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線上教學與傳統教學的區別及新發展①

2019-11-19 06:40王偉新
關鍵詞:傳統教學模式課程

胡 雍 王偉新

(浙江工商大學經濟學院)

一、引 言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暴發,對我國大中小學校教學活動的開展造成了巨大沖擊。過去作為傳統教學模式有益補充的線上教學模式一躍成為主要教學模式,并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過去發展不溫不火的線上教學模式在一場重大突發公共衛生實踐的影響下迅速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黨的十九大報告特別指出“辦好學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網絡教育”,把網絡線上教學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應該說,我國當下的教育已經進入了改革創新的關鍵階段,相比十八大時期,當下我國教育內涵的廣度和深度都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傳統教學模式的方法、內容以及實現形式等均亟待改革創新。

二、線上教學的興起

線上教學由來已久,但線上教學噴薄式發展肇始于2012年。2012年MOOC線上教學在美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同年edX也隨之興起,Coursera在這一年亦達到了注冊國家196個、注冊人數超過190萬人的不小規模。2013年,北大、清華、復旦等中國一流院校率先引入了這一類線上教學平臺,并迅速在國內大中院校推廣,因而2013年被稱為中國的“MOOC元年”。線上教學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MOOC、edX這些線上教學平臺出現之前,曾經有大量的企業做過這個領域的嘗試和創新。比如曾經風行一時的“鳳凰城大學”(University of Phoenix),以及有名校作為支撐的“紐約大學在線”。

在國內,2012年以前新東方在線、滬江網校、網易公開課等一批線上教學平臺相繼上線,借助職業技能培訓、考研輔導等市場需求取得了一定程度的發展,但總體發展不溫不火,主要作為線下教學的必要補充或調劑。從教學方式上看,這一時期的線上教學更多是以視頻錄播或公開課直播展開的,無論是技術方面還是形式方面都缺乏常規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互動,傳播能力很強但教學效果難以保證。因此,盡管近年來線上教學的規模不斷得到擴大,教學形式也越來越豐富,但總體發展仍然受到各種因素的限制。

表1 國內部分線上教學平臺一覽表

在傳統教學模式占絕對主體的正規教育領域,線上教學同樣發展多年但始終未獲突破。無論是泛雅學習平臺、超星學習通或其他線上教學平臺,國家各級教育管理部門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重點支持,但由于其教學形式與傳統教學無明顯替代性,準備過程卻極為煩瑣耗時耗力,導致廣大師生很難普遍接受。事實上,近年來,隨著互聯網和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網絡直播互動平臺的商業化飛速發展為線上教學提供了巨大的技術積累和市場驗證,當下絕大多數中青年對網絡直播互動的接受度較高,這為線上教學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了寶貴的條件。此外,隨著中國經濟轉入中高速增長的新常態,全球經濟下行業壓力遞增,國內外就業形勢不容樂觀,這為全球范圍內的職業技能培訓教育以及嬰幼兒教育創造了歷史契機。國內眾多平臺抓住機遇,紛紛推出各自的線上教學平臺與資源,如騰訊課堂、學而思網校、猿輔導、斑馬英語等均取得了商業成功。同時,很多教育機構,如新東方、文都等大型教育集團由以前的只專注于傳統的線下開課,到現在對線上教育的大力推廣,這也是線上教學能夠發展如斯的重要原因。以新東方為例,2018年,新東方在線總營收占集團總營收的近一半,其發展狀況可見一斑。

三、線上教學與傳統教學的區別

線上教學是如何發展到今天這一步的呢?中國當下的高等教育應該走向何方?它可以從線上教學的蓬勃發展中獲取哪些經驗?比較線上教學與傳統教學,兩者之間存在全方位的區別。

表2 傳統教學、線上教學、新線上教學主要區別

(一)線上教學打破了傳統教學的時空限制

傳統教學由于人力資源和硬件基礎設施的限制,在課程的開辦中,時間和地點相對固定,缺乏靈活性。而線上教學對師生來講,時間上靈活性較高,學生可以充分合理安排學習時間。線上教學在直播授課的同時兼有直播回放功能,方便學生反復學習與思考。另外,互聯網的特點就是通過網絡拉近了空間,線上教學沒有空間地點的限制,只要有網,任何安靜的居所都可以成為教學的地點。

(二)線上教學運營成本更低

傳統教學由于受到時空限制,教學覆蓋面較窄,缺乏普適性和傳播性,表現在經濟上就是運營成本較高。而線上教學一次投入,長期受益,且傳播距離遠、范圍廣,經濟性較高。以高等院校的經濟學的教學為例,傳統教學中學習經濟學的過程,大抵是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這之間又有初級和高級之分。這些課程按照傳統教學模式安排至少需要2年4學期完成授課,所耗成本可見一斑。而網絡線上平臺授課可以請專家團隊打通學科脈絡,面對大量學生可同步授課學習,短期內即可完成教學,極具經濟性。

