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討初中古詩詞鑒賞對學生人文底蘊的培養

2019-07-25 05:48蔣靈芝
課外語文·上 2019年6期
關鍵詞:人文底蘊古詩詞鑒賞初中語文

蔣靈芝

【摘要】古詩詞作為一種傳統文化,不僅是古人智慧的結晶,更是對我國傳統人文精神的繼承。在詩詞鑒賞中給學生滲透人文底蘊能使學生更深入了解詩詞內涵,符合新時代語文教學目標的要求。對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教材內容合理地設計課堂內容,通過利用現代化教學設備聯合網絡資源挖掘歷史信息,在擴大學生古文化知識面的同時從多方面培養其人文精神。本文結合當前語文教學現狀,就初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何通過詩詞鑒賞來提升學生人文底蘊做簡要分析并提出相關教學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古詩詞鑒賞;人文底蘊;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初中古詩詞鑒賞包括對詩詞語言美和意境美的感受和理解,學生通過對詩詞的學習能提高自身審美情趣和文化品位,從而感受到我國傳統文化的人文精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討論過程,通過對詩詞含義的深入解析,在使其能夠具體地學習到語文知識的同時能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進而能初步接受人文教育。

一、結合教學內容,創設人文精神環境

對于學生來講,古詩詞是古人的人生訴求,是對當時社會的感慨和理解,與現在的散文或白話文有很大區別,學生在思維方式上也難以理解詩詞的內在。對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結合教學內容給學生創設良好的人文精神環境,以對詩詞的深入解析來逐步給其滲透人文素養。首先,教師要激發學生對古詩詞的學習興趣,使其愿意深入地去學習和了解古文文化。對此,教師既可以故事的形式逐漸引導學生進入詩詞意境,也可以短片的形式促使學生身臨其境,感受當時的社會文化環境,從而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如《望岳》,可以和杜甫年輕時的雄心壯志和蓬勃朝氣聯系起來;《記承天寺夜游》,可以與蘇軾被貶官結合起來等。其次,教師在給學生講解詩詞時,要針對詩詞內容讓學生學習古人的思維,說出自己的觀點,或貶或贊,都要給出合適的理由。在學生發言時,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不僅不能隨意打斷學生講話,還要及時與其探討和交流,并給其滲透詩詞文化內涵。如在《使至塞上》一課教學時,教師可先將作者來到塞外見到如此苦寒之地,不由得欽佩邊關將士的心理和塞外的惡劣環境給學生講解,使其了解這首詩的寫作基礎。在引導學生解析詞句時,教師要促使學生重點了解作者的點睛之詞,如蓬、燕表示自己單車入塞外的凄涼,胡天表示了不毛之地等,在學生大致了解詩詞大意后,教師可讓學生闡述自己觀點,并對其進行討論,致力于構建一個古人的思維和學習環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教學內容創設良好的人文教學環境,能有效地促使學生領悟人文精神。

二、強化誦讀能力,讓學生領悟語言美

學生對于古詩詞的學習一是學會鑒賞,另外就是對誦讀能力的訓練。因為誦讀不僅能加深學生的記憶,還能使其了解古文化的語言美,從而更容易提升其人文底蘊。對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幫助學生制訂合理的學習計劃,給予學生一定的誦讀時間,使其了解作者是如何通過簡短的幾個字就傳遞給了后人一種思想、一種精神。一方面,教師要注重學生對誦讀古詩詞的時間安排,必須每天不少于40分鐘的朗讀,要求其有感情地、有意境地去朗讀,同時要在腦中想象詩歌的美好景象。對此,在學生朗讀前,教師要給學生講清楚作者的寫作背景、目的、心境等,使學生能感同身受,從而帶著品味的意境去領悟詩歌。另一方面,教師在朗讀過程中要盡量去理解詩詞中所包含的作者本身的內心寄托和情感思考,要能領悟詩歌的美妙,獲得美的體驗和享受。對此,教師在引領學生解析古詩文時,通過趣味性的講解使學生在腦子里呈現詩中的美好情景,從而能感同身受,學習其中內在的人文情懷。如在《錢塘湖春行》一課教學時,教師可先給學生從作者的創作背景、詩的結構以及想要表達的思想作以簡單介紹,然后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并從環境和季節的角度去思考作者是如何描述和表達的。如四周的樓管參差意味著作者邊走邊觀賞,明顯是見到美景游玩的心情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強化學生的誦讀能力,不僅能有效提升學生對古詩詞語言美的領悟,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三、提升學生鑒賞能力,培養其意境美

