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修辭學視角的桂劇分析

2019-07-25 04:39黎明婉
戲劇之家 2019年18期
關鍵詞:桂劇

黎明婉

【摘 要】桂劇是中華傳統文化寶庫的一顆璀璨明珠,卻因時代的沖擊呈現頹靡之勢。桂劇想要發展,首先要贏得受眾的喜愛。本文從修辭學視角出發,認為修辭三要素是勸說受眾的有效途徑。理性訴諸邀請受眾參與到桂劇的邏輯推理,人格訴諸幫助桂劇人物塑造正面積極的形象,情感訴諸喚醒受眾的美好期盼和愿望,最終引起受眾共鳴,勸說受眾重新挖掘和欣賞桂劇之美。

【關鍵詞】修辭三要素;桂劇;勸說

中圖分類號:J825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17-0011-02

經過了三百年的洗禮,桂劇以其靈秀生動、細膩婉約、純真質樸之美在中華文明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然而,隨著時代變遷,曾經欣欣向榮的桂劇在21世紀遭遇了滑鐵盧,民間桂劇演出更是舉步維艱。2017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兑庖姟分赋?,要切實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作擺上重要日程。桂劇積淀著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代表著八桂人民深沉的精神追求,是廣西兒女根植的文化沃土,對于提高我國文化軟實力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桂劇想要傳承發展,首先必須為受眾所接受。西方修辭學認為,勸說機制是修辭研究的核心,那么,如何能成功勸說受眾接受桂劇呢?亞里士多德提出,可以用三種形式進行勸說:訴諸理性、訴諸人格、訴諸情感。

一、修辭三要素回顧

亞里士多德將修辭定義為“一種能在任何一個議題上找到成功說服方式的能力”(A faculty of considering all the possible means of persuasion on every subject)。(Aristotle,1890:11)這里的說服,也就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地勸說受眾接受某事物并采取相應行動。因此亞里士多德提出了三種勸說方式---訴諸理性(logos)、訴諸人格(ethos)以及訴諸情感(pathos)。

(一)訴諸理性

人之所以區別于其他動物,最重要的原因是人類是有理性的動物。在大多數情況下,人類能對事物進行批判性思考,最終做出理性的決定。而理性訴諸最常用的方法是歸納推理和演繹推理,具體的表現方式是下定義和三段論。

1.下定義

下定義是論辯和說明的一種有效手段,畢竟只有在定義清楚之后,參加論辯的各方或作者和讀者才能確認他們是在就同一個概念展開辯論或說明。(藍純,2010:81)下定義是一種簡潔扼要且明確的說明方法,它對事物的特征和本質進行概括的陳述,以便讀者對某事物形成明確的印象。下定義應該遵循兩個原則,一是列舉出某個概念的核心本質,二是描繪該概念與其他概念區分開來的特征。例如,人是直立行走的高級動物。這里的“動物”指出了人的本質,而“直立行走”“高級”是人與其他動物區別開來的特征。

定義也會隨著觀察事物的角度改變而改變。例如,同樣是給“教育”下定義,美國的杜威說“教育即生活”,英國的斯賓塞說“教育為未來生活之準備”, 孔子認為“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這些定義都有其道理,也有其片面性,如何給一個概念下定義要視實際情況而定。

2.三段論

三段論指出,一個不可辯駁的議題作為大前提;一個可以從經驗上證明的觀察作為小前提;一個必要的邏輯結論。(溫科學,2009:156)三段論(syllogism)是演繹推理的一種簡單有效的勸說,它包含大小兩個前提和一個結論。例如:

大前提:水果是富含維生素的。

小前提:櫻桃是水果。

結論:櫻桃是富含維生素的。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經常采用的推理是一種省略式的三段論,亞里士多德把這種推理解釋為“修辭三段論”(rhetorical syllogism),即一個前提或者結論被刪除了,沒有表現出來。簡化了的三段論卻能讓受眾根據獲取的知識和已有信念,主動參與到推理的過程中去,也就是說,推理是受眾和修辭者共同建構的。修辭三段論積極地把受眾與修辭者連接起來,督促受眾根據給出的陳述完成修辭推理,找出缺失的前提或者結論,有助于建立感染力。當受眾參與推理的建構過程時,他們會“不由自主”發自內心的提供充足的勸說理由。因此,修辭三段論是一種有效且強大的勸說方式。

