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區搬遷對大學生心理的影響研究

2019-09-10 14:05芮佳王璇
科教導刊 2019年26期
關鍵詞:應對方式心理健康大學生

芮佳 王璇

關鍵詞 校區搬遷 大學生 心理健康 應對方式

中圖分類號:G444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z.2019.09.090

Abstract Objective Understand the basic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college students who move, so as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their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Methods A total of 158 college students were tested using the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 (CSQ) .Based on the theory of fishbone diagram, the paper analyzes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ir psychology including environmental atmosphere construction, geographical location, teaching and teaching equipment, and publicity and guidance. Results College students' coping styles tended to be immature; There exist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rationalization factors in gender of students. Conclusion Campus relocation had negative effect on the students' psychology health, and coping style was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ment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Keywords campus relocation;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coping styles

0 引言

在如今社會建設不斷發展,教學制度的不斷完善,諸多高校面臨著校區搬遷、學院獨立的問題,搬遷大學生作為大學生中的一類特殊群體,其心理健康狀況日益成為學校與社會關注的重點,良好的心理狀態不僅有利于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專業素質的培養,也有利于學校的發展建設;因此在面對壓力時大學生采取的應對方式和其心理適應能力直接關系到大學生自身的健康成長和學校的建設發展。相關研究顯示,個體心理控制源、對應方式及其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關,視行為與結果為一致且傾向于采取積極的應對方式對于個體有效維護心理健康有重要意義。[1][2]因此本研究重點探討搬遷大學生的應對方式特點及其心理適應能力的關系,以了解和掌握其產生的心理影響的因素,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據,并為搬遷大學生更好、更快的融入新校區提供切實有效的方法。

1 調查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江蘇大學京江學院2017級學生為調查對象,首先有針對性地對不同性別、專業學生進行個別采訪,了解他們對搬遷的認識、態度、心理狀態、等應對方式;根據訪談的結果,對原有問卷作一定的修改,并在小范圍內進行預測;在搬往新校區前進行抽樣調查,問卷當場收回。調查共發放問卷200份,回收問卷184份,回收率92%。剔除具有明顯反應傾向及回答不完整問卷后,剩余有效數據158份,有效回收率85.9%。被試的基本情況如表1所示。

(1)應對方式問卷(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由肖計劃等人參照國內外應對研究的問卷內容以及有關應對理論,根據我國文化背景編制而成。[3]該量表包括62個項目,由6個公共因子組成,即解決問題、求助、自責、幻想、退避、合理化,分為成熟型,不成熟型和混合型3種應對方式,采用0(否)~1(是)二級評分。經肖計劃等修訂和應用,表明該問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4]

(2)魚刺圖(Fishbone Diagram)由日本管理大師石川馨先生所發展出來的,是一種發現問題“根本原因”的方法,也稱之為“Ishikawa”或者“因果圖”。

1.3 方法

通過隨機抽樣的方式進行調查,問卷以紙質式進行發放和回收,使用統一的指導語和答卷紙。問卷填寫采用無記名方式,要求獨立作答并在30min內完成。

1.4 統計學處理

將全部問卷數據錄入計算機,運用SPSS20.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與處理。

2 調查結果與分析

2.1 應對方式問卷調查結果

分別對大學生應對方式的6個因子得分和3種類型得分進行了排序,結果見表2。大學生應對方式的使用程度依次是自責、退避、合理化、幻想、解決問題、求助;不成熟型、混合型、成熟型。

由表2可知,大學生的不成熟型因子得分顯著高于成熟型。大學生CSQ各因子分≥0.9分的檢出率(見表3),可以看出大學生在自責、退避、合理化因子上表現較為突出。

本節將從4個影響方面的因素進行具體的分析,并繪制影響因素魚刺圖(見圖1)。

(1)環境氛圍建設方面。環境氛圍是影響學生生活、學習的重要影響因素。大學校園集體文化活動可以構造一個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有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也有助于教師能夠因材施教的管理。[5]但新校區較于老校區,在校內環境建設與學術環境氛圍方面有差距,不能夠給學生一個成熟的、熟悉的校園文化環境;在體制方面也因剛剛接受新校區,而不能盡快的在各個方面進行完善的管理。新校區建設應做到適時的轉變學生的觀念,加強學生對學校文化的自信感與自豪感。

(2)地理位置。調研中發現,同學普遍對新校區地理位置較為偏僻,便民設施相對缺乏,無法滿足日常的生活娛樂問題感到擔憂外,對交通運輸方面也覺得極為不便,認為這不僅對學生日?;顒拥拈_展,也對學生外出學習、實習調研、對假期學生返校等造成一定程度的困擾。為此學校應與交通運輸公司溝通,盡力為學生開通幾條便利的交通路線,以滿足學生的外出需求。

