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農戶視角的科技服務需求模式研究

2019-07-19 05:53甄若宏周建濤
安徽農學通報 2019年12期
關鍵詞:服務方式科技服務影響因素

甄若宏 周建濤

摘 要:農戶作為農業科技成果的最終應用者,其對科技服務的需求意愿、需求模式,直接影響著科技服務的成效。該研究從農戶視角出發,剖析農業科技服務與農戶需求的因果關系,調查農戶的需求意愿,探索農戶的需求模式。結果表明,種植規模在6.67hm2以上的農戶對科技的需求意愿達到95%以上,對技術的需求類型集中在病蟲害防治,需求區間在50%~72%;需求方式集中在面對面指導方式,達到60.89%;影響科技服務的因素重點是農戶缺乏相應技能,達到55.1%。為滿足農戶的多元化需求,從創新服務模式、培養實用型人才、培育應用型科技成果、轉變服務方式等方面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以期推動農業科技與農戶的無縫對接,為農業科研工作的順利實施奠定基礎。

關鍵詞:農戶;科技服務;影響因素;需求模式;服務方式

中圖分類號 F323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19)12-001-4

Abstract: Farmers are the ultimate application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s. Farmers' demand for technology services and demand patterns directly affect the effectiven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easant household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s and peasant farms'demand, investigates peasant households' demand willingness, and explores peasant farms'demand patter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armers' desire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more than 95%, the pest control of the demand range is 50%~72%, and the demand mode is focused on face-to-face guidance, reaching 60.89%. The key factor affect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 is that farmers lack corresponding skills, reaching 55.1%. In order to meet the diversified needs of farmer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rom the aspects of innovating service modes, training practical talents, cultivating applie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and changing service modes. It promotes the seamless docking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ith farmers, and lays a foundation for the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research.

Key words: Farmer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ervices; Demand pattern

農業科技服務是農業科技推廣部門、涉農科研高校、院所、企業等機構,依托科技服務資源平臺,通過試驗、示范、培訓指導、咨詢服務等手段,以農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應用載體,將先進、適用的農業科技成果應用于農業生產環節,從而提高區域農業科技含量,推動區域經濟發展,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服務過程。它是農業科技直接惠及農戶的關鍵環節,其運行質量不僅直接關系到農業科技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速度,也直接影響著農業現代化進程[1]。作為農業科技服務最終應用者的農戶,其對科技服務需求的意愿、模式,直接影響著科技服務的實施成效[2]。目前,許多學者針對農戶科技服務方面已開展了一些研究,例如,鄔震坤[3]從農戶知識需求特點方面,構建面向農戶的新型農業科技知識服務體系;熊鷹、張永升等[4-5]從農戶支付意愿方面分析了農業科技服務需求;甄若宏等[6]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需求意愿方面探討了科技服務的對策;孫美美[7]從農業科技推廣服務供需差異方面,以浙江為例進行了實證分析;陳東萍[8]從服務需求方面分析了上饒市的科技推廣需求差異。綜合來看,各位學者均是側重于科技服務的某一方面進行了研究,而針對不同規模農戶在需求意愿、需求類型、影響因素以及科技服務模式的綜合性研究報道還較鮮見。為此,本研究從農戶視角出發,剖析農業科技服務與農戶需求的差異,調查農戶的需求意愿,探索農戶的需求模式,并提出了建設性對策建議,以期推動農業科技與農戶的無縫對接,為農業科研工作的順利實施奠定基礎。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本文基于“涉農科研院所+農戶”聯合申報、共同實施的科研院校重大農業技術服務試點項目,抽取2016年和2017年獲得立項的有需求、有積極性、有基礎、有示范帶動意愿的98個農戶(本文農戶是普通農戶、種養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農業企業的總稱),通過文案剖析、文獻資料、實地調查、項目實施中期匯報會、項目結題驗收會等形式,收集匯總相關數據,采取統計分析與理論研究相結合,定量研究與定性研究相結合的方法,全面、系統地剖析農戶的科技服務需求,以改變科技成果供需不平衡、信息不對稱、成果轉化率低、農戶滿意度低的現狀,解決新時期“缺”(缺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新裝備,新成果區域性供給不足,缺會指導的推廣力量,供需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以及“科研與推廣兩張皮”的問題。

2 結果與分析

2.1 科技服務需求意愿 通過調查發現,不同規模農戶對科技服務的需求程度差異顯著(圖1),經營規模越大的主體,對科技服務的需求意愿越強烈。種植規模在6.67hm2以上的農戶對科技服務的需求意愿達到95%,而種植規模在0.67hm2以下農戶的需求意愿僅為23%。主要原因是經營規模越大的農戶,對產業效益的追求越高,經受市場的風險考驗就越高,尤其是在缺乏農業專門人才的農戶,就更加急需經得住市場檢驗且具有區域特點而真有用的科技成果、有真本事的農業科技服務人員在關鍵環節進行農業科技服務和指導,以降低風險;而規模越小的部分農戶對產業的經營效益持無所謂態度,部分認為已具備能夠抵抗風險的能力。