(二)訴諸人格

人格一般是指修辭者的性格及其可信度。亞里士多德認為,人格威信是修辭者必備的勸說三要素之一。如果修辭者擁有良好的聲譽、高尚的道德以及美好的品格,那他所樹立起來的人格威信就是一種強大的外在力量,對于取得受眾的信任是至關重要的。人格訴諸主要有兩種模式,其一是在修辭過程中建立起積極正面的形象,向受眾傳達修辭者的美好品德和高尚品行,讓受眾相信修辭者是一個好人;其二是根據修辭者以往的經歷、身份地位和道德操守為前提條件塑造可信的正面印象。例如,學術界新人向知名核心期刊投稿的論文信度就不及學術泰斗的高,因為學術泰斗們經歷了幾十年的名譽沉淀,其身份及名氣為稿件質量增添了說服力,更容易獲得審稿者的青睞。

(三)訴諸情感

人是理性的動物,但同時也擁有七情六欲,有的時候情感、偏見、價值觀、倫理道德等會凌駕于理性之上,左右我們的判斷。自古以來,“以情動人”,“情有可原”等詞均可瞥見人們對情感的訴諸。正如亞里士多德(1991:54)所言:當受眾被演講所引導去感受情感時,他們會被說服;因為處于憂愁、喜悅或者友好、敵對狀態時,我們會做出不一樣的判斷。Pathos的本義是“遭受痛苦”,即感受想象中的痛苦。但是,它在修辭上擁有更豐富的含義,因為情感不僅僅指痛苦,也指恐懼、快樂、同情等。修辭者試圖將抽象的邏輯轉換成有形的、可觸摸的東西來喚起受眾的情感,贏得受眾的共鳴。人們更傾向于相信那些關心自己及所屬群體利益的“有愛心、有理智的人”。

二、以修辭三要素為導向的桂劇分析

《大儒還鄉》是廣西桂劇團精心打造的節目,講述了桂林籍清代官吏陳宏謀的正直求真,廉潔從政的感人事跡。在告老還鄉之前,大儒發現自己20年前推行并得以加官晉爵的種??椊佒e演變成一場坑農害農的造假工程。主人公痛徹反思,沖破了官場、親情、物質等藩籬,最終戰勝了自我,然而求真之路未開花結果,大儒溘然長逝。本文以《大儒還鄉》為例,探討以修辭三要素為導向的桂劇效果分析。

(一)訴諸理性的桂劇分析

《大儒還鄉》運用了下定義和修辭三段論的理性訴諸手段。古代文人墨士常參加科舉選拔,為的就是一朝中舉,榮升官吏?!白龉佟笔怯兄局康膲粝?,然而,每個人對做官的定義卻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做官是升官發財,光耀門楣;有的人做官是擺脫底層標簽,享受萬人矚目;有的人做官是救國救民,實現抱負?!洞笕暹€鄉》吟唱道:“做官只需求理想,不憚宦海風雨狂”,在這里,陳宏謀對做官的定義是實現忠誠報國、服務百姓的理想,即使官場上有狂風暴雨,亦毫不忌憚,只為求真務實。在“做官”的定義中,“實現某種夢想”(或升官發財,或擺脫底層身份,或精忠報國)是其共有的特點,而“不憚宦海風雨狂”就是陳大儒區別于其他“做官”之士的差異特征。正是由于陳宏謀不懼官場風雨,敢于直面貪官,悍然犯顏,才演繹出一場驚天動地的君、臣、師、親的劇烈碰撞,塑造出一位執著務實、清正廉潔的古代知識分子的崇高形象。陳宏謀對做官的定義也為他后來的鏗鏘行為進行了鋪墊。

《大儒還鄉》一出場就運用了修辭三段論。

小前提:一自中舉入朝堂

結論:一腔忠誠報君王

這是典型的修辭三段論,即省略了大前提:中舉之士要入職朝堂,報效君王。這里雖然壓縮了三段論的大前提,但是并不妨礙受眾的邏輯推理。簡化了的三段論反而能激發受眾在潛意識里主動參與到推理的過程,找出隱含的大前提。這里的大前提也是蘊藏在受眾的常識之中,受眾能夠輕而易舉地補充大前提,完成邏輯推理,“情不自禁”地為修辭的結論提供可靠的勸說理由。

(二)訴諸人格的桂劇分析

在《大儒還鄉》里,大儒宏謀那求真務實、一心為民的為人之理、為官之道躍然紙上,正如唱詞所言:

