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代玉德家族詩文創作述略

2019-09-24 01:43侯冬葛倚帆
圖書與情報 2019年3期
關鍵詞:清代滿族

侯冬 葛倚帆

摘? ?要:清代滿族文學創作蔚為大觀,文學家族的大量涌現是其重要的表征之一。玉德家族是清代嘉道時期典型的文學世家,文章對玉德家族成員的詩文別集留存現狀、相關成員的創作活動以及玉德家族文學創作的特色等做了初步的梳理和論述。

關鍵詞:玉德家族;滿族;清代;詩文創作

中圖分類號:I207.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68/tsyqb.1003-6938.2019052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Poetry and Prose Creation of the Yude Family in Qing Dynasty

Abstract Manchu literature creation in Qing dynasty was of great significance, and the emergence of literary families was one of its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The Yude family is a typical literary family in the Jiaqing and Daoguang period of the Qing dynasty. This paper makes a preliminary review and discussion on the preservation status of Yude family members' poems and articles, the creation activities of relevant member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Yude family's literary creation.

Key words Yude Family; The Manchu;Qing dynasty;literary creation

有清一代,滿族文學創作蔚為大觀,不僅文人輩出、作品眾多,而且涌現出了許多的文學家族,這一現象從清代中期開始尤為突出。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經過了順治、康熙、雍正三朝的積累,及至清代中期,清王朝的政治、經濟與文化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尤其是清代文學成為中國古典文學的集大成與總結階段,促進了滿族文學的繁榮;另一方面,由于清王朝統治者留意學習漢族文化,客觀上引導諸多八旗子弟走上詩文創作的道路。并且,隨著清王朝政權的鞏固、邊疆的安定,八旗子弟以軍功入仕的機會越來越少,大部分子弟只能轉而科舉致仕(圖七)。

清代除皇族之外,還有八個貴族大姓,其中瓜爾佳氏居首。本文涉及的玉德家族即屬于瓜爾佳氏,是清初開國五大功臣之一,配享太廟的費英東的后裔(封面圖),尼雅濟布一支。尼雅濟布第八代孫恩齡(號楚湘、知園、述園)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修纂完成了《正紅旗滿洲哈達瓜爾佳氏家譜》(圖九),對本族源流做了詳細的考訂。玉德所在四門可謂世家大族(圖四),嘉道咸時期最為鼎盛,為官者眾,且能詩者多。據《家譜》記載,第五代時塞得立為四門之始,塞得立有八子:雅德官至總督,賞戴花翎;廣德官至按察使;常德官至知府;玉德官至總督,賞戴花翎;文德官至巡道;寶德、輔德官同至員外郎;僅同德未仕。塞得立孫輩中,雅德之子敦良官至按察使、副都統,賞戴花翎。玉德子斌良官至侍郎、駐藏大臣,賞戴花翎;桂良歷任總督、都統,累官至大學士、軍機大臣;岳良官至布政使;徵良官至通判;法良累官至江南河庫道。文德次子怡良官至總督。四門中能詩者以玉德父子為代表,玉德及其子斌良、岳良、法良皆有詩文作品傳世,是清代中后期滿族文學世家的一個典型。

1? ?玉德家族詩文別集的流存現狀

玉德(?-1808),號達齋,乾隆三十三年(1768)由官學生考補內閣中書,三十九年(1775)授湖南衡州府知府,五十一年(1786)擢山東按察使改安徽按察使,六十年(1795)調山東巡撫,賞戴花翎。嘉慶元年(1796)六月調浙江巡撫。嘉慶五年(1800)正月遷閩浙總督,署福州將軍。十一年(1806)五月,因督剿海匪不力獲罪,發往伊犁效力贖罪(圖十六)。十二年(1807)以三等侍衛充烏什辦事大臣。十三年(1808)十二月卒于甘肅平涼行館。生平見《國史列傳》卷三十三、《八旗畫錄》后編卷中、《清史列傳》卷二十七、《國朝耆獻類征初編》卷一百八十八、秦瀛《小峴山人續文集》補編《前兵部尚書閩浙總督達齋玉公神道碑》等。

