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給數學學習插上思維的翅膀

2019-10-16 02:13焦際
考試與評價 2019年9期
關鍵詞:數學學習小學思維

焦際

【摘 要】 數學學習是一門思想性的學科,要想讓學生成為有思想的學生,我們教師首先要是有思想的教師,同時我們也要清楚與明白,如何去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孩子在數學的學習上插上思維的翅膀。筆者將從關注思想的有機滲透、關注知識的形成過程、關注學生的實踐活動以及關注學生的學習習慣這四個方面闡述點滴體會。

【關鍵詞】 小學 ?數學學習 ?思維

一、關注思想的有機滲透

數學《新課程標準》指出,在數學課程中應當注重發展學生的數感、符號意識、空間觀念、幾何直觀、數據分析觀念、運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為適應時代發展對人才培養的需要,數學課程還要特別注重發展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孩子們在一年級剛開始學習的數字的認識,我們是把東西的個數抽象出數字,通常在教學中教師會先用實物,隨后抽象出圖形,最后再抽象出數字。那模型思想就是用來表示生活中的事物。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學生體會和理解數學與外部世界聯系的基本途徑。建立和求解模型的過程包括:從現實生活或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數學問題。這些內容的學習有助于學生初步形成模型思想,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應用意識。在平時的學習中教師要注重數學思想的滲透,如一一對應、化曲為直、等量代換等數學思想。

二、關注知識的形成過程

數學課程目標的整體實現,是通過教學過程展開的。新課程標準在培養學生的目標上由以前的“雙基”變為“四基”,增加了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動經驗。注重解決問題的過程教學,重視學生對數學的認識過程,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是整體性的,包含觀察、實驗、歸納、類比和猜測的過程,也包括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使學生在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自信心,體驗使用數學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學會與他人合作,學習數學的表達和交流,積累經驗,提升素養。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學習知識技能的過程中,學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進而解決問題。

小學數學課程內容安排了4個板塊,分別是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統計與概率還有綜合與實踐,主要的知識難點在于前兩個板塊。教師要關注教學知識的分層,在數與代數領域上只要掌握20以內的加法和20以內不退位的減法,一下再擴充到100以內的加減法。一上的時鐘僅限于整時和半時的認識;圖形與幾何也只是認識幾種幾何體,以及比較大小、多少、長短、高矮、輕重以及認識方位上下、前后、左右。大多數學生通過學前教育都已經知道了這些知識,也有許多家長都給孩子報了銜接班,進行了強化計算,現在許多學生都在學前已經能夠進行20以內的加減法,有的甚至能進行100以內的加減法,那教材的編者為什么要小學花一年的時間來學習100以內的加減法呢?就是要讓我們的學生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筆者在執教一年級數學第三單元《加與減(一)》第一節“一共有多少”這節課中出現這樣的片段。

老師左手拿2支鉛筆,右手拿3支鉛筆,師舉起左手問:老師這只手有幾支鉛筆?生:2支。師:你怎么知道的?生:數的。師舉起右手問:那這只手有幾支鉛筆?生:3支。師:那老師兩只手一共有多少支鉛筆?學生馬上回答:5支!老師追問:你是怎么得到的呢?學生:2+3=5!

老師將鉛筆都放在一個手里,問學生:老師的手里有幾支鉛筆?生:5支。師:你是怎么得到的?生:2+3=5!

師啞然……

我們有不少學生其實在學前接受到了一些單純知識性的知識,很難體驗到知識的形成過程。我們教師可以追問2+3=5,是如何得到的呢?我們要將孩子的思維拉回思考的原點,可以用多種方式來解決,如實際物體去數、畫圈去數,或者從3往后數兩個數等等,最后再抽象成數字的加法,經歷實物抽象到圖形再抽象為符號語言的這樣一個抽象過程。

建議老師多問幾個為什么,多問問學生是怎么想的,讓學生多說一說算式的含義以及結果得來的方法,同時要學會用算式來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梢赃M行角色互換,讓孩子做教師的老師,講給老師和同學聽。

三、關注學生的實踐活動

學生學習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主動和富有個性的過程。除接受學習外,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同樣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讓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身邊的現象,在平凡的事件中運用數學。生活實踐中數學無處不在。根據問題與學生生活距離的遠近,問題可以來自學生個人成長、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社會生活等領域。

1. 多操作演示

如在學習數的組成時,可以讓學生自己去分,自己去畫圖,充分感知數的組成;在數的運算里面,可以讓學生通過擺實際物體或者畫圖領悟加法及減法的具體內涵。

2. 多創編問題

目前使用的是北師大第四版的教材,教材的編寫體系是情境圖問題串的形式,每節課中都有個與主題有關的情境圖,同時有3—4個問題,每個問題的要求和梯度都是不一樣的,老師可以讓學生自己根據情境去編制一些實際問題,從而深刻領悟數學與生活的關系。

3. 多尋找數學

生活中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可以自己做實驗,如鹽的咸淡和水的多少有什么關系、裝水多少與杯子大小的關系、誰輕誰重、誰長誰短等,多帶孩子在生活中尋找數學。在生活中尋找數學,讓數學生活化,讓生活數學化,如時鐘的認識,多讓學生觀察理解,還有人民幣的認識,再如幾個幾的認識等。

四、關注學生的學習習慣

我們經常說良好的習慣有助于我們成功,作為數學教師要時刻提醒學生養成認真聽課的習慣、認真作業的習慣、積極練習等認真的習慣。

課上學生是思維的主人,教師如珍珠的串線,將顆顆珠子串起來,鼓勵學生舉手發言回答問題,讓學生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創造機會讓學生進行課堂的“爭執”,激發智慧的火花。

往往學生出錯的時候,或者以后檢測成績不理想的時候,家長和學生都喜歡說粗心。我認為個別粗心是存在的,但是如果每次都粗心,在同一個問題上出錯,那歸根結底還是基本功不扎實或者不認真。試想學生1+1=2會不會算錯?學生的名字即使再復雜會不會寫錯?孩子們的家你會不會走錯?……其中的道理是什么?因為你熟悉它們,熟能生巧。

給孩子一雙翅膀,他們會飛得更高,方向對了就不怕路遠,孩子前進的路上需要我們教師做正確的引路人、掌舵人……,讓我們帶著孩子一起翱翔于數學思維的天空……

參考文獻

[1] 廖彩榮.小學數學趣味課堂構建策略探究[J].中華少年,2019(06):207.

[2] 董慧.小學數學發現式教學探究[J].中華少年,2019(06):298.

猜你喜歡
數學學習小學思維
思維總動員(二十五)
思維總動員
漢語授課對維吾爾族學生數學學習影響的案例分析
數學文化價值觀對中學生學習數學的影響
在游戲中經歷, 在探索中提升
體育教學中準備活動的作用與類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術教學研究
注重簡約化給數學課堂減負的探討
基于新課標的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
善問讓思維走向深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