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體素養的構成要素及其理論價值探微

2019-08-19 08:05高海利盧春天
體育科學 2019年7期
關鍵詞:個體理論身體

高海利,盧春天

(1.西安交通大學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陜西 西安710049;2.天水師范學院 體育運動與健康學院,甘肅 天水741001)

0 引言

身體素養(physical literacy,PL),成為一個統領當代體育改革與發展的理念(任海,2018)3。在歐美發達國家和地區,以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為先,已將身體素養理論引入各類體育活動發展之中,尤其是在學校體育領域,身體素養理論正在承擔和履行能夠使其突破發展瓶頸的重要使命。在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成為社會共識的今天,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與世界經濟社會發展同步,共同受益于合作、交流所帶來的紅利;同時,也面臨著許多社會問題。

在體育領域,身體素養理論開始被學界重視,并對其進行研究??墒?,我們在系統的梳理身體素養理論產生、發展的背景和歷史之后,特別是在仔細研讀身體素養理論的主要建構者和倡導者——英國貝福德郡大學學者Margaret Whitehead所闡釋的身體素養理論觀點之后,發現在推介過程中,身體素養的構成要素及其理論價值還未得到系統的闡釋,且對身體素養相關的關鍵性概念的轉譯還有不準確之處,僅physical literacy的中文譯名就存在“體育素養”“體育文化素養”“身體素養”等多種譯名,且爭論較大。本研究旨在立足身體素養理論產生、發展的真實場域,也立足其理論基礎,明晰其所要解決的社會問題,在此基礎上,對身體素養的構成要素及其理論價值進行探微,以期為身體素養理論在我國的發展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1 Physical literacy中文譯名的厘定

在推介身體素養理論的過程中,對其中文譯名的轉譯準確與否尤為重要。因為中文譯名是元理論在新的語境中再現的產物,其既要遵循元理論的本義,又要在新的語境之中得到盡可能原汁原味的轉譯。語言的翻譯實質上為文化的翻譯,它不僅注重語言的轉換,更注重語言內外的意義轉換(楊蒙,2006)。因此,我們從physical literacy產生的現實背景和該理論的主要構建者Margaret Whitehead教授對其內涵的詮釋的對比分析入手,首先厘定其中文譯名。

1.1 Physical literacy理論產生的現實背景

在“physical literacy”一詞出現的80余年里,被應用于不同的領域之中,這些引用并非都與體育相關,例如,在20世紀30年代,該詞最早被用于與智力素養、語言素養等詞相提并論,共同用于詮釋人的綜合素養(Jurbala, 2015)。有的人將physical literacy作為一種溝通能力;有的人將其作為一種語言的表達形式(Whitehead,2013a)。因此,截止21世紀初,physical literacy理論并未得到系統化的發展,更沒有應用哲學思想對其進行深層次的理論建構。

現代體育發展至今,成為人們社會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然而,國內外體育領域共同面臨著如下困境:大多數人在離開了學校之后,便不再進行體育運動了;久坐型的生活方式與日俱增;體力勞動在當代人們日常生活中所占比例越來越少;肥胖人口的占比和與影響人們健康的緊張情緒不斷增加;在學校體育和其他體育領域中,過去和現在依然將“錦標主義”置于首位,唯競技成績至上。上述種種情況,很難在短時間內得到改善。發展至當代,借助于不斷地反思和實踐,我們驚訝地發現,人們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而身體的主體性和主體幸福感卻不盡人意。體育的改善人的身體狀況、提高生命質量的初衷,在追逐現代體育的種種工具性價值、目標的過程中變得愈加微不足道。