2.2 科技服務需求類型 從種植業需求類型情況來看(圖2),無論是經營0.67hm2以下還是經營6.67hm2以上的大戶、合作社,甚至是企業,對技術的需求類型集中在病蟲害防治方面,需求區間在50%~72%;其次是良種,需求區間在30%~46%,再次是肥料使用,而對市場銷售和加工技術的需求微乎其微。技術需求類型的差異原因主要是農戶在種植初期就基本選擇了適宜的良種,而地域性病蟲害的發生是影響產業效益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因自然條件或未科學防治引起的病蟲害大暴發階段,如果防治措施采取不當,將給經營產業帶來毀滅性的后果。在肥料使用方面,認為如果不進行有機生產,正常用肥即可,需求不是很大。市場銷售的需求主要是規模較大的農戶,規模較小的農戶認為村已有經紀人隊伍,產品不愁銷路。加工技術需求主要集中在農業企業,經營規模相對較大,需要精深加工技術,以延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

2.3 科技服務需求方式 通過農戶對科技服務需求方式的調查(圖3)發現,無論是哪種類型的農戶,需求方式集中在面對面指導方式,達到60.89%,其次是電話指導為20.95%,再次為課堂培訓9.62%,最后為當地大戶帶動8.54%。主要原因是農戶認為只有與專家面對面指導才最有效果,才能根據實際情況作出合理的解決方案;其次是電話指導,通過某一途徑知曉專家的手機號碼后,有問題不用跑長途直接打電話,也能解決部分問題;而部分農戶認為他們課堂培訓不切實際,與實際需求不符,同時也由于培訓老師口音問題而影響上課效果;在當地大戶指導方面,部分農戶認為他們相互之間有競爭力,保密性強,不會傳授核心技術。

2.4 科技服務影響因素 通過調研發現,制約農戶接受科技成果的因素(圖4),主要是缺乏使用技能,占到55.1%,尤其是較復雜、不易掌握的技術。其次是使用效果,為43.9%,擔心應用新成果后達不到科技人員宣傳的預期效益,或者應用成效不如傳統成果的應用效益,從而導致收益下降。再次是應用成本,為38.9%,如果新成果的應用成本提高,而周邊也無成功使用案例,效益不明確的情況下也是拒絕使用,推廣者無償為農戶提供有關新品種、種苗的情況除外。第四是獲得渠道,很多農戶意識到品種老化、技術不配套,急需更新換代,但由于信息的不暢通,不知道從哪里可以獲得最新成果及其使用技術,這也是制約農戶產業發展的因素之一。還有一些畢業于農業院?;蛘咭褟氖罗r業生產多年的農戶,認為自身已具備一定的農業技能,可以選擇合適的成果,規避相應的風險,不迫切需要專家指導。

3 對策建議

綜上所述,針對農戶多元化、實效性科技服務需求的特點,科研院所應圍繞問題導向、需求導向,重點從創新服務模式、培養應用型人才、培育實用型成果、轉變服務方式等方面入手,通過實現與農戶的面對面、人對人、地對地的一體化服務,為農戶提供可行性、經濟性、先進性三性統一的一體化、簡化的技術方案,以切實提高科技服務質量,擴大影響力。

3.1 創新服務模式,滿足農戶多元化需求 雖然經營規模越大的農戶對科技服務的需求意愿達到95%,但總體來看均是以公益型服務需求為主,該類型也是目前政府、公益類科研院所、高校等單位、部門重要的服務方式,然而公益型服務受到人員、經費、基地等方面的條件制約,已不能滿足尤其是農業龍頭企業的科技發展需求?!凹囱屑赐?、即推即用”全產業鏈科技服務模式的平臺型科技服務[9],是目前農業龍頭企業尋求新型科技服務的主要方式,該類型采取“科研院所+地方政府+農業龍頭企業”,或“科研院所+農業龍頭企業的”共建模式,針對合作企業技術需求,建立“企業+科研團隊”的專業化、市場化科技服務模式,以知識產權為核心,構建科技合作聯盟、共同研發體、利益共同體,實現技術轉移節點前置,不僅借助商品市場效應從而有效推動科研成果的產出轉化,解決科研與生產脫節問題,也是對目前公益性服務的有益補充。

