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設良好教學情境 提升學生語文能力

2019-10-21 20:21謝羅寬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19年6期
關鍵詞:語文能力創設情境教學策略

謝羅寬

摘 要:新課程理念下的語文教學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改變過去重傳授輕探究,重認知輕情感的弊端。在語文課堂上要設法喚起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接受知識。人的情感體驗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善于創設學生熟悉或向往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健康的情感體驗,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并在有意義的活動中形成各種能力,從而達到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目的。

關鍵詞:創設情境;語文能力;教學策略

中國的文學創作歷來講究一個“情”字,古文中“情者文之經”“情動而辭發”之說便是一個有力的說明。小學語文教材也不例外,它是情景交融的產物。在語文教學中,只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切合實際精心設計各種教學情境,巧妙地引導學生去感受、去體驗,學生情感的波紋就會漸漸涌動起來,產生與文中事物或主人公相應的情感體驗,從而達到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和學習欲望的目的,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發展學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使學生輕松地學習和掌握知識,形成能力。那么在課堂上應如何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恰到好處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參與過程中更好地體驗成功、收獲喜悅并提高語文綜合素質?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嘗試:

一、創設趣味情境,讓課堂更具吸引力

興趣是學生發展思維的巨大推動力,有興趣的學習能使人全神貫注、積極思考、注意力集中。學生有了興趣就不會感到學習是一種負擔,就會主動去學。

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決定了他們的思維特點是形象思維占主導。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善于將抽象的內容具體化、形象化,將枯燥的內容生動化、有趣化,通過各種途徑創設與教學內容有關,使學生感受真實、新奇、有趣的教學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興趣,誘發并強化其學習的內在動力。

對于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學生看得見、摸得著,感觸也深,教師根據實際設計貼近生活的情境,可把抽象的東西形象化、直觀化,這樣既可以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加深理解,也能使學生在觀察和分析過程中茅塞頓開,情緒高漲,從而更好地投入到新知識的探求中,如在講授《猜一猜》一文時,讓學生理解“讓路”“招手”“彎腰”“點頭”四個動作詞語的意思。其中,“招手”“彎腰”“點頭”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禮儀動作,而“讓路”一詞相對來說難理解較為抽象,“云兒讓路”似乎更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了,教師先讓學生多讀,鼓勵他們自由想象云兒怎樣讓路。待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后,讓他們自由說出自己的理解。然后,找準時機播放課件:云兒讓路片段,演示兩片緊靠的白云,慢慢地分別移走,中間留一條通道,這時學生對“云兒讓路”這一動作一目了然,教師創設一個情境,讓學生想一下現實生活中讓路的動作,怎樣給人讓路,指名表演讓路的動作。這些情境的創設不僅給學生帶來新鮮感,大大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鞏固記憶。

二、創設實踐情境,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這是大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的一句話。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想象是人類所特有的一種本能,對小學生而言則是一種天性,從小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將會使他們終身受益。

筆者認為,課堂上的操作活動也是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的一種有效形式,課堂上學生動手的過程,既是主動思維的過程,也是其切身體驗到學習中發現的喜悅的過程。心理學研究指出:學生喜歡動手,他們更容易在動手操作過程中獲得知識經驗的情感體驗,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設計讓學生動手動腦參與的實踐活動情境,如在教學《小小的船》時,教師創設了一個在美好的音樂伴奏下到天空上遨游的情境,讓學生閉上眼睛一邊享受“游太空”的樂趣,一邊想象自己在太空里會看見什么或者想看見什么,然后要求他們以四人小組為單位把自己看到的或想到的畫下來,這時,場面非常熱鬧,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更有趣的是,四人小組內幾名學生不自覺地互相評點。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都在動腦想、動手畫、動眼看、動口說,學生自始至終處于主體地位,成為教學的參與者和知識的發現者。在這節課里,教師的引導作用真正落到實處,在動手實踐過程中學生的精神高度集中,思維極度活躍,在學習實踐中,對客觀事物認識得更完整、更清晰、更深刻。