1.2 Margaret Whitehead關于physical literacy內涵的詮釋

早在20世紀80年代末,英國貝福德郡大學學者Margaret Whitehead,便洞悉了學校體育和身體活動所面臨的困境。為了改變傳統的“身心二元論”主流觀點給學校體育和身體活動帶來的不利影響,Whitehead融貫了哲學和認知心理學的理論知識,對學校體育和身體活動進行了重新定位,并應用現代哲學理論對身體素養理論進行了建構。在2001年,她最先提出了帶有哲學意味的physical literacy的定義,此外,她以“身心一元論”思想,存在主義、現象學等哲學理論,以及格式塔心理學為理論基礎,回歸“身心一體”的主體性認知核心,對physical literacy的定義進行了3次優化、完善(表1)。

表1 Margaret Whitehead在不同時期所界定的Physical Literacy定義 Table1 Margaret Whitehead’s Definition of Physical Literacy in Different Periods

在2013年,Margaret Whitehead對physical literacy定義的內涵屬性進行了非常明晰地詮釋,具體包括以下6個方面(Margaret,2013d)29,30:

1)可以被認為是一種能夠充分發揮運動能力和動機的潛能;它能夠對我們的生命質量產生重大的貢獻。然而,它的具體表現取決于個體與生俱來的各種能力,尤其是運動潛能,以及其所處的特殊的社會文化環境。

2)在廣泛而多樣且具有挑戰性的客觀環境中,穩定、高效、自信地進行身體活動。

3)敏銳地“閱讀”身體所處的各種環境,預測身體活動的需求或者可能發生的情況,并通過智慧和想象力對其做出恰當的反應。

4)在所處的世界中具有良好的具身性認知能力。這種具身性認知能力與其所處環境進行互動、對話,有利于自尊和自信的建立。

5)具身性認知能力的敏感性和意識會通過非語言交流使自我的表達更加流暢,并與他人進行感知和移情的互動。

6)有能力識別和闡明影響自身身體活動表現有效性的基本要素,并通過關注運動、睡眠、營養等,理解健康所包含的準則。

1.3 對Margaret Whitehead關于physical literacy內涵界定的分析與討論

通過對Margaret Whitehead在2001年、2005年、2007年和2013年關于physical literacy的定義進行對比分析可以看出,physical literacy的內涵經歷了一個科學、系統、明晰的演進過程,尤為突出的是“具身性認知理論”逐漸成了該定義的主要理論基礎。身體(physical)被置于首位。此處所說的身體,并非僅是生物學層面的身體(陳思同 等,2017)47,更不是“身心二元論”的身體,而是“身心一體”的具身性身體?!吧硇囊惑w”是前提,沒有身體這一客觀載體,physical literacy便無從產生,更不可能發展。此處的身體是一個充滿生命和情感,感覺靈敏的身體,而不是缺乏生命和感覺的、單純的物質的肉體(查理斯·舒斯特曼,2014)11。將身體置于首位著重解決了兩個方面的問題:其一,認識個體與生俱來的身體能力,即具身性能力,并闡釋了其在人的生命歷程當中的重要作用;其二,闡明具身性能力在同外界環境相互的過程中如何順暢和高效地產生作用。素養(literacy)是physical literacy內涵的另一維度。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對素養一詞的解釋是:“素養不僅僅是閱讀和寫作,還關乎我們在社會中如何進行交流溝通,并且包括與知識、語言和文化這三者相同的社會實踐和社會關系”(陳思同 等,2017)45。素養一詞,既表明了“一元論”的主體性原則,又認識到身體的具身性能力與所處場域的互動性。個體借助這種互動,提高生命的質量。故此,我們主張將physical literacy的中文譯名翻譯為“身體素養”。

到此,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在推介身體素養理論的過程中,大多數研究者將physical literacy譯名為“體育素養”,是對原義的偏離。因為,翻譯為“體育素養”,一則是對元理論中具身性身體的忽視,進而忽略了身體靈性的存在;二則是對元理論的窄化,體育很難窮盡全部的明確性身體活動;最后,反觀當代體育的種種形式、內容,其囿于社會主流的傳統觀念之下,發展人、為了人的初衷頻頻遭遇各種瓶頸,身體發展被限于狹小的場域之下,身體的本能正在快速衰退。鑒于此,身體素養理念所倡導的是為身體提供一個廣闊的發展空間,不僅限于體育領域,而是關涉全部的明確性身體活動,甚至體力勞動;其關照的不僅是學校體育的各個階段,而是整個生命發展歷程,甚至是人類種群發展的長久性代際間的傳承。

