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英雄”,深度學習《景陽岡》

2019-06-30 23:21孫雙金
湖南教育·B版 2019年6期
關鍵詞:武松打虎武松老虎

孫雙金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課文《景陽岡》,選自《水滸傳》第二十三回《橫??げ襁M留賓 景陽岡武松打虎》,是傳統名篇。課文較長,寫了武松過景陽岡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的故事,塑造了一位力大無比、神勇過人的打虎英雄形象,深受人們喜愛并廣為傳誦。

如何深入學習傳統名篇?篇幅長、故事生動的文章如何教學?如何引導學生走進故事,品味打虎英雄的性格特點?這些都是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

經過對文本的深度解讀之后,我確定了教學思路:聚焦“英雄”。兩課時分成四大環節進行教學。

一、學習英雄故事,整體理清故事脈絡。

學習長篇敘事文章,第一步應整體理清故事的線索或脈絡,此謂整體入手,提綱挈領。

《景陽岡》的故事寫得豐富而曲折:先寫武松在岡下酒家喝酒的場景,接著寫武松借酒力一路上岡的心理過程。上了山岡,故事進入高潮,武松在打折哨棒的情況下,赤手空拳打死了吊睛白額大蟲。故事以武松用盡全力,手腳酥軟挨下山岡作為結束。

如何讓學生盡快理清故事脈絡?我設計了如下問題:武松打虎是一個英雄的故事,故事的起因、發展、高潮、結果是怎樣的?能否都用兩個字作小標題概括?在我的啟發下,很快形成如下板書:

英雄的故事:吃酒→上岡→打虎→下岡

二、品讀英雄壯舉,閱讀欣賞故事高潮。

理清故事線索之后,我帶領學生直奔武松打虎的段落。這是故事的高潮,也是文章最為精彩之處。精彩段落如何教學?我分成兩大環節:

第一環節,整體把握打虎的回合。

武松是如何打死老虎的?是不是一下子就把老虎打死了?顯然不是!如果是這樣的話,文章就毫無情趣、缺乏魅力了。名家名篇的魅力在哪里?在故事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我讓學生默讀打虎部分,思考:武松打虎分成幾個回合?學生思考后回答,一開始寫老虎進攻:一撲、一掀、一剪;武松防御:一閃、一閃、又一閃。我引導學生,如果站在武松的角度,用兩個字概括,用哪兩個字?學生回答:“躲閃?!庇辛说谝换睾系摹胺艠幼印?,第二回合我讓學生概括,學生很快歸納出“棒打”兩字。我繼續引導,課文中好像不是用的“打”字,是用的什么字呢?學生仔細讀課文,重新概括“棒劈”兩字。我跟同學們品讀:“打”和“劈”都是動詞,但“劈”字更加精準,哨棒從上往下用力打叫“劈”,而“打”則相對模糊,這就是名著用詞精準的魅力。第三回合,學生剛開始概括是“拳打腳踢”,經過師生探討,發現改為“腳踢拳打”更符合武松打虎的實際情況。第四回合很快概括出“棒打”,于是武松打虎四個回合的板書如下:

躲閃→棒劈→腳踢拳打→棒打

第二環節,逐段品讀打虎的精彩。

好的文字就像美酒佳肴,需細細咀嚼,慢慢品味,絕不可囫圇吞棗。接下來,我開始引導學生欣賞性地閱讀文本,品嘗文字之美。

“躲閃”回合采用換詞法教學。

先讓學生找出老虎進攻人的三招:“一撲”“一掀”“一剪”,同學們體會“撲”是前爪打人,“掀”是后胯擊人,“剪”是尾巴傷人,老虎從前爪到腰胯到尾巴均能傷人,足見虎之兇,虎之猛。然后讓學生找出武松三次躲閃的詞語:“一閃”“一閃”“一閃”。此時,我于無疑問處發問:“《水滸傳》是名著,作者的用詞應該是精準而恰當的??蛇@里卻重復用詞,好像與名著身份不配!你們可以改一改嗎?”經過討論,學生把第二、三次的“一閃”改成“一躲、一藏”。我請同學們繼續品讀,修改后是不是更好?學生通過品詞比較,發現還是三次“一閃”更好:更能突出武松機敏、靈巧、主動避讓,顯示了武松臨危不亂,身手敏捷。如果改成“一躲”“一藏”,反而顯得武松懼怕老虎,消極躲避。同學們因此懂得:用詞恰當不在是否重復,而在是否準確地表達人物的心理和性格特點。

“棒劈”回合采用改寫比較法。

教學“棒劈”回合,我采用改寫情節與原著比較手法,此所謂“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我開門見山即說:“如果我寫《水滸傳》,為了突顯武松武藝高強,我會這樣敘寫:‘武松掄起哨棒,用盡平生氣力,朝大蟲頭頂劈去。只聽得‘啪的一聲,一棒正打在大蟲天靈蓋上,那大蟲應聲倒地,四肢抽搐,一會兒就不再動彈了。一棒就把老虎打死,這不更能突顯武松的武藝高強嗎?”學生四人小組討論后紛紛回答:

