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美地區可持續發展教育的特點及啟示

2019-06-11 10:02王鵬
世界教育信息 2019年2期
關鍵詞:北美地區印第安納州安大略省

王鵬

摘? ?要:當前,可持續發展愈加成為各國社會經濟發展的主旋律,可持續發展教育愈加成為全球未來教育改革與創新的主導理念和發展。文章以加拿大安大略省和美國印第安納州的實踐為例,從可持續發展教育政策推進、生態校園建設、多方參與可持續發展教育、引導青少年參與綠色社會建設等視角,分析了北美地區可持續發展教育的特色并提出相關啟示。

關鍵詞:北美地區;可持續發展教育;安大略省;印第安納州

《變革我們的世界——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全球可持續發展教育行動計劃》《可持續發展教育目標:學習目標》等文件的頒布,使可持續發展愈加成為各國社會經濟發展的主旋律,可持續發展教育愈加成為全球未來教育改革與創新的主導理念和發展主流。筆者于2017年9月赴加拿大安大略省與美國印第安納州參訪了區域可持續發展領域的相關高校、幼兒園及中小學、非政府機構、教育基地及能源領域專家,本文結合此次考察的見聞,分析了北美地區可持續發展教育的特色并提出相關啟示。

一、北美地區可持續發展教育的特色

(一)將可持續發展教育融入國家政策

為回應《全球可持續發展教育行動計劃》(Global Action Programm of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加拿大教育部門將可持續發展教育列入《學習型加拿大2020》(Learn Canada 2020)計劃,并將其作為實現2020年教育藍圖的一項關鍵內容,旨在增強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意識,鼓勵他們積極參與構建可持續發展社會。目前,可持續發展已經融入普通教育、特殊教育及信息教育,安大略省、曼尼托巴省也分別出臺了區域推進可持續發展教育的政策文件??沙掷m發展教育逐漸成為加拿大教育領域嶄新的名片。

加拿大約克大學成立了“學習促進可持續發展的未來”中心,其職責主要包括:提出教育政策、標準和優秀實踐;開展教師能力培訓;成立可持續發展社會團體,使教育與行動聯系起來,推動學生參與項目;支持主動的合作、網絡建設、創新項目等。中心通過基于本地環境的學習、經歷完整的學習過程、基于行動的學習、與真實的情境與問題相聯系、考慮不同的視角、提出質疑、合作學習七項教學策略推動環境與可持續發展教育以及公民教育。依據加拿大相關教育大綱,結合能源、氣候變化等可持續發展議題,該中心還研發了科普指導手冊與課程指導綱要,特別是從素養培育角度提出了不同學段、不同主題的教學內容要點與教育教學指導建議。此外,該中心與加拿大各地區教育部門都有廣泛的聯系,并重點開展可持續發展教育教師培訓和課程資源庫建設。

(二)戶外教育項目鼓勵學生在自然中進行體驗式學習

戶外教育鼓勵學生在自然中進行體驗式學習,學習如何克服逆境、與自然環境建立更深入的聯系。北美地區戶外教育發展較早、水平較高,戶外課程、戶外夏令營、戶外學校使學生能夠接觸到最真實的自然。

多倫多和地區保護組織(Toronto and Region Conservation)是加拿大安大略省戶外教育和環境教育的重要組織者,共有八個項目中心,開展基于課程的項目??铺刭囂乇Wo中心(Kortright Centre for Conservation)是該組織的成員,該中心有多處供一至十二年級學生和家長學習的開放型教學場地:林間步道,河流小舟;木質小屋;使用新能源建造的家庭樣板間。到訪者可以了解生態的多樣性;認識碳排放;了解新能源。阿爾比恩山地域中心(Albion Hills Field Centre)也是該組織的成員,該中心依托安大略省科學技術、社會科學、藝術、數學、地理、體育與健康等教學大綱,開發周期不同的戶外環境教育課程項目,讓學生通過吃、住、學習的體驗建立可持續發展理念。其具體學習項目有:理解生物多樣性與綠色生態;學習歷史與文化;學習積極生存技能;提升自然審美意識等。其中,“未來的環保領袖”特色項目讓學生分別在課前、課中、課后監測個人生態足跡并進行比較與反思,增強項目對家庭與社區的影響。