要在古詩詞中給學生滲透人文底蘊,就必須提高學生對古詩詞的認知程度。對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提升學生的鑒賞能力,以在古詩詞學習中提高其審美情趣的文化修養。首先,教師要根據教材知識將詩歌進行分類,然后針對不同的詩體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進行授課,如田園篇主要以景物或田間勞作為主,自傳篇主要以人物的生平事跡和性格為主等,以促使學生能夠品析詩的含義、體會詩的意境以及領會詩的情感。其次,教師要讓學生學習如何解析詩句和了解詩詞寫作的內涵。對此,教師在上課時要注意讓學生通過對詩文的理解先自己品析詩句意境,并能對詩句展開合理的描述,以及指出詩句的亮眼之處等。然后教師再根據學生所說,沿著學生的思維角度引領其深入品析,使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和對比分析,能在較大程度上提高對詩詞的品析能力。如在《孟子 生于憂患》一課教學時,教師可先給學生把詞類進行劃分,然后再給學生講清楚文章大意。在學生大致了解后,教師可讓學生根據古人思想結合自身當前生活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并要求舉例論證。這時教師再引領學生品味作者那立意深遠、論證明晰的文學意境,并將之和現代生活結合起來,以給其滲透傳統的人文精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提升學生的詩詞鑒賞能力,不僅能有效提高學生的文學修養,還能使其受到更多感情的熏陶。

四、挖掘現代信息材料,給學生滲透人文教育

在傳統詩詞教學中,教師對于詩詞僅限于在課堂上讓學生死記硬背,這種教學方式不僅限制了學生歷史眼光的發展,而且還不能對其進行人文文化的傳承。針對這個問題,現階段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現代化設備挖掘和發展詩詞內在信息,以更好地給學生進行人文教育。首先,教師在引領學生品味詩句時,可以圖片、音樂、視頻等感官材料來豐富課堂內容,促使學生能依據詩詞主題展開合理的想象,從而更容易地進入詩詞意境。其次,教師要精心設計課堂內容,保證現代信息材料既能與課本知識良好地契合,又能潛在地對學生進行人文文化滲透,使所展示的信息能豐富教學內容,教學內容也能對信息形成概括,以促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學習知識點。如在《小石潭記》一課教學時,教師可先根據作者被貶官的事跡將其制作成一個小視頻,讓學生了解作者的寫作背景。然后再給學生播放寂寞幽清的石灘圖片,盡力構建一個孤凄悲涼的冷清環境,再引導學生領悟詩句,通過對全詩中寄情于景、情景交融的畫面分析,了解到作者郁郁落落的心性,最后領悟出作者深邃的意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利用現代信息材料來豐富課堂內容,不僅能顯著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還能給其滲透人文教育。

五、結語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與發展,教育部對各學科的人文性都做了充分挖掘。古詩詞作為人文文化的重要承繼者,對學生人文教育有著莫大的作用。對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對古詩詞的領悟能力,不僅要使其學習和了解古文化,還要提升其人文內涵和文化修養。

參考文獻

[1]陳照新.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路徑研究[J].語數外學習(初中版),2016(12).

[2]周建光.淺談初中語文課堂的人文底蘊培養的有效構建[J].課外語文,2017(13).

[3]陳超.淺談初中古詩詞賞析中人文底蘊的培養[J].課程教育研究,2017(16).

猜你喜歡
人文底蘊古詩詞鑒賞初中語文
如何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
例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微寫作”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解題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幾點做法
淺談初中古詩詞賞析中人文底蘊的培養
美術基礎教育模式的現狀分析與創新
高中古詩詞鑒賞滲透當代寫作的探討
淺談新課程理念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有效落實
淺析高中語文古詩詞鑒賞
高中古詩詞考點賞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