(3)教學與教學設備方面。由于新校區較為偏僻,任課老師要花費較長時間在路途上從而減少了與學生交流溝通的時間,所以在教學質量方面會有一定的下降。配套的教學設備也因其建筑新、硬件設施較為先進,軟件的配置需要磨合,資源難得以有效利用。為此一安排合理的教學方案,以減輕老師與學生交流溝通的成本,增加學生與老師之間的溝通機會,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4)宣傳指導工作。宣傳動員校園搬遷導致育人環境變化,會降低學生對學校的認同感和歸屬感,無法安心學習與工作,更甚者可能造成對學校各項工作的排斥和反感,抵制和對抗。[6]為此在搬遷宣傳動員方面應做好前期動員與后期輔導工作。在搬遷前,校方應將信息公開,避免造成因信息不對稱導致學生對學校感到不信任與對新校區產生厭惡情緒,甚至產生過激行為等,積極了解學生困擾的問題,進行正面的解答,減輕學生的顧慮。在后期,學校也應對搬遷學生進行心理上的輔導,鼓勵學生融入校區的文化建設中。

3 討論

大學生的應對方式趨向于不成熟。解決問題因子得分低,表明大學生不傾向于解決問題的應對策略;幻想因子得分高,這表明大學生更多地采用幻想的方式減少內心的不安和焦慮;退避因子得分高,這表明大學生在面對挫折和壓力時缺乏有效的解決方法。綜上,搬遷大學生比較容易采用消極、被動的“自責”、“退避”等行為應付困難和挫折,而較少使用“解決問題”這類積極的應付方式,其情緒和行為均缺乏穩定性。

性別差異檢驗表明,女生在合理化因子上的得分與男生有顯著性差異。由于男、女生認知方式和思維方式的不同,男生思想比較活躍,容易克服不良情緒的干擾,維護自己的心理健康。女生心思細膩、敏感,在遇到令人抑郁、焦慮的事件時,容易讓不愉悅的情緒持久,因而心理健康狀況較差。這要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對待不同性別的學生要有所側重。

從問卷調查中可以看出同學們對新校區的優美環境、教學設備、硬件配置有較高的期望,但是仍然對搬遷本身存在顧慮,比較多的同學們對搬遷計劃尚不能完全接受和適應。這一方面是因為同學們對新校區還不夠了解,沒有形成理性分析和情感共識。另一方面是因為在搬遷新校區的過程和過渡期中仍然存在著如交通相對不便,與本部信息交流存在障礙,公共設施不齊全,校內交通不便,食堂門較擁擠等等現實問題。此外同學們還表達了對豐富學習資源、建設校園文化的希望。針對分析,提出了如下保障新校區新生心理健康的建議措施。

3.1 校園外部建設

通過與市政規劃部門協商增開公交線路和開設于邯鄲校區間往返的校車解決校外交通問題;協同市政規劃部門,不斷完善周圍如郵局、銀行、書店等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挖掘新校區周邊的旅游環境資源,并在校園內做一定的宣傳,鼓勵同學組織郊游,豐富課余生活,使學生盡快融入。

3.2 校園內部建設

(1)校園文化建設。著重建設圖書館,引進新的書目,增加種類和數目。充分開放自修教室、電子圖書室、圖書閱覽室等學習資源,完善網絡圖書館,培養新校區的學習氛圍和學術風氣,讓學生在進入新校區時便可感受到本校獨特的文化氛圍;建設新校區的自主特色。加大學生工作力度,便利學生借用教室,多開展有益同學學習生活的多樣活動,充分利用現有的體育設施開展體育競賽活動,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鼓勵學生通過團體活動增進友誼,發揮所長,了解定位,實現自我存在感與價值感。

(2)教學環境建設。增加在新校區舉辦講座、宣講會等活動的頻率,加強對學術、招聘信息的宣傳,密切新校區和本部之間的聯系。同時完善新校區的網絡建設,豐富同學們的上網資源;專業課課表安排合理化,給予同學們合理的時間修讀位于本部的課程,不至于出現路途時間沖突。

(3)校園基礎設施建設。食堂能夠借鑒和參考本部食堂的長處,實現菜色品種和食物種類的多元化、多變化,提高其質量,同時能夠完善制度建設和改善就餐環境,調整好食堂外圍設施;針對校內交通不便開設校內班車和開放自行車綠色通道。

參考文獻

[1] 李祚山.大學生心理控制感對心理健康水平影響的研究[J].心理科學,2004(05):1100-1102.

[2] 劉學敏,李曉東,王海民,吳振峰,孫德強.國防生心理健康水平與人格、應付方式的相關分析[J].解放軍預防醫學雜志,2006(06):431-433.

[3] 肖計劃.應付與應付方式[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2(04):181-183.

[4] 肖計劃,許秀峰.“應付方式問卷”效度與信度研究[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6(04):164-168.

[5] 惠翌昕.淺談發揮大學生校園文化德育功能的措施[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8(09):95-96.

[6] 莫曉紅.校區搬遷引起的環境變化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負面影響及對策——以東莞理工學院2012級學生為例[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2(11):249-250.

猜你喜歡
應對方式心理健康大學生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徑探索
微課在心理健康團訓師培養中的應用探討
大學生就業趨勢
基于人際交往的心理健康課程
大學生“雙創”進行時
暑假調查 45%的大學生僅給自己放十天假
應對方式在社區教育中的應用:社區心理學視角
淺談如何應對講解員的職業倦怠期
飛行員心理健康與工作壓力和應對方式
黨中央給大學生留下啥印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