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鄉愁與旅游產品開發的國內文獻綜述研究

2019-10-21 05:17胡容
度假旅游 2019年4期
關鍵詞:鄉愁旅游文化

胡容

摘要:2013年,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提出城鎮化建設要遵循“要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要融入現代元素,更要保護和弘揚傳統優秀文化,延續城市歷史文脈”的原則。自此,各屆開始討論鄉愁。有從地理學,傳播學,心理學,文學景觀營造學,民俗學,文學等各角度解讀鄉愁的內涵與外延。該文通過在知網對關鍵詞“鄉愁”進行檢索,找到鄉愁與旅游開發相關的論文,總結出目前鄉愁與旅游開發的融合進度,以期為日后此領域的相關研究提供一定的參考與支撐。

關鍵詞:鄉愁;鄉村振興;旅游開發

中圖分類號:F59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672-7517(2019)04-0351-01

1 鄉愁定義與觸發因素相關概念研究

鄉愁文化由來已久,鄉愁自古以來就在中華文化史里占據了重要角色,它作為一種文化記憶,表達了遠離家鄉的游子對故鄉濃濃的思念。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農村里也享受到網絡給生活帶來的改變。農村自媒體“巧婦9妹”拍攝的短視頻在網上掀起大量網民的鄉愁情愫,而掀起鄉愁的視頻內容正是炒菜做飯、田間勞作、撒網捕魚、爬樹摘果等農村勞作景象,卻勾起了在城市這座水泥森林里生活的人們對鄉村的懷念。

那么是不是所有離開家鄉的人都有鄉愁,鄉愁是如何產生,面對鄉愁,我們該如何應對呢?謝新麗等人認為是由傳統文化的衰退、城市化進程中的人口遷徙與親情疏離、對個人身份認同感的困惑、環境變化等原因導致鄉愁的產生;劉愛華認為村民們從家鄉來到城市,但是沒有融入城市,農民工精神文化出現孤島化現象,鄉愁現象油然而生;總之,鄉愁在人民物質生活水平提高的今天,開始在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占據著更大的分量,除了回到家鄉,或者吃上一口家鄉寄過來的特產,人們開始思考如何排解這一甜蜜又憂傷的情緒。

2 鄉愁與鄉村旅游開發的辯證關系相關研究

鄉愁字面意思指思念家鄉的憂愁心情,對于剛剛改革開放40年的中國而言,對剛剛經歷了改革開放帶來的欣喜變化的中國人們來說,鄉愁往往指的是對過去生活的一種留戀,大家在大城市買了房,扎下根,背景卻大部分是從鄉下走出來,因此提到鄉愁就是指對自己生活過的農村的回憶,因此在習總書記的號召下,留住鄉愁與鄉村振興就掛上了鉤,而提到鄉村振興就必定會提到鄉村旅游的開發。

于是美麗鄉愁似乎就成了鄉村旅游的升級方向,有部分學者從鄉村振興的角度出發,認為鄉賢、鄉土、鄉愁是鄉村振興的文化力量;也有學者認為鄉村旅游重在鄉村文化,沒有必要把城市現代化照搬到農村,發展鄉村旅游要尊重當地村民意愿、保障農民權益,資本不能擠占農民利益,守住鄉土文化才有特色鄉村游;李曉莉等人指出“鄉愁、鄉居、鄉思”為核心的鄉村文化體驗的營造與管理是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的靈魂。

隨著城鎮化腳步的加快,人們都開始進城尋找更好的就業機會,也盼望把下一代帶出鄉村,古村落里只剩下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村落空心化嚴重,盡管目前開展了各項保護古村落的活動,志愿者們也組織起來自發保護村落,學者們也開始對村落進行調研以期找到保護村落的可行辦法,還有放棄城市高薪工作,愿意回到鄉村,保護古建筑,將其改造成民宿,期望能就此帶動鄉村活起來的年輕人們。但是保護的速度遠遠落后與古村落損壞或遺棄的速度。古村落不僅是大量古建筑的聚集地,也是傳統民俗節慶的場所,更是大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源地。鄉村旅游在保護村落,保護家鄉傳統文化、習俗,更是發揮了不少貢獻,但是我們也要警惕鄉村旅游的同質化,鄉村習俗變成了一場場文化表演的話,鄉愁便更加難以尋覓。

3 留住鄉愁與鄉村旅游開發的有機結合研究

根據前人的關于鄉愁的因素,構成,觸發因素等,結合習總書記的號召,要依托現有山水脈絡等獨特風光,讓城市融入大自然;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留住青山綠水,留住鄉愁成為城鎮化道路的目標,學者們發現除了要保護看得見的綠水青山,更要保護就在我們身邊的鄉風、鄉俗、想吐人情等。