Margaret Whitehead強調:身體素養是伴隨人生命始終的一種旅行,即從搖籃到墳墓;每個人都在踐行自身獨特的身體素養之旅。有的人錯誤地將身體素養視為一個終點,視為一種純粹的技能水平,而忽視了身體素養的內生性、基礎性和貫通性等特點(任海,2018)7。身體素養在人能夠移動并且從事復雜的活動之前(即嬰兒期)已經被取得。雖然,兒童期是發展身體素養的重要窗口期,但更為重要的是,身體素養應當被視為終生都可以、都能夠,也應該被保持,并不斷發展的一種特質。發展身體素養可能是一項艱苦的工作,但是,在我們生命歷程的任何一個節點上,成為有身體素養的人相對比較容易。Margaret Whitehead表示,身體素養是終生的財富,能夠在人生的各個階段豐富生活,提高生命質量;但是,它更是一種特質,需要被不斷地滋養和保持,否則將消失。從這一角度而言,將身體素養視為一種旅行——永遠在路上,永無終點,直至生命的停止——是非常恰當的(Whitehead, 2013e)。

2 身體素養構成要素的解構

依據已經建構的身體素養理論,遵循國際身體素養協會(International physical literacy Association)關于身體素養的釋義——將身體素養分為情感、身體、認知3個維度(任海,2018)5,并結合被國際社會廣泛認可的加拿大身體素養測評方法(The Canadian Assessment physical literacy,CAPL)(陳思同 等,2016),我們將身體素養解構為4個相互關聯的要素,即身體能力、身體體驗、身體認知、身體行為。這4個要素是綜合一體的,每一個要素都不可或缺,缺之則難以形成、發展身體素養的整體性功能。

2.1 身體能力

身體是身體素養之船,身體和身體所具有的與生俱來的攀、爬、跑、跳、投等基本活動能力是身體素養存在、發展的前提。這里所指的身體能力是“身心一體”的具身性身體能力。人的身體充滿極大的可塑性。雖然個體之間身體和身體能力存在差異,但是,任何個體皆能通過身體之維與其所處的場域進行互動,與其他個體進行交流,踐行人的主觀能動性。因此,我們要重視身體和身體能力,更要不斷地發展身體能力,使得其所承載的身體素養得以外溢出來。這便解決了個體身體素養發展“能”的問題。

2.2 身體體驗

身體體驗是發展身體素養的內在感應器,沒有身體體驗,人們便難以品鑒身體和身體活動所彰顯的主體存在性,也難以感知其所蘊涵和詮釋的美感,更難以融入身體所處的場域之中。身體體驗是個體在發展身體素養過程中主體性存在的表現,更是身體活性的流露(楊大春,2010)。身體體驗包括3個主要內容,即身體活動的動因、信心和審美。

身體活動動因是身體素養發展的動力所在,沒有身體活動動因,身體素養的產生、發展便缺少內在的動力機制,身體也將僅是客觀的存在物而已。依據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哈羅德·凱利的三度歸因理論(樂安國,2013),我們將身體活動動因分為3類:1)歸因于發展身體素養的主體——人自身;2)歸因于發展身體素養的客觀刺激物;3)歸因于發展身體素養的主體所處的情景(表2)。

表2 身體活動動因構成表 Table 2 Motivation Composition of Physical Activity

身體活動信心是確信自己有參與體育運動或者享受身體活動的能力(任海,2018)6。身體活動信心是反映個體對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完成某種明確性身體活動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性,是一種極有效地表達自我價值、自我尊重、自我理解的意識特征和心理狀態。身體活動信心的建立既需要柔性的、多樣的外在場域,也需要家長、監護人、教練、體育教師、同伴等人在身體素養培養過程中給予悉心的鼓勵與支持(Angela et al.,2013)。身體活動動因和身體活動信心解決了個體身體素養發展“愛”的問題。