三、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的觀察力

《全日制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明確了語文教學的目的、性質、任務,并要求將美術教學的重點放在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質、培養能力、發展智力的基礎上。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是學生觀察、分析、理解、概括的過程,是眼腦手合用的過程,有效的觀察總是和積極的大腦思維活動緊密相連。

大自然神奇多彩,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對學生永遠有著新鮮而神奇的魅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培養敏銳的觀察力。如在教學《大自然的語言》一課時,教師一開始便向學生提出問題:其實,在我們身邊,不只是人才會說話,花、草、樹木、高山、小河等等都會說話,那它們會在什么時候給我們說些什么話呢?你有留意過嗎?這時,學生都好奇地看著筆者,筆者馬上提問:“想去聽聽大自然的語言嗎?讓老師帶大家一起走進我們學校的開心農場去聽聽大自然的語言吧?!闭n堂頓時充滿了歡聲笑語,在教師的指引下,學生迫不及待地當起小小觀察員,他們七嘴八舌地告訴筆者:水里面有小蝌蚪是告訴我們春天來了,看魚鱗上的圈圈可知道魚的年齡,小蜜蜂說要給我們釀出最甜的蜜,蚯蚓說它要忙著給植物松土……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把握對學生的學習啟導,在適當時間設計有啟發性問題,構成認知沖突,激發學生的強烈興趣,使課堂成為充滿生機的認知過程,從而使學生達到掌握知識、發展能力的目的。

創設恰到好處的問題情境,能立刻引起學生的主動思考,并大大激發學生觀察世界、了解世界的欲望。長此以往,學生的觀察能力一定會與日俱增。

四、創設研究情境,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創造力是指產生新思想,發現和創造新事物的能力。創新教育是當前教育界關注的新熱點。它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為基本價值取向的教育實踐。新大綱提出要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培育學生的創造力”。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創造已成為時代的需要。

創造能力是和實踐能力、動手能力相伴、相輔、相長的。當學生想到的事物要準備付諸行動和實施時,會有一種動力和激情。而當學生想出來的事物能做到、能實現時,就會進一步激發其創造的潛能,使之源源不斷地進行創造。

如在一節歸類識字教學中,教師出示一些字:清、花、鐵、鵝、江、雞、苗、鋼、河、草、鴨、銀,筆者讓學生觀察這些字的特點,并嘗試將其分類,大部分學生都能根據學過的知識按偏旁將其分成四類。這時,教師可提問學生為什么這樣分,引導學生歸納,再乘勢提問這些偏旁各表示什么?說明一個什么問題?引起學生主動思考、分析,教師從中給予提示,最后學生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他們自己總結出有“氵”的字跟水有關,有“钅”的字跟金屬有關等,讓學生在探索中知道漢語中有這樣一類表意字。

富于創造性的教師懂得把學生引入創造的宮殿,使學生發揮創造才能。他們提出的問題往往在書本里找不到現成的答案,需要學生對已有經驗重新思考加工制作;獲得具有新生性的內容;解決一個新問題。這樣的教學過程不僅使學生體驗到創造的甘甜而且對形成和發展學生的創造能力、創造品格具有明顯的價值,因而是富于創造性的教學。

學習一種新知識,從引入、發現、分析到解決問題,教師都應創設一種情境,讓學生嘗試歸納,這樣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起著良好的作用。

綜上所述,創設課堂教學情境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教師在教學中應根據教材內容結合學生實際適當選取與教材有關的問題,以此引起學生思考,開拓學生思維,精心設計各種內容新穎、健康、有益、緊緊圍繞教學中心而又富有感染力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情境交融之中愉快地探索、深刻理解和牢固掌握所學知識,形成能力,提高素養。

猜你喜歡
語文能力創設情境教學策略
高中化學反應原理學習難點及教學策略研究
統編本初中文言文選文變化及教學策略
初中數學絕對值概念教學策略
關于提高小學生識字實效的教學策略
不因人文失語言 要因語言悟人文
淺論小學語文探究性學習的教學策略
應用型本科人才語文能力培養策略研究
建構初中數學高效課堂之我見
淺談初三語文閱讀教學
也談多媒體在數學教學中的運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