美國印第安納州果園學校(The Orchard School)注重利用自然資源培養兒童在自然環境下的生活技能及安全意識,使學生親近自然,成為具有安全意識的自然探險者和自然環境保護者。學校注重協調教師、家長、志愿者、社區等多方資源,綜合利用課堂、學校戶外教育場地、社區相關場所等不同教育場所,課程內容涉及森林保護、氣候變化、綠色城市、節約能源、水資源保護等主題。持續一周或數周的校內及社區戶外活動項目使學生通過感官直接觀察并獲取相關數據,經歷發現、探索、冒險等過程,增強對相關知識與技能、批判性思維、問題解決能力、持續探索、合作能力等相關素養的培養,提升學生探索自然的興趣。

(三)建筑節能環保,注重細節設計

“綠色建筑”“生態建筑”“可持續發展設計”等概念在北美地區建筑行業已成為一種趨勢,運用最新的節能環保手段和技術能夠使建筑體現出人與環境和諧相處之道,提升建筑的整體節能與環保性能,使其成為兼具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工程。

自然保護協會(The Nature Conservancy)是一家致力地區生態環境保護的非政府機構,在全美各州均有分支,其位于印第安納州的艾佛瑞森保護中心被美國綠色建筑委員會(USGBC)授予能源環境領袖建筑最高獎——白金獎。其以用不高于傳統建筑的成本建設可持續的建筑為目標,將節能環保設計體現于各個細節:地板、嵌板、墻體等均選擇本州所產硬木材與石灰石;利用地熱能使房間氣溫常年保持在55華氏度左右;安裝雨水管理系統,收集雨水用于景觀灌溉及沖廁,年節水量18%,預計30年可以為印第安納州節約69萬美元;建筑外墻用磚為原有建筑用材的再利用,花園長椅等均為原有木材的再利用;通過栽種本地樹木、灌木、草和野花建造自然景觀花園;進行屋頂綠化,可以保暖、收集雨水、凈化空氣及延長屋頂使用年限;利用自然采光栽種本土植物;辦公區家具盡量使用循環材料,并保證所有材料均為印第安納州500英里范圍內生產;安裝能根據室內光照調整燈光亮度的開關感應器,使采光充足的房間盡量利用自然采光,減少用電;建設風力發電設施。

(四)教育促進可持續發展成為學校和企業的社會責任

保護環境是學校和企業社會責任的重要內容,筆者到訪的學校與相關機構均能自覺考慮自身行為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并力所能及地將自身對環境的負面影響降至最低,通過教育促使當地公眾提升可持續發展意識,進而促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美國印第安納州漢密爾頓縣謝里登鎮社區學校是該州唯一一所利用太陽能為所有建筑提供電能的學校,學校通過貸款持續投入20年資金,安裝了屋頂太陽能光板、固定角度和可旋轉角度的太陽能光板,致力于使學校達到能源“零消耗”,并能將多余的能源提供給周邊地區。這給師生帶來了思維模式的轉變,裝置屏幕顯示的數據使師生了解到學校能源消耗的情況和太陽能發電的情況,直觀地感受新能源給人們生活帶來的變化。同時,學校的做法也提升了社區居民的可持續發展意識。

美國印第安納州波利斯市城市公共綠色廚房(Urban Public Green Kitchen)秉承從農場到餐桌的理念,根據廚師需要在廚房的種植園中種植蔬菜與水果用于餐食制作,非自己種植的食材也盡力取材于本地,并拒絕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同時,種植園也接待學生參觀學習。其隸屬的公司還致力于為解決印第安納州兒童的飲食問題提供公益幫助,每周用自己種植的食材制作數百份餐食,自2013年起,該公司已累計提供超過五萬份餐食。