玉德著有《余蔭堂詩稿》六卷(圖五),為嘉慶五年(1800)門人江德地刻,前有阮元、汪志伊、錢福胙序,后有門人朱瑞椿、莫允宣、江德地等跋。阮元序作于嘉慶二年(1797),錢福胙序署為嘉慶五年(1800)。詩凡一百四十五首,依年編次。詩有注釋,皆引古書,少記當時史實,如袁行云先生所云“以釋典故為主,不及當事,用途殊尠”[1]。

斌良(1784-1847),字吉甫,一字笠耕,又字備卿,號梅舫,一號雪漁,晚號隨葊,為玉德次子。嘉慶七年(1802)十九歲時,恩蔭二品蔭生。十八年(1813)滑縣“教匪”李文成為亂,赴大學士托津軍營辦理文案。二十年(1815)授山東兗沂曹濟道。二十五年(1820)升授山西按察使,調補河南按察使。道光十六年(1836)補授內閣侍讀學士。二十三年(1843)授督察院左副都御史,授盛京刑部侍郎。二十六年(1846)授駐藏大臣(圖八),二十七年(1847)七月抵前藏,十一月卒,《清史稿》有傳。

斌良著有《抱沖齋詩集》七十一卷(圖一),遺詩八千余首,其弟法良刪存為五千五百九十一首,編為三十六卷,另有《眠琴仙館詞》一卷、《烏桓紀行錄》二卷,日本東京靜嘉堂文庫藏有寫本《亮工懋績集》《誦芬繼美集》《恩綸晉秩集》《覆駿籌邊集》各一卷[2]。其《抱沖齋詩集》錄嘉慶四年(1798)至道光二十七年(1847)詩,有道光二十九年(1849)袁浦官署刻本,又光緒五年(1855)湘南薇垣官署重刻本,又光緒二十八年(1902)湖南省通志局重刻本。此外,袁行云《清人詩集敘錄》(圖三)載:“其少作名《棗香書屋詩鈔》,亦有刻本”[1]。

岳良(1786-1841),號崧亭,玉德第四子。初為理藩院主事,嘉慶二十四年(1819)升山西汾州知府調太原府知府。道光二年(1822)調陜西潼商道,升江西布政使攝江西巡撫事。道光十三年(1833)回京任內閣侍讀學士,官至烏什辦事大臣。生平事跡見恩齡《正紅旗滿洲哈達瓜爾佳氏家譜》、法良《誥授資政大夫前江西布政使護巡撫事先兄岳公墓表》。

岳良著有《潼關倡和詩草》,清刻本,書無鈐印,亦無款識,前后無序,故具體刊刻年份難以斷定,藏于國家圖書館。恩華所輯《八旗藝文編目》(圖十四)載其有《關外紀程百詠草》,另據法良所撰墓志,其所作還有《崧亭詩集》《塞上紀行詩》,俱未見。

法良(1800-?),字可盦,號環碧老農,別號漚羅侍史,玉德第六子。初為東陵筆帖式,調京戶部筆帖式南檔房行走,揀發江西道。咸豐三年(1853),以部郎奉命總辦宿遷糧臺兼統防兵,官至江南河庫道。嗜古成癖,收集鐘鼎彝器甚多,能畫墨梅,尤工書法,《清史稿》有傳。

法良著有《漚羅盦詩稿》十六卷(圖十三),前八卷道光二十七年(1847)刻,所收為道光二十年(1840)以前詩作。有梅曾亮、方朔序、馮登府、周明鸞等人題詞。后八卷刻于咸豐九年(1859),首有法良識語,末附《夢蝶詞》一卷。另有《漚羅盦文稿》一卷(圖十),咸豐九年(1859)刻本,收文十六篇,前有自序,個別篇目后分別有梅曾亮、姚衡、方朔、孫衍慶等人評語,內《守清江小記》《記李三鬧事》,皆于書中存留掌故。

2? ?玉德家族的詩文創作活動

楊鐘羲《雪橋詩話三集》云:“斌笠耕司寇與崧亭、可庵一門兄弟,并以才杰躋通顯?!盵3]其一門顯貴,但卻能文,法良有詩云:“金張門第當繩武,絳灌勛階卻有文”[4],頗為自得。

