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科學課變得好玩些

2019-07-19 05:48章杰
教學月刊·小學綜合 2019年6期
關鍵詞:小學科學天氣學習興趣

章杰

【摘? ?要】小學科學教材中“天氣”模塊,涉及眾多專業術語。因其概念抽象,內容較為枯燥,容易使學生喪失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因此,教師要讓科學課變得好玩些,在教學中要多一點人文關懷、直觀感受、理性思辨、兒童趣味,使學生持續保持學習的興趣和探究熱情,輕松學習氣象知識。

【關鍵詞】小學科學;天氣;學習興趣

在小學科學教材中有很多抽象概念,小學生較難理解和掌握。如四年級上冊“天氣”模塊的內容,就涉及眾多專業術語,因其概念抽象,內容較為枯燥,容易使學生喪失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

李鎮西在《人是教育的最高價值》中指出:“如果我們承認‘兒童是教育的最高價值,那就意味著教育要尊重兒童的天性、尊重兒童的視角、尊重兒童的需要……而這一切都指向兒童的幸福!”由此可見,小學科學教學要有兒童情趣。教師要讓科學課變得好玩些,在教學中要多一點人文關懷、直觀感受、理性思辨、兒童趣味,使學生能持續保持學習的興趣和探究欲望,輕松學習氣象知識。

一、多一點人文關懷,少一點苛刻要求

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掌握科學方法固然是科學課的重要目標,但如果教師不是一味追求實驗現象和數據,僅關注學生對知識和技能的掌握,而是在學習過程中給予學生更多的幫助、激勵、賞識,關注學生在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積極表現及運用方法的優良行為,學生必然在這樣的人文關懷下,迸發出學習的激情。

(一)充分肯定學生,坦然面對問題

在教學《風向和風向標》一課后,教師讓學生利用教材中提供的材料,自己動手制作風向標。但在現場測試中發現,學生制作的風向標大多不能測出準確的風向。此時若急于批評學生,強調學生的不足,只會嚴重打擊學生的積極性。當學生出現問題時,教師首先應該發現學生的亮點,給予肯定和鼓勵,即使學生做的風向標未能測出準確的風向,也要肯定其認真完成任務的態度,并引導和鼓勵學生繼續尋找產生問題的原因。教師要相信,只要學生保持探究的興趣,坦然面對問題,一定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找出問題原因,最終解決問題。

(二)學會換位思考,調整任務難度

“天氣”單元第二課《天氣日歷》,要求學生制作一張天氣日歷,對一個月的云量、降水、風速、風向等進行記錄。這個任務看似簡單,實則需要學生持續對天氣保持關注度,漫長的觀察周期使學生往往難以堅持,易產生反感情緒。從技術層面看,四年級學生還不具備連續觀察、記錄一個月天氣的操作能力;從時間層面看,學生大部分時間在校內學習,難以固定觀察時間;從器材層面看,不是每個家庭都擁有完善的氣象設備來輔助學生的觀察,造成記錄不具備實際意義與參考價值的結果。

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將任務分解,以小組接力合作的形式完成,利用學生在校的某個固定時間(周末安排離校近的學生),借助學校提供的氣象設備輔助觀察。由于每個學生只承擔其中幾天的觀察任務,降低了任務的難度,接力游戲也提升了任務的趣味性,學生輕松積極地完成了觀察任務。

二、多一點直觀感受,少一點直接灌輸

小學生的學習經驗大多源自具體的實物和感官體驗,直接灌輸的學習效果往往是蒼白無力的。因為學生只有通過親自動手操作各種實驗,才能獲得深刻的認知和體驗,去解釋和說明現象和本質,最終理解和懂得科學概念的含義。

(一)創設模擬情境,加深角色體悟

如《云的觀測》一課,教師采用模擬實驗幫助學生辨別晴天、多云、陰天的天氣特征。先讓四個學生背向圍成一圈而坐,圈中垂直懸掛一個浴霸取暖燈(與學生保持適當的距離),以此模擬晴天,讓學生體驗晴天“太陽”下炎熱的感受。接著,其他學生拿著云朵狀的卡紙模擬云朵“飄過來”,遮擋住部分“太陽”光,創設出多云的情境。這時,處于沒有“云朵”遮擋位置的學生感覺比較熱,處于“云朵”陰影中的學生感覺不太熱。最后,“云朵”全部集中在學生的頭頂,遮擋住全部陽光,“陰天”出現了。

教師用幾樣簡單的物品模擬不同天氣的情境,使學生能直接感受、理解云量是造成不同天氣的原因,為后續學習依據云量劃分天氣、觀測云的方法,為開展氣象記錄奠定了認知基礎。

(二)利用對比實驗,增強直觀感受

對比實驗也是增強學生直觀感受、獲得直接經驗的有效途徑。如類似暴雨這樣的特殊天氣對人類生活產生的影響,盡管學生能說出一些,但都是零散的甚至是帶有想象的生活經驗,既空洞又缺乏科學性。于是,教師提前種植了一些小型植物或蔬菜,盡量使之保持干燥的環境。課堂上,教師模擬了暴雨實驗,通過對比觀察,發現小型植物或蔬菜的變化:暴雨在初期可以緩解土壤干旱情況,對植物生長有一定的益處,但從植物倒伏、折斷、被淹沒等直觀現狀來看,持續性的暴雨會給植物帶來致命的傷害。直觀顯性的對比實驗,引發學生客觀看待暴雨的利弊影響,培養了學生理性、辯證的科學思維能力。