身體活動審美是發展身體素養的較高層面的身體體驗。明確性身體活動是一種真實的情緒體驗,當人們沉浸于這種感覺時會獲得愉快的心情,其不再是狂暴的、野蠻的表達,而成了動感的、詩意的象征,成為具有涵養、品位、力量和圣潔的儀式,它讓身體與自然無距離的接觸,讓時間成為短暫的停留,讓空間成為廣闊的通途(王彩平 等,2015)。身體活動審美主要包括3個方面的內容,即客觀身體的審美、對身體活動的鑒賞和身體活動中的倫理道德。充滿靈性的身體是我們感性體驗,以及創造、提升自我的本體,是人之為人的崇高存在的表現??陀^身體的審美包括身體形態的審美和身體裝飾的審美兩個方面。身體活動的鑒賞能力反映的是個體將自身融入所參與的身體活動,以及對周圍場域的“閱讀能力”,也包括團隊協作能力。身體活動中的倫理道德反映的是個體在參與明確性身體活動、發展身體素養的過程中,要有規則意識,更要遵循倫理道德,要體現人文關懷、肯定人性,切忌盲目追崇功利性價值和感官的歡愉。身體素養的發展,始于人,止于人,一切為了人的健康、和諧發展。到此,便解決了發展身體素養過程中“懂”的問題。個體發展身體素養,身體體驗是中介傳導要素。身體體驗一端連接著客觀存在的身體和身體能力,一端連接著主觀能動的身體認知和身體行為。

2.3 身體認知

身體認知是身體素養存在、發展之魂,沒有身體認知,身體素養的呈現便是空洞的,缺乏內在文化品性的。身體認知主要包括3個方面的內容,即關于身體的知識、身體活動的知識(技能)和身體活動的價值判斷。個體要發展身體素養,需要掌握必要的、關于身體的知識。比如:對健康的認知,所關涉到的不僅僅是客觀存在的身體因素,還與飲食、睡眠、心理、生活方式、是否經常參與明確性身體活動等因素有關。我們將這類知識稱之為關于身體素養的陳述性知識。此外,個體發展身體素養,還需要一些或者某種明確性身體活動的知識和技能。這里所提到的明確性身體活動的技能無須高超,可是,要盡可能的科學,盡可能地讓身體少坐多動,從而在發展身體素養的過程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們將身體活動的知識和技能稱之為關于身體素養的程序性知識(夏鳳琴 等,2015)。在掌握了關于身體素養的陳述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之后,也就解決了個體身體素養發展“會”的問題。

此外,身體認知還包括對身體活動價值的判斷。個體發展身體素養的價值判斷可以強化發展身體素養的動機,也可以解決為什么發展身體素養的問題。發展身體素養對個體而言,可以提高生活和生命的質量;也可以解決當代學校體育發展所遭遇的困境問題;更可以提高社會整體的人力資本,具有身體素養的人口數量的增加,可以降低社會用于醫療方面的支出,從而創造出更多的社會價值。

2.4 身體行為

身體行為是保持、發展身體素養的根本所在,沒有身體行為的踐行,身體素養的保持、發展便只是紙上談兵。此外,身體行為的發生是身體認知、身體體驗兩個要素在身體及身體能力的統領之下的綜合表現形式,是知、情、意的身體言說。個體自愿且持續性地參加明確性身體活動,積極直面身體性的生理、心理挑戰,將明確性身體活動作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并將其作為一種生活方式貫穿于生命的始終。身體行為解決了將身體素養的培養、發展赴遂于實踐的問題,只有明確性身體活動行為實際、持續地發生,才能使得發展身體素養成為可能。

