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三類空間”的村級國土空間規劃新探索

2019-10-28 02:15劉虹吾陳雪婷張強張昌帆
國土資源導刊 2019年3期
關鍵詞:國土空間規劃

劉虹吾 陳雪婷 張強 張昌帆

摘 要? 本文借助天津市結合全國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試點工作,在薊州區開展村土地利用規劃編制的契機,以天津市薊州區禮明莊鎮東八溝村為例,運用ArcGIS軟件將村級土地利用類型分類的評分結果進行可視化表達。綜合梳理研究區域土地利用現狀,分析村莊發展瓶頸,明確村莊定位,最終劃定東八溝村的建設空間、農業空間和生態空間,進行村級國土空間規劃初次探索,促進微觀尺度的國土空間優化,引領村級土地健康化發展。

關鍵詞? 三類空間;村級土地;國土空間規劃;東八溝村

中圖分類號:TU984 文獻標識碼:A

New Exploration of Village-level Land Spatial Planning Based on Construction,Agricultural and Ecological Purposes

—— The Case Study of Dongbagou Village, Limingzhuang Town, Jizhou District, Tianjin

Liu Hongwu, Chen Xueting, Zhang Qiang, Zhang Changfa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7)

Abstract: With the opportunity of the pilot work for the reform of the rural land system nationwide, and developing land use planning for rural area in Jizhou District. Taking Dongbagou Village,Limingzhuang Town, Jizhou District, Tianjin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visualizes the classification results of village-level land use types by using ArcGIS software. Throung combing and study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egional land use, analyzing the bottleneck of village development,defining the location of village, the authors finally delimite the construction space, agricultural space and ecological space of DongbagouVillage, carry out the initial exploration of village-level territorial space planning, promote the optimization of micro-scale territorial space, and lead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village-level land.

Keywords: Three types of space; Village-level land; Spatial Planning of Land;Dongbagou Village

1? 引言

國土空間是人類生產生活和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以及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空間載體,是人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幸福家園[1-2]。自然資源部部長陸昊在武漢調研時曾提到“規劃既不是城鄉規劃,也不是土地利用規劃,而應該是國土空間規劃”。而目前對國土空間規劃的研究多集中于宏觀層次,實施性不強。因此,微觀尺度土地利用規劃層面即村級國土空間規劃研究變得尤為重要。

鄉村規劃是國土空間規劃的基本單位和細胞,村級國土空間規劃是統籌協調發展的根本性、戰略性的綜合設計,是村域土地開發利用和時序安排的地位最高、綜合性最強的空間布局[3]。而以生態資源為框架、以產業發展為引導,劃分的村級層面的“三類空間”,則是對于村域國土空間規劃發展的有序引導,是基于村莊的現狀資源特點、土地利用功能導向以及空間管控需求所確定的空間管控格局[4]。本文重點對于天津市薊州區禮明莊鎮東八溝村的建設空間、農業空間和生態空間的劃定與規劃進行初步探索,從而合理引導村莊建設和新產業、新業態的落地,形成相對集中、集約、高效的空間格局[4],推動國家、地方、農民三者利益相協調,促進村容村貌的整治,改善農村人居生活環境[5]。

2? 研究區域與方法路線

2.1 研究區域概況

2.1.1 自然經濟社會狀況

薊州地勢北高南低,地勢逐漸下降??h區山區、平原對等分布。東八溝村地處平原區,平均海拔在100米左右。屬典型的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光照條件較好,且土壤以鹽化濕潮土為主,可滿足植物生長對水分熱量的需求,地理輪廓圖如圖1所示。

2014年,全村總人口765人,全村年總收入約為1500萬元。目前,全村共有耕地101.17hm2,人均耕地約1.98畝/人,果園0.2hm2,村內經濟收入主要來源為種植業,種植業發展以農業為主。

2.1.2 土地利用現狀

按照《土地規劃地類》可將土地分為三類,即農用地、建設用地和未利用土地。根據東八溝村2014年土地利用變更調查,東八溝村土地總面積為173.62hm2,其中農用地124.23hm2,建設用地47.49hm2,其余為未利用地1.90hm2,如圖2、圖3所示。

從數據的統計上來看,其土地利用有以下特點:一是農業用地主要以耕地為主,且分布較為集中,村內交通較發達,方便村民耕種;二是宅基地分布較為集中,有利于在村莊內部布置公共服務設施用地、基礎設施用地等,避免造成資源浪費。