3.2 培養農技人才,提升服務農戶效能 在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人才是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核心競爭力[10],是提高服務農戶效能的有力抓手。因此,建議今后:一是培養一支有真本事的科技服務團隊,科技服務人員直接面對農戶,其服務技能直接關系服務農戶的效能??蒲性核鶓ㄟ^駐點鍛煉、考察觀摩、課堂培訓、學習交流會等形式,培育一批愿意下到基層、擁有服務地方的真本事、了解服務政策、組織協調能力強的科技服務人才團隊,打造一支有知名度、有影響力、可持續、帶不走的科技服務隊伍。二是培養能帶頭的實用型基層農技人才,以基層專家工作站、博士服務工作站等科技服務平臺為抓手,充分吸取社會科技服務力量的參與,尤其是將大學生村官、本土專家、農技能手等土專家納入本單位科技服務團隊,通過手把手示范、針對性培訓等方式讓土專家掌握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使用要點,使土專家完全掌握示范應用的新科技成果。掌握新科技的當地土專家具有天天在地方,在田頭的距離效應,能對周邊農戶進行時時示范帶動,從而保證成果的有效應用,保證成效拷貝不走樣,不僅扭轉過去的單一物化補貼式服務模式,也通過人才培養由輸血向造血模式轉變。

3.3 強化市場運作,推進農戶成果應用率 市場是農業科技成果由潛在生產力轉變為現實生產力的有力推手,也是檢驗農戶對科技成果使用好壞的試金石,質量不過硬、技術不過關、服務不到位,必然遭到淘汰[11]。之所以出現新時期“缺”(缺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的問題,農戶對科技成果不接受的問題,主要原因是推廣的科技成果不接地氣,使用程序繁瑣、成本高、效用低,不能進行大面積推廣,也不符合農業產業市場發展的需求,難以被農戶所接受。因此,為使農業科技成果切實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以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協同推進,與科研院所共建產業研究院建設為抓手,對接企業,對接區域產業發展,調整科研創新思路,培育一批農戶需要、市場發展潛力大、產業發展急需、能解決實際問題、提高效益的新品種、新技術,通過技術配套出熟化、以熟化出簡化、以簡化出轉化,為農戶構建一體化、經濟可行化的科技成果應用推廣方案。

3.4 轉變服務方式,提高服務農戶滿意度 針對上文所述的農戶對科技服務的影響因素來看,科技人員應根據服務區域、服務對象、服務產業采取科學、合理、易行的服務方式、服務手段。今后應重點從區域產業發展,針對農戶需求開展小規模、面對面、問題解答式的培訓。在項目考核時,由培訓人數向培訓效果轉變,向提高農戶的使用技能轉變。為提高科技服務農戶的效能,針對科技服務的特質性,重點考核科技服務人員的駐點天數、解決的實際問題、服務成效、服務影響力等方面。同時,加強對科技服務成效的考核,比如農戶對科技人員所示范應用的科技成果的滿意度和接受度,農戶對科技服務人員指導次數、指導方式、指導時間、指導成效的滿意度等。

參考文獻

[1]古秋霞,陳碧韶,趙程,等.新時期創新型農業科技推廣服務模式探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8,29(1):4-5.

[2]詹杭京.農戶對農業科技服務需求分析——以臨安市為例[D].杭州:浙江農林大學,2016:2-4.

[3]鄔震坤.基于農戶視角的新型農業科技知識服務體系研究[D].北京:中國農業科學院,2012:3.

[4]熊鷹.基于農戶支付能力與支付意愿的農業科技服務需求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0(10):97-100.

[5]張永升,楊建肖,陶佩君.農戶對農業科技服務的需求意愿與供給評價實證研究[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2011,13(2):133-137,149.

[6]甄若宏,王強盛,李德新,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科技服務需求研究[J].云南農業大學學報,2016,10(4):36-40.

[7]孫美美.農戶視角下浙江省農業科技推廣服務需求分析[D].杭州:浙江農林大學,2014:38-49.

[8]陳東萍.上饒市農戶農業科技推廣服務需求分析——基于供需均衡視角[D].南昌:江西農業大學,2015:24-38.

[9]顧磊,李德新,馬曉杰.即研就轉 即研即推 省農科院與地方政府企業共建產業研究院[N].江蘇農業科技報,2017-05-10(001版).

[10]靳玉峰,程燕.淺談培育壯大鄉村農技人才隊伍的建設[J].山西農經,2018(6):46,50.

[11]楊天橋.農業科技成果市場化及其分類轉化模式[J].農業科技管理,2008,27(3):86-90.

(責編:張宏民)

猜你喜歡
服務方式科技服務影響因素
現代化管理手段和服務方式在國企檔案管理中的應用
唐山高新區科技服務體系建設的實踐與探索
基層公共圖書館管理外包實踐與思考微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