如此要求孩子,讓孩子自己穿衣吃飯,打掃衛生。只有當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保持一致,對學生造成同樣的影響,才能形成教育合力,讓學生對這一行為的正確性深信不疑。長期以往,學生就會形成勤動手,自己事情自己做等良好的行為習慣。

3.不斷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

網絡上的虛假信息、負面信息等對小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所造成的負性影響不容小覷。為了改善這一局面,教師應當重視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換言之,在全媒體時代下,教師要指導學生如何區別網絡信息,如何獲取對自己有價值的信息,面對虛假信息能夠學會辨別和抵制。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理解能力給學生推薦一些合適的網站、電視節目等,尤其是與良好行為習慣有關的網站,讓學生在課下的時候瀏覽這些網站的相關信息,知道哪些事情可為,哪些事情不可為,這對提升學生信息素養,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具有重要意義。

四、結論

小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對學生的價值觀念以及人格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教育工作者應當予以足夠的重視。針對當前小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存在的問題,教師應當有的放矢地上尋找解決方法,從學校、家庭以及學生自身等角度出發,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使學生自覺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為學生人格的健康發展打好牢固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林詠梅,宋紅英.西藏中小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現狀及問題研究[J].管理觀察,2009(16):171-172.

[2]王瑾.農村小學生文明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之探究[J].學周刊,2018(06):145-146.

[3]柳巖.農村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養成教育的措施研究[J].學周刊,2018(12):54-55.

[4]孫鳳珠.注重良好習慣養成教育 促進學生快樂和諧發展[J].課程教育研究,2018(08):68-69.

[5]桑慶民.淺析社會工作理念與方法在小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中的應用[J].現代婦女(下旬),2014(06):253.

[6]姚慧杰.試論小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的原則和途徑[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1(08):151.

猜你喜歡
全媒體時代養成教育行為習慣
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重要性
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探討
工匠精神的缺失與高職院校的使命
小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教育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