(三)線上教學的授課形式更為多樣

傳統教學以課堂授課為主,課后作業練習為輔。而線上教學打破了這一定式,比如近幾年興起的學習通教學、釘釘直播、微課、QQ群教學、微信群教學等,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可隨停隨問。對于自己不懂的知識點,可以進行留言提問或者和來自五湖四海的求學者共同探討。

當然,相較于傳統教學,線上教學也存在一定弊端,體現在諸多方面,比如:(1)線上教學提高了教學的時空靈活性,但無法有效解決學習自律問題,在學生自主性不夠的情況下,較之傳統教學,學生自主參與度難以把控;(2)線上教學由于教學主體分布不集中,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互動減少,學生無法在交流中辯證學習,因而可能會降低教學效果;(3)各類在線課程質量良莠不齊,沒有一個統一的衡量標準,特別是商業化濃厚的一系列線上教學平臺,教學效果難以保證;(4)線上教學的發展也凸顯了教育的不公平性,主要體現在教學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方面,線下教學時,教師可以對這部分學生加強教學,爭取讓每個學生聽懂、學懂,線上教學則很難做到面面俱到。

四、線上教學的新發展

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發把過去作為傳統教學輔助手段的線上教學推到了前線,讓全社會對線上教學有了全新的認識,各大主流平臺也借助這次契機推廣和更新了其產品服務。同樣地,線上教學的優缺點也在這次“全民應用”的過程中展露無遺。因此,未來線上教學如何在變化了的教育環境中更好地發展,成為當前必須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從發展趨勢來看,當下的線上教學相比于最初的MOOC系列,更加注重大數據的運用。正如上文所說,線上教學能夠興起的原因之一是互聯網技術的進步以及當下人們的職業需要。而大數據方法在獲取大量初始資料的情況下,能夠加以分析,從而推出最適合、最受大眾需要的課程。在大數據的幫助下,線上教學能夠抓取用戶需求,做到與實際接軌,因而也能夠更好地去服務客戶。學以致用,這是新型線上教學的一大特色。在結束相應課程的階段性學習之后,能夠較快地將所學習的內容應用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去,這也是在當下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較大的情況下,人們越來越希望所能達到的效果。

新型線上教學更加注重知識的實際運用。中國當下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與現實是脫軌的,拋去所欠缺的邏輯性和素質教育,在基礎知識這一塊也是有所匱乏的。原本的MOOC和Cousera雖然初步實現了網上授課的目標,使得廣大學子能接觸到清華、北大、復旦這些國家頂級院校的課程教育,更能與世界接軌,接受哈佛、麻省這樣世界級一流名校的課程。然而,這些課程依舊存在較大的局限性。課程內容大多以理論為主,比如經濟學、心理學、醫藥學科基礎知識的授課。即使是實踐性較強的計算機類課程也是以理論為主。反觀當下大量課程形式內容相比先前更為多樣,曾經的線上教學已經成了“新”傳統教學。近幾年,大數據的崛起也使得數據分析、數據可視化問題成為熱點,自然也形成了當下數據就業浪潮。傳統意義上的課程已經無法滿足人們對于新興知識的追求了。而一如網易云課堂、騰訊課堂這樣的新興線上教學也應運而生。大量的應用類課程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了。從課程內容來看,生活類的有藝術繪畫、插畫、茶道、烹飪等;工作類的包括PPT、Excel、Word等Office辦公軟件的應用。從授課方式來看,從網頁觀看視頻,到手機App在線課堂,再到微信實時授課。從課程參與度來看,有課程小組共同參與積分、每日打卡和完成任務的獎勵(退換部分學費)等等。

此外,線上教學的另一個發展方向是借助網絡直播互動平臺技術的發展,強調線上教學過程的互動性,提升教學主體的參與度。國內發展較好的線上教學App如斑馬英語、學而思網校、猿輔導等,均已實現了直播授課時的實時互動,師生反饋良好。隨著未來互聯網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相信過去線上教學相較于傳統教學在互動與參與上的缺陷將會得到很大改善,這也是線上教學未來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

五、結 論

總之,線上教學與傳統教學均為教育實施的主要內容,兩者互相競爭,但在更多方面則為互補。線上與傳統發展相長,互為擁躉。從教育改革創新的角度來看,線上教學越來越成為未來教育的主流,其發展方向已毋庸置疑,關鍵是如何通過技術與管理手段引導其朝著良性方向發展。

猜你喜歡
傳統教學模式課程
當活動走向課程 少年已走向未來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思”以貫之“學、練、賽、評”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
飯后“老傳統”該改了
軟件設計與開發實踐課程探索與實踐
同樣的新年,不同的傳統
為什么要學習HAA課程?
鄭國明 立足傳統 再造傳統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A—Level統計課程和AP統計課程的比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