我造水渠高天走 ? ? 我主桑政不彷徨 ? ?我自江南引蠶種

我叫西北有農桑 ? ? 不求皇上頻嘉獎 ? ?惟愿綠色滿山鄉

在桂劇唱詞中,陳宏謀鏗鏘有力的發聲為自己塑造成一個高尚的“做官”人格。陳大儒做官為人民,不僅“造水渠”“主桑政”,而且“引蠶種”“有農?!?,實實在在地為百姓做實事?!安磺蠡噬项l嘉獎,惟愿綠色滿山鄉”一詞唱出了陳大儒為民服務的真正目的,不求皇帝頻繁嘉獎,只希望綠水青山常繞祖國。這樣一個道德高尚、品行正直、一心一意為民的積極正面形象呼之欲出,受眾情不自禁相信陳宏謀是一個好人。此外,陳宏謀是廣西歷史名人、清代一品官吏、東閣大學士兼工部尚書,陳宏謀身上的標簽展示了他已經擁有的身份地位和名氣,受眾愿意相信他是一位正面的歷史人物,不然的話他也不可能成為歷史名人并名垂青史。陳大儒塑造的人格威信贏得了受眾的認同,這就是人格訴諸的魅力。

(三)訴諸情感的桂劇分析

在《大儒還鄉》里,大儒宏謀為大愛舍小愛,至清至純的美好品德展露無遺,正如唱詞所道:(妻)不要錦衣 ?不要華堂 ?不要誥命 ?不求封賞 ?只要與君共 ?相依度時光 (宏謀)宏謀永是農家子 ?宏謀永是多情郎 ?曾憶桂林山水碧 不容污穢心中藏 ?他日歸來與妻共 ?還你一個清白郎

妻子的情深意切,淡泊名利與宏謀的至清至純不謀而合,也從一個側面烘托出宏謀的高尚品格,受眾很容易產生情感共鳴,對大儒妻子不禁肅然起敬,因為人生最難得的就是至純的愛情,不求榮華富貴,只求相依相伴到永遠。妻子的唱詞喚醒了受眾內心對愛情的最美好期待。再觀宏謀,他傾訴自己是農家子,多情郎,如俗世之人亦想伴妻左右,奈何心中容不下污穢,誓死要打假,毅然走上求真之路。寥寥幾筆,唱出了陳宏謀為了國家大愛而舍棄家庭小愛的悲壯之舉,也燃起了受眾對宏謀的欽佩之情,因為受眾更傾向于相信那些愛國愛妻的品德高尚之人。詞尾,陳宏謀表達了他的美好愿望“他日歸來與妻共,還你一個清白郎”,同樣引起了受眾的情感共鳴,因為它喚醒了受眾對于美好結局的向往和期盼。聽完《大儒還鄉》的唱詞,妻子的深情與宏謀的凜然正直久久縈繞在腦海揮之不去,受眾的情感得以升華,與劇中人物產生情感共鳴,對陳宏謀不禁肅然起敬。

三、小結

桂劇是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劇目,在21世紀遭遇了發展瓶頸。桂劇想要突破藩籬得以發展,首先要贏得受眾的喜愛,因為離開了受眾,桂劇就不復存在。本文基于修辭學視角,運用修辭三要素,即訴諸理性、訴諸人格和訴諸情感贏取受眾認同感,引發受眾共鳴,勸說受眾重新挖掘和賞識桂劇之美,有助于桂劇的發展和傳播。

參考文獻:

[1] Aristotle, Hobbes. Aristotles Treatise on rhetoric: literally translated with Hobbs analysis, examination questions, and an appendix containing the Greek definitions[M]. London: Gorge Bell & Sons, 1890.

[2] Aristotle. On Rhetoric[M]. (George, A.K. Tran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3]藍純. 修辭學:理論與實踐[M].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

[4]溫科學. 中西比較修辭論:全球化視野下的思考[M].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猜你喜歡
桂劇
鄉村振興進程中桂劇旅游產業開發研究
非遺視角下廣西桂劇的傳承發展
淺析廣西桂劇的起源發展
新媒體視野下廣西桂劇的現代化重構
廣西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桂?。﹤鞒鞋F狀研究
現代桂劇特點簡介
桂劇的歷史回顧
“新桂系”時期廣西桂劇的改革
現代傳媒視野下桂劇的發展調查
論桂劇的傳承和發展模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