“不行,這樣寫故事就不好看了?!?/p>

“不行,這樣寫故事情節太簡單,沒有一波三折,不扣人心弦?!?/p>

“不行,如果一棒就把老虎打死,那后面怎么寫武松赤手空拳打老虎呢?只有赤手空拳打死老虎,方能顯出武松打虎英雄的本色?!?/p>

通過比較,學生懂得了寫故事要讓情節有波折,有起伏,這樣故事才更有吸引讀者的魅力。

“腳踢拳打”回合采用品讀欣賞法。

赤手空拳打死老虎是故事的高潮,這部分我采用了抓關鍵詞欣賞法。武松打老虎部分作者一共用了“跳、退、丟、揪、按、踢、提、打”共8個動詞,生動直觀地把武松打虎的場面展示在讀者面前。我先讓學生在文中找出這些動詞,然后重點抓住“揪”和“按”這兩個動詞讓學生細細欣賞。

首先在比較中欣賞。我問“‘揪字可以換成哪些字?”學生答:“可以換成抓、拉、扯、拿、捏……”“是用‘揪好,還是用其他動詞好?”經過比較,一致認為“揪”好。緊緊抓??;用盡全力抓??;死死抓住,不讓對方動一動——這就是“揪”的內涵。

其次在表演中欣賞。我請兩位身強力壯的男生上臺,一人扮作老虎,一人扮作武松,在臺上做出武松揪住老虎頂花皮的動作,然后再換成“抓”“拉”“扯”“拿”“捏”……等動作,在形象的表演中進一步體會武松“揪”住頂花皮動作,感受武松勇猛過人、力大無比、機智勇敢的特點。

三、思考英雄性格,辨析閱讀故事起因發展。

學生在預習中,給我提了幾個有價值的問題,其一:課文主要寫的是武松打虎,為什么要花那么多筆墨寫武松喝酒?其二:武松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嗎?于是,在“吃酒”和“上岡”部分,我充分利用學生的問題組織教學。

“吃酒”部分抓住關鍵詞讀出武松多面性格。

“吃酒”部分,我抓住關鍵詞“一飲而盡”和“叫道”來品讀。我問:“從武松拿起滿滿一碗酒來一飲而盡,看出武松什么性格?”學生很快回答出“豪爽”的性格。我接著問:“武松叫道:‘這酒真有力氣!主人家,有飽肚的拿些來吃。武松為什么不是‘說道,而是‘叫道呢?找找看還有哪里寫武松‘叫道?”

學生通過仔細查找,發現還有三處寫武松叫道。通過品讀,發現武松除了豪爽外,還非常粗魯。我又適時補充了《水滸傳》一段原文:酒家道:“你這條長漢倘或醉倒了時,怎扶得你??!”武松答道:“要你扶的,不算好漢!”酒家哪里肯將酒來篩。武松焦躁,道:“我又不白吃你的!休要惹老爺性發,通教你屋里粉碎!把你這鳥店子倒翻轉來!”酒家道:“這廝醉了,休惹他?!痹俸Y了六碗酒與武松吃了。前后共吃了十八碗。

通過對原文的細讀,學生又讀出了武松不僅粗魯,而且霸道,不容酒家分說,強令酒家倒了十八碗酒給自己喝。

“上岡”部分通過問題辨析悟出武松多面性格。

很長一段時間里,各種文藝形式中的人物一直存在臉譜化、概念化、簡單化現象,好人完美無瑕,壞人壞入骨髓,塑造的都是單面人。其實人性是復雜、多面的,就像我們頭頂的天空,有時晴空萬里,有時陰霾密布,甚至狂風怒吼,這才是真實的天空?!端疂G傳》為什么能成為膾炙人口的名著,很大一個原因就在于它塑造的人物有血有肉,性格真實多面,讓人讀來可親可近。

怎樣讓學生充分感受武松真實多面的人物性格?

“上岡”部分,我采用問題辨析討論法,讓學生圍繞:“有人說武松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你同意這個觀點嗎?為什么?”這一問題來思考。

細挖文本才能發掘文字背后隱藏的性格性情,我在大屏上出示了武松四次面對有關老虎信息的相關語句:

其一:武松聽了,笑道:“我是清河縣人,這條景陽岡少也走過了一二十遭,幾時聽說有大蟲!你別說這樣的話來嚇我。就有大蟲,我也不怕?!?/p>

學生讀出:武松是本地人,根本沒聽說過有大蟲,覺得店家是嚇唬人。即便有大蟲,我武松一身武藝也不怕,說明武松膽大。

其二:武松道:“就真的有虎,我也不怕。你留我在家里歇,莫不是半夜三更來謀我財,害我性命,卻把大蟲嚇唬我?”