綜上所述,個體發展身體素養,身體能力、身體體驗、身體認知、身體行為4個要素缺一不可,發展身體素養的過程是個體由“我能”到“我會”,再由“我懂”到“我愛”的集流順暢的身體言說(圖1)。人們通過在身體素養之旅上取得的進步,不僅能夠發展、保持積極生活方式的信心和動機,還能夠增強自信和自尊,享受并參與各種各樣的明確性身體活動,領悟積極的明確性身體活動對個體幸福感的有益影響(Almond,2013);發展身體素養可以發展個體的身體潛能,獲得在身體活動過程中取得進步和成功的滿足感;也可以提高人們的健康水平,降低身體超重的風險,保持身體的勻稱和健康,并將這一狀態保持到老年階段。在更廣泛的明確性身體活動中,可以培養人的自尊和自信,有信心去探索、參與,獲得做選擇的權力感,從而拓寬生活選擇半徑;認識到積極主動的明確性身體活動可以帶來回報和愉悅,認識到明確性身體活動在促進健康方面的價值,認識到為自己的參與承擔責任的重要性;學會定期地就參與的明確性身體活動進行公正、科學的自我評價,并且以公正立場,積極地評判其所演繹的生活習慣和方式(Whitehead,2013f)。

圖1 身體素養的4個構成要素和身體素養的發展循環 Figure 1.Four Constituents of Physical Literacy and the Development Cycle of Physical Literacy

3 身體素養理論的價值探微

3.1 彌合了“身-心”二者的裂痕

古希臘時期,由于貴族化和自由民的傾向,貴族階級傾心于理想,蔑視物質手段,身體越來越被古典哲學家們所漠視,甚至毀譽。身體逐漸被工具化、機械化、器物化,與此同時,意識(心)逐漸離開身體,單獨發展?!吧硇亩摗北蛔鲗?。我們是一個身體,卻失去了擁有那個身體,人的主體化存在隨之消解。發展到17世紀,“身心二元論”被笛卡爾、康德為代表的西方哲學家進一步強化。由于受到古希臘時期哲學理論認知的影響,現代體育在產生、發展的過程中,被打上了重“心”輕“體”的烙印,將身體從身體活動和學校體育的主位之上拉降下來,功利化的追逐工具性價值,身體成了“器”和“物”的代名稱,將成績、錦標推上追求生命質量和完滿生活之外的神壇。到17世紀末,尼采開始批判古希臘哲學,并為“身體”正名。繼尼采之后,胡塞爾、海德格爾、梅洛·龐蒂、薩特等哲學家,分別從現象學、存在主義等視角對“身心二元論”進行批判,倡導“身心一體”的一元論,關注身體,重視人的主體性存在(焦宗元,2017)。

身體素養理論便是基于上述認知轉向而發展起來的。身體素養理論,提倡人的本質是不可分割的整體,強調身體是人在世界存在的首要條件,有感知力的身體是我們存在的載體。如此,便消解了“身心二元論”中重“心”輕“體”的思想謬誤,極大地彌合了長久以來在身體活動、學校體育、競技體育的發展過程中所出現的“身-心”裂痕。

3.2 融貫了人與場的共通系統

梅洛·龐蒂在其哲學論著中經常提到各種“場”(champ),比如現象場、知覺場、視覺場、感覺場(楊大春,2017)。這里所謂的場便是個體所處的各種環境。身體素養作為人與生俱來的一種特質,克服了身體被認知過程中存在的障礙(趙富學,2018)。身體素養培養與發展的過程,是身體在所處場域內適應環境、改造客觀存在、創造人類自身和新型認知領域的動態的、靈活的、順暢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之中,我們的身體在世界上存在,我們利用我們的身體感知世界,通過感知來確立我們與世界的關系。己身在世界中,猶如心臟在有機體中,身體不斷的使可見的景象保持鮮活,從內部激活并養育可見的景象,身體與可見的景象形成一個系統,一個共通的系統(莫偉民, 2008)。在此系統之中,身體在自己周圍透射出某種環境,身體的感受器—身體體驗—通過身體各部分的協同作用而使身體的知覺成為可能,這一感知過程是身體在理解,是身體在表達,是身體在言說(查理斯·舒斯特曼,2014)22。身體素養的培養,也可以被視為是一種身體認知的過程,是身體素養具身性的表現,融貫了人與場的共通系統,是身體在閱讀內、外環境,人的主體性在此得以充分體現,其所關注的是更長遠的生命質量的提高,以及鮮活的生命存在感。