玉德《余蔭堂詩稿》六卷共收入乾隆三十九年(1775)到嘉慶五年(1800)二十五年間的145首詩,數量不多,其內容主要為政事民生、寫景紀游、雅集酬唱、懷人贈別等內容,其大端則如阮元所言:“祈雨、祝年、治兵、修禮,吾知政教為詩之原也;楚江、塞垣、岱宗、越海,吾知游覽為詩之所發也?!盵5]玉德歷任知府、布政使、巡撫、總督等要職,對于為政履責的反映,確是他詩歌的主要內容。如《宿靈一路被水,馳往查勘,途中有感》[6]:

星馳雨夜指濠梁,情切哀鴻幾斷腸。

百里桑田成澤國,萬家煙火寄高崗。

荒村雞犬無聲息,驛路鯨鯢任渺茫。

惟恃圣恩天地闊,閭閻普被復安康。

此詩作于他任安徽布政使期間,宿靈一帶洪水泛濫,黎民受災者眾,玉德親臨災區查勘災情,對于百姓流離失所、良田被毀深表痛心,充分體現了其為官心系黎民的責任感。其他如“非戀青齊秋色好,未消水患憶三農”(《濟寧登舟懷舊紀事四絕》其四)、“百丈鱗塘親步到,戴星沖雨為群黎”(《二次回省風雨渡江,舟中書懷》)皆可見其愛民之心。玉德赴任浙江巡撫及閩浙總督后,曾奉命督剿海盜,其詩歌同樣表現了他渴望澄清海宇、拯救黎民的心情。如《天臺會冠甫魁制軍商辦緝捕海盜偶成》[6]:

一麾南指任初臨,制節欣逢舊雨深。

剪燭山城談國政,停驂海宇待佳音。

滄溟蠢類煩宸念,浩渺征帆寄素心。

寤寐為勞期底績,策功二鎮恃孫林。

玉德常年在外游宦,家族中兄弟子侄亦先后外放任職,因此飽受思親之苦,在其詩歌中常有懷親之作,情感真摯。如《閩南道中懷兄》[6]:

迢遞京華路數千,懷兄午夜夢依然。

八年別緒思如渴,六日聯床事可憐。

字字音書通憩止,時時風雨掛心田。

同堂五世惟鄉老,報國難將孝友全。

對于手足動如參商,不得常相聚,但時時掛牽的心情展現的淋漓盡致,感人至深,卻又不失家長風范。此外《重至漢陽有感并序》《悼側室張安人四絕》亦皆情感真摯,讀之令人惻然。玉德詩作大都情真意切,亦有清新之句,《余蔭堂詩稿》卷五有《虎丘竹枝詞》十首,民歌風味十足,語言質樸,頗能反映江南民間之風土人情。

斌良善為詩,在其一門中詩名最盛,徐世昌(圖二)《晚晴簃詩話》云:“笠耕名家貴蔭,少隨父達齋尚書浙撫任,阮文達方視學,從其幕中諸名士,又即耽吟詠。后歷官中外,數奉使西北邊塞,山川行役多見詩篇,集中與張船山、吳蘭雪、姚伯昂諸人唱和最多,亦蘭錡中風雅眉目也?!盵7]其詩作數量眾多,內容宏富,陳嵩慶為其詩稿作序稱“模山范水,指事類情,幾乎無體不備”。斌良一生筆耕不輟,其詩歌創作堅持了近半個世紀,詳細記錄了其人生軌跡,而使其詩歌帶有明顯的日記體特征,如李元度指出的,“未嘗一日不為詩,效王筠故事,以一官為一集,故篇什之富且精若此,可謂盛矣”[8]。

