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讓學生擁有健康的心理

2019-09-10 08:21賴紅雙
青年生活 2019年23期
關鍵詞:成長心理健康學生

賴紅雙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活動也在發生著改變,越來越多的學生面臨著或多或少的心理健康問題,對學生的學習以及教師的教學都產生了影響,如何正確引導學生并且培養他們擁有健康的心理,已經成為社會特點話題。

關鍵詞:學生;心理健康;成長

心理健康影響著生理健康,關系著人們的生活質量,優良的心理素質對學生的全面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需要每一名教師關愛學生,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從而保證他們以良好的心態去學習、生活,超越自我,迎接挑戰,鑄造自己的輝煌人生。

一、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學生的心理健康作為學生成長過程中必須面臨的一個問題,已經在越來越激烈的社會競爭中引發了學校家長的反思。不論是小學生,中學生還是大學生,他們的心理健康都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首先青少年具有強烈的盲從心理,他們會對自身認為正確的觀點進行模仿,久而久之便直接對自身的人格發展產生影響。與此同時隨著信息化的發展,一些不良的極端言語都在網絡上肆意流傳,這都可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了學生的心理,除此之外學生的思維較為開放,屬于學習能力較強的階段,他們在與朋友交流的過程中,行為也可能受到身邊伙伴的影響,在外界的干預下他們可以獲得更多信息有效的信息,然而也可能獲得一些對他們自身發展不利的有害信息。[1]

心理學在我們的生活中涉及的范圍非常廣,包括人的知覺情緒和人的行為都屬于心理學的范疇,它與我們的生活存在著密切的聯系,尤其是對于教育事業來說,心理學的應用更是由為廣泛。在對學生的教學過程中,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是前提,然而如何利用心理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對學習的感情已經引起了越來越多老師的重視。一旦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了學習興趣,就會減輕學習的壓力,也對他們的心理健康有很大幫助。學生作為祖國發展的未來,他們的心理健康應當獲得很大的關注,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學校老師和家長都應當針對學生的心理狀況制定合理的心理問題疏導方案,目前很多學校的教學都是以課本教學為主,一些老師循規蹈矩,僅僅傳授書本上的知識,忽略了學生之間的個性,這對于學生來說很容易降低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感到痛苦焦慮。一些家長盲目追求孩子的學習成績,忽略了對孩子心理健康和人格的培養,以至于孩子在未來走上社會之后不能夠應對社會中千變萬化的困難,很容易使孩子產生自卑焦慮,孤僻,自閉的消極心理。由此看來心理學不僅僅是對學生的學習狀況有很大的影響,也對學生個人發展甚至社會的進步都有一定的影響。

二、學生心理存在的問題

(一)學習類問題

作為學生,學習是其主要任務,然而隨著學生學習壓力的增大以及家長和老師對學生過高的要求,使學生每天面臨巨額的學習任務,很容易導致他們心理壓力加大,久而久之會產生厭學心理,這種心理不僅僅存在于一些成績差的學生,有研究表明,一些成績較好的學生在面臨問題沒有得到合理解決的情況下,也會產生厭學心理,這種心理會使學生在面臨考試時更加焦慮,從而使其學習成績大幅度下降。目前學生在小學和中學學習的知識都是為了考入大學而準備,然而老師在對學生進行教育時,往往是將考大學作為學生學習的目標,而忽略了對學生心理問題的疏導,從而使學生在壓力巨大的學習環境中逐漸喪失了對學習的興趣,甚至會產生自閉焦慮等不良心理。

(二)人際關系問題

人際關系問題也是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反映較多的心理問題,首先學生在學校上學需要面對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在老師布置了較多作業的情況下,還會給學生帶來很多的心理壓力,這使得老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大幅度下降,甚至有學生會對老師產生失望抵觸,缺乏尊敬等現象,學生在于老師。發生沖突的情況下,會使學生的內心產生一種消極情緒,會使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越來越緊張,除此之外學生與同學之間的關系也屬于學生人際關系的一種,一旦學生與同學之間不能友善相處,就會使學生產生孤獨感。不僅如此,學生與父母的關系也是學生青少年時期心理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專家調查顯示家庭中父母與子女如果不能定時有效的溝通,會造成孩子孤僻的心理,在學校也會給其他的學生帶來一定的傷害。最極端的情況下,一些學生會認為父母給自己帶來了痛苦,并且不愿意與父母相處,憎恨家庭的存在,這都是對學生心理健康有很大影響的。[2]

(三)青春期心理問題

學生通常都處于青少年心理活動較為頻繁且復雜的一個時期,這主要表現在他們有了自己的思想,并且在巨大的學習壓力下很難以控制自己的消極情緒,青春期發育的心理劇便會引起學生興奮激動的現象,有些人遇到心理問題會采取極端行為進行處理,甚至有一些學生會采取早戀的措施,中學時代尤其是高中生是青少年心理發育最為明顯的一個階段,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會使他們的學習成績不斷下降,心理產生巨大的問題,在未來的發展中對于其人格的健全也會有負面影響。最重要的是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逐漸對身邊的事物有了自我的觀點,不愿意盲目聽從家長和老師的指示,這是他們意識逐漸由幼稚走向成熟的階段,是他們必須經歷的。然而這個過程也離不開老師和家長的保護,如果讓學生的意義時任由他們自我發展,他們對自身的評價我控制都很難以正確把控,在看待問題時也會存在片面化和絕對化,很容易沉不住氣做出讓自己后悔的事。他們在面對自己所喜歡的事物時也缺少自我控制能力,抵制不住外界的誘惑。有些學生還對自身產生了錯誤的認識,他們盲目否定看不到自身的優點,所以會產生自卑的心理,也有一些學生過度高估了自己的現狀,一旦遇到挫折并會郁郁寡歡,一蹶不振。