2.1.3? 村莊土地利用存在問題

(1)種植業布局凌亂,難以形成規模經營

東八溝村現狀耕地中的100%為水澆地,耕地質量等級多為9等,質量有待提高。且種植布局散亂,未形成規模經營;農田水利設施建設落后,無法滿足灌溉需求。

(2)原址擴村受限,村莊發展無存量建設用地

東八溝村老村臺南靠河流,西靠西八溝,東靠張王莊,宅基地之間相互相鄰,無法向著三方向發展。村莊現狀無空閑和廢棄宅基地,存在一宅多戶的問題,宅基地剛性需求強勁。

(3)村莊現狀布局散亂,宅基地無序建設

由于村莊無存量建設用地村莊擴展受限,當前村民居住現狀較為擁擠,且居民點布局散亂,宅基地無序建設,規劃滯后所造成的后果日益凸顯。

(4)人均村莊建設用地、戶均宅基地等均超標

東八溝村現狀人均村莊建設用地為310.07平方米,超過了《村鎮規劃標準》中規定的人均150平方米的標準;用地相對粗放,集約程度不高。村莊布局不規整,村內建筑風格不顯著,制約村莊的發展。

(5)村莊公共服務用地缺乏,村域基礎設施不完善

村域對外交通條件較好,但村域內部兩條主路寬窄不一、崎嶇不平,機動車通行困難;其次,村內基礎設施建設滯后,文化、教育、醫療等設施缺乏,影響了整體居住質量。

2.2技術路線

本文以基于“三類空間”的村級國土空間規劃為主線,首先,通過對研究區域土地利用情況等現狀進行分析,明確村莊發展瓶頸,結合村莊發展目標,提出對“三類空間”規劃的思路;其次,按照促進“建設空間宜居適度、農業空間集約高效、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的總體要求,結合東八溝村用地特點及自身優勢,初步識別東八溝村的建設、農業和生態空間,并進行內部詳細規劃;最后,對本次的探索研究作以總結,希望可為更小尺度的國土空間規劃提供借鑒。具體技術路線見圖4。

3? 研究區域“三類空間”識別體系及規劃布局

根據《薊州區禮明莊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15-2020)》,規劃至2020年,禮明莊鎮農用地為1519.4 hm2,建設用為2037.2 hm2,其他土地為61.7hm2,且其中對于東八溝村建設用地、農用地和生態用地的控制指標分別為49.20hm2、146.9 0hm2、76.60 hm2。本研究區域并未突破上述指標要求。

3.1 構建東八溝村“三類空間”土地利用類型識別體系

本文參考寧暕等相關學者對三類空間的分類與評價研究成果,在遵循土地利用多功能性原則的基礎上,提出基于土地利用功能的東八溝村建設用地、農業用地和生態用地的分類體系及歸類依據。其中,建設用地的分類體系包括建設用地、半建設用地和非建設用地。半建設(農業/生態)用地指其建設(農業/生態) 功能和其他功能大體相當的用地類型;非建設(農業/生態)用地指該用地不存在建設(農業/生態)功能[4]。農業用地和生態用地分類體系與此相同。

建立東八溝村“三類空間”土地利用類型分類體系后,進行評分。以建設用地分類體系為例,建設用地、半建設用地和非建設用地采用特爾菲法,分別賦予5分、3分和0分。農業用地和生態用地與評分規則與此相同。

對應“三類用地”,可初步劃分“三類空間”,對“三類用地”的評分結果進行可視化表達,繪制東八溝村“三類空間”分布圖,如圖5所示。

建設用地中,農村居民點用地主要在村莊南部,主要以宅基地及宅旁附屬用地為主;公共服務用地為村民委員會占地,分布在村居民點中心;基礎設施用地為居民點內部道路用地,呈三橫七縱分布。

農業用地中,村莊的中南部大片的用地為基本農田。但種植布局散亂,未發揮當地資源環境的優勢,所以在規劃中應將相對復雜的自然肌理與村域空間布局相結合,打造規劃區與自然環境相交融的功能布局[7]。

生態用地主要為河流水面以及有林地等,零星的分布在村域內部及邊界。

通過初步劃分三類空間,結合東八溝村區位特點及自身優勢,統籌其發展目標,為更好地發揮規劃的控制和引導作用,促進土地資源的科學利用,在現行土地利用規劃體的基礎上,將東八溝村建設空間劃分為“兩軸三片區”、農業空間劃分為“三軸四區”、生態空間劃分為“一林三軸多點”,從而引導土地合理利用。