在斌良漫長的創作生涯中,其詩歌創作呈現出了一種廣博的氣象,法良曾言:“兩奉賜奠名藩,三蒞商都驗驥,跋馬古塞,索隱探奇,多詩人未歷之境,風格又一變。正如秋云在空,須臾變幻莫測,故公自詠云:立馬高吟神更王,四千載內第三人。以薩天錫、元遺山自況,乃紀實也?!盵9]其《拂水山莊》云:“江總歸來白發新,劫灰余盡戀無因。風騷壇坫三朝重,金粉河山半壁陳?!薄稐鳂蛑郯l》云:“風勁峭帆收有力,波柔枝櫓劃無痕?!薄毒┛趹压拧吩疲骸八坻側Ю?,明月臨江廿四橋?!盵10]皆朗力清華,自然高勝?!哆^郭汾陽故里》一律甚佳:

雙手重回天地春,良哉唐室股肱臣。

澤深漸化羌夷重,才大能全富貴身。

晚歲聲歌聊繾綣,后堂兒女任喧瞋。

我來故里懷遺蹟,似此王侯有幾人。

斌良一生宦跡多涉邊塞藩部,其詩對邊地風物多有反映,為人所稱道,其組詩《商都雜興》于邊俗最詳,如:

明昌捺缽似坁平,水草豐時駱駝生。

一抹微云山翠外,舂鋤依舊勸春耕。

(有水草當頓馬處曰捺缽,四時遷徙。春鴨子河濼,夏吐兒山,秋伏虎林,冬廣平淀。見遼史行營序國朝制度,巴彥塔拉山外,許漢民開墾納糧,隸獨石口同知司其事。)

法良《漚羅盦詩稿》共十六卷,前八卷存詩596首,后八卷存詩614首,《夢蝶詞》一卷21闕。前八卷大抵為其宦游之作,而詠淮揚、江南、通州、天津、洛陽、關中者居多,《燕子磯》《永濟寺》諸篇,風格老成?!对侂[逸八首》《畫梅歌》等作,襟抱曠遠。吟評則有《讀吳梅村詩集》(圖六)《題吳蘭雪香蘇山館集》,皆有見識。其《題吳蘭雪香蘇山館集》云:

縷雪團香筆一支,獨抒性靈譜新詩。

定評畢竟推袁叟,幅幅天孫織錦絲。

其思親懷人之作亦本自性情,無藻飾之嫌,《悼亡室那拉恭人》二十首,苦憶夫婦情篤之樂,間亦自記身世,情感真摯?!都募視吩疲?/p>

蛟宮貝闕路漫漫,歷盡艱危此一官。

多恐倚閭人望切,強將漂泊說平安。

卷九至十六刻于咸豐九年,末附《夢蝶詞》一卷。首有自序云:“《漚羅庵詩前稿》八卷,友人梅伯言、方小東序而刊行,皆迥朔郎署、轉漕西江之作也。維時年壯氣豪,雖仕途偃蹇,而嘯詠浩落,殊有自得之趣?!瓪q癸丑,寇來楚北,烽照江南,六朝佳麗之場,一變而為鐵馬金戈之地,乃投筆從戎,治軍理餉。奈何方效馬革之愿,二豎來因,乞歸養疴,壯志潛銷,無復向時意氣。山居多暇,從事章句數年,又成八卷。今年政六十矣?!焙蟀司碓妰热莞鼮樨S富,一記太平軍攻陷江南情狀,《金陵哀》《二月二十三日賊陷揚州感憤書此》《揚州復陷》《蒿目》等詩,對太平天國軍攻陷南京、揚州等地的情形有詳細記載(圖十一);二為其記其所經南北之名勝,《游虞山絕頂至維摩寺》《詠昌平古跡》等借詠古跡,抒發感慨;三為憶舊感舊之作,憶友朋交往事跡,于詩中存人存事,《感舊詩》五首記石門吳曾、漢軍慶勛、上元朱齡及摯友馮登府等事跡,《秋日懷人詩》二十二首、《續懷人詩》十一首分憶其與陳慶鏞、方朔、僧六舟等人的交往與情誼,可見其交游;四為論詩之作,其論乾嘉以來詩壇得失云:“乾嘉以來詩人,首稱袁(枚)、蔣(士銓)、趙(翼)三家。隨園天才橫逸,而格律稍差;忠雅立言有體,微嫌沉晦;甌北意求清新,間有未純?!逼湓娙缦拢?/p>