二、北美地區可持續發展教育的啟示

(一)校園建筑應考慮節能環保要素

當前,很多學校在校園建筑的設計與建造時主要考慮其使用功能、美觀性和舒適度,缺少對節能環保要素的細節設計與全面評估。綜合北美節能環保示范建筑規劃與建設的經驗,筆者認為要高效利用建筑資源,如能源、土地、水、建材等,并更多地選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及新型節能環保材料,設計好建筑的空間布局。同時,還應減少對環境的影響,防止建筑對土壤、空氣和水的污染;盡量使用本地建材,減少運輸對環境的影響,支持當地經濟發展;鼓勵建材回收與再利用。

(二)建設可持續發展教育資源庫

建立可持續發展信息網絡與教育平臺是新時期可持續發展教育師資能力建設的重要內容??山M織相關人員開發可持續發展教育知識視頻、國內外政策文件、教師手冊與學生手冊、優秀教育教學案例等資源,并通過平臺設計方便教師進行分類檢索,建設可持續發展教育資源庫。

(三)加強可持續發展教育科普基地建設

以科普基地為依托開展各類科普活動已成為北美地區發展國家科技教育體系的關鍵方式,其科普基地建設模式對我國具有一定啟發。第一,加強高校、科研院所、自然保護區、企業等不同類別的科普基地的深度合作。邀請高校、科研院所的相關專家或學生到保護區、企業開展科研項目研究,可以為研究提供數據與科研支持,還可以進行相關設備研發,使科研成果直接轉化為教育資源,并充分調動高校學生的志愿服務精神,為學生與社區居民開展形式多樣的科普活動。第二,創新科普基地管理體制。制定相關政策,讓更多的學生有機會到科普基地學習實踐,以保證基地教育價值的最大化。高校與科研院所也應盡可能地實現科研資源共享,將科學研究與科普教育有機融合。第三,創新宣傳教育手段,吸引更多的公眾走進科普基地,提升科普素養。第四,做好科普基地的中長期建設規劃,通過項目合作等途徑建立多渠道資金籌措體系,保證科普基地設施的保養維護和改造升級。

(四)與非政府環保機構合作開展可持續發展教育項目

在考察中,筆者深刻感受到了非政府環保機構在促進當地可持續發展目標推進中所占的重要地位。首先,強調以當地社區和環境為出發點,通過相關機構提供實地調查機會,增強學生對本地自然環境的認識,培養其生態文明價值觀和責任感。其次,借助多方人力與物力聯合開展可持續發展教育項目,包括以當地社會生態和文化為基礎開發課程及編寫教材,開展形式靈活的主題培訓,通過夏令營、研討會等方式使學生和當地生態環境進行親密接觸,并將教育輻射到家庭和社區,形成可持續發展的閉環鏈條。最后,學校還可與非政府環保機構一起爭取專項基金與捐贈,為相關項目開展提供經費保障。

(五)引導學生通過項目研究參與綠色社區建設

應鼓勵學生更加關注社區或農村可持續發展的實際問題,在嘗試設計解決方案的基礎上將自己提出的方案提交有關管理部門,或將方案變成現實的科技創新作品,并在實踐中檢驗其效果,使科技創新真正用于改變生活、改變社會。同時,鼓勵學生利用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研究與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并進行反思,提升自身參與綠色社區建設的責任感與使命感。

(六)出臺可持續發展教育政策文件

我國雖在國家和地方教育政策層面提及廣泛開展可持續發展教育,但并未出臺專門的政策文件,也缺少系統的推進舉措。為此,有必要研制國家可持續發展教育政策文件,提出深入推進可持續發展教育的若干舉措并切實落實,使可持續發展教育在引領學校發展與教育教學實踐中作出獨特的貢獻。

猜你喜歡
北美地區印第安納州安大略省
用生命接力
加拿大安大略省《重振數學策略》數學教育改革述評
印第安納州擬向插電式車主加收稅費
北美三種類型公園的考察初探
北美高校圖書館的出版服務及啟示
構建高質量的早期教育質量評價體系
加拿大安大略省研發健康與體育課程關注小學生身心健康
加拿大火車出軌
美州長因訪華挨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