要做到這一點,可以從保護具體建筑開始到保護精神財富,可以從每個人做起、也可以從政府做起,留住鄉愁不是要保留落后習俗,而是保護人們的精神凈土,留住鄉愁應該是百利無一害的?!稑飞洁l愁文化研究》課題組認為在新型城鎮化背景下大力保護原真性文化遺產和傳統文化景觀基因,傳承民俗文化,打造民宿文化,積極打造特色小城鎮是“留往鄉愁”的新思路;阮儀三、肖建莉認為留住鄉愁的策略要堅持“真實性”原則,拒絕大拆大建,留住鄉才有鄉愁,還要建立文化自信和堅守保護底線;鄭文武、劉沛林從數字化保護角度出發,認為以景觀基因理論為基本理論選擇數字記憶內容,以虛擬旅游為服務形式,能設計初滿足鄉愁需求的虛擬旅游產品;劉沛林認為新型城鎮化背景下“留住鄉愁”的當務之急是拯救古村古鎮文化遺產,關鍵是立法保護,難點是居民的保護意識,認為旅游特色小鎮與風情旅游小鎮的建設是對留住鄉愁的有益探索。陳碧妹也認為要建設記得住鄉愁的美麗村寨就要加強文化遺產的保護,做好村容村貌整治及產業格局的規劃、建立健全保障機制等。

留住鄉愁落到實處,又能帶來經濟效益的方法就是開發旅游,旅游業作為第三產業,在國內,我們的旅游業發展還處在觀光旅游階段。鄉村旅游目前的發展停留在滿足游客物質層面需求和感官享受的初級階段,游客停留時間短,且花銷低,這樣不利于鄉村旅游的可持續發展。而鄉愁與旅游的結合能大大帶動旅游業體驗的升級,只有深度體驗了才能更好留住鄉愁,前期也有大量農家樂式體驗,但是基礎設施落后,同質化嚴重等問題嚴重,因此開發旅游產品時也要注意。謝新麗等認為要保持文化的原真性,懷舊性,活動要有體驗性,情感要能依附,來開發美麗鄉村記憶旅游產品,李曉莉發現旅游者體驗鄉愁、留住鄉愁并享受鄉愁的一個重要方式是鄉居,鄉愁需要載體,包括特色鄉村建筑、傳統節慶活動、鄉村景觀空間、特色飲食等,鄉居是發展的關鍵,讓旅游者在體驗的同時能產生鄉思的情感依戀。

更有學者已經開始對鄉愁體驗的滿意度進行研究的,寧志丹論證了鄉景觀賞、鄉味體驗、鄉情寄托對游客滿意度的關系,得出結論認為鄉味體驗與鄉村旅游者的滿意度有顯著正向關系,鄉景觀賞程度會影響旅游的滿意度,鄉情寄托對鄉村旅游者的滿意度沒有顯著影響。

4 研究評述與相關啟示

旅游開發是鄉愁情感的重要實現形式,目前國內鄉愁與旅游的結合主要是定性研究,對于具體的觸發因素沒有過多的研究,我認為鄉愁雖然好像是因人而異的一種情感,但是人作為一種群居生物,其對鄉村的懷舊之情應該也是有共性的,在與旅游產業進行融合的過程中,鄉愁可以化身為儀式或表演,也可以是某種景觀的營造,可以從族群的角度對鄉愁進行分類,鄉愁作為一種旅游符號,一種旅游形象,也可以從場所的范圍與限定對鄉愁進行研究,研究方法也可以是多方面的,從實證調查,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田野調查,建構模型等,也可以借鑒其他學科的方法,對鄉愁進行語義分析,從心理學,社會學,統計學結合對鄉愁進一步了解,才能更好把鄉愁情感帶入到旅游開發中。

基于鄉村旅游目前的發展階段,未來對鄉村旅游產品的開發與評測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目前對鄉愁與鄉村旅游、鄉村振興的融合研究還不夠深入,本文也只在理論層面的對鄉愁進行了文獻的研究,鄉村旅游的市場還值得挖掘,相關概念與模式也需要長期總結和積累。

【通聯編輯:張薇】

猜你喜歡
鄉愁旅游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鄉愁
鄉愁
誰遠誰近?
旅游
回頭一望是鄉愁
出國旅游的42個表達
鄉愁
戶外旅游十件貼身帶
融入文化教“猶豫”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