三、多一點理性思辨,少一點照本宣科

很多時候,教師要求學生按照教材提供的實驗環節進行操作,以獲得所需要的實驗結論。雖然按圖索驥的方法能讓學生順利完成實驗,甚至也的確能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但這只是為了實驗而實驗,無法激起學生思維浪花,甚至影響學生創新精神和科學思維的發展。所以教師不僅要關注科學概念的建立,還應該關注學生理性思辨的參與,以提升學生的理性思辨能力。

(一)借助實驗活動,呈現思辨過程

《降水量的測量》一課中有“制作雨量器”的內容。教材直接出示了制作材料:一個上下口徑一致的玻璃杯、紙條、膠帶紙,并提供了較為詳細的制作步驟,要求學生依樣畫葫蘆地制作雨量器。但教師并未如此做,而是為學生準備12個形狀大小不一的容器,要求各個小組在降雨的模擬實驗中收集降水,并用尺子測量數據。

整個實驗活動分為四個步驟。一是關于降水最大量與最小量的思考。各小組中測量的最大降水量是71毫米,最小降水量是3毫米。在同樣的實驗條件下,為何測量的數據會有如此大的差異?在問題的引導下,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到容器上,從而發現測量數據與容器口徑及造型有關,如最大降水量的容器不僅口徑大且上大下小,最小降水量的容器則反之。二是關于數據相同或相近的思考。教師引導學生測量數據相同或相近的容器,結果發現它們具有口徑相似且上下一樣大的特點。三是關于其他不同測量數據的思考。教師把這幾組數據的容器集中在一起,請學生觀察思考:它們都是上下口徑一樣大,為什么測量數據不一樣?將學生的思維引向對“同一個地區不同的地方降水量是不同的”原因的分析。四是請學生判斷降水量最準確的數據。學生一致認為,那幾組相同或相似的數據較為準確,因為是由口徑相同且上下一樣大的容器所測量的,所以要用此類容器制作雨量器。

教師借助科學實驗,并以問題為導向,通過持續追問引發學生觀察和思考,使之最終意識到測量數據是與口徑的大小且上下一致的容器相關。四個步驟呈現了學生的思維過程,學生在思辨中逐步建立起雨量等級的科學概念。

(二)分析記錄數據,提升思維品質

在學習《溫度與氣溫》一課時,教師呈現了兩幅圖(見圖1、圖2),并提出一些問題引導學生透過數據進行分析,提升思維品質。

針對圖1,教師提出“溫度是怎么變化的?氣溫變化大嗎?請你估計一下7時以前和18時以后的氣溫”“結合當地氣溫,判斷這可能是什么天氣?可能是什么季節”等問題。而圖2是連續三天的氣溫變化圖,教師請學生針對圖2數據質疑問難。如從圖1中得知14時往往是一天中氣溫最高的時間,為什么圖2中一天最高溫度卻出現在12時,原因可能是什么?

看似簡單的氣溫記錄圖,成為學生思維訓練的重要素材,使學生明白實事求是的科學記錄是開展科學研究的基礎,要樹立在具體的數據中去分析形成天氣的規律和造成變化的原因的意識,只有如此才能得出科學的結論,才能提升思維品質。

四、多一點兒童趣味,少一點枯燥乏味

小學生具有好奇心強、注意力和興趣持久性短暫的特征。因此,教師要采用符合兒童心理特點的學習形式,讓整個教學過程充滿活力和樂趣,從而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持續保持學習熱情。

(一)豐富作業形式,凸顯天氣信息

按照教學進度,教學“天氣”單元時恰逢秋季。如果教師一味讓學生用科學概念描述秋天的天氣情況,雖嚴謹客觀,但成人氣息較濃,顯得枯燥乏味,難以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于是,教師布置學生用樹葉貼畫的形式揭示秋季的天氣信息(見圖3)。如:多種樹葉出現了變色現象,落葉逐漸變多說明天氣逐步變涼;銀杏葉等落葉保存完好,沒有出現腐爛現象,說明秋季降水量較少,空氣整體比較干燥。這樣的作業既具有趣味性、可視性、創新性,又具有開放性、探究性、科學性,有助于學生充滿興趣地主動學習,自主探究。

(二)借助生活常識,感知天氣變化

天氣的變化是大氣層變化的結果,與人類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教師也可以借助生活常識,讓學生感知天氣變化,在生活中學會觀察天氣,獲得更多有價值的信息。

例如進入秋天后,人們明顯感受到皮膚、毛發、口腔等部位出現干燥的癥狀,機體活動也處于收縮的狀態。這是因為秋天氣候變化大,在江南地區,早秋濕熱,中秋燥熱,晚秋涼寒。人們應該及時補充水分,調整飲食習慣,身體才能盡快適應環境的變化。于是,教師指導學生去尋找這些天氣變化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內容,編制成“天氣”小報,或者邀請氣象專家、保健醫生開設相關講座,把原本枯燥無味的知識以寓教于樂的形式展現出來,使學生既能掌握秋季的天氣特征和科學知識,又能應用于現實生活,解決實際問題,持續不斷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總之,學習科學的興趣和熱情是促進學生開展科學探究,提升科學思維,培養創新精神的基本保證??茖W教材中有不少類似“天氣”模塊的教學內容,如“地球運動”“宇宙”模塊等,教師在教學中要運用多種策略,保護好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熱情,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浙江省長興縣第二實驗小學? ?313100)

猜你喜歡
小學科學天氣學習興趣
誰是天氣之子
天氣預報難題
讀一讀,選詞填空
加強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提升學生動手實踐能力
談談多媒體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應用
簡談多媒體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運用
銳意進取,不斷提升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效率
別怨天氣熱,身上愛出汗,可能是你生病啦!
數學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之我見
如何推動初中數學教學中的素質教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