3.3 關照了生活世界的鮮活體驗

胡塞爾在《觀念Ⅱ》中提出:我們的知覺之所以能夠進入世界,其最基本的本體論基礎,當然是定位于世界之中的身體,以及身體與世界中的對象之間的真實關聯(杜小真 等,2011)。真實的事物和正在知覺的身體二者并置于世界之中,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身體素養將具身性的身體認知與身體體驗視為同一過程。人類的具身性和運動本性,是我們與世界互動的關鍵性路徑(高強, 2012)。發展身體素養是在最大程度上發展人的感知力與能動性,激發并實現人的潛能,進而肯定人性。這一過程也是更好的認識自己的過程,加深和拓展了人的體驗維度和廣度。與此同時,自尊和自信得以培養、發展。身體素養是完整生命的內生基因,與身體同在,與生命同行,切忌使用機械的、定量的方法評價(Whitehead, 2007c)288-290。應當將身體素養視為現代人們整個生命歷程都需要堅持、發展的重要內容;也應當在整個人的生命歷程中都開啟身體素養之旅,體驗身體與世界、生命與自然、心靈與生活的鮮活存在,從而提高個體的生命質量。

3.4 樹立了當代體育改革與發展的新航標

身體素養理論的產生、發展為當代體育解決發展過程中所遭遇的瓶頸問題,提供了極具價值的現實操作層面的理論依據和指導,為大眾體育、學校體育、競技體育等多個體育領域的改革與發展樹立了新航標。首先,就大眾體育而言,身體素養理論提出了貫穿整個生命歷程的身體素養之旅的理念,充分關注到個體的差異性,分階段,講貫通,注重長遠、可持續的身體素養之保持與發展,以及生活和生命質量的提高。此外,Margaret Whitehead特別強調,在身體素養之旅的各個階段中,學前、小學、中學3個階段,家長、監護人、老師的作用尤為重要,這3個階段是身體素養發展的關鍵性階段;青年、成年、老年3個階段,個體自身承擔著身體素養發展的主要責任。其次,就學校體育而言,身體素養理論更新了學校體育的目標——培養具有身體素養的人,擁有享受終身健康的身體活動的知識、能力和自信。身體素養理論已在英國、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開始指導學校體育的實踐工作。最后,身體素養理論在打通競技體育與大眾體育之間的觀念認識壁壘、推動當代體育融入生活,以及制定體育政策等方面提供重要的理論指導,我國體育領域的學者任海教授對此做出了深邃的闡釋(任海,2018)7-11。

4 結語

身體素養是一種重新審視人的身體認知,它是一種能力。這種能力包括認識、理解、解釋、創造、反應和溝通,在一個廣泛的內容和情境之中應用,進而體現人的存在。身體素養一詞的興起、傳播,以及使用,使得人們在當下的發展進化過程中,關照其與生俱來的人的屬性,進行具身性的身體閱讀、解釋和交流。身體素養理論為當代體育的改革與發展提供了極有價值的理論指導,其將致力于培養更多的具有身體素養的現代人。具有身體素養人口的增加,有利于各種形式的體育活動的發展和成就的取得,也會減少用于維護健康的支出。身體素養理論體系的日漸發展、完善,將激發更加廣泛的關于明確性身體活動的討論與行動,這在久坐型生活方式不斷增加的當前社會無疑是一件好事。

猜你喜歡
個體理論身體
堅持理論創新
理論創新 引領百年
人為什么會打哈欠
關注個體防護裝備
明確“因材施教” 促進個體發展
多項式理論在矩陣求逆中的應用
我de身體
我們的身體
身體力“形”
How Cats See the World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