學生讀出武松膽大、心細的特點,也間接讀出當時社會不太平,謀財害命之事時有發生。

其三:武松看了(樹干上的兩行字),笑道:“這是店家的詭計,嚇唬那些膽小的人到他家里去歇。我怕什么!”

學生讀出:武松雖然走上山岡看到警示文,仍然不相信山上有大蟲,武松自恃武藝高強,根本不懼怕任何威嚇。

其四:(等看了山神廟貼的官府榜文)武松想:“轉身回酒店吧,一定會叫店家恥笑,算不得好漢,不能回去?!奔毾肓艘换?,說道:“怕什么,只管上去,看看怎么樣?!?/p>

這段話內涵比較豐富,學生讀出的信息比較多:“轉身回去吧”這是武松相信山上有老虎后的第一反應,說明武松也是怕老虎的,也想回酒店去。這才是真實心理,說明武松是人不是神。

“一定會叫店家恥笑”說明武松擔心被店家恥笑,因為他前面堅信人家是騙他錢財,害他性命。再說牛也吹過了,就是有老虎也不能怕。武松把面子看得比性命還重要!從這里可讀出他死要面子的固執性格。

“算不得好漢,不能回去?!蔽渌勺哉J是好漢,好漢的特點是什么?就是天不怕地不怕,天王老子都不怕,我這條好漢怎么能被一條大蟲嚇住了呢?武松好強、無畏的特點呼之欲出。

“怕什么,只管上去,看看怎么樣?!边@是武松細想一回后的決定,除了他的膽大、無畏之外,還有一絲僥幸的心里:即便有老虎,難道就一定會碰上嗎?即便碰上了,我也不怕。

就這樣,一個既膽大無畏,又固執自信,還死要面子的,真實而立體的武松站在了學生面前。

四、圍繞英雄內涵,爭鳴武松是否真英雄。

所謂深度教學,一個重要的特征是師生圍繞有挑戰性的學習任務展開教學過程。在教學尾聲,有一個同學突然舉手發問:“老師,武松是真英雄還是假英雄?”這個問題非常突然,且極具挑戰性,但我敏銳地感到這是一個極為有價值的問題。于是我因勢利導:“你為什么提出這個問題,你是怎么思考的?”

同學發表他的看法:“武松不是特地上山去打老虎的,他僅僅是過岡碰到老虎,為了保全性命,不得不與老虎搏斗。所以我認為武松不能算英雄?!?/p>

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他話音剛落,下面有的點頭贊同,有的搖頭否認。

見此情形,我隨即讓學生分成兩大陣營,一派為“英雄派”,一派為“保命派”,各自發表自己的觀點。為了說服別人,理由要充分,要讓人信服。

一聽要展開辯論,同學們一個個小臉通紅,圍聚在一起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了。討論一陣后,我讓兩派學生上臺發表各自觀點。

“英雄派”認為:

——武松赤手空拳打死了老虎,當然是英雄。

——武松雖然不是專門上山打老虎的,但他打死了老虎為民除害,就成了英雄。

——英雄就是英勇過人。做成了一般人做不成的事,武松打死了老虎就是英雄。

“保命派”認為:

——武松見到老虎,首先要保全自己的性命,他就是為了保命。

——武松過岡遇到老虎本身是偶然,說他是英雄有點拔高了。

——武松打虎是被迫無奈,不打不行。他是保命第一,打虎第二。

見同學們各執己見,難以說服對方。我讓同學們上網查找“英雄”的意思?!鞍俣取睂Α坝⑿邸钡尼屃x如下:

1.指才能勇武過人的人。

2.指具有英雄品質的人。

3.無私忘我,不辭艱險,為人民利益而英勇奮斗、令人敬佩的人。

經過師生討論,可以把2、3兩條整合成一條,即兩種人可以稱為“英雄”:一是能力過人之人,二是為人民利益英勇獻身之人。梳理了“英雄”的概念,武松是不是英雄就水到渠成地解決了:武松是第一類“英雄”,即能力過人之人,他以一己之力打死了兇猛無比的老虎,可以稱得上是打虎英雄。

眼見下課時間已到,我再拋出一個問題:為什么電視連續劇《水滸傳》主題歌叫《好漢歌》而不叫《英雄歌》呢?稱武松為“英雄”還是“好漢”,哪個更恰當呢?希望大家課后繼續思考。

一堂好課應是課雖盡而味無窮,達到余音繞梁的境界。這也是我教學的追求。

猜你喜歡
武松打虎武松老虎
中國動畫藝術史溯源
我家里的武松
淺談戲曲動畫短片《武松打虎》的創作思路
動物論反腐
The Alcohol Culture in Water Margin
武松打虎,他是英雄嗎
老虎喜歡吃什么
老虎不在家
武松的醉與不醉
老虎變成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