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探究式課堂的開展

2019-09-10 07:22劉雙鳳
高考·上 2019年5期
關鍵詞:水循環高中生探究

劉雙鳳

摘 要:我國最新《地理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學習對日常生活有用的地理,學習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改變以往的地理學習方式,建設開放式的地理課程,培養現今我國公民必備的地理素質,重視對于地理問題的探索與研究。由此可見,開展探究式課堂是非常有必要的。

關鍵詞:高中地理;探究式課堂;地理新課程標準

地理是一門研究地理環境、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之間相互關系的課程,也是一門綜合了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綜合性學科。地理學科在高中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學科,也是解決現代資源、環境、地質、人口等問題的重要學科[1]。近年來,我國明確提出應該培養具有地理素質的未來公民。要求高中地理能夠設計具有時代特征但又能夠結合基礎地理知識的地理課程,增強高中生的地理學習能力、學習質量以及生存能力,促進學生能夠正確認識到人類與地理之間的關系,培養高中生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善待環境、保護環境、珍愛地球。本文簡單闡述了如何在高中地理課堂中開展探究式課堂[2]。

1.制定高中地理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是一個學習活動的靈魂,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方法,對于學生的學習過程具有引導、調控、激勵以及評價等功能。我國高中地理課程的標準主要由三部分構成,如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也是高中地理課堂開展的目的。從目標能夠看出,高中地理以培養學生的地理科學核心素養為中心,互相滲透,從而形成了統一的整體。因此,在制定學習目標的時候,必須整體把握高中生的實際地理學習情況,進行統籌安排,制定出單元學習目標、學期學習目標、年學習目標。并將這些學習目標一一分解到每一課時中,制定合理科學的目標群,促進探究式課堂的建立。比如在學習“自然界中的水循環”這一課程時,學生必須結合日常生活常識,準確組織語言,一一說出水圈是如何構成的。其次,學生應該在教師指導下,通過看圖,抓關鍵詞等方法準確的表達各種水體之間的相互轉化關系。再者,學生通過自主閱讀教材,準確的使用關鍵詞闡述書循環概念,水循環原因。再次,學生應該通過觀看水循環動畫、水循環視頻,進行相關討論,組織語言準確內的闡明書循環過程。若學生無法準確闡述,可以繪制水循環過程圖,借助圖形展示水循環形成過程。再次,學生應該通過實際案例,準確的分析詳細的水循環過程,并解釋水循環主要在哪些領域中發生。最后,通過讀圖與討論,總結、歸納水循環意義。

2.通過教材創新設計開展教學

高中生的學習任務重,學習量大,學習壓力大,想要讓高中生配合地理教師開展教學,首先要提升教師自己的教學設計與教學方法。比如,教師在開展水圈與水循環的就學前,教師可以根據教材進行設計,首先搜索引用水圈圖片以及水循環的圖片,在課堂上使用多媒體一一放映這些圖片,并引導學生發散思維,了解水圈、水循環的意義。其次,指導學生自己動手,聯合課本中的知識,繪制水圈、水循環圖畫,加深學生對于水圈、水循環的印象,讓學生在繪畫過程中熟悉每一個環節,激發學生的興趣,鞏固學生的地理知識,并達到讀圖以及分析圖的效果。最后,讓學生通過認識水循環的過程中拓寬自己的視野,加強對地理環境之間的聯系。教師則可以通過創新教材內容,運用新型有效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對課堂教學產生興趣,督促學生積極參與高中地理學習。

3.增加師生、生生交流,開展探究式教學

教師應該引入探究式教學,主要教學模式依次是講解-討論-練習。開展探究式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增加與學生接觸的機會、促進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準確了解學生在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及時為學生進行解答,增強學生學習地理的信心。同時,盡可能組織學生與學生組成探究學習小組,給學生留出時間進行小組討論,互幫互助,共同進步。比如,在學習課程“地理環境整體性”這一課時,教師在講解組成陸地環境的各個要素(生物、土壤、元素等等)等知識點后,讓4-5個學生組成探究小組,進行分組討論。在討論過程中若出現了一些問題,則讓學生自行討論,解決問題。若學生解決不了這些問題,老師則為學生解決這個問題,最后教師布置一些針對性強的課后習題,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開展探究式分組討論學習,能夠加強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精神,能夠幫助學生提升自己的創新思維,老師也要融入學生中,多進行交流,才能夠更好的結局學生學習中的問題與疑問,及時的為學生解答問題。

4.精心設計課程,讓地理知識與生活接軌

地理和人們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氣候、地形、城市建設、水資源等都與地理有一定關聯,通過學習地理,能夠幫助人們更好的生活,也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適應環境,了解世界。教師應該讓學生理解高中地理的實用價值與現實價值,能夠提升地理課堂的學習效率。教師在開展教學,教授學生新知識以及新事物的時候,可以結合生活中的一些情景,讓學生印象更為深刻。比如在傳授新知識的時候,貼近生活能夠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幫助學生更輕松的認識地理知識,讓學生對地理知識進行深入思考,靈活運用所學知識。比如,教師在課堂上題出問題:“為什么城市中的溫度比郊區高?”學生通過問題去探索,去分析,了解城市溫度高的原因,繼而領會何為“熱島效應”,“熱島效應”的發生原因,對城市生活的影響。

5.結束語

在高中地理教學中開展探究式教學,能夠激發高中生的學習興趣,能夠促使高中生主動參與學習,養成探究精神,鍛煉自我的問題解決能力。

參考文獻

[1]李彩蓮.高中地理探究式課堂教學方法研究[J].讀與寫,2017,14(8):15-18.

[2]楊建飛.尊重內需,構建探究式高中地理課堂[J].課程教育研究,2017,(31):210.

猜你喜歡
水循環高中生探究
信息技術在地理教學中的應用
設問引導探究
高中生學習·閱讀與寫作2020年7、8期合刊
翠鳥博士的科學指南:水循環
一類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青銅峽灌區水循環主要因子及演變規律研究
中國出了本(高中生)
水循環冷熱凳
相似圖形中的探究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