兩朝文苑重三家,李杜光芒映日華。

高并禹門看級浪,色凝珠樹自生花。

詩名渤海傳分鼎,博學騷壇富五車。

敢笑汝南評月旦,微吟笑我鈍如蛙。

此為讀詩心得,亦是作詩體會?!吨壑凶x六家詩各賦一律》對清初六家宋琬、施潤章、趙執信、王士禎、朱彝尊、查慎行等人皆有品評;五為題圖題畫、吟詠金石之作。法良工書畫、雅好金石,閑暇之余品書賞畫、鑒賞金石之作頗多?!稇阉乜喙S帖并引》《梅花山茶小幀》等作亦皆可觀。其詩“不及斌良放達奇勁,然亦有法度,能自樹立”[1]。

岳良《潼關倡和詩草》[11]存詩共164首,收錄了岳良與高星紫(次微)、錢晉(湘林)、莊繩曾(慎皆)、張駿(南圃)、莊錫璋(能威),莊魯駉(斯才)、賀應櫆(梅坪)、朱紹穎(南軒),顧云韶(西琴)等十人之間的詩歌唱和作品。詩歌內容主要涉及以下三個方面:(1)展現親友情誼。如岳良贈莊魯駉詩云:“千古知交難遇合?!北憩F了對二人友誼的珍惜;(2)描繪西北風物。莊魯駉和岳良詩云:“斷云斜月古函關,野鶴無心任去還?!蔽鞅憋L物雖顯寂寥,但在詩人筆下亦不乏清新之句,如:“月到中庭光展拓,風穿曲巷勢回斜?!边@種心境的轉變有賴于西北新奇風物的刺激,如岳良詩:“何必江鱸常系念,此間河鯉亦堪誇?!痹娙俗宰ⅲ骸颁P濱河,鯉魚最美?!贝送?,詩作對西北淳樸的民風也有細致地刻畫。岳良詩:“敦龐風俗去農家,只問桑麻不問花,偶爾雞豚供客饌,豈將羅綺向人誇。膏腴上上千塍沃,古木蒼蒼兩道斜?!保?)寄寓人生感懷。朋友間相互唱和,以排遣孤寂的心境,莊繩曾詩:“從來閑冷地,無怪少人過?!备咝亲匣锰諠撛娋鋭裎颗笥眩骸爸驹谒姆秸?,客居即是家。地偏心自遠,句得樂無涯?!绷b旅之苦,岳良亦不免,其詩云:“終歲辛勞未了緣,寄人籬下寫華箋。驅車北塞聞羌笛,攬轡西涼聽隴弦?!庇秩纭柏d蹉跎悲夜月,半生落寞恍朝煙”等句,表達了遠離故鄉,奔走千里之外的苦情。此外,西北獨特的歷史文化遺跡也觸發了詩人的幽思,岳良的《秦中懷古》組詩借鴻坂、五丈原、驪山、灞橋等古跡(圖十七),抒發懷抱。

3? ?玉德家族文學創作特色

(1)玉德家族的詩文創作體現出了滿族士人對于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學習和繼承。玉德父子都很重視學識的積累,加強自身的文化修養,阮元稱玉德平日為官、作詩之外,“舉案頭卷牘日百束,無只字不覽”,其重學問可見一斑。斌良詩名早盛,然其同樣敏而好學,潘世恩曾說他器識遠大,“選言粹然,一出于《爾雅》”,“蓋得力于稽古者深矣”,陳廷桂也評價斌良“肆力于學,取裁富有,吐納宏深”[12],足見其學問功底。法良有句云“豈知力學重根底,六經百史資熔陶”,致仕后構“退學齋”,作《退學齋記》以明志,稱“非學將逸居而無教”,亦是重視為學。

(2)玉德父子的創作以詩歌為主,表現出了自抒性靈、質樸率真的特點。阮元評價玉德“余事為詩,詩本性情”,葉紹本稱斌良“大或千言少至數語,而皆有性靈”,鄭祖琛也說斌良“吟詠外無它嗜好,俯仰間有真性情”,法良《漚羅盦文序》總結自己的創作是“直抒胸臆,興到筆隨,譬之樵歌牧唱,自鳴其聲而已”,皆可見其一門受性靈詩風的影響。法良所作《方小東詩序》更是明確論述了這一觀點:

余維詩以道性情,故詩三百蔽以一言,雖然性情者詩之本,……或疑其詠京師風土諸作語涉游戲。余曰:昔少陵《兵車》《石壕》等作,間用當時俚語,本朝吳梅村《瀘州馬草》諸詠,亦師其意,小東何獨不然。夫以文言道俗情,以諷為規,欲使聞者足戒,然曲終奏雅,益見小東性情之正矣[13]。

時人的論述,也肯定了玉德父子創作的這一特點,顧亭說法良詩“律嚴風骨老,語粹性情真”,方小東說其一門創作“軾轍聯床酬唱富,機云分屋性情深”,皆著眼于此。

(3)玉德一門的詩歌創作熔鑄唐宋、兼收并蓄,反映了滿族士人獨特的民族心態。玉德父子的詩歌創作充分體現了滿族士人對唐宋詩歌傳統的繼承與發展,從其家族成員的詩歌創作來看,他們幾乎沒有沾染漢族文人詩分唐宋的門戶之見,而是積極地學習唐宋詩的長處,熔鑄滿族士人率真、磊落的民族性格,創作出了帶有本民族特點的詩歌(圖十二)。法良曾談及其兄斌良的創作歷程:

先笠耕兄幼嗜飲用,侍先侍郎之江節署,一時名士皆聚幕府,故早年詩風華典贍雅近竹垞、樊榭,迨服官農部,從軍滅滑,詩格堅老,古體胎息漢魏、韓、杜、蘇、李,五律純法盛唐,七律絕句亦不失中晚佳境。秉臬陜豫,奉召還都,時與陳荔峰、李春湖、葉筠潭、吳蘭雪諸公唱酬,詩境益臻上乘[9]。

文中對于斌良不持門戶之見,漢魏唐宋兼取,前賢時彥并包的心態作出了說明。法良本人同樣如此,梅曾亮(圖十五)《漚羅盦詩稿序》說稱其“深學東坡而不規規于一人一境,且旁及于大歷諸子以下,逮張水部、王陜州諸人,以游其思而博其趣,故其所作得東坡清曠之氣,而運以唐賢優游平夷之情”。這既反映了滿族士人對于乾嘉詩壇逐漸達成的融合唐宋的詩學觀的接受,也是滿族士人基于自身的民族立場而具有的大一統思想的體現。

參考文獻:

[1]? 袁行云.清人詩集敘錄.卷40[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6:1447,2202.

[2]? 柯愈春.清人詩文集總目提要[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1:1181.

[3]? 楊鐘羲.雷恩海,姜朝暉點校.雪橋詩話全編[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1986.

[4]? [清]法良.漚羅盦詩稿十六卷[M].清刻本.

[5]? 阮元.余蔭堂詩稿序.余蔭堂詩稿[M].嘉慶五年(1800)刻本:卷首.

[6]? [清]玉德.余蔭堂詩稿六卷[M].清刻本.

[7]? 徐世昌.傅卜棠編校.晚晴簃詩話[M].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877.

[8]? 斌良.抱沖齋詩集[M]·卷首.清代詩文集匯編.第544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85.

[9]? 法良.跋家笠耕抱沖齋詩集,漚羅盦文稿[M].清刻本.

[10]? [清]斌良.抱沖齋詩集[M].清代詩文集匯編(第544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11]? 岳良.潼關倡和詩草(一卷)[M].清刻本.

[12]? 潘世恩、陳廷桂.抱沖齋詩集序,抱沖齋詩集[A]·卷首.清代詩文集匯編(第544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84.

[13]? 法良.方小東詩序,漚羅盦文稿[M].清刻本.

猜你喜歡
清代滿族
淺談呼和浩特市滿族文化
略論清朝蒙古族“那達慕”概況
清代怎樣整治形形色色的詐騙案
清代典妻習俗與戶婚制度的競存及原因評析
清代寫真人物略考
淺談清代宮廷樂舞的主要類型
“全國滿族自治縣文學創作展示”活動拉開序幕
“尼山學”的出現與展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