三、幫助學生養成健康心理的途徑

(一)改進課堂教學方法

使自己的課堂教學更加有趣事,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激發他們學習興趣的主要方法,教師如果能夠活躍課堂氣氛,就能夠有效的提高教學效率,同時也能夠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加強,以達到教學目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明確把握學生是課堂的主體,不僅僅是讓學生被動的學習知識,而應當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讓他們在對學習擁有充分興趣的前提下,真正做到成為課堂的主人,而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扮演的角色只是組織者、引導者和引路者,他們只是告訴學生應當掌握的知識,并且為學生指明學習的方向,在此基礎上讓學生主動思考領略學習的興趣。

(二)加強對學生的鼓勵

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或多或少會面臨很多問題,一旦學生產生了錯誤,教師不應當只是靠批評學生來解決問題,而是應當幫助學生充分認識到自身的錯誤,對自身有正確的評價,并且在此基礎上做出改進。學生多一些贊揚也是幫助學生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方法。小學和中學時期是學生由學校向社會過渡的重要時期,教師如果能鼓勵學生積極的與他人交往,能夠幫助學生在未來的人際關系建立中獲取很多有效的方法。教師在與學生相處的過程中,不僅僅是一種高高在上的角色,而應當與學生建立平等的關系,將師生關系上升到朋友關系甚至親人關系,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互相幫助,通過溝通保持學生愉悅的學習心情,讓他們在提升學習成績之余,將自身的心理健康發展到一個全面的角度。

(三)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

老師對于學生的教學應當以以人為本為主要原則,將學生的發展放在教學的首位,隨著時代的發展,教師也要不斷更新教學觀念,但是一定要在尊重學生的基礎上調整對學生的教學方式,與此同時教師還應當注重對學生的關心,縮短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減少學生對教師的畏懼感,讓學生對老師的喜愛上升到學習層面,這樣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也能夠加強老師與學生之間親密的關系,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自信心和歸屬感,這有利于完善學生的心理狀態。[3]

(四)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困擾

一些年紀較小的學生在面對困難時往往不敢向老師傾訴,而一些教師僅僅將教學任務放在自身工作的首位,忽略了對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在學生學習過程中,老師應當及時利用班會了解學生的心理,向學生傳授健康的知識,并說明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學生內心的真實想法,及時疏導學生的心理疾病。要想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心理,就應當從學生的內心入手,不僅僅教會學生學習,還要教他們做人,教師的教育不應當是獨斷專行的,而應當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尤其是班主任老師擔任著更加重要的角色,首先應當及時對學生不正常的表現進行分析,正確的引導并且豐富學生的學習范圍和教學方式,教師也不僅僅當局限于傳授書本知識,而應當開拓學生的課外知識,讓學生從實際出發,從現實生活中尋找教學案例,然后用愛心和友善的行動來感化學生。

(五)家長發揮良好的作用

要想讓學生養成積極健康的心理,不僅僅老師需要做出努力,家長也應該配合老師的工作,其實從根本上來說家庭對于孩子的影響遠遠超過學校,可以說很大一部分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都與父母有著直接的關系,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家長是最了解學生的人,他們不僅僅能夠注意到學生心理的變化,也會對他們心理健康產生影響,因此老師應當及時與家長溝通,與老師應該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及時向老師反映孩子的心理狀況,并且尋求正確的解決方法,以發揮老師對孩子的教育功能,防范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心理疾病,學校也應當組織老師對家長進行訪問,了解情況并且交流思想,雙方的努力能夠最大限度的減少孩子產生心理疾病的可能性,同時也應當盡量減少給孩子的壓力,采用正確的方法督促孩子學習。[4]

四、總結

綜上所述,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過程中,不僅僅當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而應當讓心理教育與教學充分結合,與此同時教師還應當了解到每個學生的心理需求,根據學生年齡段特有的心理特征,不斷的改進自身的教學方法,對學生的學習進行適當。這樣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家長也應當積極與老師做好配合,減少對孩子的學習壓力,讓孩子能夠擁有一個健康的學習環境。

參考文獻

[1]周園園,李芳.淺析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J].讀寫算(教師版):素質教育論壇,2017(19):51-51.

[2]李佑芳.淺析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J].科技視界,2014(34):237.

[3]周林.淺析家庭教育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J].才智,2018(27):99.

猜你喜歡
成長心理健康學生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徑探索
微課在心理健康團訓師培養中的應用探討
趕不走的學生
基于人際交往的心理健康課程
學生寫話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長
煤企關注大學生員工心理成長的現實意義
班級管理問題與應對策略研究
優化體育教學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研究
聰明的學生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