3.2 “兩軸三片區”的建設空間規劃

東八溝村建設空間主要包括:宅基地、經營性建設用地、基礎設施用地、景觀與綠化用地等。規劃期內,重點完善村莊內部公共服務設施和基礎設施,對村內廢棄地進行整治再利用,修繕部分住宅,用于發展城郊精品民宿,配置各類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故將建設空間規劃為“兩軸三片區”,見表2、圖6。

通過對建設空間的規劃,解決村莊現狀布局散亂,人均村莊建設用地、戶均宅基地等均超標的問題,緩解住宅緊張,美化村莊環境,增加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設施,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3.3 “三軸四區”的農業空間規劃

東八溝村2014年農用地面積為124.23hm2,占全村土地總面積的71.56%;規劃到2020年全村農用地總面積為122.53hm2,占全村土地面積的70.58%。為使村域內耕地質量等級較高的耕地集中連片,形成適度規模經營,且結合區域自身實際條件,種植高附加值的經濟作物,提高土地利用的經濟效益,故將農業空間規劃為“三軸四區”,見表3、圖7。

通過對農業空間的規劃,解決原來種植業布局凌亂的問題,進行規模經營,更好的發揮規模生產的效益。相應的分區,使農業空間布局有序,更好地發揮當地資源環境的優勢。

3.4 “一林三軸多點”的生態空間規劃

東八溝村生態用地空間主要以溝渠、坑塘以及生產性農用地為主。規劃期內,結合鎮村及相鄰區域生態環境保護的要求,在維持自然地貌連續性的前提下,故將生態用地進行“一林三軸多點”的空間布局,見表4、圖8。

通過對生態空間的規劃,優化生態格局,打造宜居、宜業的生活環境,增強區域可持續發展前景,另外自然與人工景觀相結合,使用地布局整齊有序。

面對國農村土地利用和管理建設布局散亂、用地粗放低效、公共設施缺乏、鄉村風貌退化等問題,東八溝村“三類空間”的劃定與規劃不僅是對本村現狀發展瓶頸的突破,對發展目標的進一步對接,而且可成為加強農村土地利用精細化管理,破解城鄉二元結構和“三農”問題,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重要抓手。

4? 結語

通過劃定村級三類空間,合理厘定土地利用空間布局,明確各類空間的功能導向和空間管控要求,有利于解決國土空間開發利用效率低、經濟布局與人口分布不均衡等突出問題,對于統籌空間資源分配、保護生態環境、形成全域一張藍圖具有重大意義。本文以薊州區禮明莊鎮東八溝村作為一個探索型案例進行規劃研究,也是對于基于“三類空間”的村級國土空間規劃研究的初探,希望能對更大比例尺更小范圍內的村級土地利用規劃的研究提供一定的思路。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匡文慧.新時代國土空間格局變化和美麗愿景規劃實施的若干問題探討[J]. 資源科學,2019,41(01):23-32.

[2] 丁菡.基于“三生”空間的國土空間開發利用分析——以浙江省為例. [J] 中國國土資源經濟,2018, 2018,31(09): 11-18+34.

[3] 陳美招,鄭榮寶,鄭雪.我國村級國土空間規劃編制探索與創新[J].中國土地,2019(04):37-39.

[4] 寧暕.新時期“多規合一”村莊規劃編制辦法探索——以武漢市童周嶺村為例[A]. 中國城市規劃學會、杭州市人民政府.共享與品質——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論文集(18鄉村規劃)[C].中國城市規劃學會、杭州市人民政府:中國城市規劃學會,2018:14.

[5]吳佳麗, 李紅軍.村土地利用規劃的技術與方法——以天津市薊州區為例[J]. 中國土地,2017, (09): 12-15.

[6]林華榮,馮艷芬.廣東湛江霞街村“三生空間”的識別與分析[J].廣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17(01):82-87+94.

[7] 張義.農村土地利用與規劃研究——以桃江縣郭家洲村為例[D]. 湖南師范大學,2012.

猜你喜歡
國土空間規劃
國土空間規劃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研究
GIS在國土空間規劃中的應用分析
湖南省市縣國土空間規劃編制重點
“多規融合”的城市國土空間規劃編制探索
一些關于國土空間規劃的新認知
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與國土空間規劃關系探析
基于大數據的沈陽國土空間規劃用地適宜性評價探討
淺談在大數據環境下的國土空間規劃
村域國土空間規劃編制思考
明確國土空間規劃法律地位的必要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